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对比动态增强MRI与SPECT肾动态显像测定GFR评估肾移植术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自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共68例,分别对其实施动态增强MRI与SPECT肾动态显像测定GFR评估肾功能,对比测定和评估的效果。结果动态增强MRI测定的30%、50%精确度均比SPECT测定的高,同时其与CCR的偏倚差度也比SPECT测定的高(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接近(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对比SPECT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与Ccr的偏倚更大,更能精准测定患者肾功能,并且其造影安全性较高,更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
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与静脉肾盂造影评价肾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⑴在234只受检肾脏中,101只IVP提示肾功能良好,肾动态显像肾摄取均正常,GFR值为(60.13±16.85)ml/min;⑵48只患肾IVP提示显影不良,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肾摄取为1~3级,GFR值(23.06±10.61)ml/min;⑶、IVP不显影的患肾85只,71.8% (61/85只)肾动态显像提示有放射性摄取,GFR为(20.39±12.54)ml/min,其中,13.1%(8/61只)肾摄取正常(0级);⑷肾动态显像检出的有功能肾脏多于IVP(P<0.005).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方法,优于IVP, 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相似文献   

3.
核素肾动态显像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鉴别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观察肾脏的大小、影像、对示踪剂的摄取及功能参数,探讨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鉴别意义。方法:经临床及生化检测确诊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5例,均做^99Tc^m-EC及^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分别测两组各病例的肾脏与腹主动脉的平均放射性计数比值(K/A)、功能相肾脏摄取高峰值(KP)、双肾的大小(Area)、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间的K/A、KP、Area、GFR、ERPF等各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检测分肾功能的同时还能从肾脏的大小、形态、功能、血流灌注等方面情况,能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作出有意义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王志刚  刘丽梅  闫倩 《现代保健》2009,(17):143-144
目的探讨^99Tc^m-DTPA(二乙烯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尿路结石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49例,患病肾脏共61只,根据首次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肾的功能状况进行分组,统计患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20min排泄率(R20)。结果^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共提示上尿路梗阻或不完全梗阻肾脏57只,诊断阳性率为93.4%(57/61),解除梗阻后3个月肾功能明显改善但程度不等,解除梗阻前肾功能重度受损者其GFR和R20恢复差。13例(13/49)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进行了患侧。肾脏摘除手术。结论上尿路梗阻患者及时进行肾动态显像检查,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早期了解患肾功能并及时解除梗阻,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留患肾功能,避免最终可能导致的患肾摘除.  相似文献   

5.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52例肾积水患儿76只患肾和28只正常肾在设定全肾ROI及肾皮质ROI时各自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同期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所有患儿的GFR与BUN无相关性;中、重度肾积水患儿GFR与SCr呈负相关(r=-0.518、-0.771,P<0.05、P<0.01).②轻度肾积水患儿相对肾功能与正常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积水相对肾功能与正常肾比较则明显下降(P<0.05、P<0.01).③轻度肾积水全肾ROI与肾皮质ROI计算的GFR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中、重度肾积水两种不同ROI计算的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 是检测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理想指标.应用肾皮质ROI计算GFR对中、重度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判断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更灵敏、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实验室检查评估含顺铂(DDP)化疗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在化疗2周期前后分别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半排时间(C1/2),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当天(间隔不超过24h)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MA)、尿β2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双肾血流灌注峰值下降,46例患者总GFR均值化疗后为64.3毫升/分钟,较化疗前86.3毫升/分钟明显下降(P<0.05),肾摄取峰值(Tb)降低,排泄速率(C1/2)减慢(P<0.05)。46例患者Scr,BUN,UMA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β2-M,Cys C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尿β2-M,Cys C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能全面、早期、客观监测DDP对肾功能早期损害,GFR值、Tb、C1/2β2-MG,Cys C为评价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肾移植患者在术后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讨饮食护理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肾移植患者在饮食护理干预下身体恢复及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益。