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等离子接枝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并用紫外分析、红外分析探讨了纤维表面官能团的产生及变化。通过测定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验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空气等离子法对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利用1,1-二苯基,二-苦基肼检测纤维表面自由基的产生、变化,并用亚甲基蓝、XPS表面元素分析、SEM等方法了纤维表面性能处理前后的变化。实验发现通过等离子离子处理后,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强度从未处理的5.98MPa提高到了18.1MPa。  相似文献   

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过氧化物引发下,通过硅烷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改性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采用层间剪切强度、扫描电镜、红外光谱(ATRIR)及浸润性测试等分析手段表征了接枝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硅烷接枝改性,改善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对乙烯基酯树脂的浸润性,提高了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结性,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新型口腔修复材料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参照IS07406技术报告相关标准,选用短期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及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等评价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短期内无全身毒性,其细胞毒性评级为0~1级,溶血率为0.52%,对口腔黏膜无刺激。结论:新型口腔修复材料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复合工程塑料,分析它在纤维断裂时的细观应力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探讨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及其破坏应力场计算原理,计算了碳纤维(T300,AS)填充UHMWPE复合材料在单根及多根纤维断裂时的应力和应力场集中因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发展了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熔融体的应力诱导结晶结构形态模型,它是由微晶聚集体(以下简称微区)-高分子链组网和缠结网的网络结构组成。基于上述模型,把二种网中的单个链组作为独立的统计单元和形变单元,计算了二种网中单个链组的末端距分布函数,进一步计算了二种网和总网的形变自由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诱导结晶结晶机理和自增强聚合物网络自由能的依赖性,并着重地研究了超拉伸高聚物的起始熔点拉伸比间的关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和超取向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起始熔点和拉伸比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论予期的近似直线关系,初步验证了聚合物网应力诱导结晶理论。  相似文献   

