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8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并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FT3、T4均降低(P<0.05或P<0.01),FT4、TSH无明显变化(P>0.05);T3、FT3、T4随心衰程度加重逐渐降低(P<0.05或P<0.01);TSH在心衰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甲状腺衰竭激素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4.
观察7种内科非甲状腺疾病193例患者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结果:低T_3血症者占41.6%,高γT_3血症者占61.2%,低T_4血症占16.3%。病情越重,血清T_3的降低及γT_3升高越明显,同时伴血清T_4浓度的降低。低T_3、T_4血症持续并加重者,提示预后不良,病人多死亡;而治疗后低T_3、T_4血症有所改善者,病情则好转。对10例死亡病例进行尸解发现,处于低T_3、T_4血症的非甲状腺疾病患者,其甲状腺滤泡扩大,充满胶质,腺上皮细胞变扁平。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非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心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充血性心衰(CHF)时,甲状腺激素明显异常,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发现,甲状腺激素对CHF有改善作用。本文就CHF时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变化及其对CHF的作用和应用情况作一综述。充血性心衰时甲状腺素的异常变化 正常甲状腺分泌T4及少量的T3,T3是体内甲状腺素的生物活性形式,体内85%的T3是由组织中T4经肝肾的5′-脱碘酶转化而来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充血性心衰患者血中甲状腺素水平异常,表现为T3降低或正常,反T3显著升高,TSH… 相似文献
6.
王民登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7,19(2):293-296
非甲状腺疾病的甲状腺激素异常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内科王民登(百色533000)非甲状腺疾病的甲状腺激素异常是指有甲状腺激素异常存在,但临床无甲状腺疾病表现,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也正常,又称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SickSy... 相似文献
7.
重度心衰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重度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变化并将之与正常人的对照研究 ,探讨甲状腺激素血浆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等测定 3 2例按NYHA分级为Ⅲ~Ⅳ级的心功能不全患者 ,将心脏扩大、射血分数 (EF) <3 5 %者纳入研究组 ;并设对照组 1 6例。所有研究对象的甲状腺素浓度均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 重度心衰患者与对照组比 :T3 血浆浓度降低 ,分别为 (0 .76± 0 .0 8)nmol L和 (1 .3 2± 0 .1 1 )nmol L(P <0 .0 5 ) ;T4 血浆浓度有增高的趋势 ,分别为 (1 2 6 .2 1± 1 0 .45 )nmol L和 (1 2 1 .3 4± 8.83 )nmol L(P >0 .0 5 ) ;TSH血浆浓度无差别 ,分别为 (6 .1 8± 0 .72 )mIU L和 (6 .3 7± 0 .6 9)mIU L (P >0 .0 5 ) ;rT3 血浆浓度增高 ,分别为 (0 .45± 0 .0 4 )nmol L和 (0 .3 4± 0 .0 4 )nmol L (P <0 .0 5 ) ;T3 rT3 降低 ,分别为 1 .6 9± 0 .2 1和 3 .88± 0 .41 (P <0 .0 1 )。结论 重度心衰时 ,常伴有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 ,表现为T3 的降低、rT3 的增高等。 相似文献
8.
现今认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和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肿)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产生抗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我们已报道甲亢时THAA的临床表现。为探讨THAA临床检测的实用性,我们检测了69例非甲状腺疾病(非甲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相关疾病THAA状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张景丹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3):300-300
甲状腺激素 (TH)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的一类重要内分泌激素 ,包括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和四碘甲腺原氨酸 (T4)两种生理活性类型。TH在血液中只有 1%的含量以游离状态存在 ,即FT3 和FT4,并通过TH的受体而发挥其生理效应。有研究表明 ,一些危重非甲状腺疾病也与TH密切相关 ,并使其分泌和代谢发生变化[1] 。本文对 5种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FT3 、FT4进行分析 ,以观察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及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对象 对照组 78例 ,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并排除心、脑、肝、肾、糖尿病等疾病 ,其中男 4 2例 … 相似文献
11.
