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王春月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4):286-286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人群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导致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全世界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如何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保健与护理,加强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社区护士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承德市社区慢性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 )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全国死因顺位中居首位。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密切相关。为此 ,对慢性病进行调查和有关因素的分析 ,是为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社区内对 8个街道分别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为 :一般情况、健康状况、饮食结构、运动方式、生活习惯以及6种慢性病患病情况。利用统一的调查方案 ,统一的调查表格 ,相关的检测和慢性病的诊断标准。将调查表统计登记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护士情绪管理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护士更好的进行情绪管理,提高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30—31日参加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的上海市16家社区161名护士进行情绪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护士情绪管理的总体均分为2.91±0.25,其中情绪觉察维度均分(3.07±0.32)最高,情绪调整维度均分(2.80±0.41)最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情绪管理知识、工作中的自我感觉、与家人的关系是影响护士情绪管理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护士情绪管理水平较低,社区管理者应充分重视社区护士的情绪管理,制定相关培训方案,针对情绪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给予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管理工作是国家公共卫生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1年开始实施通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进行慢性病管理工作,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公共卫生人员组成。通过该项办法的实施,推进了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开展,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配合。本文就通过近2年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参与到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社区护士角色,谈谈社区护士在参与到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思考,并分享具体工作方法作为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东城区东河沿社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东河沿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状,为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及慢性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东河沿社区15—70岁常住居民367人,以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自我保健情况、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以及、健康相关的知识。慢性病问卷记录调查信息。结果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6.2%,其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19.3%、18.5%、5.4%和1.6%。调查对象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定期体检比例分别为65.7%和74.7%。调查对象中有慢性病家族史、吸烟、不进行体育锻炼和体重超重的比例分别为60.1%、19.9%、33.9%和31.6%。调查对象对吸烟、饮酒与慢性病的关系的知晓率在13.9%-94.0%。结论社区居民慢性病较高,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较高,加强居民对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并且给与积极准确地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全科团队成员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现状,找出全科团队成员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识别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慢性病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指标描述性分析全科团队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现状;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识别全科团队开展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 全科团队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总体开展情况得分为(68.88±16.20)分。各维度服务项目的得分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教育与促进维度、慢病诊断与治疗维度、慢病护理与康复维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科团队职责分工、知识技能、岗位培训、居民健康素养、聘用类型5个指标是全科团队开展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样本地区已采取全科团队管理模式进行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慢性病管理情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需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个体层面实行改善措施,以优化全科团队社区慢性病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慢性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了解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情况,分析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8-09-01-2018-10-31于锦州市太和区选取3个社区,采用自设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并测量社区≥60岁老年人的身高、体质量、血压和血糖等生理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锦州市太和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92.60%(3 241/3 500)。80~岁老年人高血压(χ~2=99.68,P0.001)、糖尿病(χ~2=33.65,P0.001)、超重与肥胖(χ~2=32.32,P0.001)、脂肪肝(χ~2=87.01,P0.001)和冠心病(χ~2=50.58,P0.001)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高(OR=3.84,95%CI为2.58~5.01,P0.001)、喜食高盐高油与刺激性食物(OR=2.35,95%CI为1.52~3.75,P0.001)、吸烟(OR=2.86,95%CI为2.34~4.86,P0.001)、饮酒(OR=2.18,95%CI为1.24~2.95,P0.001)、不锻炼(OR=2.34,95%CI为1.29~2.53,P0.001)和高文化程度(OR=0.78,95%CI为0.65~0.92,P=0.003)与老年常见慢性病患病率有关。结论年龄越高、喜食高盐、高油及刺激性食物、吸烟、饮酒和不锻炼为老年常见慢性病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居民慢性病情况,为慢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09年12月在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体检并建档的20岁以上社区居民资料共1 544例。分析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等。