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总结分析中药口服治疗NLBP的治法、方剂、疗效、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等的进展。结果:目前虽有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但单纯口服中药治疗NLBP的报道很少,且大多没有进行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普遍观察期较短,缺乏深入的机理研究。结论:迫切需要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评价中药内服治疗NL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确其优势和特点,为治疗NLBP提供可借鉴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并探索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非特异性腰痛(NLBP)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排除已知疾病及病理变化导致的腰骶部疼痛。NLBP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针灸广泛应用于治疗NLBP。通过对不同的针灸疗法治疗NLB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梳理,发现治疗方案包括针刺、电针、艾灸、温针灸、刺络放血、针刀等方法。不同的针灸疗法对NLBP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不同针灸疗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NLBP的治疗缺乏针对性优化对照研究,缺乏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因此,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科学严谨地设计方案,以期完善针灸对NLBP的特色优化方案的构建,不断提高针灸治疗NLBP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综述近20年来夹脊穴针刺镇痛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报道,从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对疼痛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对p38MAPK、cAMP-PKA、ERK/NK-1信号通路的影响这3个主要方面,分析针刺夹脊穴的镇痛机制。认为针刺夹脊穴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仍存在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缺乏对细胞分子学、生物化学水平的深入研究、侧重于镇痛的即时与短期效应、对长期镇痛效果的维持关注不够等不足。今后应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开展严谨科学的研究来提高研究质量,进一步探索针刺夹脊穴的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4.
针刺镇痛是否是安慰剂效应近年来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争论,虽然为此做了大量关于针刺效应与安慰剂效应对比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定论。通过梳理总结目前针刺与安慰针刺的临床对照研究、期待效应与针刺镇痛关系的临床研究、针刺镇痛与安慰剂镇痛的机制研究,发现目前针刺与安慰针刺对照研究的对照方法不规范并存在不合理之处,针刺疗效是否受期待效应影响仍需进一步证实,且针刺镇痛与安慰剂镇痛的产生机制相似,将两者单独剥离出来研究存在困难。认为今后针刺效应研究应转换思路,更多地去研究针刺与其他治疗措施的区别,并且要利用安慰效应与针刺镇痛的协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综述太极推手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机制。NLBP危害大、发病率及复发率高,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太极推手切中NLBP发病机制,治疗NLBP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Fan GQ  Zhao Y  Fu ZH 《中国针灸》2010,30(11):965-968
从疼痛病症、针刺进针点、针刺工具及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不同角度,对近30年针刺镇痛文献进行分析,初步优化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以提高针刺镇痛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此研究非常薄弱.应用多因素分析法,系统分析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因素与镇痛效应、镇痛机制的关系,既可提高针刺镇痛疗效,又可全方位探索针刺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根据欧盟委员会颁布的下腰痛预防指南,被定义为无可识别的明确病理学改变(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骨折、马尾综合征等)的下腰痛[1]。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指腰痛病程大于3个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NLBP疗效较好,综述如下。1传统针刺赵锋等[2]对比龙虎交战针法(陆瘦燕式)、平补平泻针法、中频理疗3个治疗组。针刺—组取肾俞、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针刺治疗腰痛在国内外相关指南中的推荐情况及临床研究现状,为开展针刺临床研究和积累临床证据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Sinomed、维普、万方及中国临床指南文库、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家指南库(NGC)、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IGN)、新西兰指南研究组(NZGG)、加拿大医学会临床指南库(CMACPG)、国际指南网络(GIN),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发表的腰痛的指南中针刺的推荐情况和针刺治疗腰痛的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主要对照干预措施和临床结局指标选取情况,并对纳入分析的指南及临床研究的实用性及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国外指南13份,临床研究文献92篇;国内指南4份,临床研究文献379篇。国外腰痛指南仅做了针刺推荐,较少有推荐级别和具体针刺方案,临床指导意义欠缺;国内指南针对不同腰痛类别给出了详细针刺推荐级别和具体的针刺选穴、操作、疗程方案等,更加实用。国内外针刺治疗腰痛的临床试验在研究目的、方法学、报告的规范性等层面差异较大,目前的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等不足,积累的临床证据与临床实际存在差距的问题。结论目前针刺治疗腰痛临床证据和指南推荐与临床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亟需高质量的RCT证据和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证据来促进实用性指南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疾病的近期疗效已被众多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机制也多有基础研究阐释,但针刺的远期疗效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手段的完善,为探讨针刺远期疗效的具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依据。针刺远期疗效的发挥依赖于组织损伤后的稳定恢复,而干细胞是组织再生之源,其激活、增殖、分化过程为组织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提供可能。此外,维持内环境稳态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病理状态下动态平衡被破坏,造成一系列疾病反应,而纠正稳态失衡、恢复机体自稳态是针刺产生远期疗效的重要保障。故从针刺调控干细胞促进组织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维持机体自稳态的角度,探讨针刺产生远期疗效的可能机制,为针刺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5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莲花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抗氧化等.目前研究证实,金莲花可以调节呼吸道黏膜免疫状态,增加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改善炎症状态、促进炎症恢复.但还存在以下问题,金莲花药效成分种类较多,其治疗鼻黏膜炎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仍不明确,且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为...  相似文献   

