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成像在临床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9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给予入选者MSCT肺动脉成像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肺动脉成像及MRI对栓塞部位、间接征象的检出率及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与扫描时间。结果 MS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发生部位总检出率为96. 10%(74/77),高于MRI检出率[87. 01%(67/77)]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及胸腔积液检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 MSCT肺动脉成像对肺段梗死检出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SCT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等级评分高于MRI,且扫描时间短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与MRI检查相较而言,MSCT肺动脉成像可准确判断肺栓塞的发生部位,图像清晰,且扫描时间较短,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例共17例。所有病例均行256层动态容积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并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和方法显示肺动脉以及栓子位置、形态、数量等特点。同时结合其他一些相关特征性影像表现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段及亚段肺动脉可见栓塞共299支,其中偏心型126支、中央型80支、闭塞型78支、附壁环形型15支。肺动脉增粗(5例),局限性肺纹理稀疏(10例),局限肺梗死(2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细腻、直观、快捷的显示肺动脉血管图像及肺动脉栓塞情况,为临床提供确诊的依据,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研究组40例采用低剂量低对比剂,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固像噪声、倍噪比、对比噪声比与主观固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比对照组低20.00%(P<0.05)。结论:肺动脉栓塞诊断应用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对CT固像噪声、倍噪比、对比噪声比与主观固像质量不会造成影响,还能降低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双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经双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的肺动脉栓塞,采用GE公司Hispeed NX/I双螺旋CT,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注射速度3~4m1/s,注射后15s开始扫描,将得到的数据传输到工作站(ADW4.0)进行后处理。结果 12例病例,分析190支肺段以上肺动脉,共累及97支肺动脉(51%),其中40%的肺动脉主干和叶以上肺动脉受累,61%的叶肺动脉和段肺动脉受累。直接征象表现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所谓的“马赛克征”(肺窗观察),局部肺梗死,肺血减少和右心室扩大。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及磁共振肺动脉成像(MR pulmonary angiography,MR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拟诊为PE的患者,42例采用双源CT行肺动脉成像,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观察肺叶继发改变;8例行1.5T MRPA,其中3例补充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肺动脉成像(3D-CE-MRPA)检查,观察肺动脉栓子的特点。结果:42例中,MSCTPA共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8例MRPA共诊断左、右肺动脉栓塞9支,叶肺动脉栓塞19支。非增强MR成像对肺段动脉栓塞诊断受到限制。3例行3D-CE-MRPA的患者中,段及以上及大部亚段肺动脉栓塞显示清楚。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MRI平扫可以发现肺叶动脉以上的栓子,肺段动脉栓子部分可见;3D-CE-MRPA可以发现肺段及大部分亚段肺动脉栓子,诊断效能接近CTP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MSCT血管成像对下肢缺血性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将390例疑似下肢缺血性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分析患者CTA图像,和DSA进行对比,采用双盲法分析图像质量、斑块性质、狭窄程度,以DSA作为标准,分析CTA的准确性。结果:390个节段中,CTA狭窄程度低评1级的共13段、高评1级的共12段,CTA诊断符合率为93.60%;两种方式诊断血管显著性狭窄能力无差异(P>0.05);CT横断位图像评价准确的符合率高于CT重建图像评价符合率(P<0.05)。结论:MSCT血管成像对下肢缺血性病变具有显著的筛查价值,能早期明确诊断,成像质量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聂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2):57-58
目的:总结分析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均接受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检查,分析MPR、VR、MIP图像后处理下肺动脉栓塞检出率。结果:MIP、MPR、VR图像处理下对I级动脉栓塞的检出率一致,但MPR对2~3级动脉栓塞检出率42.22%及对4~5级动脉栓塞检出率23.83%明显高于MIP、VR图像处理下的检出率,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尤其是MPR图像后处理技术下对栓塞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王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4):1945-194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采用薄层横断面图像并结合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而确诊的肺动脉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肺动脉栓塞20例,其中双侧多发14例,左侧多发4例,右侧多发2例;单发8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肺动脉管腔内低密度栓子;间接征象:肺梗死、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等。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方法,对诊断肺动脉栓塞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急诊和普通临床工作中怀疑该病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日立HITACHI ECLOS 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行肺动脉成像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 PR)、曲面重建(CPR)等全面观察显示肺动脉。结果:1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螺旋CT扫描均能清晰显示出肺动脉主干、肺左右叶动脉以及段肺动脉,且80%左右患者经螺旋CT扫描可显示出5级肺动脉分支以及亚段肺动脉。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15.4%),多支段肺动脉栓塞7例(53.8%),单侧叶肺动脉栓塞4例(30.8%)。结论:螺旋CT肺动脉成像是无创性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将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应用于肺动脉栓塞病症诊断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入的多层螺旋C T肺血管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将患者分为非危重组(n=38)和危重组(n=38)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在16层螺旋CT上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7例肺动脉栓塞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栓塞的分布及CT征象、各级肺动脉的显示率及图像质量.结果:27例共累及123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中心型充盈缺损48支.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1支,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9支,完全闭塞型15支.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肺梗死,右心室增大,Westermark征,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叶及段肺动脉显示率均为100%,亚段和第五级肺动脉的显示率为94.08%,79.35%.图像质量为优的21例,良的6例.结论:16螺旋CT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了TTE检查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并与CT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心动图发现8例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象,11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11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周围血管超声检出合并下肢静脉血栓12例。所有结果经CT证实。结论 超声心动图技术在检出右心系统和肺动脉内血栓,评价肺栓塞的血流动脉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率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5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的辅助检查中,对比D-二聚体检测、X线胸片与64层螺旋CT扫描的检查结果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扫描及D-二聚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4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血浆D-二聚体检测(100%傩66.67%,P〈0.05),64层螺旋CT扫描的阳性率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x线胸片(91.23%撕72.19%,100%们86.36%,P均〈0.05)。结论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临床上重要的一种辅助检查设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因疑似肺动脉栓塞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超声检查及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测,比较两种检测的准确率、诊断结果以及成像质量.结果:与超声检查相比64排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及... 相似文献
17.
赵洪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4):97-99
目的:分析心血管超声诊断肺动脉栓塞疾病的诊断效果,对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淄博市博山区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疾病患者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心血管超声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确诊肺动... 相似文献
18.
崔文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16):65-67
目的:分析RevolutionCT能谱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采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CTPA检查,观察组采用256排RevolutionCT能谱扫描技术进行CTPA检查。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参数以及图像质量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右上叶肺动脉、左右基底段肺动脉亚段、左右基底段肺动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剂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信噪比、图像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有效辐射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图像质量符合率81.00%高于对照组的78.00%,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肺动脉栓塞且需接受CTPA检查的患者,采用RevolutionCT能谱扫描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参数以及图像质量符合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潘少辉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5):646-647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误诊、漏诊时有发生,临床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平片和核素-通气灌注肺扫描,其诊断的特异性不够高,X线肺血管造影目前是其诊断“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性检查,使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寻找一种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栓塞(PE)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其病程凶险,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具特异性,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PE的诊断水平显著提高。CTA、MRA等检查费用较大,需用造影剂,存在一定的风险。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方便、快捷、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在PE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在本科诊断的32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