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0,P〉0.05)。慢性病总患病率以及男性、女性慢病患病率与年龄的线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438、163.971、290.850,P〈0.05)。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人群中,文盲或半文盲、家务或待业人员、丧偶者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71.43%、65.65%、81.52%。高血压、超重和/或肥胖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血脂异常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某社区随机选取的1 227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1 227名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30.8%;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高血压(13.1%)、糖尿病(5.4%)、慢性阻塞性肺病(2.4%)、冠心病(1.7%);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缺乏锻炼、口味偏咸.结论 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福州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基层开展COPD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台江区3个街道6个居委会2 400户居民户,每户用KISH表法随机抽取40岁及以上居民1名,对随机抽取2 156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检和肺功能检查,对FEV1/FVC<70%人群进行心电图和胸片检查。结果福州市40岁及以上人群COPD总检出率为6.33%,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随着年龄增长、受教育程度越低、有父亲或母亲家族史、经常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经常接触油烟其检出率上升(P<0.01/0.05);而工作中采取防护器具、在室外做饭人群COPD检出率低(P<0.01)。多因素分析,男性、年龄≥50岁、有父或母家族史、吸烟和被动吸烟、经常接触油烟与COPD发生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COPD发生呈负相关。结论福州市COPD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吸烟等人口学特征及油烟接触是COPD发病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优化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珠海市南虹社区231名29~65岁居民进行为期半年的健康调查、评估、干预,并进行健康管理前后效果评价,选择38名慢性病患者采用知己饮食、运动量化管理模式。结果231名居民生活方式得到明显优化,参加知己管理模式的38名慢性病患者6个月后平均体重下降1.3kg,体重指数下降0.5,腰围减少1.8cm,健康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社区进行居民健康管理是十分可行和有效的,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知己饮食、运动量化管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人群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所有调查对象共83 666名。应用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相关疾病患病情况等信息。并使用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测定其生存质量。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各维度得分的差异。运用基于多阶段复杂抽样设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成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维度的得分为73.97±13.84、66.65±14.21、65.76±14.08和56.59±15.15。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4个维度的得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人群得分高于城市,已婚或同居人群得分高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的得分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环境维度外,慢性病患病状况对其他3个维度的得分影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慢性病患病状况是中国成年人群生存质量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九亭社区部分慢性病流行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了解九亭社区部分慢性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 通过随机抽样与普查相结合 ,调查年龄在 40~ 75岁的所有常住居民 ,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高血压与冠心病均呈现随年龄增加 ,患病率增高的趋势 ;尽管不同病种其影响因素不全相同 ,但遗传与超重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 遗传与超重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四种疾病的影响重大 ,在社区此 4种慢性病防治中需要重点关注超重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ICCC框架提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关键要素展开分析。结果:基于ICCC框架,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来看,以卫生保健组织为代表的中观层面要素功能发挥较好,宏观和微观层面要素缺乏。结论:基于ICCC框架,慢性病管理需在宏观层面加强与卫生系统外相关部门的协作及相关立法;中观层面需加强社区资源或社区支持者的筹集和协调资源能力;微观层面需提高患者(及家庭)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群慢性病住院费及其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慢性病住院费水平,为制定慢性病住院费标准和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Kolmogorov-Smirnov Z法和Kruskal-Wallis H法进行不同人群慢性病住院费用的比较,确定慢性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慢性病例均住院费,城市居民都高于农村居民,自费人群显著低于享有医保的人群;住院日、入院病情、医保情况、伴随病等因素影响慢性病的住院费。结论采取科学规范的诊疗措施,减少无效住院日是控制慢性病住院费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1年10月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4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控制效果良好232例,控制效果不良188例,分析不同控制效果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以总结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状况、不良生活习惯均明显影响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P<0.05).结论 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了解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获得更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北京市西城区在职人群常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在职人群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936份。本研究利用上述数据对其中12980名18--60岁在职人员进行分析。结果在职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前8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骨关节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炎、脑卒中,患病率依次为11.20%、5.37%、2.43%、1.59%、1.19%、0.96%、0.71%和0.29%。以是否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BMI)、年龄、男性、吸烟、饮酒、高盐饮食和不良情绪是在职人群三类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危害在职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应加强对在职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探索在职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