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估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复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4例复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观察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54例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为63%,其中男性1年无瘤生存率为64%,女性1年无瘤生存率为60%.54例患者中2例因频繁发作尿路刺激症状及肉眼血尿而停止灌注治疗,1例患者因灌注后发作附睾炎而停止灌注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8.5%.结论 吉西他滨对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有效,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复发性膀胱癌患者的灌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脱氧胞苷类似物和核苷还原酶抑制剂,近来研究显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能有效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本文就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经选择的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保留有功能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6年至2011年间323例行TURBT治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术前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膀胱外浸润,肿瘤单发,直径5 cm以下,局限于膀胱顶壁、底壁及侧壁,距输尿管口1 cm以上,不伴有原位癌,肿瘤创缘及基底部活检为阴性的T2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选择性TURBT伴膀胱内灌注BCG的保膀胱治疗.术后膀胱镜密切随访5~10年,运用统计学分析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31例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93%和58%.复发15例,浅表性复发6例,8例接受延迟膀胱癌根治术.23例保留有功能性膀胱,死亡6例.结论 选择性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少部分经严格选择的患者中是合理可行的,术后患者应终生接受膀胱镜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评价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在治疗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羟基喜树碱常规膀胱灌注治疗1年内首次复发且经膀胱镜活检证实为NMIBC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第2次TURBt,术后即刻行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GEM 1 00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而对照组患者则继续采取羟基喜树碱3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所有患者定期行膀胱镜检查,临床随访时间设定为2年,随访期内观察两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再次复发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生存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vs.52.5%,P0.05),肿瘤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8.35±2.46)个月vs.(10.83±3.07)个月,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与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经暂停膀胱灌注治疗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血液学及其他不良事件。结论:相较于羟基喜树碱,GEM在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NMIBC患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它能显著提高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降低肿瘤患者的复发率并延长复发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加吡柔比星(tetrahydnopyrany adriamyrin,THP)灌注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48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均行TURBt,术毕用THP40mg+注射用水40ml行灌注化疗30min,术后每周化疗1次,共8次,然后改为每个月1次,持续1年。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膀胱穿孔、膀胱出血等并发症。48例患者平均随访2.1(0.5~3)年,术后1年内6例在非原来位置复发(12.5%),再次行TURBt加THP灌注,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TURBt加THP膀胱灌注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是治疗表浅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与表柔比星(EPI)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全部患者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随机分别予以GEM和EPI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2年,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GEM组2年内复发率为20.0%,EPI组2年内复发率为2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GEM组)和32.5%(EPI组),GE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EPI组(χ2=4.621,P<0.05).结论 GEM和EPI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相近,而GEM膀胱灌注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联合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结合术中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组)3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中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组)2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吉西他滨(对照组)42例.采用电话结合门诊随访方式,随访时间为2年,对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并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做出评价.结果 10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31例复发,其中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组7例(18.4%)、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组6例(24%)、对照组18例(42.9%).3组在原手术区域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6%、8%、19.0%,首例出现肿瘤进展的时间为12个月、10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36/38)、92%(23/25)、83.3% (35/42).3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结合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有效降低了肿瘤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以表浅性移行细胞癌多见,术后复发率高。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s,TURBt)加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或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等免疫制剂,对低级别肿瘤的治愈率可达80%以上。2000年8月~2007年7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对140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加膀胱灌注BCG或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表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遴选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并接受TURBT治疗的300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灌注化疗药物选择随机分为表柔比星组和吉西他滨组各150例,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化疗复发情况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表柔比星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复发例数分别为3、10、14例,总复发率为18.0%;吉西他滨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复发例数分别为3、8、13例,总复发率为16.0%,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7,P=0.362)。表柔比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33%(53/150),吉西他滨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40/150),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23)。结论表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相当,但吉西他滨膀胱灌注产生的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98例膀胱癌患者在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00例)定期行膀胱灌注吉西他滨,术后24h内使用1.0g,膀胱内灌注保留2h,1周后行常规灌注治疗,每周1次,连续8周,然后每月1次,连续10个月,共1年。Ⅱ组(98例)对照组灌注盐酸吡柔比星,术后24h内灌注使用30mg,膀胱内灌注保持30min,1周后开始常规灌注,每周1次连续8次,而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共1年。