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早发现、早预警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 4789.4—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菌检验》和GB 4789.5—201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菌检验》中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分离自河南省2013年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67株沙门菌和172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从67株沙门菌中检出24种血清型,主要为肠炎沙门菌,所占比例为32.8%,从172株志贺菌中只检出了福氏志贺菌(B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2种血清型,其中又从福氏志贺菌中检出了8个亚型。在所有的型或亚型志贺菌中B2a亚型所占比例最高,为54.1%。结论河南省腹泻人群沙门菌、志贺菌血清学分布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按GB/T 4789.36—2008、GB 4789.4—2010、GB4789.10—2010、GB 4789.5—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方法,对24份患者吃剩的食物、12份患者大便进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同时采用多重PCR检测技术对24份患者吃剩的食物进行以上项目的检测。并对检出的志贺菌菌株进行血清凝集试验、药敏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24份患者吃剩的食物中检出宋内志贺菌1株,12份患者大便中检出宋内志贺菌8株,9株宋内志贺菌PFGE基因图谱相似性系数≥0.98。结论由宋内志贺菌Ⅰ相导致了这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建议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切实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WS 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87—200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方法进行致病菌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PFGE)对分离的10株宋内志贺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9份肛拭子样本及1份井水样本分离到10株宋内志贺菌,在XLD、MAC、EMB平板上均有无色或粉红色、半透明、中等大小光滑可疑菌落,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鉴定为志贺菌。血清凝集结果均为志贺菌4种多价诊断血清凝集、宋内1相诊断血清凝集。10株宋内志贺菌API20E鉴定符合率均为99.1%。对10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脉冲场同源性分析,显示其高度同源。结论这是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水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掌握福建省2005年-2009年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特征及耐药特点,为制订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复核鉴定监测点送检的阳性菌株,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系统检测。结果:四年共复核鉴定菌株137株检出志贺菌97株。其中宋内志贺菌61株,福氏志贺菌36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62.9%和37.1%。药敏试验显示9,7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克洛、痢特灵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并对萘啶酸、四环素、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结论:2005年-2009年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宋内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福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取代了继往的B群福氏志贺菌,B群志贺菌的F4c亚型取代了继往的福氏2a1、b亚型成为新的流行血清型。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对1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及实验室检验。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T4789-2003进行。结果在剩余食物采样及患者肛拭标本中经实验室检测,检出福氏志贺菌5a。结论该次食物中毒为一起福氏志贺菌5a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2008—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志贺菌血清型变迁及耐药性分析。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结果 2008年西城区福氏志贺菌7株,占63.6%;宋内志贺菌4株,占36.4%。2009年西城区福氏志贺菌12株,占37.5%;宋内志贺菌19株,占59.4%;鲍氏志贺菌1株,占3.1%。2010年福氏志贺菌6株,占14.3%;宋内志贺菌36株,占85.7%。药敏试验结果:志贺菌对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氨曲南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磺胺、奈啶酸耐药。结论 2008—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志贺菌血清型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但是福氏志贺菌已呈逐年减少趋势,而宋内志贺菌呈逐年增多趋势。志贺菌对头孢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临床宜选用此类药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引起浙江省菌痢暴发的宋内志贺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情况,为流行病学溯源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77株志贺菌均按GB16002-1995标准进行鉴定分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WHONET5.3软件,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通过同源性分析以确定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77株宋内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利福平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其次是红霉素98.7%;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最敏感,其敏感性高达98.7%。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77株试验菌株共分为3个PFGE基因型,1型16株占20.8%,庆元、苍南菌痢暴发可能源于同一宋内志贺菌克隆系;2型34株占44.2%,常山、龙湾菌痢暴发可能源于同一宋内志贺菌克隆系;3型27株,均分离自江山,占35.0%。结论:宋内志贺菌是2006年引起浙江省菌痢暴发的主要菌型,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基因型间差异较小,抗生素型与基因型间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一起误判为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方法:采集患者的肛拭子、自备井水、管网末梢水、患者手和漱口杯涂抹样等标本共17份。按《卫生防疫细菌检验》,并参考《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5-2003)和《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分别从7名未用抗菌药治疗、1名口服盐酸黄连素片3d和1名用藿香正气水口服液治疗4d的现症病人肛拭子,1份自备井水、1份管网末梢水、1份漱口杯和1名患者的双手涂抹样等4种13份样品中检出宋内志贺菌,检出率76.5%。13株菌的菌落形态特征、生化反应和血清学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合临床表现,确认是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学校水源引起的菌痢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2006年1月-2014年12月杭州市细菌性痢疾的菌谱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流行病学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2014年粪便标本中分离的211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分型,并以K-B琼脂法进行药敏实验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211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B群)139株,宋内志贺菌(D群)66株,鲍氏志贺菌(C群)6株,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的比值为2.11∶1,未检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耐药率普遍比宋内志贺菌耐药率高。