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也选取同期在我院生产的4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标本采集,采用PCR、ELISA分别检测CMV-DNA、CMV-IgG、CMVIgM的水平。结果检测95份尿液中50例CMV-DNA为阳性,其阳性率为52.63%,50例CMV-DNA为阳性的新生儿母亲乳汁的CMV-DNA大多为阳性,其阳性率为90%,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9.12,P=0.008);新生儿与其母亲CM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6%和2%,但新生儿及其母亲CMV-IgM对新生儿CMV-DNA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与其母亲CM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78%和92%,分别与新生儿CMV-DNA阳性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248,P=0.004),(χ2=59.158,P=0.007)。结论加强对孕妇产前的产检是预防新生儿CMV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配偶HIV抗体检测及随访HI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病例报告信息和随访信息,采用SPSS分析2010-2012年中山市新发现的已婚HIV/AIDS病人的配偶检测及随访情况,随访信息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结果 213例已婚HIV/AIDS病人被纳入分析,175例(82.2%)的配偶接受过HIV检测,其中41.1%(72/175)的配偶首次检出HIV抗体阳性。女性病例配偶的HIV抗体阳性率是男性病例配偶抗体阳性率的2.31倍[相对危险度(RR)=2.31,95%可信区间(CI):1.62~3.3]。文化程度越高,配偶HIV抗体阳性率越低(趋势χ2=5.73,P=0.02)。配偶接受HIV抗体检测的HIV/AIDS病人中,100例在确诊后2个月内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其中47例200个/μL,26例200~349个/μL;CD4细胞350个/μL的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率是CD4细胞≥350个/μL病例配偶的2.28倍(RR=2.28,95%CI:1.09~4.79)。配偶首次检测HIV抗体阴性的103例HIV/AIDS病人中,68例(66.0%)的配偶完成随访≥1次,合计随访81.8人年,其中1例出现阳转,阳转率为1.22/100人年(95%CI:0~3.6/100人年)。结论中山市发现已婚HIV/AIDS病人,配偶首次检测HIV阳性率高。今后工作应促进病例早发现,提高配偶HIV检测率和随访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脑炎(CMV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8名合并CMVE的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病毒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8例病人脑脊液CMV脱氧核糖核酸(DNA)或CMV-IgM抗体阳性,但血清中CMV DNA可阴性。7例CD4+淋巴细胞计数均〈30/μL,轻症、早期病人可不伴随神经精神症状,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可无异常,7例患者经抗CMV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均获得临床好转。结论合并CMVE易出现在CD4+淋巴细胞计数低的AIDS病人中,及时对可疑病人进行脑脊液CMV DNA或CMV-IgM抗体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50岁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流行病学特征、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以及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情况,为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确证的HIV-1抗体阳性成人病例,分别采用WB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静脉血中的HIV-1抗体和CD4细胞计数。结果共纳入新确证的HIV-1抗体阳性成人病例1 384例,其中≥50岁的老年HIV/AIDS病人345例(24.9%)。相比于18~49岁的中青年HIV/AIDS病人,老年HIV/AIDS病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更高(79.1%vs. 46.2%);异性性传播比例更高(63.8%vs. 39.9%);住院的比例更高(60.0%vs. 4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老年HIV/AIDS病人首次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更低(103个/μL vs. 156个/μL,P=0.046);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比例更高(67.2%vs. 56.1%,P 0.001)。进一步分析345例老年HIV/AIDS病人WB带型分布发现,相比CD4细胞 200个/μL的病人,CD4细胞≤200个/μL的病人p17(25.9%vs.54.0%,P 0.001)、p24(93.1%vs. 99.1%,P=0.015)和p55(13.4%vs. 33.6%,P 0.001)带型出现率均显著更低。结论广州市老年HIV/AIDS病人文化水平较低,异性性传播为主;首次确诊感染时免疫状态更差,病情更严重,应该加强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宣传和筛查工作。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gag条带缺失能否作为疾病进入AIDS期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6,(3)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进行ART 1年的HIV/AIDS病人8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抑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89例HIV/AIDS病人基线CD4细胞计数为(233.9±151.5)个/μL;治疗3、6、9、12个月后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39.6±167.5)个/μL、(373.4±177.3)个/μL、(380.7±186.8)个/μL、(397.6±208.2)个/μL。