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隆回县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隆回县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分布情况、发现途径、临床表现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隆回县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中,学生37例,教师1例,孕妇2例,10月和11月为隆回县甲型H1N1流感高峰期,分别为11例和19例,均为学校聚集性疫情,随着学生广泛接种甲流疫苗后,从12月开始,学校聚集性疫情减少,2名孕妇被确诊为甲流病例。结论隆回县甲型H1N1流感综合防控措施取得实效,甲流疫情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
徐小冬  李瑞  蒋希宏 《中国校医》2014,(11):848-850
目的通过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12月27至2014年1月26日,该校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4例,罹患率为2.37%。病例全部为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病例均为轻症表现,未出现大规模暴发。采集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新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成都市首例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成都市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咽拭子11份,提取标本核酸,采用实时荧光PCR试剂盒检测.疑似病例进行A型/B型流感初筛、H1/H3分型、甲型H1N1检测,出院病人进行甲型H1N1检测.结果 疑似病例标本11例,确诊甲型H1N1 7例,而出院病例标本均为甲型H1N1阴性.结论 实验室检测为成都市首例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确认、防控以及病人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发展实验室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危重病例引发家庭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分析,探讨重症甲流传播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中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调查表,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首例甲流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传播过程,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咽拭子,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患者男性,30岁,2009年11月24日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11月30日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同时伴有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患者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患者家庭其他4名成员均出现发热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3人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1人(患者母亲)被诊断为重症病例。1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 d的医学观察,未出现继发感染。结论该起疫情为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引发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提示调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排查,医疗机构不能放松对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鞍山市流感样病例采样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鞍山地区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例采集咽拭子600份,提取标本核酸,采用实时荧光PCR试剂盒检测。疑似病例进行A型/B型流感初筛、H1/H3分型、甲型H1N1检测,出院病人进行甲型H1N1检测。结果:疑似病例600份,确诊新甲型H1N1 135例,重症病例15例,死亡2例,而出院病例标本均为甲型H1N1阴性。结论:实验室检测为鞍山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确认、防控以及病人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发展实验室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于2009年5月11日在四川省出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例,辽宁省于6月10日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辽宁省朝阳市于9月12日传人第1例病例,9月30日出现第1例本地确诊病例,无甲型H1N1流感接触史,至12月末,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95例.为进一步了解朝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及时为流感疫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将经过实验室核酸检测的410例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监测的222例病例及800份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血清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甲型H1N1流感暴发以来,安县本地区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为明年可能出现的“第三波”甲流疫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县地区甲型H1N1核糖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安县地区处理甲流疫情的调查处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截至目前,安县共计发生6起甲流疫情,6起甲流疫情都于学校发生。经咽拭子采样,送实验室检测示:甲型H1N1核糖核酸检测阳性者共计12例。结论学校是安县地区发生甲型H1N1疫情的主要场所,学生成为感染甲流的主要人群。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甲流再一波高峰中要做好“两个确保”:确保少在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暴发疫情,使疫情减少扩散;确保少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评估防控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8例,采集其中20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9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以发热(占100.00%)、咽痛(占64.28%)、咳嗽(占76.79%)为主,无肺炎并发症。病例以一年级学生为主,占53.57%(90/168),男女性别比为1.75?1。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 d,无出现异常情况。结论该起疫情是佛山市首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传播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防控效果,为今后的甲流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平谷区确诊的9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和其相关的438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区时段发病93例,时段发病率为23.25/10万。男性发病54例,女性发病39例,男女比例1.38:1;病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40岁,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5.53岁;以学生发病为主,占93.5%;发病潜伏期介于3.53~4.99d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咳痰等流感样症状,体征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偏高;淋巴细胞多数正常。全区93例甲流病例M、NP、HA基因三阳53例,占56.99%;93例甲流病例的438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集阳性7例,阳性率为1.60%。结论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但症状轻微,不用恐慌。卫生部门加强监测和有效防控,能够应对甲型HlNl流感大流行。平谷区根据市级防控策略逐级落实结合地区特点,有效地进行防控,对延缓疫情播散速度和防治多暴发疫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卫生部门应加强与教委的通力合作,做好病例五早,有效防控散发疫情,避免多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 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2009年8月26日至9月7日期间,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2例,疫情持续13 d;采集34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感染。  相似文献   

11.
