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2日—6月22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59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Procarta Plex多细胞因子检测系统检测外周血25种细胞因子和9种趋化因子水平。结果 59例COVID-19患者中,无症状感染组28例(47.5%)、轻型组6例(10.2%)、普通型组19例(32.2%),重型/危重型组6例(10.2%)。无症状感染组中位年龄为23.0(19.3,34.8)岁,显著低于普通型组的35.0(24.0,52.0)岁和重型/危重型组的64.5(52.0,68.3)岁(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患者较少患有基础疾病,均无症状、体征和胸部CT变化,其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同时CD4+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普通型组(P<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CD4+ T细胞计数的变化幅度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外周血可检测到11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其中IL-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IP-10水平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以青年为主,但未发现与性别因素相关。随着COVID-19病情进展,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降低,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但上述指标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未见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患者由轻型/普通型进展至重型/危重型的早期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 回顾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所收治的98例COVID - 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 结果 98例COVID - 19患者中共31例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 = - 5.048,P<0.001)、白蛋白(t = 8.024,P<0.001)、白细胞计数(t = - 2.104,P = 0.041)、CRP(t = - 3.896,P<0.001)、血乳酸(t = - 3.407,P = 0.001)、氧合指数(t = 4.348,P<0.001)与其进展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 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白蛋白[优势比(OR) = 0.690,95%可信区间(95%CI) = 0.975~1.073,P = 0.002;AUC为0.883,P<0.001,临界值为39.45 g/L];血乳酸(OR = 0.424,95%CI = 0.189~0.948,P = 0.037;AUC为0.726,P<0.001,临界值为1.885 mmol/L);氧合指数(OR = 0.991,95%CI = 0.983~0.998,P = 0.018;AUC为0.791,P<0.001,临界值为334.5)。结论 白蛋白降低、血乳酸升高、氧合指数下降是轻型/普通型COVID - 19患者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大的早期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识别COVID - 19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不同时期CD3+CD4+T和NK/NKT细胞的变化,探讨CD3+CD4+T、NK/NKT细胞作为抗病毒治疗后评价免疫状况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40个HIV 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CD3+CD4+T、NK、NK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后CD3+CD4+T细胞计数与NK、NK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者不同时间测得的CD3+CD4+T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8.16,P <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NK和NKT细胞计数三次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701,P <0.001;F =44.177,P <0.001),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前分别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D3+CD4+T与NK、NKT细胞绝对计数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1年抗病毒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提高,提示患者免疫状况显著改善。NK和NKT细胞在前6个月增加明显,6个月到12个月期间无明显增加,说明NK和NKT细胞在早期抗病毒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NK/NKT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患者治疗后天然免疫状况,但与获得性免疫的CD3+CD4+T淋巴细胞变化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病毒学抑制的HIV - 1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免疫衰老状态,探索主成分分析法能否用于评价HIV - 1患者的免疫衰老。方法 选择抗逆转录疗法治疗半年以上成年病毒学抑制HIV - 1感染者,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分为CD4无缺陷组(≥500个/μl)和缺陷组(<500个/μl),每组65人,另选择22名未暴露且HIV - 1抗体检测阴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CD45RA+CD27+)、活化CD4+T淋巴细胞(HLA - DR+CD38+)和复制性衰老CD4+T淋巴细胞(CD57+CD28-)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三种细胞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缺陷组(27.64%)和无缺陷组(32.04%)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51.27%)有明显下降(F = 24.35,P<0.001),活化CD4+T淋巴细胞(14.26%,13.03%)较对照组(2.35%)有明显上升(F = 19.75,P<0.001);缺陷组(12.64%)的复制性衰老CD4+T淋巴细胞较无缺陷组(7.36%)和对照组(3.58%)有明显升高(F = 6.68,P = 0.002),而无缺陷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主成分分析能区分出三组对象CD4+T淋巴细胞免疫衰老的差异程度:缺陷组>无缺陷组>对照组(F = 20.787,P<0.001)。