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菁 《医疗设备信息》2002,17(6):46-47,50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现代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鼻内窥镜手术主要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治疗对象。鼻内窥间外科学CAI光盘的设计,主要内容为鼻窦、鼻腔的解剖生理概述;鼻窦影像学诊断和鼻内窥镜外科学三个主要部分。将相关的临床资料,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视频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完成CAI光盘,应用在临床教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在非侵袭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内镜对21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病例行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内异常物,尽量保留鼻窦粘膜,充分开放病变鼻窦开口,建立长期引流通道,术后鼻内窥镜定期检查和随访,防治复发。结果除1例变态反应1月后复发,经口服、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2周治愈外,其余病例随访6个月~2年,均治愈,无复发。结论鼻腔窦口复合体解剖异常是霉菌性鼻窦炎发病的重要原因。鼻窦CT和鼻内窥镜检查是诊断霉菌性鼻窦炎的早期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球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变态反应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要同时配合抗变态反应和抗霉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炎性鼻源性头痛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72例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鼻腔解剖异常,并行鼻内窥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年,总结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经鼻内镜手术后头痛缓解,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系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所致,鼻内镜结合鼻窦CT扫描,可较准确地发现病灶的确切部位,鼻内窥镜手术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谷长宏  李成 《现代保健》2011,(33):41-42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微创手术的疗效。方法鼻源性头痛患者75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结果75例中鼻中隔偏曲54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26例,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15例,鼻丘气房过度发育压迫鼻中隔11例,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解剖异常者47例。在鼻内镜下行相关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37例,好转32例,无效6例。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鼻窦CT检查可以提高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部疾病的手术是近年来逐渐推广的一种鼻部较为先进的手术方法,其手术成功率高,由于鼻内窥镜视野较为开阔,使以往不宜涉及的解剖区,也较为容易的涉及到。在清楚发病因素的基础上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黏膜纤毛的功能,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  相似文献   

6.
李琳 《中国保健》2010,(2):71-72
鼻息肉主要是由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所至鼻部黏膜长期水肿刺激所致。传统鼻息肉切除术未考虑鼻窦生理功能,同时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术野,使鼻息肉切除不易彻底。因此传统手术后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目前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器械的改进,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最重要的手术。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以来,采用鼻内窥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1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予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治愈77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治愈60例,好转1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相较于传统的鼻窦手术有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能保持鼻窦腔生理功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俞萍  商黎明  杨菲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91-1092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术前鼻内镜下行新生物活检,12例明确诊断,活检1次者8例,2次者3例,3次者1例。术前误诊6例中,5例术中快切,2例确诊,3例术后病理确诊,1例术后病理报告“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部分恶变”。11例鼻内镜手术,5例Caldwell-Luc+鼻内镜手术,2例鼻侧切开术。随访1-5年,复发2例,鼻侧切开术1例;Caldwell-Luc+鼻内镜手术1例。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检查和活检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以彻底清除病变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并评估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4年1月间按照标准诊断的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共33例,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复发患者3例,再次手术后疗效满意,死亡患者共7例,康复且未见复发及转移的患者16例。结论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理想,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方法在鼻源性头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20例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诊断并治疗验证的鼻源性头痛患者,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头痛特点、鼻部症状、伴随症状、CT检查、实验室检查、随访结果,提取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结果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或CRP任何一项增高者65例,最后诊断为鼻窦性头痛201例;接触点头痛19例。194例暂保守治疗,头痛7天内缓解152例,2个月内复发128例,再保守治疗102例缓解。无效或复发37例和有手术指征者26例共63例转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头痛全部缓解。结论额、颞、颅面部特定部位规律性疼痛,有鼻腔急、慢性炎症或黏膜接触点证据,实验室检查有急性炎症,排除鼻外病因,可以诊断为鼻源性头痛。不典型病例需进一步循证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窦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治疗的鼻窦真菌病患者62例,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41例治愈,占66.13%;17例有效,占27.42%;4例无效,占6.45%。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P〈O.05).结论:鼻内镜治疗鼻窦真菌病具有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金瑞  闫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28+2632
[目的]探讨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例以突发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例有颅神经损害,2例有眼球突出。[结论]提高对鼻出血症状的认识,重视鼻内镜检查、鼻部影像学检查以及鼻腔活检,以降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探讨对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来我院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647例中出现并发症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所有结果中主要的并发症为眶纸板损伤、眶周皮下淤血、上颌窦口狭窄和术腔粘连。结论病变范围广、鼻窦解剖结构异常、手术造成的创伤、麻醉或术后处理不当、随访不及时等均可以造成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精细准确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及时随访可以有效的避免鼻内窥镜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和研究在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我近年来68倒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以上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且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生命体征良好。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在临床上的运用已经较为成熟,相对于其他方法的治疗来说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行手术治疗并随访24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传统手术者14例,经鼻内镜手术者12例,并将2种手术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传统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治愈和好转率及复发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平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216-1217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部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8例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腔换药、鼻腔冲洗、出院指导等多个环节的护理,并视察其效果。结果治愈182例,好转17例,疗效满意。结论鼻内镜鼻部手术前后的良好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和手术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7.
邹秋仁 《医疗装备》2022,(4):101-10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保守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综合评价鼻内镜手术在复发性慢性鼻窦鼻息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325例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手术,其中进行过1次鼻窦手术者157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135例治愈,治愈率为85.99%;进行过2次鼻窦手术者9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9例,治愈率为73.91%,实施过3次鼻窦手术者52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31例,治愈率为59.61%,实施过4次鼻窦手术者2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11例,治愈率为47.83%。不同鼻窦手术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同时,随着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亦增加。结论鼻内镜手术虽然能有效治愈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但随着复发次数即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呈下降趋势,因此应重视鼻内镜手术的术中处理及其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是近年来鼻科领域中对慢性鼻窦炎与鼻部疾病等诊治的一大革新,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新手术方法.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加强病人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现将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侃  吕雪丹 《现代保健》2008,(33):23-24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鼻息肉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003至2007年完成随访的240例内窥镜鼻内鼻窦手术进行随访研究,240例中Ⅰ型81例(33.7%),Ⅱ型120例(50.1%),Ⅲ型39例(16.2%),术后随访6~16个月。结果Ⅰ型治愈率90.1%,Ⅱ型型治愈率80.8%,Ⅲ型型治愈率66.7%。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结论鼻内窥镜行鼻内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规范的手术操作(建立准人制度)与细致的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这是鼻窦镜手术围手术期是值得重视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