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莉  李景荣 《全科护理》2014,(22):2082-208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3年12月抢救的73例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病人中恢复自主心搏24例,收治EICU 9例,收治重症监护室(ICU)10例,病人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5例,死亡49例;22例院内呼吸心搏骤停病人中恢复自主心搏10例;院外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有无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心搏骤停病人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对非专业人员深入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加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及强化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正>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指致病因素诱发心脏突然停搏致有效泵血功能丧失,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心搏骤停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是增加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及良好预后的关键[1]。高质量胸外按压能保证有效的脑灌注的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在校护生心搏骤停的急救胜任力现状,结合当前社会心搏骤停急救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护生在突发心搏骤停中的急救胜任力。[方法]分析2011年8月卫生部人才中心主办的“全国护士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中参赛的53家院校的59名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成绩,了解突发心搏骤停时护生的急救胜任力。[结果]参赛护生的心搏骤停急救胜任力大多处于中等及良好水平,分别占25.42%及57.63%,处于优秀及不及格水平的比率较低均为1.69%;在抢救步骤方面多处于中等及良好水平,分别占32.20%及54.24%;心肺复苏操作质量基本平均分配于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及不及格5个水平,其中11人(18.64%)不及格;在复苏前期准备及对抢救流程的熟练程度方面,大多数护生均处于优秀水平。[结论]目前我国护生在突发心搏骤停急救胜任力尚未达到社会需求,提示各院校亟待提升护生突发心搏骤停急救胜任力。  相似文献   

4.
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搏骤停是对急诊医学的最大挑战。目前普遍将肾上腺素作为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 ,但有临床研究显示心肺复苏时应用肾上腺素对预后的影响并不优于生理盐水安慰剂[1] ,而大剂量肾上腺素也不能提高存活出院率[2 ,3 ] 。因此 ,临床和药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更为有效的心肺复苏药物和方法。近年来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引人注目。Lindner等 1992年发现心搏骤停的患者血浆中精氨酸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的浓度明显升高 ,且复苏成功的患者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浓度高于复苏失败者。 34例连续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中 ,2 0例复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在校护生心搏骤停的急救胜任力现状,结合当前社会心搏骤停急救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护生在突发心搏骤停中的急救胜任力。[方法]分析2011年8月卫生部人才中心主办的"全国护士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中参赛的53家院校的59名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成绩,了解突发心搏骤停时护生的急救胜任力。[结果]参赛护生的心搏骤停急救胜任力大多处于中等及良好水平,分别占25.42%及57.63%,处于优秀及不及格水平的比率较低均为1.69%;在抢救步骤方面多处于中等及良好水平,分别占32.20%及54.24%;心肺复苏操作质量基本平均分配于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及不及格5个水平,其中11人(18.64%)不及格;在复苏前期准备及对抢救流程的熟练程度方面,大多数护生均处于优秀水平。[结论]目前我国护生在突发心搏骤停急救胜任力尚未达到社会需求,提示各院校亟待提升护生突发心搏骤停急救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经腹实施心肺复苏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最危险情况之一,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是常用的救治方法,但其预后并不乐观.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国内外学者在心泵、胸泵、左房泵及腹泵机制[1]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方法学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提出了多种STD-CPR的改良方法.现将经由腹部实施的心肺复苏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心搏骤停患者,回顾分析其心肺复苏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不同心肺复苏时间及不同心搏骤停原因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的影响,记录抢救前及抢救2 h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尿素氮和血浆渗透压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67.86%,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存活率随着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的延迟而降低;抢救2 h后患者的血糖、血钾、血钠、尿素氮和血渗透压明显低于抢救前(P0.01,P0.05)。结论:对心搏骤停患者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尿素氮和血渗透压。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基本急救技术心搏骤停俗称"猝死",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约54.4万人居全球之首[1]。及时而有效地对心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心肺复苏术问世50年,经过无数专家的探索,其观念不断更新。现对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与对策   总被引:57,自引:8,他引:57  
心肺脑复苏术(CPR)经过4 0多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全国范围内心搏呼吸骤停的复苏成功率,尤其是生存率仍然很低。在我国,院外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仍<2 % ,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是我国乃至全球医务工作者面对的难题。根据国内外近年来在心肺复苏方面的进展,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浅谈几点。1 围心搏骤停的救治应引起重视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发作大多数发生在院外,常有发作先兆或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的存在。患者发生心搏骤停之前的情况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就可避免恶化到需要复苏的程度。即使病情继续恶…  相似文献   

10.
3 创伤导致心搏骤停据调查 ,成人与儿童中继发于创伤的院外心搏骤停存活率相当低。在院外或急诊室 ,钝性创伤导致的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复苏常无作用 ;由穿透伤引起的心脏停搏救治效果稍好 ,快速转送至创伤中心较现场抢救的结局略好。实施基本生命支持( BLS)及高级生命支持 ( ACLS)对创伤导致的心搏骤停与原发性心搏骤停的作用是相同的。创伤复苏时必须做“初期评估”,快速采取开放气道、呼吸和循环支持 ,必须快速确定和立即治疗威胁生命的情况 ,建立有效的气道、供氧、通气和循环支持。创伤伴心肺功能恶化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对每个原…  相似文献   

