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产妇(62例)及普通产妇(56例),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对CSP产妇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CSP患者中49例为孕囊型,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24例患者孕囊内可见典型卵黄囊或胎芽,活胎可见胎心搏动,孕囊旁可见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血液供应均来源于切口处肌层;13例为包块型,均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内部信号多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部分患者无回声,包块周围血流丰富,信号以低阻血流信号为主。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安全出院,其中19例采用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恢复不理想后行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28例患者行刮宫术治疗成功,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 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孕囊或团块与瘢痕的位置关系、血流分布及子宫肌壁等情况,通过图像能够更精准的评估孕囊确切生长的位置及与子宫疤痕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剖宫产CS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孕期孕妇先兆流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0月—2019年8月60例早孕期先兆流产孕妇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产检正常的早期妊娠孕妇60例为对照组。2组孕妇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孕妇子宫动脉、子宫螺旋动脉以及黄体血流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比较2组孕妇的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子宫螺旋动脉以及黄体血流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孕囊外形饱满,胎芽大小与孕周相符,可见卵黄囊,胎心搏动正常。研究组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孕囊位置正常,或者处于宫腔中下段,孕囊外形稍欠规则或正常,胎芽略小或正常,可见卵黄囊,胎心和原始心管正常波动。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孕期孕妇先兆流产鉴别诊断中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术后动态观察孕囊变化。结果 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均为胎囊型,孕囊形态结构完整,孕囊前有子宫壁肌层完整覆盖,彩色多普勒示孕囊周边呈较丰富环状血流信号;15例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均一次性成功,治愈率为100%;穿刺治疗后孕囊逐渐变小,随后脱落或被吸收,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还可行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治疗及术后动态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住院治疗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的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妊娠囊位置、子宫切口部位回声、瘢痕处肌层厚度、妊娠囊与子宫切口关系以及血流分布。结果 3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超声诊断正确18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3.3%。所有孕妇在宫腔正常位置未见妊娠囊,在子宫下段切口部位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妊娠囊或团块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根据声像图特征,将子宫下段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完全嵌于瘢痕型(13例)、妊娠囊部分向宫腔内生长型(6例)及瘢痕处混合性团块型(1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观察瘢痕处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PW显示平均RI值〈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确定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开展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检查,分析其检出率和检出类型。结果 10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中,刮宫术后确定妊娠囊型67例和包块型33例。经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检查,共检出93例子宫瘢痕妊娠,其中妊娠囊型65例,包块型28例,子宫瘢痕妊娠检出率为93.00%(93/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6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45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并回顾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穿刺注药治疗及其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根据声像图特征分为孕囊型19例,团块型23例,混合型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穿刺注药治疗16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3例,药物保守治疗6例,宫腔镜或腹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加清宫术12例,子宫动脉栓塞化疗7例,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证实,诊断准确率为86.7%,误诊6例,术后诊断2例为宫内妊娠先兆流产,1例为难免流产,1例为稽留流产,1例为宫内妊娠不全流产,1例为宫颈妊娠。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早期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可靠方法,同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穿刺注药治疗也是治疗该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二维,彩色血流多普勒在早期妊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经阴道二维,彩色血流多普勒在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149例人流患者自愿接受本项检查。研究结果表明,经阴道超声(TVS)对早期妊娠结构,如孕囊、卵黄囊、胎心搏动,胎头及胎体辨别、颅骨、脊柱、心脏等均较经腹部超声(TAS),提前1~2周显示,且结构更清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CD)在早期妊娠全部病例均可测到双侧子宫动脉血流,97%测到滋养层血流,78%可测到妊娠黄体血流,5周以后92%可测到胎儿主动脉血流,7周以后88%可测到脐动脉血流,9周以后可测到脑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4例子宫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点,比较保守治疗前后声像图及血流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并参考血β-hCG变化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将子宫瘢痕妊娠分为三型:①胚囊型16例;②不均质团块型14例;③混合型(不规则孕囊+团块型)4例.治疗前子宫瘢痕妊娠孕囊周围肌层或团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可探及低阻力指数血流信号,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血流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孕囊周围肌层或病灶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阻力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有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能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在制定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及随访中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17-2619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子宫腔内未见妊娠囊,于子宫峡部切口处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回声,妊娠囊周围与包块内可见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根据超声特征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型妊娠与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其中妊娠囊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典型的妊娠囊征象,混合性包块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杂乱回声团块,回声团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低阻血流,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40例患者诊断为妊娠囊型妊娠,58例患者诊断为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妊娠囊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包块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收治的26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26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超声确诊250例,诊断符合率93.3%;误诊18例,误诊率6.7%,其中单纯孕囊型212例,混合回声型56例。根据孕囊与子宫前壁峡部浆膜层的距离将单纯孕囊型分为两种亚型:Ⅰ型(3 mm)130例,Ⅱ型(≤3 mm)82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便、准确、快捷及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28-429
目的探讨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行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检出率,并统计阴道+腹部超声检出不同瘢痕妊娠分型与手术结果符合率,记录不同瘢痕妊娠分型的声像特征。结果子宫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出率(98.28%)、联合检查检出率(100.00%)均高于单纯腹部超声(84.48%)(P<0.05);阴道+腹部超声检出单纯妊娠囊型33例,部分位于子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6例,2例误诊为恶性滋养细胞型,阴道+腹部超声检出不同瘢痕妊娠分型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6.55%(56/58);单纯妊娠囊型:子宫下段瘢痕位置可见孕囊,有丰富低阻血流,无回声;部分位于子宫腔型:子宫下段与瘢痕位置均可见孕囊,周边有血流,无回声;混合回声包块型:子宫下段可见孕囊,有丰富低阻血流,瘢痕位置存在不均质混合回声,包块内无回声。结论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准确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情况,且对不同瘢痕妊娠分型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临床转归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声像图表现为孕囊型9例和混合回声型3例。其中孕囊型分为3型:①3例孕囊位于切口表面,血流不丰富;②4例孕囊陷入切口内,血流丰富;③2例孕囊自切口处向膀胱方向突起,血流丰富。保守治疗过程中,超声检查显示病灶逐渐缩小,血流逐渐减少到消失,血HCG逐渐降低到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及时、准确作出诊断;根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分型,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并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3.