结论 病毒学抑制良好的HIV - 1感染者即使CD4+T细胞数量正常也表现为免疫衰老,CD4+T细胞数量异常的人免疫衰老状态更严重,可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病毒学抑制的HIV - 1感染者免疫衰老相关细胞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37例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入院当日或次日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百分数及CD4+/CD8+比值;并与健康体检的49名健康人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总T细胞百分数及CD4+T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百分数与健康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及B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异常,提示急性氧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7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B细胞(CD19+)以及NK细胞(CD16+、CD56+)水平,比较腹型与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与非腹型HSP患儿比较,腹型HSP患儿的发病年龄较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t=-11.435,P<0.001)、CD4+(t=-7.840,P<0.001)和CD8+(t=-5.186,P<0.001),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水平显著上升(t=10.106,P<0.001),NK细胞水平上升(t=2.825,P=0.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尤其是B淋巴细胞的升高,体液免疫增强,有助于腹型和非腹型HSP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85例脑出血患者和50例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含量。结果 脑出血患者全血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4.48,P<0.05),而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10.10;t=7.82;t=3.59,P<0.05)。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6.32;t=5.35;P<0.05),而IgA水平2组无统计学差异(t=0.58,P>0.05)。神经损伤的损失越严重,CD3+、CD4+及CD4+/ CD8+比值越低(F=7.84;F=3.65;F=1.32,P<0.05);CD8+ IgG、IgM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F=2.23;F=1.52,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外周血T 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观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08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术前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对比,分析食管鳞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食管鳞癌组患者外周血CD3+、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P=0.320);CD4+和CD8+水平显著增高(P=0.001;P《0.001),由于CD8+增高的程度大于CD4+增高的程度,使得CD4+/CD8+较对照组降低(P《0.001).(2)早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CD4+/CD8+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3)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CD4+和CD4+/CD8+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01),CD8+和NK细胞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5).结论 食管鳞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随着肿瘤的进展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削弱;监测CD4+/CD8+的变化可作为食管鳞癌病情进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非耐药(DS)及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某医院及某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其中DS肺结核患者20例,MDR肺结核患者15例)以及医院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干扰素(IFN) γ、白细胞介素(IL) 10,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DS肺结核组、MDR肺结核组及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D3+[(1 426±485)/μL]、CD4+[(825±306)/μL]、CD8+T淋巴细胞[(516±213)/μL]绝对值最高,MDR肺结核组最低[分别为(746±358)/μL、(461±204)/μL、(213±101)/μL]。3组间IFN γ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浓度 [(65.04±36.31)pg/mL]最高,MDR肺结核组 [(23.32±14.04)pg/mL]最低。3组间IL 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痰菌阳性肺结核及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IFN 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下降可能促进了结核病情进展,且可能为耐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脾氨肽冻干粉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住院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RMPP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2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RMPP组脾氨肽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RMPP组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RMPP组脾氨肽冻干粉治疗时间延长,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F=12.09,P0.01);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升高(F=32.27,P0.01),CD4~+/CD8~+水平显著下降(F=39.15,P0.01);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与脾氨肽治疗时间呈负相关(r=-0.55,P0.01)。结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动态观察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对RMP诊断和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在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确诊嗜血细胞综合征为HPS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因发热住院非HPS患儿30例,健康组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比较3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3组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7、291.49,P<0.01)。HPS不同病程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91、4.14,P<0.05);3组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36、10.23,P<0.01);HPS不同病程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38、7.03,P<0.01);HPS与IFN-γ和IL-2水平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3、-0.66,P<0.01),而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亦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4、-0.57,P<0.01)。