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细胞计数均高于基线CD4细胞计数(P均0.01);患者CD4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F=13.517,P0.01)。ART 6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20拷贝/m L)比例为50.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61.90%、60.71%、66.76%。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 12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为75.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84.21%、80.76%、81.00%。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M人群中HIV/AIDS病人ART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水平;对MSM人群HIV/AIDS病人开展ART有利于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不同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方法选择未进行HAART的HIV/AIDS病人,同时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空腹血脂水平,比较不同CD4细胞水平的HIV/AIDS病人的血脂水平,重点观察HDL-C的变化。结果 CD4细胞计数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P0.01),CD4细胞计数200/μL组的107例病人的HDL-C为(1.02±0.29)mmol/L,≤200/μL组的139例病人的HDL-C为(0.84±0.35)mmol/L,≤200/μL病人的HDL-C较200/μL病人明显降低(P0.01)。而CD4细胞计数在200~51/μL的病人HDL-C为(0.96±0.30)mmol/L,≤50/μL的病人HDL-C为(0.72±0.36)mmol/L,≤50/μL的HDL-C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HIV感染可导致血脂异常,HAART之前的HIV/AIDS病人中,主要是HDL-C及载脂蛋白A1的降低,随着CD4细胞计数减少,HDL-C水平随之降低,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应用血清隐球菌抗原筛查隐球菌感染的结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348例HIV/AIDS病人进行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查,同时检查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病人进行血培养、脑脊液(CSF)隐球菌抗原检查、墨汁染色及培养。结果 348例病人中,男256例,女92例,年龄19~77岁,平均(40.50±13.05)岁。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34例,阳性率9.77%(34/348),CD4细胞计数为0~1097个/mm3,中位数56个/mm3。CD4细胞计数≤50个/mm3组146例,50个/mm3组202例。CD4细胞计数≤50个/mm3和50个/mm3组病人阳性例数分别为24例和10例,阳性率为16.44%(24/146)和4.95%(10/2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6,P0.01)。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病人血培养阳性3例,CSF隐球菌抗原阳性27例,墨汁染色阳性22例,CSF培养阳性15例;34例病人中最后确认隐球菌感染33例。所有诊断隐球菌感染的病人血清隐球菌抗原均为阳性。结论 HIV/AIDS病人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高,血清隐球菌抗原筛查有助于及时诊断隐球菌病,特别是CD4细胞计数≤50个/mm3的病人,推荐普遍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与健康者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健康对照者和ART后CD_4~+T淋巴细胞(简称CD_4细胞)计数均≥200个/μL的HIV/AIDS病人,分别在0、1、6个月肌内注射重组乙肝疫苗20μg,并在第3次疫苗注射后1个月检测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HBs)的水平,高于10 mIU/mL即为阳性。两组血清抗-HBs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抗-HBs效价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结果健康对照组19例,在第3次乙肝疫苗注射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94.7%(18例);HIV/AIDS病人组30例,在第3次乙肝疫苗注射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93.3%(2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D_4细胞≥350个/μL组HIV/AIDS病人23例,第3次乙肝疫苗注射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95.7%(22/23);CD4细胞350个/μL、200个/μL组7例,第3次乙肝疫苗注射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85.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CD_4细胞≥350个/μL组在第3次乙肝疫苗注射后1个月,血清抗-HBs效价中位数为251.24mlU/mL,CD_4细胞350个/μL、200个/μL组在第3次乙肝疫苗注射后1个月,抗-HBs效价中位数为237.6ml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8,P=0.737)。