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促进泰安市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对2005—2009年泰安市结核病控制月、季、年报表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将患者按不同来源方式划分为因症就诊、转诊(包括追踪)、集中推荐及其他4类,以分析初诊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的来源情况。结果 2005—2009年泰安市初诊患者累计65 333例,其中发现肺结核患者18 119例。患者来源中因症就诊者占66.13%,转诊(包括追踪)者占31.87%,集中推荐者占0.72%,其他占1.27%;转诊(包括追踪)和其他发现方式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不同方式发现可疑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857.776,P<0.05)。结论因症就诊和转诊(包括追踪)是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集中推荐和其他发现方式的工作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鄢陵县不同来源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3年鄢陵县不同来源涂阳肺结核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鄢陵县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439例,其中来源于因症就诊212例,占14.73%;转诊647例,占44.96%;因症推荐538例,占37.39%;其他来源42例,占2.92%。因症就诊涂阳检出率为3.68%,转诊涂阳检出率为29.42%,因症推荐涂阳检出率为20.42%,其他来源涂阳检出率为4.54%。结论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主要靠转诊和因症推荐,二者的涂阳检出率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干预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对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因症推荐与转诊;同时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就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010-2011年本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内科门诊登记的结核病初诊患者来源分析,了解不同来源构成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不断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方法对2010-2011年本地区结核病内科门诊登记的初诊患者的来源所占的比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初诊患者来源于因症推荐177例,占35.6%;追踪103例,占20.7%;转诊96例,占19.3%;因症就诊77例,占15.5%;健康检查40例,占8.1%;接触者筛查4例,占08%。结论结核病门诊初诊患者主要来源于因症推荐、追踪、转诊、因症就诊,故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及早发现并治疗肺结核病人,使之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减少结核菌在人群中的传播,从而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太原市不同来源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有关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太原市涂阳病人的发现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太原市不同来源涂阳肺结核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太原市合计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5 454例,其中来源于就诊的占50.95%,转诊的占41.99%,因症推荐的占5.41%,其他来源的占1.65%。涂阳病人来自就诊者所占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来自转诊者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P<0.01)。2004~2008年平均痰涂阳检出率,转诊病人、就诊病人分别为32.85%、21.71%(P<0.01);咳嗽、咳痰≥3周或咯血者、咳嗽、咳痰<3周或其他症状者分别为35.08%、12.17%(P<0.01)。初诊病人X线胸片异常率,咳嗽、咳痰≥3周或咯血者、咳嗽、咳痰<3周或其他症状者分别为81.79%、60.77%(P<0.01)。[结论]2004~2008年太原市涂阳病人来自转诊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平均痰涂阳检出率,转诊病人、咳嗽咳痰时间长或咯血者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状况和经验,总结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水平的方式。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9年非结防机构报告、转诊结防机构追踪情况及各年度涂阳病人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转诊及追踪到位疑似肺结核患者,12.37%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确诊为涂阳肺结核;占当地总涂阳患者的14.26%。结论非结防机构报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确诊为涂阳肺结核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4.91%上升到2009年的29.18%),转诊追踪到位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占结核病患者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加强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有效措施。相关卫生部门应加强督导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转诊工作,针对转诊到位率低,各级结防机构应落实疑似结核病患者追踪工作,理顺疑似结核病患者从综合医疗机构到达结防机构获得诊疗的途径,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通市结核病患者发现方式,评估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模式的运作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分析南通市结核病定点医院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登记资料。结果 2009-2018年共登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36 187人,发现方式依次是因症就诊40.17%、转诊31.18%、追踪23.56%、因症推荐3.33%、其他方式1.76%。各年因症就诊患者在疾病发现中所占比例波动较大,由2009年的46.60%下降到2018年的26.60%;转诊患者所占比例则相对平稳,在25%~35%之间;追踪患者由2009年的9.29%上升到2018年的36.10%。结论南通市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来源以转诊、追踪和因症就诊为主。活动性结核病病患者登记报告人数每年呈下降趋势,提示本地区结核病医防合作模式运行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神县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情况,为制定涂阳肺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青神县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累计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662例。其中,来源于主动就诊的占44.41%,来源于医疗机构转诊的占50.91%,其他来源的占4.68%。涂阳肺结核病人来自转诊者所占比例,各年呈上升趋势(P<0.01)。2005~2010年初诊病人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主动就诊病人为21.92%,医疗机构转诊病人为32.10%(P<0.01);初诊可疑者就诊病人中,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的为28.95%,咳嗽、咳痰≤2周或其他症状者为19.36%(P<0.01)。X线胸片检查异常率,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的为83.33%,咳嗽、咳痰≤2周或其他症状的为61.64%(P<0.01)。