11.
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 ,胸外按压心肺复苏 (CPR)和高级生命支持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心肺复苏的预后总体很差 ,院内心肺复苏的存活率为 10 9%~ 30 % ,院外者则更差[1] 。更有作者认为考虑所有因素 ,存活率为 7%~ 8% [2 ] 。不幸的是 ,上述存活率指的是总的存活率 ,如果以神经功能全部或几乎全部恢复作为标准 ,则存活率更低。Newman等[3 ] 认为 ,所有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 ,92 %~ 93%死亡 ,2 %~ 3%存活者有中至重度神经功能损害。存活率如此低的原因 ,James等人[4] 归因于以下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 :①终末期患者即使使用有效的复苏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林艳 《全科护理》2012,10(26):2469-247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可行性。[方法]将72例呼吸、心搏骤停的病人分为对照组38例和优化组3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抢救,优化组按优化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比较两组基本生命支持5min内完成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成活率。[结果]优化组基本生命支持5min完成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使心肺复苏抢救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程序性,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和病人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心肺复苏方法自30多年前被Konwenhoven等人推荐后,尽管被世界各国普遍应用,但大多数院外心搏骤停患者仍不能存活。为了提高复苏的效果,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92年美国人Lurie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并设计了一种手动装置应用于临床,它通过胸腔主动减压促进静脉血回流人心脏,并帮助肺部吸入空气,但该仪器价格昂贵(人民币4000元),国内很难推广。为此我院设计了一种类似的简易心肺复苏器(心脏泵)。1996年4月至1996年12月,试用于11例心搏骤停患者,并与标准的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Utstein模式回顾性分析心肺复苏病人资料,探讨其心肺复苏质量记录以及管理情况,提供合理的改进策略。[方法]采取回顾性病案审查方法,以"呼吸心搏骤停"为入院或出院诊断,对武汉市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167例病人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审查和登记,统计分析收集数据。[结果]病人基本资料中"住院总费用"数据缺失率为23.4%;心肺复苏资料数据及病人复苏效果和转归资料数据都不完整,缺失率高。[结论]武汉市某医院的心肺复苏质量相关数据缺失严重,心肺复苏质量管理现状较差。为逐渐改善病人心肺复苏效果及转归,建议要基于Utstein模式建立统一的心肺复苏质量管理记录单。  相似文献   

15.
张陈银  肖玉妍 《当代护士》2021,28(8):117-119
急性重症心肌炎是由于感染病毒致心肌出现严重炎性损伤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以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低血压或心肌炎、心包炎等为主要表现[1].心肺复苏是纠正室颤、心脏骤停等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2].研究[3]显示,将近1/3的心搏骤停发生在医院内,发生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为7%~26%[4].高质量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所在.体外膜肺氧合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的心肺支持,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6.
院外心搏骤停(CA)的发生率约为每年(36~128)/10万[1],86%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DPR),17%~49%的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2].在心肺复苏后存活的患者中,80%都经历了不同时间的昏迷,其中40%的患者进入了持续植物状态,80%的患者在1年内死亡[3],完全的脑功能恢复很少见.自建立现代"心肺复苏术"40年来,CPR的疗效始终令人沮丧,而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指南[4-5]规范了复苏程序和方法,但未能改变复苏成功率低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92年第一个心脏泵出现以后,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ACD—CPR)作为代替标准CPR的高级心肺复苏方法之一,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为了比较ACD—CPR和标准CPR对院前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随机照对试验,研究心脏泵是否具有在院前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立祥 《华西医学》2014,(6):1004-1006
该文以《经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为基础,从经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产生的背景、主要机制即“胸泵”、“心泵”、“肺泵”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范畴与优势等3个方面对这一共识进行解析,着重探讨在开腹手术、胸外按压禁忌而开胸手术受限等特殊条件下出现心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籍以在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导下,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差异,结合心搏骤停时的多重因素加以灵活应用,摸索个体化心肺复苏的方法,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黄颖森  姬文英  尤倩 《护理研究》2009,23(23):2091-2092
<2005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中指出,心室颤动是引起心搏骤停最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在发生心搏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心室颤动引起.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每延迟1 min,成功率将下降7%~10%[1];心室颤动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搏.病人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必须立即实施抢救,严密观察,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2].提高急救水平,特别是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的体外电除颤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护理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瀛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6):422-423
心肺复苏 (CPR)包括基础生命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 ,鉴于脑保护和脑复苏的重要性 ,发展为心肺脑复苏 (CPCR) [1] 。现对CPCR抢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心跳骤停的判断宜简心跳骤停后复苏成败的关键 ,取决于护士快速、准确的判断。开始CPCR越早越好 ,能在心搏骤停 4min内进行 ,成功率可达 32 % ,延迟至 4min以上 ,成功率仅为 17% [1]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声呼唤或摇动无反应 ,应立即开始CPCR ,不能因等待医生、取抢救器材而延误CPCR时机。2 正确选用有效人工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