结果:第1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第2年每6个月复查膀胱镜。术后随访2年,Ⅰ组复发率6.52%,Ⅱ组复发率10.11%,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是化学性膀胱炎症状。结论:膀胱癌术后灌注吉西他滨能有效预防膀胱癌的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自主开发研制的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内温热灌注化疗,探索并建立一种规范化持续循环恒温灌注的膀胱热灌注化疗技术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每例治疗1~4次,共治疗25例次。术前经尿道插入三腔导尿管至膀胱后固定,夹闭流出管,以其中一腔接灌注管,剩下一腔接流出管。灌注术在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内即可完成,术前仅需适当镇静止痛处理,无需特殊麻醉;灌注速度控制在150ml/min,灌注时间为40min,治疗温度为(45.O±0.2)℃,化疗药物选择丝裂霉素C(MMC)60mg,灌注液总量600ml;在灌注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结果:10例患者膀胱热灌注化疗均顺利,调试仪器及放置导尿管、灌注管和引流管平均时间20min,灌注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循环恒温灌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与膀胱热灌注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其技术方法安全可行,能够实现膀胱内持续循环恒温灌注化疗,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同期电切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65例表浅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A组);34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B组)。比较两组膀胱癌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部尿道种植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9(12-38)个月。复发时间A组平均15.8月,B组平均13.7月。A、B组术后复发率、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尿道种植率分别为35.5%vs 41.2%,27.3%vs 21.4%,3.2%vs 2.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增加前列腺窝种植的风险,对膀胱癌术后复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大伟  盛畅  鲁军  冯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10):750-751,754
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6例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切除膀胱肿瘤后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除前列腺.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膀胱穿孔和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2个月,6例发生膀胱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4个月,复发部位均不在膀胱颈口和前列腺尿道,全部再次行TURBT.结论: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全、短期疗效确切,可适用于一部分年龄较大伴有严重的下尿路梗阻的且肿瘤分期、分级低的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等离子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URBT组55例,肿瘤直径(19±7)mm;T1 36例,T2 19例,G1 34例,G2 21例;其中膀胱侧壁肿瘤21例,多发肿瘤18例。PKRBT组45例,肿瘤直径(18±8)mm;T1 29例,T2 16例,G1 26例,G2 19例;膀胱侧壁肿瘤18例,多发肿瘤14例。统计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是否发生闭孔反射、术后2年内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次手术完成,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TURBT组手术时间(26.8±9.2)min,术中失血(47±25)ml,两年内复发率38.2%;PKRBT组手术时间(25.3±10.3)min,术中失血(41±23)ml,两年内复发率4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膀胱侧壁肿瘤的患者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率TURBT组为61.9%(13/21),PKRBT组为27.8%(5/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KRB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安全性高;低温切割,创面无焦伽;切割精确,止血效果良好,手术野清晰,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短期密集疗程膀胱腔内蒽环类药物灌注化疗对抑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经尿道电切术(TUR)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221例NMIBC患者行TUR术,经随机分为两组,密集疗程组术后执行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40mg/40ml每周1次,连续8次的腔内灌注方案;常规化疗组则在连续8次的密集灌注化疗后续行40mg/40ml每月1次,连续10次的灌注方案。记录患者每3个月1次膀胱镜检查情况至术后24个月或肿瘤复发。结果:共有141例获得完整资料。24个月随访期中;45例(31.9%)肿瘤复发。其中常规化疗组22例(30.1%),密集化疗组23例(33.2Vo)(p-0.64)。复发时间常规化疗组为(8.73±5.23)个月,密集化疗组为(8.74±4.42)个月(P=0.38)。15例(10.6%)复发肿瘤进展,其中常规化疗组7例(9.6%),密集疗程组8例(11.8%)(P=0.675)。对141例患者的肿瘤大小,单发多发,初发复发,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临床分期方面进行分层研究,密集疗程组与常规化疗组的无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R术后短期密集葸环类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可以获得与常规灌注化疗方案相同的降低NMIBC复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56例。结果术后52例获得随访(92.9%),平均21(6-36)个月,术后3个月内复发2例,3—6个月复发3例,6—12个月复发5例,12—24个月复发4例,24个月内复发率为26.9%(14/52),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The goals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 (TURBT) are to identify and eradicate visualized bladder tumour if technically safe and feasible and to obtain a specimen of satisfactory quality to enable accurat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In the setting of high grade bladder tumour this generally entails the inclusion of detrusor muscle and assessment for the presence of associated carcinoma in situ (CIS), lymphovascular involvement or any variant form of bladder cancer. This will assist in determining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ognostication of the bladder cancer and guides further treatment planning. Conversely, if suboptimal TURBT is performed there will be detrimental consequences on patient outcomes in regards to undergrading or understaging, increased recurrence or progression, and subsequently need for further treatments including more invasive interventions. This review article firstly summarises the key principl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URBT, as well as significance of re-TURBT. We also discuss a number of modifications and advances i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resection techniques that have shown to improve perioperative as well as pathological and oncological outcomes of bladder cancer. They include enhanced cystoscopy such as blue light cystoscopy (BLC), narrow band imaging (NBI) and en 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 (ERBT) technique using various types of energy source.  相似文献   

19.
腹腔热灌注化疗毒副作用的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术,穿刺置管后连接体腔热灌注仪进行灌注治疗,温度控制在42~44℃,循环时间1h,观察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腹部及全身情况,如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及体征。结果本组109例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个月行CHPPC,灌注过程中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变化与灌注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5例患者出现腹痛,但仅3例患者出现类似急腹症表现;26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0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22例)主要为穿刺处疼痛,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CHPPC选择在手术后1个月时进行,毒副作用小,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