[结论]2005~2010年青神县涂阳肺结核病人中转诊者所占比例较高,各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0年泉州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资料,对病人的来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 -2010年泉州市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6 976例,其中转诊占64.7%,就诊占34.2%,因症推荐占0.5%,其他途径占0.6%,转诊与就诊已成为结防机构门诊初诊病人的主要来源,占全部涂阳病人的98.9%,转诊途径发现的涂阳病人与其他来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2.0,P<0.01);转诊病人中涂阳病人检出率为30.0%,涂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来源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0.8,P<0.01).结论 医院转诊已成为泉州市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重要来源.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医防合作,提高转诊到位率等是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涂阳病人“高发现”目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全国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对涂阳病人登记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2~2004年全国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转诊对涂阳病人登记率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季度至2004年3季度全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同来源初诊病人中发现的涂阳病人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对转诊发现的涂阳病人登记率与总涂阳病人登记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全国不同来源初诊病人中发现的涂阳病人构成比,以因症就诊为第一位,占57.5%,其次为转诊占32.9%,集中推荐、日常推荐等占9.6%。2002~2004年全国各年度转诊发现的涂阳病人构成比中,2004年为35.2%,高于前两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5个省由转诊发现的涂阳病人占总涂阳病人的50.0%以上,两个省在40.0%以上,8个省在30.0%以上,13个省在20.0%以上,3个省在20.0%以下。对转诊发现的涂阳病人登记率和总涂阳病人登记率建立回归方程,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F=86.31,P<0.01。通过制定散点图,由于出现一个异常点,剔出后制定修订回归方程Y=2.0917X+8.455,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F=131.46,P<0.01。结论加强肺结核病人的转诊是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中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个重要手段。由转诊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已成为一些省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来源。由转诊发现涂阳病人登记率与总涂阳病人登记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在结核病人发现中的作用,促进滨州市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方式收集2005-2008年滨州市结核病控制年报表,分析病人来源构成比。结果 4年间就诊方式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45 261例,占疑似肺结核病人总数64.6%;就诊方式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8 029例,占发现肺结核病人的56.1%.通过就诊方式肺结核病检出率17.7%。转诊方式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人11 818例,占发现肺结核病人总数的16.9%;转诊方式发现肺结核病人5 661例,占发现肺结核病人总数的39.6%;转诊方式发现肺结核病检出率为47.8%,显著高于其他方式的检出率。日常推荐发现病人的比例逐年提高。结论因症就诊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方式,综合医疗机构的转诊对发现肺结核病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常推荐方式在早期发现结核病人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内蒙古2014-2015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情况,分析结核病防治机构与非结防机构的协调与合作情况。方法对2年来内蒙古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结核病患者的登记、转诊、到位情况及未到位原因等情况,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患者总体到位率为90.65%;2015年与2014年比较,到位的确诊涂阳肺结核患者所占比例下降了13.09%,确诊的涂阳患者数下降了19.07%;2014-2015年,追踪未到位的患者数为1 050例,其中拒绝就诊、外出及其他因素,占追踪未到位率的89.52%。结论通过规范疫情登记、报告、转诊和追踪工作制度,加强结防机构与非结防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工作,有效提高内蒙古肺结核患者及涂阳患者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昆山市肺结核病疫情特点和控制效果,为今后开展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肺结核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统计报表为数据来源,对2005—2013年昆山市肺结核病疫情、流行特征、治疗效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5—2013年共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 756例,登记率为30.69/10万,新涂阳为13.48/10万;男∶女=2.32∶1;涂阳患者25~34岁组人群占31.56%,其次是15~24岁组占29.46%。工人占57.42%,农民占15.37%。新涂阳患者治愈率为90.43%,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为89.06%。发现方式为因症就诊占64.89%,综合医院转诊占17.28%,追踪占14.19%。结论肺结核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登记率有下降趋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达到并超过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02~2004年广西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广西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寻找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因素,以便指导全区结核病控制工作。方法收集广西2002~2004年结核病控制项目肺结核病人季度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02~2004年广西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主要以就诊为主,60%以上的病人发现来源于因症就诊,转诊仅为28%。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可疑肺结核病人或发现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转诊,并提高转诊到位率是促进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成效。[方法]对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就诊查痰情况、归口管理(发现登记情况)、病人来源渠道、涂阳病人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可疑肺结核者初诊16 210例,平均可疑初诊率为0.94‰;平均查痰率为63.65%,痰检平均阳性率为42.55%。累计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4 276例,平均登记率为24.89/10万;累计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 842例,平均新涂阳登记率为22.35/10万;累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 838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来源渠道为转诊追踪的占77.70%,因症就诊的占9.61%,因症推荐的占11.32%,其他占1.38%。累计检出3 842例初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32%,15~64岁占91.51%;累计检出434例复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20%,15~64岁占94.26%。