孙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3014-301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4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图像特征,超声辅助治疗方法,转归及病例结果.结果 声像图表现为孕囊型18例,混合型6例.其中19例药物保守及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1例行子宫峡部切开,清除妊娠物及修补术,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不同声像图特征进行分型,选择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及随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1岁.停经45 d,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1 d来诊.彩超检查:子宫平位,正常大小.于子宫颈管内探及1.8 cm×1.9 cm的孕囊暗区,内见0.8 cm×0.9 cm的胚芽组织回声,无胎心搏动;可于孕囊内见一卵黄囊回声,直径0.5 cm.彩色多普勒显示孕囊周边丰富的环状血流,流速(9.0/4.8)cm/s,阻力指数0.47(图1).超声诊断为宫颈妊娠(宫颈内早孕).收住院行宫颈诊刮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疗效的价值.方法 分析20例经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患者HIFU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对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例胚囊型治疗后孕囊塌陷、变形、胚芽未见长大,6例卵黄囊回声稍增强、壁增厚,血流轻度减少;6例包块型治疗后回声先稍增高,而后中央区回声减低,最终表现为稍高回声,血流明显减少.治疗后1周、4周RI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RI高于治疗后1周(P均<0.05);但T-HCG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IFU治疗割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及随访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夏邑县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接诊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5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准确性及误诊情况。结果:根据声像图显示,子宫瘢痕可分为孕囊型、混合性及不均质包块型,其中包含孕囊型27例,混合型5例、不均质包块型18例;阴道彩超检查准确率为92.00%(46/50),显著高于腹部彩超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分型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患者均行经腹超声检查,将经腹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腹超声在孕囊部分突入型、孕囊完全突入型、混合团块型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已经确诊的不同分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给予相应的方法治疗,记录不同分型下患者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6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患者中孕囊部分突入型34例,瘢痕处孕囊完全突入型29例,混合团块型4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腹超声检查,65例最终确诊,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01%(P0.05);瘢痕部位孕囊部分突入型患者腹部超声下瘢痕部位可见切口假腔,孕囊下缘呈三角形状,并嵌入其中;孕囊前方肌层变薄,厚度减少;瘢痕处孕囊完全突入型患者经腹超声下孕囊内可见卵黄囊,部分患者伴有原始心管搏动,孕囊前方肌层变薄,厚度在0-6 mm;混合团块型剖宫产超声下前方肌层变薄,厚度在0-5mm,超声下血流信号丰富;6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确诊患者均进行相关治疗,5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行药物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行单一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患者得到恢复,治愈出院。结论将腹部超声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能提高不同分型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患者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卫苏娜 《临床医学》2012,32(10):83-8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及监测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诊治的3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妇女的超声图像、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具有特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监测治疗后瘢痕处妊娠物二维图像及血流信号变化情况。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有效地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阴道内超声诊断CSP的特点和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对患者行经阴道扫查。结果 26例患者妊娠囊均着床在子宫下段切口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滋养血流来自切口部位。子宫轻度增大18例、无增大8例。24例患者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改变、2例宫腔内可见不均质高回声。14例表现为子宫前壁峡部切口处单纯孕囊,子宫浆膜层与孕囊之间肌层部分缺如;12例表现为不均质团块型,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失常,切口处肌层菲薄,其中10例子宫下段非均质病灶区内及周边均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见五彩状血流,阻力指数(RI)为0.28~0.55。结论经阴道内彩超在早期诊断CSP方面有确诊率高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