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燕霞  石玉秀 《医药导报》2003,22(9):667-66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医药批发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批发企业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 ,那么企业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选择而不被淘汰呢 ?下面谈一谈我们的看法。1 质量是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1.1 国家管理的日趋规范 质量不仅指药品的质量 ,更是指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只有搞好经营管理的质量 ,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为此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目前 ,全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都在参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工作 …  相似文献   

2.
贺鉴湖 《中国药业》1999,8(7):30-30
市场经济的发展彻底打破了药品流通领域一、二、三级站调拨批发格局,经营企业或生产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将药品直接销往医疗单位和经营网点。由于缺少规范与制约,药品推销队伍畸形发展,推销商泛滥成灾,粗放管理和短视行为又加剧了无序竞争,对生产企业、医疗用药单位以至经营企业都带来负面影响。药品推销队伍和推销环节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参差不齐推销商的构成可以说是“百业经药”的体现。除部分专职推销人员外,还有在职或离退休干部、下岗工人、农民和其他商人等。他们所持的证件多是由厂方提供的一套“三证”(合格证、许可证、营…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事》2001,15(5)
1 深入调研,寻求治本之策 1998年初,涟水县针对医药购销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成立了由纪检、监察、卫生、工商、物价、经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县医药市场执法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医药市场执法监察工作.为寻求治本之策,1999年8月份,针对在医药市场执法监察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涟水县医药市场执法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召开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情况, 征求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单位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医疗单位药品采购渠道混乱,没有坚持国有主渠道;采购药品收受回扣等不正之风源头虽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但落脚点是医疗卫生单位,采购价格高是回扣的直接经济来源;现有的管理体制对各医疗单位分散采购活动难以实施统一管理和有效监督. 针对这些问题,涟水县医药市场执法监察领导小组决定将工程建设领域和政府采购中的招投标机制引进到药械采购中来,建立药械采购公开洽谈和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固定场所,对药械实行采购、管理、监督、服务统一,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交易,从根本上进一步规范医药购销行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01,12(5):264
本刊讯国家计委、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 ,决定从2001年5月~8月在全国开展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此举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 ,以及国家计委有关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规定 ,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的价格行为 ,保证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顺利实施。这次检查的范围是 :全国所有从事药品生产、批发、零售及进出口的企业 (含“三资”企业 )、营销代理机构、各级医疗单位(含对外营业的部队医院 )及参与收费相关部门。重点…  相似文献   

5.
国家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潘广成日 前指,加强国内医药业法律、法规建设,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医药经济的迫切需要。他指出,今后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药业法规建设: 一、医药商品销售法规的建设。1.抓紧制定《药品流通管理条例》,重点对流通运行机制、建立药品市场体系、明确市场行为进行规范。2.修改、完善《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并抓紧实施。3.制定《申请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管理办法》、《申请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审查管理办法》、《医药商品交流会管理办法》等若干行政规章,规范医药  相似文献   