治疗1年时,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3.54%,平均结核病病死率为1.12%;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88.94%,结核病平均病死率为0.99%。[结论]保山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分析2009-2012 年江西省登记为治疗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基本特征,为更好的防治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子系统中导出2009-2012 年江西省登记为治疗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病案管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江西省登记为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共167 例,年平均丢失率为0.24%,年间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以青中年男性农民为主,主要来源于因症就诊和转诊。丢失的新涂阳患者以III型、无空洞、无粟粒肺结核为主,大部分患者确诊时间≤14 d,接受抗结核治疗时间>60 d。结论 应关注中青年男性患者的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对患者继续期治疗的督导管理,完善结核病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结核病诊疗费用的报销补助和比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淮安市流动人口肺结核发病与治疗管理情况,为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2014年淮安市登记管理的402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淮安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占73.63%;职业分布以民工居多,占75.12%,学生结核病患者占10.20%。转诊/追踪是患者主要来源方式,占41.54%,其次为健康检查,占32.09%,因症就诊比例较小,占20.65%;63.93%的患者出现就诊延迟。72.14%的患者初诊伴咳嗽、咳痰症状,31.09%的患者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29.60%的患者胸片显示肺部有空洞。患者成功治疗率为89.30%,系统管理率为93.78%。结论 淮安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患者主动就诊意识及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应加强对流动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及学生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饶浩宇 《职业与健康》2012,28(4):451-453
目的分析福建省顺昌县历年来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就诊特征,为该县结核病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顺昌县2002—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性别、年龄等一般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性别对患者就诊来源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进行职业分类,并对不同职业分类的新涂阳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0年该县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 012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567例,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65∶1,2.81∶1。年龄分布以65岁组居多,15~54岁(青壮年)组分别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60.08%(608/1 012)和60.85%(345/567)。将这2类患者分性别进行就诊来源构成分析,结果显示,无男女性别差异。均以转诊为主要来源,其次是因症就诊。农民是我县肺结核患者职业构成中最多的一类,分别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患者的50.3%,49.74%。将不同职业分类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教师、干部职员,医务人员等治愈率较高,而农民、离退人员等治愈率较低。将公共场所服务员、商业服务、工人、民工、农民、离退人员、家政、家务及待业这几种职业患者治愈情况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昌县结核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就诊来源构成以及患者的职业构成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特征,在今后的结防工作上不能忽略老年结核病患者,农村结核病患者更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活动性肺结核网络报告、转诊与追踪情况,为改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宁波市2005-2009年结核病网络直报数据及同期疫情报表,病人初诊、转诊和追踪登记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全市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18 470例,总体到位15923例,总体到位率为86.2%,到位病例中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11210例,其中初治涂阳427例,分别占活动性肺结核总数的46.1%、初治涂阳总数的49.1%;与2005年比较,2009年病例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分别提高了,33.8%,18.1%,但转诊率、转诊到位率、追踪率仍维持在原有水平;追踪未到位者中有774例为查无此人,占33.2%,另有918例原因不明,占39.4%.结论 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在肺结核病人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医防合作,完善转诊、追踪体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张海清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2):1489-1491
目的通过对徐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来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对徐州市2008~2014年监测上报的15828例涂阳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徐州市涂阳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23.31/10 万。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主要发现方式为因症就诊及综合医院的转诊,分别占38.71%和45.67%,男女性别比为3.05: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中老年群体;结核病高发的职业主要是农民;肺结核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以9月份最多。结论加强医防合作,积极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办法,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转诊率。加强健康教育,增强人民体质,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嘉兴市中小学生肺结核病登记资料及问卷调查的分析,了解中小学学校结核病的疫情和诊疗情况,为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嘉兴市2008年1月-2012年12月肺结核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中小学生肺结核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8-2012年中小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208例,占全市同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的2.04%;健康体检发现学生患者占总学生患者的3.43%,因症就诊占55.43%,转诊占41.14%;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就诊延迟比例为45.19%,发现延迟比例为39.42%;学生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为96%。结论:学校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尤其是高中阶段患肺结核比例较高,患者就诊延迟和发现延迟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