所有接种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ART后,CD_4细胞计数≥200/μL的HIV/AIDS病人,对乙肝疫苗接种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免疫应答,因此针对严重免疫抑制的HIV/AIDS病人,为提高接种乙肝疫苗的应答效果,较好的接种时机可选择在ART后且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将选取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根据不同基线CD4细胞水平分为两组,观察这两组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IRIS的情况,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IRIS中的作用。结果共选取HIV/AIDS病人312例,A组157例,CD4细胞计数≤100个/μL:B组155例,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A组IRIS发生率为40.1%(63/157),死亡率为6.3%(4/63);B组IRIS发生率为3.9%(6/155),无死亡病例;两组IRI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RIS最常见并发结核病,分别为71.4%(45/63)和33.3%(2/6)。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病人症状的有效率为90.2%。结论基线CD4细胞低下是IRIS发生的重要因素,CD4细胞计数≤100个/μL的病人发生IRIS合并结核的较多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外周血EB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DAN)载量对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EBV DNA载量检测的HIV/AIDS病人资料。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交叉表进行风险估计,并以比值比(OR)表示。对HIV/AIDS病人合并淋巴瘤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481例检测EBV DAN载量的HIV/ADIS病人,男性352例(73.2%),女性129例(26.8%)。EBV DNA 1 000拷贝/mL的患者299例,阳性率62.2%。EB病毒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低于非感染组(P 0.05);合并淋巴瘤的患者占10.6%(51/481);EBV DNA(+)淋巴瘤的患病率为14.4%(43/299),EBV DNA(-)淋巴瘤的患病率为4.4%(8/18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合并的淋巴瘤类型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占80.4%(41/51),伯基特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均占7.8%(4/5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4细胞平均值为(156±116.88)个/μL,伯基特淋巴瘤CD4细胞平均值为(282±70)个/μ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P=0.026),霍奇金淋巴瘤CD4细胞平均值(213±152)个/μL,浆母细胞淋巴瘤CD4细胞为126个/μL。EBV DNA载量数量级从103至105其淋巴瘤的患病率从8.4%上升至24.44%。不同EBV DNA数量级的患者,淋巴瘤患病风险分别为:103 [比值比(OR)=2.00,95%可信区间(CI):0.76~5.21],104(OR=3.06,95%CI:1.58~5.92),105(OR=3.20,95%CI:1.51~6.81)。结论在HIV/AIDS病人中,外周血EBV DNA载量 1 000拷贝/mL的病人与EBV DNA载量1 000拷贝/mL病人相比,其淋巴瘤患病风险增加至少2倍,且随着EBV DNA载量数量级的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以及血浆和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脱氧核糖酸(DNA)检出率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对杭州市西溪医院住院的202例HIV感染者的血浆和尿液标本检测HCMV核酸,分析两种类型的标本HCMV-DNA检出率的差异性,同时观察CD4细胞计数与HCMV-DNA表达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202份血浆中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29.70%(60份),202份尿液中HCMV-DNA检出率为47.03%(95份),两种类型标本HCMV-D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5)。不同CD4细胞计数的病人,其HCMV-DNA检出率也存在差异。在85例CD4细胞计数250个/μL组病人的尿液、血液中HCMV-DNA检出率分别为20.00%、2.35%;75例CD4细胞计数101~250个/μL组病人的尿液、血液中HCMV-DNA检出率分别为61.33%、44.00%;42例CD4细胞计数100个/μL组病人的尿液、血液中,HCMV-DNA检出率分别为76.19%、59.52%。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尿液、血液中的HCMV-DNA检出率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P0.05)。结论 HIV感染者血浆、尿液HCMV-DNA检出率存在差异,外周血CD4细胞计数越低越易发生HCMV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脂阿拉伯甘露糖(lipoarabinomanna,LAM)抗体检测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AIDS感染肺结核患者38例(研究组)及无肺结核的AIDS患者38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LAM抗体检测及PPD试验,比较两组患者LAM抗体阳性率及PPD阳性率.同时对所有患者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研究组患者进一步分为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和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比较两组患者LAM抗体阳性率及PPD阳性率.比较LAM抗体检测及PPD试验对AIDS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LA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4.2%,对照组LA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l0.