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309-3311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残石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临床疗效理想,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言纲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637-2638
目的分析肝内外胆道结石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结石复发率和结石取尽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结石取尽率、术后复发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取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5.13%,与照组的7.6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结石取尽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C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82例C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可作为肝内胆管结石优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5-2276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理想术式。选取86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肝部分切除术,n=43)与治疗组(给予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43),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术后一年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要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肝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6):3748-3750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残留率以及结石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4.2%,两组治疗后各项情况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多肝段切除术中胆道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疾病,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应用更为经济划算,安全可靠,结石清除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m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联合T管引流术(T tube drainage,TD)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和对照组(30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取净率、症状评...  相似文献   

8.
肝叶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奕 《浙江临床医学》2001,3(4):237-238
目的 分析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3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15例行肝叶切除术 ,另15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2组进行比较总结。结果 行肝叶切除的 ,术后残石2例 (9.5% ) ,经术后胆道镜取净。行胆总管切开术的 ,术后残石15例(100 %) ,经术后胆道镜 ,仍有4例未取净。随访结果表明 :肝叶切除术优良率为80% ,胆总管切开术的优良率为33.3%。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首选肝叶切除术 ,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3-2009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患者4例的治疗。其中3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亢,1例怀疑结石合并胆管癌,1例同时合并肝脓肿。结果:1例行脾切除+门奇断流+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8d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近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证实为结石并胆管癌变;1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镜取石术+二期门奇断流术;1例切除胆囊并胆总管切开取石,肝Ⅴ、Ⅵ段脓肿开窗引流术,术后胆道镜取石术,3个月后二期行脾脏切除术。结论:患者肝功能分级、尾状叶代偿情况、门脉高压严重程度对决定手术方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并经腹置鼻胆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55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经腹置鼻胆管引流30例(鼻胆管组)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25例(T管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组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胆汁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和3天胆汁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管组优势更明显。T管组术后并发症共11例(44.0%),鼻胆管组共10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水、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几乎均由T管引流造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扩大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避免了T管引流的一系列弊端,并未增加胆漏、结石残留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优越性,适应证范围内治疗胆囊结石合并CBD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