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血清脂联素(APN)的关系。方法:人选确诊冠心病的患者66例(CHD组),正常者2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hs—CRP、SAA、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HD组hs—CRP、SAA水平分别为(2.88±0.61)mg/L和(9.89±5.23)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67±0.17)mg/L和(1.27±1.11)mg/L,P均〈0.01;CHD组APN水平为(3.38±0.26)μ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91±0.34)/Lg/L,P〈0.05。hs—CRP水平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0.835,P〈0.05),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285,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与淀粉样蛋白A水平呈正相关,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及SAA与hs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稳定型心绞痛32例,正常对照组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AA,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血浆SAA、hsCRP水平冠心病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升高(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与hsCR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结论 SAA、hsCRP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标志物,能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心病(CHD)患者(MS+CHD组)、22例单纯MS患者(MS组),另选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B超测定三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ELISA方法测定SAA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CHD+MS组和MS组IMT及hs-CRP、SAA水平高于对照组;CHD+MS组IMT及hs-CRP、SAA水平高于MS组。SAA与hs-CRP和IMT呈正相关;hs-CRP与IMT呈正相关。结论SAA、hs-CRP等炎性因子不仅是AS标志物,还有可能参与了AS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a(TNF-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5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检测患者外周血TNF-a、hs-CRP及APN水平,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冠心病患者术前外周血TNF-a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外周血TNF-a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②术后发生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相比,术前外周血TNF-a、hs-CRP及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TNF-a、hs-CRP及APN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NF-a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11,P〈0.01),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529,P〈0.01)。外周血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499,P〈0.01)。结论外周血TNF-a、hs-CRP及APN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及评估病情的敏感指标,其可能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5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患者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冠心病患者术前外周血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外周血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②术后发生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相比,术前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11,P<0.01),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529,P<0.01)。外周血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499,P<0.01)。结论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及评估病情的敏感指标,其可能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CHD患者及健康体检患者50例,比较两组hs-CRP及APN水平。结果 CAD组hs-CRP水平(6.07±0.63)mg/L,明显高于正常组;APN水平(6.83±2.4)mg/L明显低于正常组);hs-CRP及APN水平呈负相关(r=-0.857,P0.05)。结论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s-CRP及血清APN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血清APN能够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分析120例患者血清SAA、hs-CRP水平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比较两种血清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与否的相关性.结果 各斑块组血清hs - CRP、SAA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hs - CRP、SAA水平显著高于硬斑块组(P<0.01);而易损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与hs-CRP水平之间显著相关(r=0.725,P<0.01).结论 血清SAA、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性质相关,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预测疾病的发生与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及二者比值(A/L)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评价冠脉病变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的94例冠心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进行采集,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测量脂联素、瘦素和hs-CRP的变化,分析A/L和hs-CRP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分层结果显示,在任一冠脉病变支数组,A/L与hs-CRP均和各种冠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组间比较提示,A/L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变小(2.10 vs 1.37 vs 0.72),而hs-CRP只在严重冠脉病变组明显升高。结论 A/L和hs-CRP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A/L可望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血清学标志。hs-CRP联合A/L可更准确评价冠脉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与冠心病 (CHD)及CHD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微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SAA的血浆浓度。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亚组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亚组SAA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ACS亚组SAA血浆浓度高于SAP亚组 (P <0 .0 1) ;比较CHD危险因素导致CHD发生的危害性 ,SAA >CHD家族史 >TC >吸烟指数 >高血压史。结论 :CHD患者SAA血浆浓度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 ,导致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SCF)与血清脂联素(A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患者70例,通过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cTFC)计算各支冠状动脉的血流帧数。冠状动脉血流平均帧数≥27定义为SCF,将患者分为SCF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检测ANP和hs-CRP水平。结果:SCF组血清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4.88±0.34)μg/ml∶(7.34±0.48)μg/ml,P<0.05],而其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2.13±1.07)μg/ml∶(1.29±0.69)μg/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s-CRP是影响SCF的危险因素(OR=2.44,P=0.04),APN是SCF的保护性因素(OR=0.94,P=0.03)。