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缺血性病变引起的以智能阶梯性变化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其临床治疗疗效欠佳,作者按中医分型,针灸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中医辨证及治疗 1.痰热阻窍:心中烦燥,躁扰不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内科治疗的48例VaD患者分成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 2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两组...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是指一系列脑血管因素 [缺血和 (或 )出血性卒中以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 ]为主因导致脑组织局限性或弥漫性损害所引起痴呆的总称。脑血管性痴呆属脑血管病(CVD)的一种类型。VD与老年性痴呆 (含ATD及SDAT)同是引起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的二大主要病因。1 流行病学各国 (地区 )统计不一。欧美统计在痴呆患者中 ,老年性痴呆约占 5 0 % ,VD占 15 %~ 2 0 % ,混合性占15 %~ 2 0 % ;日本统计分别为 :33 7%、36 3%及9 5 % ,其他痴呆占 10 5 %。我国 11城市普查结果患病…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导致脑循环障碍后引起的脑功能降低所致的痴呆综合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对脑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改变认识逐渐深化,本文旨在探讨脑血管性痴呆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引言 痴呆定义为后天的智力功能的持续性障碍。凡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脑血管性痴呆。本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欧美发病率为4%至5%,国内根据一项11个城乡的普查材料,60岁以上老年人脑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324/10万[1]。长期以来.脑动脉硬化被认为是脑血管性痴呆致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单纯脑动脉硬化,即使血管腔直径狭窄一半以上,因代偿能力好,亦很少出现症状和体征,故认为动脉硬化本身不引起痴呆,而多发梗死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方为致病的主要原因。 国内对脑血管性痴呆尚无公认标准,…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性痴呆是由于病人多次反复发生脑梗塞或一次严重的卒中造成的精神及智能明显低下,常伴有情感障碍且呈进行性发展。本文对因一次严重卒中及反复发生脑梗塞,造成全脑缺血,导致进行性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结合文献作临床分析及护理。1 临床资料我科1988年3月~1997年6月,共收治12例脑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岁,男8例,占667%,女4例,占333%,其中并发吞咽困难3例,占25%,褥疮1例,占83%,偏瘫2例,占167%。2 讨论21 老年时期约5%患者痴呆,其主要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和解剖学基础,分析CT对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本对90例符合脑血管性痴呆的患进行CT检查,观察脑梗塞的部位和数目。结果:痴呆患脑内存在单发或多发性梗塞灶,其中病灶位于基底神经节区73例、额叶52例、颞叶46例、丘脑区22例、顶叶5例、脑干区5例,二处以上病灶38例。结论:特殊部位脑内多发性小梗塞为脑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CT对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为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性痴呆为中年后期和老年期常见疾病,为脑血管性损害(梗塞或出血)引起脑实质缺血缺氧及脑循环障碍所致的脑功能降低。治疗方面着重改善脑血流,促进脑循环、脑代谢。常用扩血管药、钙离子拮抗剂、抗焦虑药  相似文献   

9.
1990年11月—1991年8月,作者对门诊及住院病人中31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血清微量元素测定,并与健康老人和中风后遗症病人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一股资料:31例脑血管性痴呆病人中,男21例,女10例,平均年龄在61.6±5.1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20例,卒中史25例,脑动脉硬化史8例,心脏疾患7例。脑梗塞13例,其中CT扫描示多灶梗塞4例,脑梗塞合并出血4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1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12例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322100)楼晓佳,胡汝云笔者在1992~1994年间,曾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MID)1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1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的脑电地形图之间的差别。方法对115例患者(其中脑血管性痴呆组62例,脑梗塞组53例)。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仪检测。结果脑血管性痴呆和脑梗死脑电地形图功率值比较,θ频段功率值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α2、α3频段功率值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应进行脑电地形图监测。  相似文献   

12.
低频脉冲电流穴位刺激治疗老年脑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百会、风池、足三里、曲池穴位治疗老年脑血管性痴呆18例,4周显效7例,进步8例,无效3例。治疗后HDS及BDS评分显著增加,无副作用,老年脑血管性痴呆可作为低频脉冲电流穴位刺激的有效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脑电地形图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的脑电地形图之间的差别。方法:对115例患(其中脑血管性痴呆组62例,脑梗塞组53例)。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仪检测。结果:脑血管性痴呆和脑梗死脑电地形图功率值比较,θ频段功率值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性差异;α2、α3频段功率值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性差异。结论:患有脑梗死的患应进行脑电地形图监测。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老年痴呆患者中最多的为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其次为血管性痴呆(VaD)患者[1]。而目前在临床上,对于AD患者和VaD患者的区分非常困难,往往需借助其他的辅助手段来进行确诊,这其中影像学对老年痴呆的临床具体分型的诊断提供了极大地帮助[2-4],为了探寻头颅磁共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方法。方法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加常规疗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0 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EEG、HDS评分及ADL评分、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治疗的30 例(对照组) 比较。结果 UBIO 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EEG明显好转(包括α节律频率增快4 例,α波由低波明显升高23 例,慢波明显减少),HDS评分显著提高,ADL评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UBIO 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筛选7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用长春西汀1片,tid;脑复康注射液8 g/d,静脉滴注;治疗组(n=36)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健脑汤,1剂/d,bid。结果: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显示治疗组有效2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2.2%;对照组有效20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58.8%。根据MRI积分对照比较疗效,治疗组有效2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9.4%;对照组有效13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3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控制脑血管性痴呆的早期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荼呋胺酯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芳  李铮 《临床荟萃》1997,12(14):653-653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自1995年5月~1995年1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以长谷川痴呆筛查量表(Hasegawa's Dementia Scale, HDS)筛选,同时以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定,按Rosen法计分:≥4分者为脑血管性痴呆。并参考颅脑CT、MR、颅脑ECT确定病因。共选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68~80岁。其中多发脑梗塞6例,分水岭脑梗塞7例,皮层下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脑血管性痴呆造成的智能减退、偏瘫、失语、大小便不利、感觉减退等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我们应用蝮蛇抗栓酶(NGF)治疗血管性痴呆3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1自1992年5月至199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性痴呆78例...  相似文献   

19.
检测30例肾虚血瘀证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及6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脂质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说明益智汤有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异常血液流变性及降血脂作用,从而有助于脑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随人口的高龄化和脑血管病的增加,致死性脑卒中的减少,脑血管性痴呆尤其老年脑血管性痴呆逐年增加。据日本资料统计老年期痴呆中的50~60%为脑血管性痴呆。我们从1982至1998年共收治老年脑血管性痴呆130例,现将其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