7.
肖东琴 《西部医学》2017,29(2):159-162+167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结合聚乙烯和磷酸钙陶瓷的优良性能,以增强聚乙烯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强酸化学氧化法和“浸蘸 挥干”处理,对聚乙烯表面亲水性进行改善,并通过仿生矿化方法在改性聚乙烯表面制备磷酸钙涂层。结果 氧化处理后,聚乙烯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且经“浸蘸 挥干”和矿化处理后聚乙烯表面快速制备出均匀的磷酸钙涂层。结论 该化学表面处理方法简单、快速,能够改善聚乙烯表面的亲水性并在表面快速制备磷酸钙涂层,从而有利于增强聚乙烯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
人工膝关节是在人工髋关节假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膝关节本身解剖、生理学特点设计出来的人工关节假体,用来替代人体原来的膝关节。人工全膝关节包括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和髌骨假体,由金属制成的股骨髁、胫骨托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胫骨垫和髌骨假体几部分组成。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的钴、铬或钛合金和耐磨损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目前人工膝关节中常用的两种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
新型人工腰椎间盘的研制及其静态力学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制一种新型的人工腰椎间盘用来代替人体被切除的椎间盘。方法:用钛合金制成上下盖板,用超高密度聚乙烯制成中间的滑动核。盖板表面经生物活性处理并通过其上的6个突齿与上下椎骨牢固固定。用材料试验机测定其静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蒋勇  郑立  袁敦  张波  罗教明 《四川医学》2006,27(9):881-883
目的针对植入性经皮器件生物密封,采用在皮下安装软组织固定罩设计,对周围组织起固定作用,降低经皮密封部位软组织在界面处的应力,为生物密封提供条件。软组织固定罩材料及结构几何特征对于其周围软组织生长的影响与固定作用是应首先进行研究重要问题。方法本文选取了5种不同表面结构以及不同几何结构特征的样品植入动物皮下软组织,对植入后三个时间段的软组织的生长和表面结合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纯钛表面等离子涂层处理明显较好.其次为阳极氧化处理、酸碱处理,及纯钛,较差的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孔间距对软组织在孔中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样品植入60d之内,孔径和孔深度对软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90d时,这种差别已明显减小。结论选取表面喷涂羟磷灰石涂层的钛为制作材料,90d为植入愈合期,作为用于经皮组织固定罩设计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段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46-4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口腔健康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区115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年龄分为三组,〈6岁的儿童385名为A组,6~10岁的儿童380名为B组,〉10岁的儿童390名为C组,分别对其口腔健康情况及其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等进行调查分析,并将结果加以研究比较。结果经研究调查发现.三组患者的龋齿、牙龈炎、牙周炎、软垢、牙石及口腔溃疡情况发病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A组与B组及c组比较,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与C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差于B组及C组,P均〈0.05,而B组与c组比较,P均〈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口腔健康情况与其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卫生习惯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应注意加强此方面的宣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1年遵义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遵义市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遵义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7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2例,死亡81例。按现住址报告数居前位的分别是红花岗区70例、汇川区31例、正安县30例;男性179例、女性96例;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170例、40~49岁50例;异性传播202例、同性传播43例;家政家务69例、农民68例、工人24例;术前检测80例、其他就诊者54例、检测咨询40例。结论性传播途径是遵义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遵义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人血球蛋白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免疫紊乱的影响 ,从而找到一种治疗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0 6例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儿采用人血球蛋白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 :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人血免疫球蛋白IgG、IgA明显降低 ,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cpm值明显升高 ,PHA皮肤试验明显减弱 ,T淋巴细胞亚群CD4 + 减少、CD8+ 增高 ,CD4 + /CD8+ 比值降低。血清IL 2、IL 6活性水平明显升高 ,抗脑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采用人血球蛋白治疗总有效率为 85 85 % ,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静脉注射人血球蛋白是一种治疗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CT和MR对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9例小儿脑性瘫痪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及CT和MR征象。结果 229例小儿脑性瘫痪中,157例为CT诊断,72例为MR诊断,CT对小儿脑性瘫痪诊断的阳性率为54.14%,MR对小儿脑性瘫痪诊断的阳性率为68.06%,CT和MR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为脑软化灶,21例双侧额部硬膜下积液,17例为脑灰白质萎缩,13例为脑积水,11例为脑炎及脑膜炎,7例为胼胝体发育不良,7例为脑多发钙化斑,6例为脑裂畸形,6例为脑贯通性畸形,4例为脑缺血灶,4例为脑白质变性,4例为无脑汇或巨脑汇畸形,3例为脑灰白质移位,3例为dandy-walker,2例为sturge-wenber。结论 CT和MR能准确诊断小儿脑性瘫痪,对患者预后有很大的评估价值,MR对本病诊断比CT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涛  赵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2,27(6):540-541,F004
目的:提高对肺癌脑转移CT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的CT表现及特征.结果:腺癌21例,鳞癌11例,小细胞癌1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多发灶41例,单发灶7例.CT发现脑部转移灶126个;囊性病灶99个,实性病灶16个,囊实性病灶11个.幕上病灶112个,幕下病灶14个.结论:CT对肺癌脑转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选择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诊治的HCC患者74例,病理分级为Ⅰ级34例,Ⅱ级30例,Ⅲ级1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MRI与DWI检查,记录诊断特征与预测病理分级状况。结果:Ⅰ级患者中14例DWI为高信号,8例为低信号,12例为等信号;Ⅱ级患者中16例DWI为高信号,7例为低信号,7例为等信号;Ⅲ级患者中DWI为高信号。Ⅲ级患者的病灶ADC值显著低于Ⅰ级与Ⅱ级患者,Ⅱ级患者低于Ⅰ级患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4例患者中,MRIDWI都诊断为HCC,判断为Ⅰ级32例,Ⅱ级32例,Ⅲ级10例,诊断正确率为94.6%。以ADC值=1.42×10^-3mm^2/s与1.13×10^-3mm^2/s作为鉴别诊断HCC病理Ⅰ级/Ⅱ级和Ⅱ级/Ⅲ级的分级标准,诊断AUC值分别为0.786和0.739。结论:MRI DWI对HCC病理分级具有中等的预测诊断价值,可为HCC的病例分级补充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自然流的原因及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查的意义.方法 应用长期培养法对60例早期自然流产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并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结果 60例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中绒毛细胞培养成功56例(93.3%),56例中检出异常核型32例(57.1%),其中常染色体三体16例、多倍体...  相似文献   

18.
陈人生  蒋韧 《河北医学》2004,10(4):314-316
目的:通过对58例低血钾性瘫痪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3月至2003年6月我们收治的58例低血钾性瘫痪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为外地民工。临床表现为肢体对称性麻木、乏力,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伴有上呼吸道感染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例。心电图出现U波36例,部分有其他异常心电图表现。经补钾、补镁等治疗肌力恢复正常,结论:低血钾性瘫痪患者大多数是外来民工,错误的生活习惯、恶劣的工作及食宿条件是其主要因素。治疗原发疾病,在补钾的同时补镁,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探讨如何正确诊断卒中相关性肺炎、合理安排检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临床诊断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并在30天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合并高血压38例,糖尿病10例,慢性肾脏病5例,COPD5例;发热67例,肺部阳性体征30例,46例白细胞总数〉10×10^9/L,65例中性粒细胞〉70%;48例安排胸片检查,胸片异常37例;23例有痰培养或涂片检查,痰培养阳性13例;使用舒普深6例,泰能1例,27例喹喏酮类抗生素,余使用头孢一代或二代抗生素。结论肺部感染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在诊断时应重视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CRA)的危险因素.方法:从解放军281医院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纳入研究对象.制备《结直肠腺瘤相关因素调查表》,共包含29项指标.于接受或预约结肠镜检查前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完成8896份调查表,对比分析各因素下CRA的检出率,并对CRA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8896例患者中共检出CRA1502例,检出率为16.9%.单因素分析发现29项调查项目中有19项为CRA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11项CRA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CRA有多种危险因素,应充分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利于CRA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并且减少CRA向CRC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