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拜阿司匹林、他汀类、奥拉西坦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及丁苯酞软胶囊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伴应激性高血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糖代谢、C-肽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伴应激性高血糖的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红花黄色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对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C肽(FCP)、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 11%vs. 73. 33%)(P0. 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血清CRP、MCP-1、FBG、FINS、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FCP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APTT、PT延长(P 0. 05),D-二聚体、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较低(P 0. 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伴应激性高血糖的ACI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糖代谢及C肽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血管活性因子、肺动脉压和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中介素(IMD)、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内皮素-1(ET-1)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右心房平均压(RAP)。结果 :治疗前,两组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PAP和RAP水平均降低,RV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肺血管活性因子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MD、ADM及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可有效减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ml,每日两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疗程均为两周。治疗前后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T、APTT、出血性事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对治疗的有效率、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RP水平等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4.10%,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5.90%(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RP水平经比较未见显著性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时研究组CR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苯肽联合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35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6个月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低回声斑块比例、混合回声斑块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应用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通过降低患者血脂指标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低回声斑块比例和混合回声斑块比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作用及对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另静滴红花黄色素,对照组静滴极化液,两组均连续治疗7 d。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LVEF和CO均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和CO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而且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时间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3.33%,对照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75.00%。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显著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检查评价他汀类联合红花黄色素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高分辨MRI检查显示颈动脉存在斑块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0)。对照组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天一次;试验组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天一次,联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缓慢滴注,每天一次。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斑块长度、厚度、最大横截面积。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斑块长度、厚度、最大横截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C、LDL-C、TG及血管斑块长度、厚度、最大横截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先进的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定量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更为客观准确地证实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红花黄色素在降脂、逆转颈动脉斑块方面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血脂水平正常、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不同斑块类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脂质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减少,而纤维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47-414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溶解对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斑块面积、斑块厚度、斑块数量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轻度肝功能异常、重度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脑梗死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缩小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及厚度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吡拉西坦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MSE、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31-3432
选择肾内科收治的90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降糖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UAER、hs-CRP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经治疗后,两组UAER、hs-CRP均得到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UAER、hs-CRP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缬沙坦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UAER、hs-CRP,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B蛋白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组间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MMP-9、S-100B蛋白、NO水平。结果脑梗死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2%vs.80.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13.1±3.6分vs.16.8±4.2分),血清MMP-9、S-100B蛋白、NO水平降低(72.6±11.4 ng/ml vs.90.1±12.5 ng/ml,122.3±35.6 ng/L vs.174.8±40.9 ng/L,65.4±7.3μmol/L vs.70.2±8.5μmol/L),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降低血清MMP-9、S-100B蛋白、NO水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住院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10 mg/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及低密度脂蛋白 - 胆固醇(LDL - C)和CD62p、CD6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 - 胆固醇(HDL - 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发现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降脂、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从而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银杏达莫对脑梗死血流变、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前后行血流变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银杏达莫能显著改善脑梗死血流变及凝血指标,而无明显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血清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SP-1、hs-CRP、IL-6的表达,24h Holter检测室性期前收缩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控制率为93%,优于对照组的85%;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高于照组显;血清TSP-1、hsCRP、IL-6的降低幅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具有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降低血清TSP-1、hs-CRP、IL-6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静脉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及胃肠道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观察组腹胀、腹泻例数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便秘、呕吐例数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Hb、P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42.31%(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及胃肠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针联合口服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肝郁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脑梗死后出现失眠症状的患者90例,经辨证分型为肝郁化火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三组,每组30例,治疗28天(4疗程)总结疗效。常规西药组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针联合口服疏肝解郁胶囊。穴位注射组予红花黄色素针穴位注射。三组的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在治疗14天(2疗程)、28天(4疗程)后进行前后比较,三组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结束后三组疗效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右佐匹克隆组的56.67%和穴位注射组的60%(P<0.05);治疗2、4疗程后,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睡眠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更佳,且随着疗程的延长,改善越明显(均P<0.05)。结论 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针联合口服疏肝解郁胶囊有效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并且随着疗程的延长,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盐酸小檗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rouse积分以及不稳定斑块数目组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和ox-L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