分析41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提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T3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FT4及rT3增高,T4及TS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为肺心病的一种有益保护性反应。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血清FT3、FT4的水平。发现FT3基本正常,FT4明显增高,FT3、FT4的变化与支气管哮喘的分型和特异性皮试阳性程度无相关性。提出支气管哮喘也可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80例甲亢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FT4)、甲状腺素(T3、T4)和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治疗前:FT3与T3与T3正相关(r=0.5290)、T3与TG(r=-0.2333)、T4与Ch(r=-0.1880)、T4与TG(r=-0.2030)负相关。治疗后:FT4与T4正相关(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合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时的特点,及其与皮质醇、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激素的相互关系。方法将38例重症病人按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13例),非MODS组(25例)。入选后记录病人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测定其血清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GH、IGF-1等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蛋白质代谢改变。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急性期两组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明显降低(P<0.01);T3与皮质醇和CRP改变呈负相关关系(P<0.05);TSH与GH呈正相关改变(P<0.01)。延迟期重症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皮质醇仍表现为负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激素之间无相关关系;与血清蛋白PAB、TRF正相关改变(P<0.01);非MODS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早于MODS组(P<0.05)。结论重症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SH、GH等垂体分泌释放激素水平下降提示NTIS时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受抑制;皮质醇改变亦与NTIS的发生相关;延迟期重症病人甲状腺激素与PAB、TRF等内脏蛋白改变与机体应激状态及高分解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放免法测定7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表明,无论是脑出血组还是脑梗塞组,急性期T_3、FT_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T_4、FT_4,及TSH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以脑出血组最为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者,各项指标改变越明显.出血量<30ml或梗塞面积<20cm~2时,变化不明显,若出血量>30ml或梗塞面积>20cm~2时,T_3、FT_3与其呈负相关,而T_4、FT_4,其呈正相关,证明脑卒中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心内直视术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变化规律以及临床意义。选择 19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 ,分别采术前、术中及术后 2、12、2 4、48h血样 ,分析血清中 FT3、FT4、T3、T4、r T3和 TSH浓度。结果 :术中和术后 48h内的 FT3、FT4、T3、T4浓度均明显低于术前 (P<0 .0 5 ) ,T4仍属正常值范围 ;r T3术后 12、2 4、48h均明显高于术前、术中和术后 2 h(P<0 .0 5 ) ;TSH无明显变化 (P>0 .0 5 )。提示在术中和术后 48h内 ,甲状腺激素变化是围绕着机体的自我保护调节使血中的 FT3、FT4、T3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波动 ,出现了“低 T3综合症”,并在此浓度基础上相对稳定 ,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平衡 ,T4和 TSH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功能的变化及TH、BNP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CHF诊断标准的186例老年患者,依照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对照组)、Ⅱ级、Ⅲ级及Ⅳ级为CHF组,测定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BNP水平,超声心电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检测指标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同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非事件组,比较两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1)不同心功能组:心力衰竭组中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FT3、T3及LVEF逐渐降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逐渐升高,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血管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比较:FT3、T3显著降低,BNP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BNP与T3、FT3呈显著负相关,LVEF与T3、FT3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动态检测TH及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影响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体检正常者和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治疗前后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CHF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CHF组T3、FT3较对照组下降,且慢性心衰组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T3、FT3水平逐渐减低;T4、FT4、TSH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抗心衰治疗后T3、FT3水平明显上升(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中T3、FT3的水平与心衰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其心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改变及参麦注射液对CHF的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参麦注射液组 ,参麦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 ,疗程均 2周 ,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素 (TSH)。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出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 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参麦注射液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3、T4明显降低 (P <0 . 0 1) ,rT3升高 ,且T3、T4与心功能分级负相关 ,rT3与心功能分级正相关。经 2周治疗后 ,常规治疗组和参麦注射液组的T3、T4由治疗前较低水平显著升高 ,rT3由治疗前的较高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 0 1) ,而参麦注射液组治疗后这 3项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结论 CHF患者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且甲状腺激素异常程度与心脏病变程度相关。参麦注射液治疗CHF ,可提高疗效 ,纠正CHF患者异常的甲状腺激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