12.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文献,从针刺穴位的选择、对照组的设置、疗效指标的选取等方面综合评价针刺降压的临床疗效,并对现有针刺降压临床试验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特别是近期降压疗效较好,但仍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因此,基于中医理论及循证医学理念合理选穴,开展更多设计规范、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并加强长期随访及降压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疼痛病症、针刺进针点、针刺工具及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不同角度,对近30年针刺镇痛文献进行分析,初步优化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以提高针刺镇痛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此研究非常薄弱.应用多因素分析法,系统分析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因素与镇痛效应、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综述揿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表明近十年来揿针疗法在治疗骨关节疾病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浅刺久留针达到减少针刺时疼痛、延长针刺效应时间,提高了疗效,以其简便、价廉、安全、有效、舒适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存在治疗病种相对分散,病例偏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不一,且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等不足,并提出了今后揿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星  沈燕  彭拥军 《河南中医》2024,(4):614-620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节脑部血流速度、影响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炎性反应、调节中枢镇痛机制、抑制神经元激活、抑制胶质细胞活化、促进阿片类受体、调节脑-肠-菌轴等。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逐渐丰富,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治法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针刺研究方向;没有区别证型,未发挥最大疗效;缺乏对机制之间联系及整体的研究等。今后,可加强对灸法治疗偏头痛机制的研究,促进临床治疗多样性,充分发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作用;研究针灸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机制的区别,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性,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挖掘不同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针灸治疗偏头痛整体机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疼痛性疾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但近几年国外关于针刺镇痛临床研究的阴性结果报道,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外针刺镇痛有效性结论的歧见。本文从1)咖啡因与疼痛的关系,2)腺苷及其受体与咖啡因,3)针刺镇痛与咖啡因等3个方面分析了咖啡因与中、外针刺镇痛效应差异的可能联系。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中等剂量咖啡因可以削弱针刺对小鼠足底切口痛模型的镇痛效应,而咖啡因在多种饮食物中存在,同时也是咖啡的主要成分。在西方,大约有85%以上的成年人有咖啡饮用习惯,因此,笔者旨在围绕咖啡因、腺苷及其受体、针刺镇痛3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咖啡饮用习惯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可能影响,为分析中、外针刺镇痛效应的疗效差异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刚  张海波 《河南中医》2023,(1):146-151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stipation, FC)主要包括针刺疗法、中药辨证论治及耳穴压豆等,且针对不同人群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相关报道显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F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对FC的发病机制研究尚未明确,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对FC缺乏深入研究,临床研究中纳入的随机对照样本质量不高,缺乏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今后,应深入挖掘探究其发病机制,优化治疗方案,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索近10年来针刺治疗对高血压造成靶器官损害影响的文献,整理针刺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研究现状,发现针刺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主要体现在心、脑、肾、血管系统4个方面:改善心脏结构及功能、促进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保护肾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分别从基础、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资料显示,针刺治疗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疗效明确,降压的同时,可减轻高血压对靶器官造成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但仍存在如运用单一针刺治疗时,基础研究较临床研究多、针刺治疗时药物应用未能体现等许多问题。因此,今后需开展大量临床研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疗效显著,患者的主观评价是目前临床研究中衡量针刺镇痛效果的常用标准,但缺乏客观性和精准性.近年来,有研究尝试应用磁共振成像和机器学习方法,分析针刺治疗前后患者大脑的磁共振影像,识别具有特异性的神经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不仅有助于阐释针刺镇痛的脑机制,且有望发展为研究针刺镇痛效应的客观指标.本文从基于磁共振...  相似文献   

20.
查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2008—2019年针推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相关临床及机制研究的文献,从推拿与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结合方面进行综述,指出推拿结合针灸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软骨代谢,促进物质循环等来改善症状,目前有关基础研究较少,机制尚不明确,具体针法作用疗效、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及远期效应等方面仍待完善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