3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9年9月1日-9月9日3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等,调查资料实时录入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起暴发疫情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85例,3起暴发疫情的罹患率分别为A大学0.99%、B中学6.29%、C中学0.62%,3起疫情罹患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4,P0.001)。C中学发现病例即采取全校停课措施,严格分类管理病例,使C中学暴发流行周期最短。结论3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学校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应高度关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广东省潮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甲流确诊病例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潮州市7月29日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10月26日出现本地暴发疫情,截至12月31日全市共报告192例确诊病例,8例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浙江省学生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年浙江省学生甲流个案信息和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浙江省学生甲流病例数占全市病例总数的比例为44.20%(217/491)~78.70%(532/676)不等;高达91.23%(52/57)的聚集性甲流疫情发生在学校。学生甲流病例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05%(1 188/7 402)和0.027%(2/7 402)。全省学生甲流于9月9-11日首次达到流行高峰,日发病数为67例;然后疫情逐步攀升并于11月21-23日达到一个新高峰,其流行强度约为首次高峰的2.91倍;随后疫情持续减弱。结论学生应成为甲型H1N1流感尤其是其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粤港两地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与防控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为两地协同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资料,香港的资料来源于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提供的"人类猪型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直击"及"传染病直击"。对收集到的两地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9月15日,广东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 606例,香港共报告18 687例;广东省经历首例输入性病例(发病时间为5月14日)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的时间(输入过程)为12 d,首例本地感染到首起聚集性病例的时间(本地传播过程)为15 d,而香港首例输入性病例发病时间为4月28日,经历输入过程时间较长(36 d)、经历本地传播过程的时间较短(5 d);两地均在6月中旬经历一个小的发病高峰,但7月10日后香港报告病例数直线上升,而广东省只是小幅波动;经过7、8月暑期的平息期,9月开学后两地甲流暴发疫情大量发生,截至9月26日,广东省共报告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00起,香港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935起,其中36起为甲流疫情;广东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构成比从第27周(至7月12日)的1.9%上升至第38周(至9月27日)的58.0%,而香港则从第23周(至6月14日)的1.9%上升至第38周的62.8%,成为当地流感的优势毒株。在疾病的输入期和本地传播期两地均根据疫情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防控策略,防控重点从预防输入(口岸检疫、隔离)到减缓扩散(加强社区监控)逐步改变。结论2009年广东省和香港经历了新发传染病甲流在本地输入、传播和流行的过程,研究发现两地甲流的传播、流行时间相当接近,说明粤港两地携手防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探索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 ,对某高校和相关联的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核酸。结果该起疫情为句容市首起输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由某高校波及相邻某中学,疫情持续19d,某高校共发生流感样病例313例,罹患率为41.44‰,7次采集62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其中25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相邻中学共发生流感样病例40例,罹患率为12.67‰,采集8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其中6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流感样病例的严格隔离是迅速阻断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的关键措施,学校疫情的防控需要重点强化。  相似文献   

16.
西湖区某学校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18日,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起疫情历时7d,全校发生流感样病例15例,罹患率为1.35%;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2例。首例确诊病例所在的初二(1)班(共35名学生)发病11例,罹患率为31.43%;男生罹患率为1.47%,女生罹患率为1.19%(P0.05)。采集7份患者咽拭子,2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局部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主要为疫情报告迟缓,晨检制度不落实,隔离措施不彻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来源,探索病例间传播方式,总结防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采用RT-PCR、Real-timePCR法进行核酸检测。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诊断、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结果此起疫情累计发生流感样病例326人,罹患率为17.9%,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病例31人,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此起疫情为监狱甲型H1N1流感暴发,经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停工、隔离治疗、预防服药、个人防护、通风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情况,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钦南区7起中小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流感样病例139例,采集其中22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8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比较轻,以咳嗽(94.96%)、头痛(70.50%)、咽痛(48.92%)、头晕(38.85%)、乏力或酸痛(占42.45%)、流涕或鼻塞(占17.99%)为主,无死亡病例;病例全部为学生;男女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生与非住宿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学生的罹患率高于接种的学生(P<0.01)。结论及早对可疑发热病例进行实验检测,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例,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的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四川省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效果,总结防控经验,为政府和卫生部门科学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收集汇总疫情处置相关信息和各类数据,对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校师生共1201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46例,无重症病例,在1个甲型H1N1流感最长潜伏期(7d)内未再有确诊病例;1155名隔离师生自最后1例确诊病例出现后7d内未出现流感样症状。结论该校疫情处置得当,甲型H1N1流感流行及时中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持续22d,共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506人,罹患率为8.85%;采集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的培训以及接种疫苗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