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壮医针挑配合火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理论进行探析。方法:将60例单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壮医针挑结合火针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活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程度、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能力及肩关节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肩关节疼痛程度、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能力及肩关节肌力均较对照组同疗程显著改善(P 0. 05);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壮医针挑配合火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优于普通针刺治疗肩周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肩关节活动度(ROM)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χ~2=3.924,P=0.047)。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321,P=0.020)。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苏友渺  林英华 《新中医》2020,52(11):101-104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拔罐疗法对粘连性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粘连性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拔罐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拔罐疗法治疗时加用毫火针,均治疗1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和随访3个月时的肩关节疼痛评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及炎性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2组VAS评分依次降低(P0.05),而Constant肩关节评分、GQOL-74评分依次提升(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和随访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Constant肩关节评分、GQOL-74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2组5-羟色胺(5-HT)、P物质(SP)含量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和随访3个月,观察组5-HT、SP含量和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拔罐疗法在粘连性肩周炎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高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痛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火针痛点治疗,对照组给予火针"肩三针"穴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12天。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量表、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PPI评分均明显下降,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痛点干预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优于火针"肩三针"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和随访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在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火针治疗,显著提高了肩关节周围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唐志仙 《新中医》2020,52(16):152-155
目的:观察消痛贴膏联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符合要求的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照射,照射后将吲哚美辛巴布膏贴于患侧肩关节,连续治疗3周;观察组采用消痛贴膏外用联合艾灸进行治疗,疗程3周。2组均进行心理护理、生活起居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和治疗措施护理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记录治疗期间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皮肤刺激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痛贴膏联合艾灸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患者可明显减轻患处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PH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9. 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 79%(P 0. 05); 2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每组21例。毫火针组以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隔日治疗1次,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常规针刺组以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每日治疗1次,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调整的CM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调整的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毫火针组调整的CMS评分单项(肩部疼痛积分、日常功能活动积分、肩关节活动度积分)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20/21)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85.71%,18/21,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拔罐较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改良火针刺骨合刺血拔罐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慢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穿刺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火针刺骨合刺血拔罐运动疗法,连续治疗4周。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VAS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β、TNF-α、hs-CRP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滑膜间隙积液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 00%(38/40)、75. 00%(30/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滑膜间隙积液量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火针刺骨合刺血拔罐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慢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自主功能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激痛点齐刺治疗,对照组加用激痛点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35%,对照组为88. 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VAS、PP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激痛点齐刺治疗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肩三针傍针刺联合运动灸法治疗肩周炎的即时及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肩三针傍针刺联合运动灸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行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评价肩关节疼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 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ROM、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或P 0. 01),且随访发现观察组疗效较治疗后无变化(P 0. 05),而对照组随访较治疗后肩关节各项指标评分均升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各评分均明显更低(P 0. 05)。结论:肩三针傍针刺联合运动灸法可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肩关节功能(C-M评分)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16%,对照组为76. 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C-M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用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2组均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重建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2周内采用红花化瘀汤熏洗患处,熏洗4周。术后6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周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 24%,高于对照组的63. 64%(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4~6周2组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主动向前屈曲活动、前屈力量、主观满意度评分均升高(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2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各角度均显著增加(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2~6周2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P 0. 05),且术后4、6周观察组肩关节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可显著改善肩袖损伤患者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冰敷消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莉 《新中医》2020,52(2):162-165
目的:观察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寒湿瘀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予按摩手法治疗,并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价日常活动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Constant-Murley量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2组肌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肩三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分为肩三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组(研究组,40例)和肩三针组(对照组,40例),两组治疗均隔2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差异。结果:研究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NRS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 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CMS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肩三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期肩周炎可显著提升愈显率,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较单纯肩三针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以热敏灸,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刺络拔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与肩关节功能评分(JOA),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有肩关节痛、活动受限病史3个月以上的肩周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电针加手法组和手法组,每组各40例。电针加手法组采用电针加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手法进行治疗,手法组只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角度和炎症因子TNF-α、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电针加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2. 31%(36/39);手法组总有效率80. 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电针加手法组肩关节主动活动角度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手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主动活动角度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 0. 05),但电针加手法组更优(P 0. 05)。治疗前电针加手法组炎症因子水平与手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 0. 05),但电针加手法组更优(P 0. 05)。结论:电针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林雅俪  张利华  叶妙芳 《新中医》2019,51(7):261-263
目的:观察在扶他林干预基础上以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104例肩周炎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2组均采取扶他林干预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加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疼痛评级指数(PR)I、现在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Constant-Murley量表疼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和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1),观察组疼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扶他林干预基础上以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可有效促进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0例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套管针刀治疗,观察组予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均每10 d治疗1次,连续治疗2次。观察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角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刀治疗,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早期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Zhang JC  Liu S  Lü JL  Chen ZX  Li J 《中国针灸》2011,31(10):869-873
目的:评价芒针深刺配合锋钩针、火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芒针、锋钩针、拔罐治疗,穴取肩髃、臑俞、臑会、肩前;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拔罐治疗,取穴同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镇痛疗效和肩关节功能活动疗效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疗效愈显率为91.7%(55/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4%(12/59)(P<0.001);肩部功能活动改善方面,观察组愈显率为91.7%(55/60),优于对照组的18.6%(11/59)(P<0.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Mell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芒针深刺配合锋钩针、火罐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