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PD阳性率为42.1%较对照组(23.7%)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患者LAM抗体阳性率92.9%,较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79.2%)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患者PPD阳性率为92.9%,较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12.5%)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抗体检测诊断AIDS合并肺结核的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9.5%,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为85.7%、阳性似然比为15.9、阴性似然比为0.17.LAM抗体诊断AIDS合并肺结核阳性似然比>10,即表示LAM抗体诊断AIDS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结论 LAM抗体检测在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中特异度及敏感度高,有利于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3年北京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12月31日,北京市2013年新发现的2311例HIV/AIDS病人中,92.6%(2141例)在当年接受了首次CD4细胞检测。接受了首次检测的HIV/AIDS病人中,36.9%的人是在病例报告后7天以上进行的,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382个/μL;42.3%的人首次CD4细胞计数≤350个/μL。样本来源为性病门诊、自愿咨询检测(VCT)、术前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的个案。首次CD4细胞检测的不及时率以及晚发现比例均较高。结论有针对性的提高新发现HIV/AIDS病人的CD4细胞检测的及时性,完善CD4细胞检测机制与合理分布检测设备,以保证符合抗病毒治疗要求的病人及时转介并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128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肠镜表现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对HIV/AIDS病人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确诊HIV/AIDS病人和HIV阴性并行肠镜检查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将HIV/AIDS病人组分为A、B两组,对A组和B组的肠镜表现进行比较,并对HIV/AIDS病人组和HIV阴性组病人的肠镜表现和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对照分析。结果 HIV阳性128例为HIV/AIDS病人组,HIV阴性144例为对照组。HIV/AIDS病人根据CD4细胞计数又分为A组:CD4细胞200个/μL(80例);B组:CD4细胞≥200个/μL(48例)。HIV/AIDS病人组消化系统症状中,腹痛56例(43.8%),腹泻45例(35.2%),其发热、消瘦、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肛管贅生物的发生率和肠道溃疡性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HIV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低于HIV阴性组(P0.05)。HIV/AIDS病人组结肠镜下表现中,炎症性病变43例(33.6%),息肉20例(15.6%),腺癌11例(8.6%)。A组溃疡性病变检出率高于B组(P0.05)。结论 HIV/AIDS病人肠镜下表现以炎症性病变多见,其肠道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比HIV阴性病人低;HIV/AIDS病人较HIV阴性人群更容易出现肠道溃疡性病变,且随着CD4细胞的下降,肠道出现溃疡性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收治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感染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解放军302医院于2010-2013年期间收治的139例HIV/AIDS病人,按入院时基线CD4细胞计数分为两组,并对95例发生机会性感染的HIV/AIDS病人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免疫水平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入院时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110例病人中,有93例发生了机会性感染,感染率为84.5%;而入院时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29例病人中,有2例(6.9%,2/29)发生了机会性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机会性感染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胸闷等。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的比例(94.7%)最高,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的比例(74.7%)占第二位。结论 CD4细胞计数水平与HIV/AIDS病人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概率密切相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为HIV/AIDS病人发生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易感部位;细菌、真菌、病毒为最常见的病原体。