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2、4、6、12月后痰菌阴转率、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40 %)高于对照组43.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6、1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含莫西沙星方案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阴转率,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荆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3HRZE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IgA、IgM、IgG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5%(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29/42)(P0.05);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为85.7%(36/42),肺部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2.9%(39/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26/42)和71.4%(30/42)(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及血清IgA、IgM和IgG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CD8~+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疗效显著,可能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促进患者痰菌转阴及肺部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养阴补肺中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养阴补肺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痰结核菌培养结核菌转阴率、胸部CT影像好转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CD3~+、CD4~+、CD8~+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痰结核菌培养结核菌转阴率和胸部CT影像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及发热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及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8~+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补肺中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有效提高病原菌清除率,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结核药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给予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结核药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P0.01);联合组的痰培养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患者的CD_3~+、CD_4~+及CD_4~+/CD_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结核药具有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河北中医》2021,43(6)
目的观察消痰行气散结散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痰凝型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滞痰凝型淋巴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后脱落4例)采用基础抗结核方案,治疗组60例(后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消痰行气散结散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疼痛、低热、乏力缓解率,并统计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58/58),对照组总有效率91.1%(51/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低热、乏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CD8+水平均降低(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痰行气散结散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配合基础抗结核方案治疗气滞痰凝型淋巴结核较单纯基础抗结核方案可提高有效率,改善中医证候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阴养肺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滋阴养肺汤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痰菌涂片及病灶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和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PCT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IL-17和IFN-β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滋阴养肺汤联合抗结核药物能够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愈合,提高痰菌转阴率,调节患者体内紊乱的免疫状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药物化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润肺汤加减口服,1剂/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病灶吸收情况、不同时期痰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2个月后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以提高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效果,改善细胞免疫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74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8例)和对照组(35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化疗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两组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不同时间和不同证型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程度、生存质量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注射期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48.45%高于对照组的38.70%(P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84.65%高于对照组的78.92%(P0.05);注射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治疗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期结束及疗程结束时,治疗组阴虚火旺型患者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程度、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同证型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不同证型空洞闭合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MDR-TB较单纯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效佳,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中以阴虚火旺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3DEZTV/9DZTV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行3DEZTM/9DZTM抗结核方案联合百合固金汤中药方剂治疗。评价2组病灶吸收情况,统计痰菌转阴率,并于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2.69%,对照组为6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洞闭合总有效率为73.17%,对照组为68.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末、6个月末、9个月末及12个月末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依次为48.78%,68.29%,82.93%,90.24%,对照组依次为43.90%,60.98%,68.29%,75.61%,观察组患者治疗9个月末及12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百合固金汤中药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抗痨方对复治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3HRZELfx/5HRLfx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抗痨方治疗。对比两组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升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均显著升高,IL-4、IL-6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IL-2、IFN-γ、IL-4、IL-6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涂阳阴转率(78.13%)及培阳阴转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1.61%、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抗痨方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吴立盘  于帆  张飞龙  徐圳 《河南中医》2019,39(6):894-897
目的:观察芩部通络方联合2HRZS/4HR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MDR-PTB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2HRZS/4HR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芩部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CD4~+/CD8~+)水平、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痰菌转阴率。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18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有效率为90.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18个月后血清CD3~+、CD8~+水平降低、CD4~+/CD8~+水平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8~+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芩部通络方联合2HRZS/4HR方案治疗MDR-PTB,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芪参益肺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肺结核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规范化疗,对照组在化疗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芪参益肺汤联合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治疗15 d、1个月、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 s用力呼吸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值,用力呼气峰值流速(PEF)和肺活量(FVC),并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和CD4+/CD8+比值,比较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时治疗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PEF、FVC均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肺汤联合康复新液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痰菌转阴率,促进结核病灶吸收,改善肺功能,治疗老年肺结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与经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7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1例、免疫组92例、中药组92例。对照组予西药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4HR治疗;免疫组加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肉注射;中药组加用结核丸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临床症状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免疫组和中药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空洞闭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和中药组上述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免疫组和中药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78%(18/91),免疫组为16.30%(15/92),中药组为14.13%(13/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治疗成本免疫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 964.92、10 750.62和8 554.84元。增量成本—效果免疫组和中药组分别为178.63和106.54元;假设药品价格下降15%,治疗效果不变,则免疫组下降至151.83元,下降幅度为15.00%,中药组下降至88.57元,下降幅度为16.87%。结论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能加快痰菌阴转、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中药更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支气管镜下注射药物治疗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及对照组6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下注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1~6个月的痰菌转阴率,记录2组治疗2个月末、6个月末的空洞闭合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2组2个月末、6个月末的免疫功能、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6个月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强化期末、巩固期末的空洞闭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2个月末、6个月末的临床症状(低热、咳嗽咳痰、胸痛、食欲不振)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2个月末、6个月末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2个月末、6个月末的肺功能指标FVC、FEV_1、FEV_1/FVC、PEF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支气管镜下注射药物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能够促进患者痰菌转阴,加速空洞闭合,并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及肺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芪参四味散联合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由耐药所致的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中药芪参四味散联合二线抗痨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二线抗痨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芪参四味散联合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小,是耐多药肺结核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雾化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1日—2018年7月31日邢台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雾化与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24周后转归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24周后临床好转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和24周后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雾化联合穴位敷贴有助于缓解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和痰菌转阴,且可明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西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化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肺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胸部影像学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咯血、倦怠乏力、潮热及盗汗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胸部影像学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痰菌转阴率及肝损害、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养阴清肺方联合西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清除病原菌,并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8,(11)
目的:探讨清痰宣肺汤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及上海市儿童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痰宣肺汤,对照组50例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6/5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WBC、CRP、PCT及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FVC、MMF、PEF)、血清IgG、IgA、IgM及外周血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痰宣肺汤辅助治疗小儿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证急性发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患者90例按随机单盲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皆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予以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后痰液降钙素原(PCT)、肺功能(FEV1、FVC及PEF)、诱导痰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变化。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及痰液降钙素原(PCT)、肺功能(FEV1、FVC及PEF)、诱导痰CD3~+、CD4~+、CD8~+、CD4~+/CD8~+等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治疗支气管扩张(痰热郁肺证)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母牛微卡联合其他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处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下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RE/7HR)加微卡初对照组(2HRZE/7HR).观察病菌阴影、X线好转情况及与副作用.结果: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8.5%和85.7%,治疗六个月时,痰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4.2%和91.4%,满疗程时痰细菌阴转率治疗组97.1%,对照组94.2%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缩短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