结论:血清hs-CRP水平升高、APN水平降低与SCF相关,炎症反应在SCF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可疑冠心病患者8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65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21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4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18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对数水平较对照组和SAP组明显降低(P<0.05);ACS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对数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25,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hs-CRP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和脂联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联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及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s—CRP(免疫散射法)、Hcy(化学分光法)、脂联素(ELISA法)水平,分析其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s—CR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梗死体积增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hs-CRP和Hcy水平逐渐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hs—CRP和Hcy水平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hs—CRP、Hcy和脂联素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状态,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9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6例;对照组(CG)30例。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冠心病组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且SAP、UAP、AMI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SAP组FINS升高、ISI降低;UAP组FINS、TC、TG升高,吸烟年限长,ISI降低;AMI组BMI、WHR、FINS、TC、TG、LDL-C升高,吸烟年限长,ISI、HDL-C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APN与BMI、WHR、FINS、TG、LDL-C呈负相关,与ISI、HDL-C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SAP、UAP、AMI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依次增多。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慢性、低度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炎症标志物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一种系统炎症的敏感指标,能独立预测冠状动脉事件发展的危险度。本实验通过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hs-CRP水平,进一步分析其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揭示脂联素及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别按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及临床诊断分组,进行血清APN测定。结果Gensini积分0分组(74.53±30.76ng/mL)和〈20分组(62.99±26.51ng/mL)APN水平分别显著高于20~40分组(44.06±15.18ng/mL)和〉40分组(28.96±11.87ng/mL),P均〈0.01。20~40分组APN水平高于〉40分组(P〈0.05)。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负相关(r=-0.556,P〈0.001)。对照组APN水平显著高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74.14±29.48ng/mL比55.29±23.40ng/mL、49.31±25.61ng/mL和38.39±15.57ng/mL,P均〈0.01),单支病变组APN水平显著高于三支病变组(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PN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47.59±23.57ng/mL比67.05±31.53ng/mL、62.29±26.62ng/mL,P〈0.01和P〈0.05)。结论APN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以及稳定性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众所周知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是冠心病传统的危险因子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局部和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文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 ,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5 9例冠心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按照WHO诊断标准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SA)型组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5 9.8± 7.2 )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 :14例 ,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6 1.3± 5 .3)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150例(CHD组)和同期住院而冠脉造影正常者5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BMI相匹配。检测两组血清APN、oxLDL及血脂,分析APN水平与oxLDL及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APN、HDL-C明显降低,oxLDL、TC、TG、LDL-C明显升高(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D组的血清APN水平与oxLDL、TC、TG、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2、-0.401、-0.332、-0.530,P均<0.01),与HDL-C呈正相关(r=0.51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水平与oxLDL、TG、HDL-C独立相关(P均<0.01)。结论血清APN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脂质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其变化可能在CH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桂东 《山东医药》2015,(6):65-66,7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FBG和Hb A1c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从临床角度探讨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56例CHD患者按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形态学分型分为:I型亚组(18例),Ⅱ型亚组(22例),Ⅲ型亚组(16例),另选冠状动脉正常者20例作对照。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CRP及心脏肌钙蛋白T(cTnT)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Ⅱ型亚组CRP水平最高[(7.2±1.0)mg/L],Ⅲ型、Ⅰ型亚组及冠状动脉正常组依次减低[分别为(4.5±1.0)、(3.7±0.8)、(1.6±0.3)mg/L]。结论:血清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反映斑块不稳定的Ⅱ型斑块的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从临床角度提示局部炎症反应是导致斑块破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血清脂联素与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脂联素及各炎性因子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冠心病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05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重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hs-CRP、IL-8、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TNF-α呈负相关(P<0.01),而与IL-8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脂联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冠心病的炎症反应,脂联素可能通过拮抗炎性因子对血管的损伤,来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