6.
汪迎建 《首都医药》2001,8(4):19-19
我国对医药市场的整顿从1990年5月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医药市场的意见》的通知(国发[1990]29号)文件开始,已十一年了。在这十一年中,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又连续颁发了若干关于整顿医药市场的文件,各地政府和医药管理部门也都下大力气进行了医药市场的整顿,但成效并不十分显著。在有的地区甚至不如整顿以前的状况。分析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   药品虽然被称之为特殊商品,但是,它既然是商品,就也具备一般商品的全部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和其他一般商品一样有其规律性。因此,医药市场整顿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规律来进行。我认为以下几点做法值得商榷。   从控制发放《药品经营企业合格证》和《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控制药品经营企业数量,来达到整顿医药市场的目的。但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但没有达到减少药品经营企业数量的目的,反而使其大量增加了,有的地区甚至比90年代以前增加了二、三倍。分析其原因就是经营药品有丰厚的利润,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资本将向能取得高额利润的行业流动。靠行政手段是控制不了的,只能促使药品购销不正之风的蔓延。   采用行政手段,干预药品市场的发展规律。国发[1990]29号文件规定“药品批发业务必须由国营医药商业专业批发企业统一经营”。国发[1994]53号文件虽然对所有制问题有所放松,只规定了“个体工商户不得从事药品批发业务”,但有的省、市在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时,仍坚持药品批发业务必须由国有医药商业主渠道来统一经营。由于国有药品经营企业在地方受到行政性保护,没经过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许多企业虽然取得了国家GSP认证,但大多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这就出现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部分通过GSP认证企业跨地区经营药品后,许多在本地区经营不错的企业,去外地经营却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奇怪现象。这就是政府行政干预程度过多造成的后果。   严格药品经营企业验收标准,吊销不符合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的《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这样做,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可以的,但又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药品批发企业几十年来,主要是原国有的二、三级药品批发站。目前,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国有企业职工多,经营机制不活,而陷入困境,有的企业已二年多没给职工发工资了。地方政府正千方百计要为这些企业寻求出路,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的吃饭问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这时候吊销这些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我认为我国既然已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药品市场的整顿也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律来进行。   鼓励各药品经营企业开展竞争。不分所有制、不分行业,允许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开展药品的批发业务,象家电行业一样,通过市场竞争,使医药行业的“海尔”、“长虹”脱颖而出。   允许大型药品零售企业(例如年药品零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进货。一方面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让利于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制止药品购销不正之风的蔓延。   药品市场的整顿,应本着先竞争、后规范的原则进行。不能一下子对药品经营企业提出过高要求。一开始应允许药品经营企业在不卖假劣药品的前提下,开展市场竞争。对通过市场竞争脱颖而出的企业再逐步规范其经营行为,这样企业也能接受。如果,一开始就对药品经营企业要求过严,企业为自己的生存,必然会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7.
探索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喜生  牛志斌 《中国药事》2005,19(9):525-526
太谷分局辖区内共有423个涉药单位,其中药品生产企业3个、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个、药品批发企业1个、药品零售企业64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个、市级以上医疗单位6个、县级医疗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9个、其它单位326个.全县药品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不包括药厂).辖区内医药行业类别齐全,行政相对人众多.  相似文献   

8.
政策法规     
兰州加强药品管理工作 兰州市医药管理局、卫生局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规范基层药品购销行为。 《通知》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药品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乡村卫生所(室)、个体诊所(门诊部),驻地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卫生所(室),县、区级医院以及零售药店的供药共同指定就近的药品批发企业负责,并要求各县、区于10月底前将指定的批发企业名单上报市医药管理局和卫生局。  相似文献   

9.
范之劲 《上海医药》2000,21(9):13-14
2000年5~6月,作者参加了对上海全市市级药品批发企业(60余家)药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大检查,对药品经营企业的检验机构的现状作了较为重点的调查,现就这些机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加强药品检验,切实起到检验监督作用进行探讨。 药品经营企业是医药商品从药品生产企业到医疗使用单位、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经营企业中的质量监督管理检验机构在企业内部对经营的药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包括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要进行质量检验,必须设立符合要求的质量检验机构,即化验  相似文献   

10.
何文 《中国药业》2003,12(1):30-30
2003年1月1日起开放药品分销服务,是我国政府对入世所作的承诺,这无疑会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据有关资料,在国外,全国的药品供应一般只需几十家甚至几家医药批发企业承担,而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多达16 000多家,多数企业规模小、运营成本高、市场分散、经营行为不够规范。面对即将开放的医药商业领域,我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医药总公司酒泉分公司,是担负着酒泉地区7个县(市)二级批发及酒泉市三级批发、零售供应工作的中型医药经营企业.该公司在酒泉地区药政、药检部门监督、指导帮助下,重视药品质量,讲究经营信誉,促进了医药经营事业的发展,维护了国营医药商业主渠道地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医疗单位的医疗需要.改革十年,面貌大变,购销两旺,效益倍增.1988年商品总购进、总销售和利税完成创历史最好水平,被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国家计委有关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规定,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招标代理机构的价格行为,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保证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顺利实施,国家计委、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从8月中旬到10月底开展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 这次专项检查范围是:全国所有从事  相似文献   

