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62例(研究组)及同期体检者102例(对照组)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G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指标间差异,并比较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研究组GA、FPG、Hb 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与Hb A1c呈显著性正相关(r=0.834,P0.05),同时,GA与FPG也具有相关性(r=0.349,P0.05)。结论联合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33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46例,正常对照49例,分别对空腹血糖(FBG)、HbAlc、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FBG、HbAlc、血浆D-二聚体与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微血管病变组血浆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63)。[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浆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微血管病变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彩虹 《现代保健》2010,(27):176-17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8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8例,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稳定指标,与血糖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Ic)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与空腹血糖、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糖尿病组,120例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HbAlc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10.07±4.37)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5.23±1.33)mmol/L,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糖尿病组HbAlc(8.24±2.34)%显著高于对照组HbAlc(5.54±1.46)%,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HbAlc测定水平表现为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充分反应血糖变化,且与空腹血糖、血糖水平均表现为正相关,故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控制情况及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慢性并发症患者与60例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2型糖尿病伴有慢性并发症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HbAlc有关,HbAlc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赵同军 《现代保健》2012,(26):66-67
目的: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值(HbAlc)进行分组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即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金指标。方法: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酶法测定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发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及纤维蛋白原(FIB)在糖尿病(DM)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146例糖耐量正常者、165例糖尿病患者(DM组)进行HbAlc、FPG、2 h PG及FIB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lc、FPG、2 h PG及FI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能较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有良好的相关性.FIB水平显著上升说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程度加剧,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选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46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0例,对照组单检测空腹血糖,观察组采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对检测结果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及准确率.结果 对照组中检测出52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2.61%;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出36例阳性患者,准确率为69.23%.观察组中检测出50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1.74%;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出49例阳性患者,准确率为98.00%.两组受试者阳性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准确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及灵敏性较高,且操作简便,能及早发现糖尿病可疑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韦波  季广厚 《现代保健》2009,(23):163-165
目的进一步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HbAlc)与空腹血糖(FBG)。结果DM患者组HbAlc、FBG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M患者组治疗前FBG结果与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DM患者组治疗前HbAlc结果与治疗后比较,HbAlc4周内下降缓慢(P〉0.05),其下降幅度明显低于FBG,治疗6周后HbAlc才明显降低(P〈0.01),至10周后HbAlc接近正常水平,结论HbAlc测定可反映采血前6~10周的血糖平均水平,可作为DM治疗疗效的监测指标;与FBG联合检测,对DM的诊断、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崔霞 《现代养生》2014,(4):134-13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正常人100例为对照组。研究两组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实验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血糖正常孕妇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空腹血糖检测,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准确性显著高于空腹血糖检测,两者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100%(60/60).结论:妊娠糖尿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准确性显著高于空腹血糖,两者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化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照护,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糖尿病教育。于入组时及系统化糖尿病教育实施3月末,评价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系统化糖尿病教育实施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实施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43,11.66;P0.05),SDS、SAS评分较实施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11,14.17;P0.05)。实施后,实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8,-4.78,-2.65,-5.10;P0.05)。结论系统化糖尿病教育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合并并发症为观察1组(n=32),无合并症为观察2组(n=50),对两组的HbAlc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1组的FBG和HbAlc水平均高于观察2组(P0.05);同时,不同合并症患者的血糖和HbAlc水平比较有统计意义(P0.04)。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正常人群在内的406例受试者进行连续12周每周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h血糖外周静脉血糖监测,同时在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每4周测1次HbA1c。结果 HbA1c与糖尿病平均血糖之间显示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HbA1c可以给临床工作带来指导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梁栋 《中国卫生产业》2013,(24):88-88,90
目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我院体检尿糖阴性、血糖正常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对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和空腹血糖比较,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空腹血糖(FP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3例患者进行HbAlc及FPG检测,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HbAlc为(7.01±3.61)%,FPG为(7.42±5.21)mmol/L。FPG≤6.1 mmol/L的75例患者中HbAlc>5.8%的49例,占65.3%;FPG>6.1 mmol/L的78例患者中HbAlc>5.8%的有70例,占93.3%。结论同时检测患者的HbALc和FPG,能够为糖尿病诊断及病情控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本文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受试者,对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且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检验组的FBG与HbA1c呈正相关,与TG、TC呈平行升高趋势。结论患者的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各项检测显示其与DM存在相关性,因而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糖尿病患者除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外,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可靠实验室指标。方法:采用亲和分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时观察空腹血糖。结果:5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HbAl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同时也观察到HbAlc水平明显升高者,FPG/HbAlc比值较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王名南  盘国雄 《中国保健》2008,16(8):378-37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按WHO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150例,健康对照组60例,采用美国津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胺(FMN)3个指标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健康者和80例患有2型糖尿病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来检测检测患者的血清FBG、免疫抑制透射比浊法来检测全血HbAlc及用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来检测血清FMN,对比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观察组三项指标的统计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系数P值都为正,分别为0.77和0.71,由此证明:血清HbAlc、FBG和FMN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bAlc、FBG与FMN之间均相关性良好,联合测定血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与空腹血糖可较为全面的提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信息,对诊断、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