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于头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一种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学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范畴。患者以青壮年为多,乳儿也有发生。黄莺教授师承皮肤科名老中医钟以泽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皮肤病。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诊治脂溢性皮炎的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炎,现代研究表明,脂溢性皮炎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系皮脂分泌过多,皮肤表面菌群失调,导致细菌大量生长繁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皮红斑脱屑,干燥或油腻,瘙痒,病程迁延难愈。本病属中医“白屑风”、“面游风”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发病原因多为嗜食辛辣油腻,脾胃湿热内郁,积热上蒸,复受外邪,  相似文献   

3.
钮扣风一词首见于《外科正宗》,对于钮扣风对应的现代皮肤病名,后世医家存在不同的看法,有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湿疹等不同之说。作者通过查阅钮扣发展史的相关文献,参照钮扣风的皮疹特点、好发部位、治疗原则,结合现代皮肤病学,认为"钮扣风"当作脂溢性皮炎。  相似文献   

4.
脂溢性皮炎与中医“面游风”“白屑风”等病颇相类似。本病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邪,蕴阻肌肤和湿热上蒸所致。  相似文献   

5.
运用辨证施治治疗104例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住院病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组病例,急性湿疹20例,严重的接触性皮炎33例,药物性皮炎40例(其中剥脱性皮炎3例),自身敏感性皮炎11例。辨证分型:风热型:皮损泛发全身,而以头面及上肢为多见,有风团、丘疹等,色白或红、水肿、  相似文献   

6.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S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学“白屑风”“面游风”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脂溢性皮炎的主要病机为素体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所致。治疗急性期以疏风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润燥祛风止痒为主,目前中医外治疗法在脂溢性皮炎治疗中被广泛运用,包括中药溶液外用、梅花针叩刺、穴位埋线、火针等多种方法,具有剂型丰富、使用便捷、疗效显著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医外治疗法在脂溢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脂溢性皮炎提供更多的临床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君  王家东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5):1898-1899
慢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或复发性炎症。病因可分为①感染,如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彻底或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②变态反应,如湿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此外,遗传素质、环境因素、局部外伤、细菌或霉菌感染等可为发病的诱因。主要症状为耳痒、耳闷胀  相似文献   

8.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头皮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学"头风白屑"、"白屑风"、"头风屑"等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头发多脂发亮,油腻,瘙痒,迭起白屑,脱去又生。目前西医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药物主要是抗真菌药、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但西医治疗易反复发作,后期疗效变差,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可发挥中医优势,且中医外治剂型丰富、方法多样,使用便捷,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总结近年来头皮脂溢性皮炎中医外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与皮肤表面毛囊部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有关的皮肤病,属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的范畴。在临床上,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多用口服抗组胺药、消炎药、抗真菌药及B族维生素,一时见效,但容易反复发作。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脂溢性皮炎的中医临床研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报道,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属于中医的"面游风"范畴,或者又叫"白屑风"。单独用西药治疗可以暂时控制症状,但治愈率不高,而且容易复发。笔者于2013年3月-2013年9月对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1例典型面部脂溢性皮炎[1]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62例,男37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蕈样肉芽肿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病原虽未明瞭,但一般认为预后严重,属于皮肤恶性肿瘤范畴。用针灸综合治疗一例获临床痊愈,报告如下:郭××,男,60岁。患者于三年前,见头面、颈背及四肢出现多种形态的红色斑块及丘疹,伴剧烈瘙痒,曾被诊为“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相似文献   

12.
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特点是皮肤多脂、油腻,皮肤瘙痒、迭起白屑,脱去又生。袁秀丽教授用扬刺法治愈脂溢性皮炎患者1例,其辨证用针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脂溢性皮炎(SD),系发生于头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本病运用玉女煎治疗临床报道较少,笔者跟从黄蜀教授学习过程中,常予以玉女煎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止痒酊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171003)乔艳贞,武富良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在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们,如头皮、眶上、鼻唇沟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为油脂状鳞屑,境界明显,损害严重,重者形成湿疹糜烂面,头部可被覆油腻污秽的痂皮,属于中医“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拟通过对本所开具苦参胶囊治疗皮肤病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归纳总结苦参胶囊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拓宽苦参胶囊治疗皮肤病的应用领域。方法:从信息网络中心的HIS系统收集我所2020年8月处方4500张中分析含苦参胶囊治疗皮肤病的应用领域,及以"苦参胶囊"为关键词,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Wan Fang Data)从各库建库时间至2020年10月23日,归纳总结苦参胶囊在皮肤病治疗的临床合理应用范围。结果:我所2020年8月含苦参胶囊处方360张,其中主要用于治疗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痤疮,分别占比为47.22%、33.33%、15.27%、2.77%、1.38%。文献检索苦参胶囊主要用于皮肤病的治疗有:风湿蕴肤型特应性皮炎、湿热蕴肤型慢性湿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结论:苦参胶囊可用于治疗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痤疮、风湿蕴肤型特应性皮炎、湿热蕴肤型慢性湿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相似文献   

16.
干性脂溢性皮炎,祖国医学称“白屑风”又名“头风白屑”。病名出自《外科正宗》。发病后头顶部可见到尤如盐碱地一样弥漫的白色附着物,呈糠皮样白色干燥鳞屑。搔抓时脱落,脱而又生,伴有瘙痒感。头发亦渐至干脆缺少光泽,从头顶、两侧鬓角,前头毛发逐渐脱落稀少纤细。笔者在临床中体验本病多由阴  相似文献   

17.
发欣系治秃名医赵章光医师的中草药经验方,经十余年的反复筛选、验证而得,其特点是对早期脂溢性脱发、头皮脂溢性皮炎有显著效果。具有护发、养发、防秃发作用。该产品经过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药品检验所、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多个单位的严格鉴定和临床验证,由北京章光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下属分厂浙江乐清章光毛发再生精厂生产。发欣具有良好的养血活血、祛风除湿、防秃生发之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湿热内蕴上蒸或血虚风燥而引起头皮脂溢性皮炎(包括干性脂溢性皮炎与油腻性脂溢性皮炎)并由脂溢性皮炎引起之脱发,即脂溢性脱发(简称“脂脱”)等病症,使用方法为局部外搽涂擦,每天2次。视患区大小每次3~10毫升。2个月为一疗程。连  相似文献   

18.
脂溢性皮炎,中医称为白屑风、面游风,因皮肤油腻而出现红斑、覆有鳞屑而得名。主要是由素体湿热内蕴,或感受风邪外袭所致。该文主要论述楂曲平胃散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证经验,该型是由于患者恣食肥甘厚腻和辛辣之品,造成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结皮肤而成。  相似文献   

19.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统,死亡率较高。该病可因药物过敏引起,或继发于某些皮肤病如泛发性湿疹、银屑病、毛发红糠疹、脂溢性皮炎等,也可继  相似文献   

20.
生发汤治疗脂溢性脱发9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勐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7):319-320
生发汤治疗脂溢性脱发96例孟勐毫州市华佗中医院皮肤科(毫州 236803)   脂溢性脱发为临床常见病,主要发生于男性青壮年,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在中医文献中属“油风”、“发蛀”、“白屑风”等病范畴,笔者根据中医基本理论,以补肾益气活血为原则,自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