结论外周血IFN-γ和IL-2水平联合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TLC)、CD4+T(Th)与CD8+T(Tc)比值变化情况,以及TLC和Th/Tc值作为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8日—2月10日某院确诊的12例COVID-19患者的实验室检测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分为重型/危重型组、轻型/普通型组两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LC,比较不同病情患者TLC、Th/Tc值。结果 COVID-19患者TLC占比低于正常值范围,重型/危重型组较轻型/普通型组更低;COVID-19患者Th细胞占比、Th/Tc值高于正常范围,重型/危重型组比轻型/普通型组患者更高。流式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Th细胞、Tc细胞绝对值均降低,轻型/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T淋巴细胞[(913±275)μL VS(526±228)μL]、Th细胞[(530±99)μL VS(351±41)μL]、Tc细胞[(255±84)μL VS(128±70)μL]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TLC、Th/Tc的值判断COVID-19患者免疫状态,预测炎症水平,可为监测COVID-19患者疾病进展和确定抗"炎症因子风暴"治疗时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指导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5-06/2017-09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94例患儿,按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分为重症组34例,轻型组60例,门诊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NSE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等各组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5.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表达水平高于轻型组、对照组(P<0.01)。重症HFMD患儿外周血CD3^+、CD3^+CD4^+、淋巴细胞低于轻型组(t=6.14,4.25,5.54;P均<0.05)。患者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度与NSE、S-100β呈正相关(rs=0.198,0.502;P均<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清NSE、S-100β水平升高,外周血CD3^+、CD3^+CD4^+、淋巴细胞降低。临床上检测这些指标能够给临床医师理论依据,帮助重型手足口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常规指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8日至2月14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COVID-19患者30例、其他病毒性肺炎29例、甲型/乙型流感患者35例及往期健康体检者25名,采用SNK-q等方法分析4组人群及COVID-19各亚组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炎性指标的差异。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在COVID-19组、甲乙流组和其他类型病毒性肺炎组中逐步递增,且COVID-19组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9.064,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则在对照组、甲乙流组、其他病毒性肺炎组及COVID-19组中逐步递减,此外DB、UA及GLU在各组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亚组分析显示COVID-19患者肺部累及范围+~++者与肺部累及范围+++~++++者组间N(F=9.581,t=-0.152,P<0.05)、N%(F=5.723,t=-0.600,P<0.05)、NLR(F=4.773,t=-1.161,P<0.05)、PCT(F=17.464,t=-1.477,P<0.05)及CRP(F=7.656,t=-1.9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VID-19临床分型中轻型、普通型患者与重型、危重型患者组间NLR(F=63.931,t=-2.815,P<0.01)、AST(F=15.704,t=-1.930,P<0.01)、ALT(F=35.551,t=-2.199,P<0.01)、LDH(F=7.715,t=-2.703,P<0.05)及GLU(F=6.306,t=-5.1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分型与影像学分期均与NLR(r=0.406,P=0.026;r=0.397,P=0.030)、ALT(r=0.403,P=0.049;r=0.418,P=0.047)、LDH(r=0.543,P<0.01;r=0.643,P<0.01)及GLU(r=0.750,P<0.01;r=0.471,P=0.042)显著相关;从所有纳入指标中共提取出5个主成分,综合信息提取率为82.86%,其中载荷量较大者有Ur、PCT和CRP(PC1);ALT、AST和GLU(PC2);N%、L%、L和NLR(PC3),表明急性感染指标、肝功能和血常规对疾病监测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N+TB+Urea的联合检测为区分COVID-19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的最佳方案;N+L+UA的联合检测则为区分COVID-19与甲乙流患者的最佳方案;在评估病情方面,NLR+LDH+GLU+ALT的联合检测为区分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患者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最佳方案,其AUC(ROC)可达到0.904,此时cut-off值为0.477,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100%。结论除了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外,医生还可以通过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常规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为探索其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对32例确诊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在入院时采血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流式细胞仪上运用双标法检测)及肝功能检测,比较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参考值的差异,并与肝功能损害观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皮疹类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之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成熟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3+CD8+)百分数明显升高,CD4+T淋巴细胞(CD3+CD4+)、NK细胞(CD3-CD16+56+)、B淋巴细胞(CD19+)亚群百分数、CD4+/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谷酰转肽酶与成熟T淋巴细胞(CD3+)百分数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关系;胆碱酯酶、白蛋白与淋巴细胞、CD3+细胞百分数均存在负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肝功能损害与细胞免疫系统的活跃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适合河南地区年龄、性别相关的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1 