因此,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及时预防和控制各种机会性感染,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艾滋病(AIDS)病人中的感染情况及其糖蛋白B(HCMV-gB)基因型种类;探讨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AIDS病人HCMV-gB病毒的感染率以及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以及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对149例AIDS病人的HCMV感染情况及其HCMV-gB基因型进行分析;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CD4细胞数;运用DNAMAN 8软件对DNA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运用SPSS 2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9例AIDS病人中检出HCMV感染126例,阳性率为84.56%;HCMV-gB基因型结果如下:HCMV-gB119.84%(25例);HCMV-gB2 3.97%(5例);HCMV-gB3 13.49%(17例);HCMV-gB4 8.73%(11例);HCMV-混合型(mix)51.59%(65例);另外发现3例(2.38%)可能是一种新的基因型(HCMV-gB5)。低CD4细胞数量的AIDS病人感染HCMV-gB2、HCMV-gB4和HCMV-gB5的概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5);在病人的并发症中,肺部异常58例(46.03%),其中HCMV-gB1 16例,HCMV-Mix基因型25例。结论在AIDS合并HCMV感染的病人中,以HCMV-Mix为主,HCMV-gB1基因型也较为多见。不同CD4细胞计数的病人HCMVgB基因型分布有差异;在病人的并发症中,以肺部病变的比例最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96例AIDS患者,对其中23例CM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学指标、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合并CMV感染的AIDs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18例)、咳嗽(11例)、胸闷(9例)、腹泻(8例),13例出现CMV视网膜炎,其中7例以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眼部症状为首发表现.18例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等多种机会性感染.15例(65.2%)CMV血清学阳性,CMV pp65的阳性率为43.5%,特异性CMV IgM抗体的阳性率为30.4%.CMV感染组的CD4+ T细胞数量[14(4,39)个/μl]明显低于非CMV感染组[48(12,128)个/μl],P=0.005;CD8+CD38+T细胞比例高于非CMV感染组.结论 CMV感染多发生于晚期AIDS患者,当AIDS患者的CD4+细胞<100个/μl时,应常规检测CMV pp65抗原和特异性IgM抗体,筛查眼底;若青壮年患者以发热、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就诊,应警惕AIDS合并CMV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巨细胞病毒与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个体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进行研究。选取HBV慢性感染或携带者99例,康复组121例,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CMV-IgG抗体、尿中CMV-DNA及各组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持续感染组ALT、AST、TBA、Glob高于康复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其它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三组CMV-IgG阳性率均在95%以上,无显著差异。取对照组中CMV-IgG阳性者的OD均值0.3做为强阳性的cut-off值,三组的CMV-IgG强阳性率分别是65%、51%和40%,持续感染组高于康复组和对照组;三组CMV-DNA扩增结果分别为3例、2例和1例,差别不显著。在受检对象中,按CMV-IgG强阳性与否分组,对HBV的持续感染率进行统计,HBV的持续感染率CMV-IgG强阳性组43%,显著高于非强阳性组27%(P< 0.01)。提示CMV-IgG强阳性是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庆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外周血病毒载量(VL)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相关性。方法采用BD流式细胞仪和LightCycler PCR仪检测585例HIV/AIDS病人同期外周血CD4细胞及VL,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48例VL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537例能被定量检测。VL与CD4细胞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1),不同CD4细胞区间VL值有显著性差异(χ2=134.29,P0.01),在CD4细胞≤200区间VL与CD4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CD4细胞在201~400区间二者无相关(r=-0.16,P=0.09),CD4细胞400区间二者呈负相关(r=-0.28,P=0.04)。结论 HIV/AIDS病人CD4细胞与VL在CD4细胞不同区间相关性表现各异,同时检测CD4细胞及VL有助于掌控病人病情变化和调整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心电图改变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关系,以及HIV/AIDS病人心电图有无特征性改变。方法根据CD4细胞计数结果分级(I级:500个/μL;Ⅱ级200个/μL至≤500个/μL;Ⅲ级≤200个/μL),比较三组HIV/AIDS病人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异和各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的差异。结果心电图异常率,CD4细胞计数I级为25.0%,Ⅱ级60.5%,Ⅲ级76.7%,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P0.01)。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按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快心律失常、ST-T改变、左房室肥大、慢心律失常、低电压、右房室肥大。不同CD4细胞计数组别的异常心电图比较,快心律失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P0.05)。结论 HIV/AIDS病人心电图异常率、快心律失常均与CD4细胞计数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