肾功能维持在理想水平;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有效控制。结论移植肾功能恢复后的肾移植患者比较忽视饮食营养,因此,要让肾移植患者认识到疾病与饮食的关系,积极配合饮食治疗,保证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上尿路梗阻肾核素显像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模型,核素肾动态显像及病理检查,对梗阻后不同时期的肾功能改变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梗阻1周后GFR与肾盂积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周后GFR、肾盂积水量、肾重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肾显影逐渐减淡,正常结构的肾小球数量减少。结论 核素肾动态显像可直接反映正常结构肾小球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或少尿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无尿或少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 5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11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无尿或少尿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护理,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素90Tc-DTPA肾动态显像(RDI)评价重度肾积水患肾残余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病例30例.对术前患肾功能进行测定,得出定量的GFR值供临床医师参考,同期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比较这2种方法评价患肾残余功能的差异.对于单肾GFR<10mL/min,肾实质在120min内无明显放射性摄取的患者行单肾切除.结果 (1)在30只受检患肾中,有12只患肾IVP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均显示有残余功能,RDI结果显示有残余功能肾脏多于IVP(P<0.05);(2)GFR定<10mL/min,RDI诊断为无功能的10例患者中,有6倒因肾实质在120min内无明显放射性摄取而行手术切除,在切除患肾的术后病理中均的提示肾积水、肾实质萎缩,部分合并间质慢性炎症.结论 (1)RDI用于评价重度肾积水患肾残余功能较IVP更为灵敏,且能定量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2)当RDI提示为无功能且肾实质在120min 内无明显放射性摄取且重度肾积水的患肾,应及时行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ADC值与核医学99Tcm-DTPA肾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同时行3.0T MRI DWI和99Tcm-DTPA肾显像,DWI扫描采用b值为0、200、400、600、800、1 000 s/mm2,并测量肾皮质ADC值。根据GFR测量值将60个肾分为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和肾功能重度受损组。比较3组ADC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及ADC值同GFR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受损组ADC值分别为(3.54±0.16)、(3.45±0.11)、(3.21±0.10),各组肾脏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轻、中度受损组与重度受损组间比较,肾脏ADC值多b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并且ADC值同GFR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623)。结论 3.0T MR多b值ADC值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2.
易斌  王双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842-844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以探索它们在肾移植术中疗效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1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60d内血清肌酐、尿素和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全部肾移植患者SCr、Urea、β2-MG在术后一个月恢复正常,但在肾功能恢复延迟组中,SCr10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Urea、β2-MG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移植后SCr、Urea、β2-MG对肾移植近期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变化与组织细胞损伤相关,可以通过观察其变化辅助判断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感染对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7年3月医院收治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86例,依据术后<6个月所规定的检查中,抗原血症指数分为4组;对4组患者6个月后血肌酐(Cr)和肌酐清除率(Ccr)、术后<3年Ccr年下降速度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患者移植肾内TGF-β1mR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肾移植术后6个月后血肌酐和肌酐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长期高活动感染组患者肾移植术后3年内Ccr年下降速度仅为(4.39±3.67)ml/min,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42.86%,与其他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移植肾内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为1.29±0.27,TGF-β1蛋白的表达为(12.69±2.17)×106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作为患者治疗方案的依据,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移植肾的远期效果,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与远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术后 6个月内CMV-pp65抗原血症指数不同 ,对 13 1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分组 ,并于术后第 7个月作移植肾穿活检 ,比较各组肾组织中关键的纤维发生因子即转移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 ;3年后比较各组肾功不全的病例数和肌酐清除率 (Ccr)有无差异 ;对肾功不全者通过活检排除有明确原因的特异性损害。