结论细菌性痢疾病原体主要是福氏志贺菌,其次为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耐药率多高于宋内志贺菌,多重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以药敏为依据选用抗菌药物,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次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桐乡市细菌性痢疾实验室监测现状,为细菌性痢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各肠道门诊监测点将细菌性痢疾病例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细菌培养者,将检出疑似菌株送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检测.结果:2008-2011年肠道门诊监测点共报告细菌性痢疾670例,监测实验室检测样品389份,检出志贺菌疑似菌株86株,经复核后确认阳性49株,其中福氏志贺菌28株,宋内志贺菌14株.结论:桐乡市细菌性痢疾实验室确诊率不高,检出的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宋内志贺菌次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志贺菌属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药敏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复核鉴定监测点送检的阳性菌株,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系统检测。结果:两年共复核鉴定阳性菌株70株,检出志贺菌49株,其中宋内志贺菌34株,福氏志贺菌15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69.4%和30.6%。药敏试验显示,49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全部耐药药物为四环素、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结论:2005~2006年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宋内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食物中毒原因.方法:参照GB/T4789-2003[1]方法对病人粪便、肛拭、剩余食物、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原料猪肉及1份患儿腹泻粪便中均检出宋内志贺菌,武威市人民医院和武威市凉州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在患儿的45份腹泻粪便中同时也检出宋内志贺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一起群体感染性腹泻的病因查找。方法:采集病人粪便标本77份,按GB/T4789-2003、《卫生防疫细菌检验》进行检测。结果:77份标本中有13份检出宋内氏志贺菌,1份检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份检出福氏志贺菌。结论:该次群体感染性腹泻事件,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人临床症状确认是一起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的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群体感染性腹泻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福建省志贺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药敏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复核鉴定监测点送检的阳性菌株,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进行系统检测。[结果]4年共复核鉴定菌株115株,有志贺菌77株,其中宋内志贺菌49株,福氏志贺菌28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63.6%和36.4%。药敏试验显示,77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全部耐药药物为四环素,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结论]2005--2008年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宋内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3年细菌性痢疾病原体菌群分布动态及耐药性特点,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进行样品采集、检验和分析。结果昌平区近3年志贺菌以D群宋内志贺菌为主,占54.65%;其次为B群福氏志贺菌占38.37%;A群痢疾志贺菌占5.81%;C群鲍氏志贺菌占1.16%。其中B群福氏志贺菌血清亚型以F4为主,占45.45%,其次为x亚型占24.24%,F2亚型占15.15%,F1亚型占12.12%,y亚型占3.03%;福氏志贺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宋内志贺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为97.87%,其次为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痢疾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萘啶酸、四环素、头孢噻吩5种药物耐药。结论 D群宋内志贺菌取代了以往的B群福氏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F4亚型取代了以往的福氏F2a亚型,成为新的流行血清型;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地区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一起宋内志贺菌引起农村学生食源性疾病爆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14-18日,绍兴市某农村中学109名学生在集中会考时出现50例腹泻病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潜伏期和实睑室检验,确认为是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17.
志贺菌致感染性腹泻菌型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志贺杆菌致感染性腹泻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2008年1-9月份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疑为感染性腹泻的大便标本接种在sS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对其中占优势的宋内Ⅰ相志贺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 1 334份标本共分离33株志贺菌,其中宋内志贺菌Ⅰ相菌占29株,福氏志贺菌2a型4株,以宋内志贺菌占优势(29/33);10种抗生索中,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敏感,对头孢噻肟敏感性较高,对其余的7种药物的耐药性都较高. 结论 本地区志贺菌所致感染性腹泻以宋内志贺菌占优势,原因可能与本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水平的提高、细菌的变异、医疗条件改善、培养的技术的提高等因素有关,同时提示应合理利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2所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分离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追溯传染来源;同时了解分离株的耐药状况。方法对该起疫情中分离的32株宋内志贺茵,用BInⅠ酶切进行PFGE分子分型,所得图谱用Bionumerics6.0软件UPGMA算法进行聚类分析,观察患者分离株之间及和环境株的相似性;利用K-B法对宋内志贺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从患者分离的31株和自备井水分离1株宋内志贺菌指纹图谱完全相同,聚类分析相似度为100%;32株菌均对氨苄西林、四环素、萘啶酸、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甲氧苄氨嘧啶、头孢噻肟耐药。结论引起2所学校宋内志贺痢疾的暴发菌株和环境株为同一来源菌株,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断为井水受到污染引起疫情暴发,且引起该起疫情的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近年来北京市志贺菌菌型变化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方法:对2004年-2010年监测到的1413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分型;应用荧光PCR方法进行ipaHs、et1和sen基因的检测。结果:宋内志贺菌741株(52.4%),福氏志贺菌664株(47.0%),痢疾和鲍氏志贺菌各4株(1.2%)。福氏志贺菌共分为19种血清型,以F4c、F2a、F1a为主。宋内志贺菌自2007年首次超过福氏成为优势菌型后,所占比例逐渐加大,2010年已达到79.3%。福氏志贺菌也逐步由F4c转向以F2a为主,并伴有其它血清型交替出现。ipaH s,et1和sen三种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95.4%,82.3%和57.5%。set1和sen在福氏志贺菌的携带率明显高于宋内志贺菌。结论:近8年北京市志贺菌菌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宋内志贺菌正逐步成为主导菌型。毒力相关基因在不同菌型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污染状况,为防范由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南宁等6个城市建立食品志贺氏菌污染监测点,定期随机采集农贸市场的样品,检验方法按GB/T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志贺氏菌进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6类食品898份,检出志贺氏菌13株,检出率为1.45%,分属2个群,5个血清型。其中水产品检出率为最高(3.9%)、其次为生肉(1.96%)、生食蔬菜(0.78%)。结论广西食品中均不同程度受到志贺氏菌污染,以水产品、生畜禽肉最为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