13.
药品流通市场的现状、影响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忠 《上海医药》2003,24(11):491-493
1 药品流通市场的现状当前医药流通市场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之中 ,尤其是 1998年以来 ,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等政策的影响 ,当前医药流通体制正经历着一系列重大变化 :(1)市场竞争主体迅速增加 ,打破了原医药站、医院分别对医药批发、零售市场的垄断。随着医药零售市场的放开 ,以及对外资的开放 ,生产企业从药品批发进一步延伸到药品零售市场 ,深度介入药品流通领域 ;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包括批发零售在内的整个药品流通领域 ;外资医药流通企业的…  相似文献   

14.
假劣药品按流通渠道来源可分为三类,包括来源于非法渠道、中间渠道和合法渠道。假劣药品流入市场终端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质量管理不规范所致。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大农村药品市场监督力度,加强对药品批发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地处福建沿海侨区,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医药市场十分活跃。但是,目前医药市场管理制约机制不健全,药品购销秩序没有理顺,出现了非法批发、无证开业、超范围经营等现象。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医药市场有根本的好转,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药品购销制约管理机制,加强医药市场法制管理的建设。 在药品流通领域里,批发是一个关键环节。泉州市是从不允许个人插手药品批发业务的,但药贩从事地下批发业务仍时有发生。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合法药品批发企业已超过 1 .6万家 ,而中药材集贸市场以批发药品为主的经营者大量存在。这些多而散、合法与非法的药品批发企业 ,成为市场激烈竞争、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其结果 ,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假劣药品事件时有发生。笔者就目前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和检验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1 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和检验工作的现状1 .1 质量管理机构不健全 ,人员不到位 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是保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质量的基础。《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以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法律、法规 ,对药品经营企业必须设置质量管理、检验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了规定。随着市场的开放 ,不具备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开办很多 ,多数新的药品批发企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有其名无其实 ,有的仅以一名兼职或外聘人员作摆设 ,以应付各种检查和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核发 ,不可能担负起批发企业质量管理和检验的重任 ,因而药品批发环节的药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1 .2 企业负责人质量意识比较淡薄 由于药品市场受不正当竞争的冲击 ,一些药品批发企业负责人重经营 ,轻管理。一方面 ,多数企业负责人片面地把质量管理和经营效益对立起...  相似文献   

17.
郑秀美 《中国药事》2004,18(4):214-215
迪庆州是有34万人口的藏族自治州,农村人口占85%.全州共有医药单位324个(乡镇卫生院25个,乡镇药店16个,村卫生室164个,个体诊所28个,城镇药店44个,医疗,计生服务44个,药品生产企业1个,药品经营(批发)2个).近年来,迪庆州不断加大药品监督管理力度,整顿医药市场,城区医药单位药品管理已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但是,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县、乡两级的医药单位数量众多,部分单位进药渠道混乱,管理设施相对落后,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假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管理亟待加强.为此,我所把农村基层医药单位作为药品监督检验工作的重点,以确保广大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医药第三终端市场开拓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晨珂  曾焕恒 《医药导报》2010,29(11):1533-1534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对就医问题逐步重视。随着国家政策对第三终端市场的倾斜,农村医药市场的消费潜能不断释放。相对于以医院和药店为第一、二终端的白热化竞争,以农村医药市场为主要阵地的药品销售第三终端给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竞争空间。该文阐述第三终端市场的经营环境及现状,并探讨开拓我国医药第三终端市场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影响药品市场的3个因素:医药商品的特殊属性、生产经营企业的规模水平和消费者行为.提出:国家垄断经营是当前我国药品市场的“环境”特征,流动资金不足、药品供给减少是药品市场的供给特征,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化则是药品市场的要求特征.提出了经营集约化、服务型竞争、完善药品零售网络、开发非处方药品市场、及建立现长化的信息交互网.  相似文献   

20.
药品回扣治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品回扣不正之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侵害了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扰乱了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危害人民生命安全;腐蚀了一大批干部、职工,严重损害了卫生工作者的形象。药品回扣成为医药体制改革的一大毒瘤。本文对药品回扣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有:医药生产企业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国家市场调节未能有效地遏制药品价格虚高;对医疗单位未能有效的监控。本文进行了药品回扣的综合治理的探讨,如加强宏观调控,堵住药品回扣源头;加强药品生产管理,完善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健全监督约束制度,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扭转以药养医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