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者男,31岁.右上腹胀满不适1个月来诊.CT检查(图1~4):平扫示:肝右叶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大小约13 cm×11 cm,密度均匀,中间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均匀高密度影,中间未强化区域呈"星芒状"改变,静脉期,病灶几乎呈等密度影,周边有薄层稍高密度强化环,中间见"星芒状"低密度影,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影,中间"星芒状"低密度影消失.术后病理诊断:(右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相似文献   

2.
对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误诊肝癌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0岁。健康体检发现肝左叶占位性病变。患者于2008-02参加单位组织的健康检查。B超检查时发现肝左叶见约3.5cm×3.5 cm密度不均的圆形影,其内可见少量血流灌注。肝功能化验正常。AFP化验阴性。血常规检查正常。门诊CT检查平扫见肝左叶约为3.5 cm×3.5 cm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一致,边缘光滑锐利。CT增强扫描肝动脉期肝左叶平扫所见病灶内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边缘光滑锐利。平衡期该病灶内对比剂轻度消退。延迟期扫描肝左叶病灶内对比剂完全退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内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相应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各3例和5例。其中7例作平扫和动、门双期螺旋CT增强扫描,1例只作平扫和平衡期增强CT扫描,2例同时加作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学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3例肝脂肪瘤CT平扫低密度,CT值-79~-92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其中1例作MRI扫描,表现为T1、T2均呈均匀高信号;T1脂肪抑制呈低信号。光镜见肿瘤由丰富的脂肪组成。5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4例为单发肝内瘤灶,1例为肝内多发并双肾病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平扫,表现为病灶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密度和低于肝组织密度的软组织区域,CT值由-83~ 41HU;动、门双期CT扫描,病灶非脂肪密度部分明显强化,高于周围肝组织,延迟期则等于或低于肝实质密度,其中2例见动脉期病灶周围肝静脉“早显”。脂肪密度区域则无明显强化。1例同时作MRI扫描,对应CT脂肪密度部分表现为T1、T2不均匀高信号,用脂肪抑制序列扫描T1高信号变为低信号。光镜见肿瘤由丰富的脂肪、血管和不同程度的平滑肌组织组成。结论 肝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MRI表现具明显特征性,CT、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在术前对其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4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腹胀,自觉恶心,伴腹泻,无肿瘤病史.腹部CT:肝左叶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15 cm×10 cm,密度均匀,CT值约40 HU,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条片状不均匀强化,其边缘可见粗大血管影绕行,门脉期肿块持续强化,且范围扩大,延迟期肿块密度较正常肝实质略低,边界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的CT及MRI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8岁,间断性右上腹胀痛半年,伴体重减轻入院.既往健康,无肝炎及肝硬化病史.体检:肝区压痛,未触及肿块.实验室检查:HBs Ag(-),AFP、CEA及CA19-9均正常. CT:平扫见肝右叶7 cm×5 cm×4 cm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肝动脉期病灶中心斑点状强化,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边缘结节状强化(图1).MR: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肿块中心斑片状高信号(图2),T2WI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图2):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中心呈斑点状强化,门静脉、平衡期及延迟扫描增强消退呈低信号,肿块边缘逐渐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7岁,因“下腹部隐痛不适3月余”入院.体检:右上腹可扪及质硬包块,压痛不明显,移动性可,边界清.全腹盆腔CT:平扫见肠系膜内多处病灶,大者位于右上腹(图1A),星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弥漫分布点片状钙化影;增强扫描软组织部分不均匀显著强化,病灶周围血管未见明显受侵征象;腹腔、肠系膜、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影;CT三维重建示病灶散在分布于腹腔(图1B);考虑肠系膜恶性肿瘤.术中见小肠系膜内肿块,约20 cm×19 cm×18 cm,肿瘤包绕远端回肠约40 cm,质硬,相应肠管粘连明显;遂行肠系膜肿物切除及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男,45岁.因胸闷、气短、背部不适2个月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饱满,未见胃型蠕动波,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无异常.双肺CT平扫示:脊柱前、心脏后见一15.8 cm×10.7 cm×11.0 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CT值109 Hu,肿物向四周延伸,心脏受压向前移位,邻近椎体骨质无破坏,向下延伸至腹腔.增强扫描后见纵隔肿物呈边缘强化,其内可见规整强化血管影.MRI检查示:后纵隔肿物信号与腹腔内脂肪信号相同.影像学诊断为纵隔脂肪瘤.临床以纵隔肿瘤性质待查行手术探查,术中于后纵隔内找到肿物,切开包膜,游离其内肿物,发现为大网膜,于食管裂孔处疝入纵隔.行大网膜复位,并切除部分疝入大网膜,修补膈肌及食管裂孔.术后诊断:膈疝.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5岁,间歇性右上腹疼半年。体检腹软,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实性占位。CT检查:肝门至肾门水平下腔静脉走行区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略呈分叶状,大小约9.0cm×4.5cm×4.5cm(图1),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下腔静脉管腔增粗,胰头受压移位(图2)。CT诊断:下腔静脉占位性病变,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MR下腔静脉及门静脉成像:下腔静脉平肾门至第二肝门水平明显扩张,最宽处直径约4.5cm,其内见大小约9.0cm×4.5cm×4.5cm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异常强化,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未见异常(图3)。MR诊断:…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6岁。因“右上腹部闷胀不适10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心肺(-),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未触及。CT扫描肝肾内见多发性的低密度影,密度尚均匀,CT值-39Hu。提示:肝肾脂肪瘤可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形态增大,左叶大小约8.7cm×5.6cm,右叶斜径约15.0cm,肝内见弥漫分布的  相似文献   

10.
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1岁,于2个月前出现右侧腰部疼痛,近1个月来进行性加重,伴尿频、尿急、腹胀、乏力、纳差,无发热、呕吐.CT平扫于肝脏与右肾间见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影,约12.6 cm×8.7 cm×18.3 cm,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区、斑片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及钙化影;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斑片索条状影强化明显(CT值由41 HU强化为108 HU),片状低密度区无强化(CT值约为13 HU);肿物推挤肝脏、右肾及右侧肾上腺,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下腔静脉受压向左移位,内可见小的充盈缺损(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