027名<7岁健康儿童,分婴儿组(4~12月龄,n=45)、幼儿组(1~3岁,n=190)和学龄前组(3~7岁,n=792)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双平台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学龄前组不同性别健康儿童之间,淋巴细胞免疫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和CD3^+CD16^+CD56^+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绝对计数CD3^+CD4^+、CD3^+CD8^+、CD3^+CD16^+CD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之间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国内已发表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相关文献比较,相同年龄段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参考区间明显不同。结论年龄、性别影响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本研究可为建立河南省健康学龄前儿童年龄和性别相关的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二氯乙烯(TCE)对接触工人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寻找TCE药疹样皮炎早期的免疫学效应标志物.方法 选取TCE药疹样皮炎患者28例(病例组),来自发生病例车间的健康ICE作业工人56名(接触组)和未从事过TCE作业的健康工人28名(非接触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2 ml,EDTA抗凝处理,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结合血常规检测结果计算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绝对数及CD3+ CD4 +/CD3+ CD8+比值,比较各组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绝对数(中位数依次为2810.00、1846.17、831.87、904.05个/μl全血)均明显高于接触组(中位数依次为2101.00、1218.59、643.87、482.81个/μl全血,Z值分别为-3.19、-4.96、-3.22、-4.99,P值均<0.001)和非接触对照组(中位数依次为1900.00、1223.60、558.60、325.80个/μl全血,Z值分别为- 3.30、-4.46、-3.45、-5.03,P值均<0.001);病例组CD3+ CI4+/CD3+ CD8+比值和NK细胞绝对数(中位数分别为1.11、255.50个/μl全血)明显低于非接触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1.96、642.60个/μl全血,Z值分别为-3.11、-3.56,P值均<0.01);接触组CD8+T细胞数(中位数为482.81个/μl全血)明显高于非接触对照组(中立数为325.80个/μl全血,Z=-2.63,P值<0.01);接触组CD3+ CD4+/CD3+ CD8+比值和NK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1.27、318.76个/μl全血)均明显低于非接触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1.96、642.60个/μl全血,Z值分别为-2.29、-3.52,P值均<0.05).结论 TCE接触可导致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总淋巴细胞、T细胞和CD4+T细胞计数升高可作为TCE药疹样皮炎早期的免疫学效应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为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采用双标法在流式细胞仪上对14例确诊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患者(其中9例为剥脱性皮炎、5例为多形红斑)在入院时及治疗2~3月后(停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肝功能指标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与正常参考值相比,治疗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肝损伤,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者治疗前后的CD3+细胞、CD8+T细胞(CD3+CD8+)百分数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3~6.841,P < 0.05或0.01);而CD4+T细胞(CD3+CD4+)、NK细胞[CD3-CD (16+56)+]、B淋巴细胞(CD3-CD19+)百分数、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Z=-14.49~-2.310,P < 0.05或0.01)。与治疗前比较,剥脱性皮炎患者治疗后的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数降低,趋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2.877,P < 0.05);其他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红斑患者各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入院时相比,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 (Ig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6、2.293,P < 0.05);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3,P>0.05)。治疗前谷酰转肽酶水平与成熟T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百分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496、0.470,P < 0.05);胆碱酯酶、白蛋白等指标与成熟T淋巴细胞、CD8+T细胞百分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567、-0.475、-0.501,-0.516,P < 0.05)。 结论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可能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D8+T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肝脏和皮肤损害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96只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疫苗(20μg STAg+40μg蜂胶+1 000 U IFN-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组小鼠IEL的T淋巴细胞增生第2周达高峰(2.27×1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1、2、3和4周对照组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0.81×105)、(0.74×105)、(0.87×105)、(0.74×105)个,免疫组IEL中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79×105)、(2.27×105)、(2.07×105)、(1.69×105)个,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2,P<0.01);IEL中以CD8+T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组CD8+T细胞明显增生,第2周达峰值(50.5%),随后逐渐下降,第1、2、3、4和第6周分别为43.60%、50.51%、44.70%、40.45%、39.73%,与对照组的25.71%、26.37%、29.31%、27.54%、26.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P<0.05);第1、2周免疫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