结果 长时间高抗原血症指数的患者 ,在术后第 7个月时 ,肾组织中TGF -β1mRNA的表达量明显大于其他患者 ,该组在术后 3年内Ccr减少了 16 1± 8 0ml/min、有 5 3 8% (7/ 13 )的患者肾功不全 ,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病理显示为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非特异性改变。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长时间高活动性的CMV感染是削弱移植肾远期功能、导致肾功不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75例活体亲属肾移植的实施、观察及随访结果,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供体选择指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总结1999年3月~2009年7月我院实施的7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风险评估、配型、手术方法及免疫抑制剂方案。结果4例供者术中轻度胸膜损伤,经及时处理无不良后果,1例供者术后发生乳糜淋巴瘘,引流2w后痊愈,其余供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75例受者中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尸体肾移植,具有近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好、经济代价小的优势,移植肾长期存活效果还有待随访观察,活体供肾也存在一些伦理学的争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Cys 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标在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61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术前1 d,术后1、2、4、7 d的血清Cys C、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Cockcroft-Gault(CG)公式估计的GFR等进行测定分析,并以CCr为GFR的参考标准对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各检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各时段Cys 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SC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G的变化与GFR相似,但所有时段与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表明,1/Cys C与GFR的相关性和1/SCr、CG公式与GFR的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ROC曲线表明,无论以GFR<60 ml/min,还是以GFR<80 ml/min定义为肾功能不全,Cys C对诊断CABG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准确性均高于SCr、CG公式.结论 Cys C是监测CABG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良好标志物,可替代SCr来评估GF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60例行肾动态显像的泌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功能正常肾4例,肾功能减退肾33例,无功能肾23例。结论肾动态显像作为无创检查,检测患肾的肾功能方面具灵敏性和准确性,肾血流灌注显像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肾影出现延迟、显像剂分布稀疏或未显影,分别表示患侧。肾脏的血流灌注减少、中断或患肾功能的减低和(或)丧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吴氏创建了用唾液标本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智能检测分析系统(Sa GFRIDAS)的计算机模块,本研究探讨用该计算机模块测定的GFR的临床价值,并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肾内科2015年1月~2015年6月共60例慢性肾衰患者,分别通过唾液标本检测GFR的计算机模块和99mTc-DTPA清除率方法测定GFR(分别用Sa GFR、Tc GFR表示),所得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及bland-altman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及一致性研究。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之GFR相关系数为0.95(P=0.000),t值为-1.603(P=0.114);bland-altman法分析两种方法测定之GFR无显著差异。结论用唾液标本检测GFR计算机模块与通过99mTc-DTPA清除率方法测定GFR具有较高一致性,该模块具有准确、简便、快速、安全、廉价、无创的优点,可临床应用于反复检测GFR。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脏CT扫描定量分析评价肾肿瘤患者分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行肾脏CT检查的74例肾肿瘤患者,常规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根据增强CT图像测量肾皮质厚度、肾实质厚度,计算并记录肾脏CT扫描皮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的肾皮质增强程度值。肾脏CT扫描后行核素肾动态显像(SPECT)量化检查,根据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值,作为分肾功能的评价金标准,将患者分为分肾功能正常组(25例)、分肾功能轻度受损组(28例)和分肾功能重度受损组(21例)3组。观察3组肾脏CT扫描的测量指标差异,并分析检测指标和肾功能GFR的相关性。结果 (1)肾脏CT增强扫描显示肾功能正常组、轻度受损组和重度受损组的肾皮质厚度分别为(0.61±0.15)cm、(0.41±0.12)cm和(0.24±0.09)cm,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样3组肾皮质厚度(2.25±0.24)cm、(1.38±0.18)cm和(0.85±0.12)cm相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肾皮质厚度值、肾实质厚度值均和肾功能GFR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2)3组肾脏增强程度值在肾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肾脏增强值最高,轻度受损组次之,重度受损组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肾脏在不同扫描期的增强值高低和肾功能GFR,均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肾脏CT能较好测量肾皮质、实质厚度和半定量评估肾脏不同扫描期的增强程度,且上述测量值均和肾功能GFR呈正相关性的特征,这将有助于分肾功能的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3例活体供肾肾移植临床资料。结果13对供受者全部存活。所有移植肾肾功能均在术后2~4 d恢复正常,无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受体术后10 d发生急性排斥,抗排斥治疗逆转。人/肾1年存活率100%;13例供体术后无严重并发症,10 d内出院。结论活体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效果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且能缓解肾源短缺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