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对梅毒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2例梅毒患者检测了特异性IgM抗体,并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在一期梅毒的阳性率为73.3%(11/15),在二期梅毒的阳性率为88.9%(16/18),二者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6363,P>0.10).在潜伏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6.1%(6/23),非常显著地低于早期显性梅毒(χ2=17.6189,P<0.005).在一期、二期和潜伏梅毒,RPR和TPPA的阳性率均为100%.入组前2~24个月已经正规抗梅治疗的梅毒16例,其中IgM抗体阳性2例.结论 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诊断一期梅毒并不优于RPR和TPPA.IgM抗体在潜伏梅毒敏感性低,其诊断应依靠RPR和TPPA.目前不推荐单独检测抗梅毒IgM抗体来监测病情和判断疗效.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胶体金法(SYP)联合检测在梅毒筛查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RUST法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TRUST对2期梅毒的阳性率较高,为100%,而对1、3期梅毒的阳性率较低,平均为83.96%,胶体金法对各期梅毒的检出率均较高,平均为99.06%,与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与TP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TPPA更方便快捷。根据胶体金和TRUST的实验结果,结合症状和病史可初步对梅毒进行诊断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及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滴度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分析其在性病门诊中对各期梅毒检测的意义。方法对在医院门诊确诊的182例各期梅毒患者,同时进行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IgM)和RPR滴度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意义。结果检测的182例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患者IgM阳性率46.67%(14/30),RPR阳性率73.33%(22/30);二期梅毒患者IgM阳性率30.61%(15/49),RPR阳性率81.63%(40/49);隐性梅毒IgM阳性率2.91%(3/103),RPR阳性率61.17%(63/103)。结论RPR和特异性梅毒抗体IgM检测各有其优缺点,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防止梅毒的误诊、漏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梅毒孕妇及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7年海南省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中的1 152例梅毒孕妇及其所产的1 152例新生儿标本,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聚试验(TPPA)及梅毒螺旋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试验(TP-IgM)检测。结果 1 152例孕妇中TRUST和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78.82%(908例)和100.00%;1 152例新生儿中TRUST和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47.14%(543例)和97.14%(1 119例);新生儿确诊先天梅毒37例(3.21%),TP-IgM阳性有34例,新生儿TRUST滴度大于或等于母亲TRUST滴度的4倍有10例(7例TP-IgM阳性,3例TP-IgM阴性)。结论 TP-IgM检测为先天梅毒诊断的必要的梅毒血清学检查,再联合TRUST和TPPA检测可提高诊断先天梅毒的准确率,新生儿梅毒TRUST滴度≥1∶64,可作为先天梅毒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梅毒螺旋体(TP)外膜脂蛋白抗原TP15、TP17、TP42、TP47相关特异性抗体,在一期和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的检出状况,评价其在早期梅毒血清学诊断应用的意义。方法用线性免疫分析(Lineimmunoas-say)方法对24例一期梅毒病人,54例二期梅毒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分析TP15、TP17、TP42、TP47相关特异性抗体与临床特征及传统血清学方法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一期梅毒病人血清中,TP15、TP17、TP42、TP47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2%、100.0%、91.7%和95.8%,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TP15抗体阳性率为87.0%,TP17、TP42和TP47抗体均为100.0%。结论梅毒螺旋体外膜脂蛋白抗原特异性抗体产生与感染时间相关,TP17抗体出现最早,在一期和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TP42和TP47抗体也均有高的阳性率,TP15抗体在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的阳性率较一期梅毒病人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颗粒凝聚试验(TPPA)3种方法对梅毒患者的检测效果。方法 765例梅毒患者均接受TRUST、TP-ELISA、TPPA试验检测,分析3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TPPA、TP-ELISA、TPPA试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78%、20.00%、17.25%,3种方法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T、TP-ELISA、TPPA检测对梅毒患者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检查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26例梅毒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梅毒的诊断标准[2]:其中Ⅰ期梅毒10例,Ⅱ期梅毒9例,Ⅲ期梅毒4例,潜伏梅毒3例;另选10例经临床确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SLE、肺结核的作为对照组;以及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标本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检查方法同时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各厂家要求进行。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RUST法对梅毒的检测阳性率为80.77%(21/26),TPPA法对梅毒的检测阳性率为96.15%(25/26),TPPA检测法对梅毒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检测法(P0.05)。TPPA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TRUST检查法(P0.05)。且检测Ⅲ期梅毒及潜伏梅毒的阳性率分别均高TRUST检测的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TRUST检测法是临床常用的梅毒确诊试验,但其不适合大量标本的筛查,更适合用于TRUST测定阳性后的确诊试验,建议临床检验医师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梅毒逆向筛查程序方案,分析其在实验室诊断及梅毒筛查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同时对2015年1至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各门诊及病房梅毒筛查者23 389份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为标准,方法间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通过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的比较,分析TP-ELISA作为初筛方法的梅毒逆向筛查程序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统计TP-ELISA的S/CO值与TPPA阳性结果的相关性,简化逆向筛查程序。结果 23 389份标本中,TPPA筛查阳性率为3.38%(790份),TP-ELISA、TRUST筛查阳性率分别为3.63%(849份)、1.89%(443份)。TP-ELISA与TPPA在梅毒筛查时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K=0.954),TRUST与TPPA一致性一般(K=0.693),TP-ELISA的灵敏度为99.1%,大于TRUST的灵敏度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发现,当TP-ELISA的S/CO值≥5.0时,其结果与TPPA结果完全一致;当TP-ELISA的S/CO值分布在1.0~4.99之间时,有66例假阳性;当TP-ELISA的S/CO值≤1.0时,所有样本中存在7例假阴性(6例样本TRUST阳性)。结论 TRUST敏感度较低,单独作为梅毒筛查不利于大量隐性梅毒患者的发现;TP-ELISA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与TPPA一致,其操作简单,可以自动化批量检测,成本低,适用于临床大样本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进行总结比较,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验方案。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三种方法对274例标本进行检测,其中梅毒患者101例,对照组(非梅毒患者)173例,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出73例,阳性率72.28%,TP-ELISA法检出98例,阳性率97%,TPPA法检出100例,阳性率99%。TPPA法与TP-ELISA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与TPPA法、TP-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患者应用TRUST和TPPA联合检验,复诊患者用TRUST方法检测以观察治疗效果;而TP-ELISA和TPPA临床意义相当,两者可选其一作为确证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1例COVID-19确诊患者和41例非COVID-19患者的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非COVID-19组血清中SARS-CoV-2抗体IgM、IgG及联合检测(IgM或IgG)的阳性率;用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COVID-19组血清中SARS-CoV-2抗体IgM、IgG及联合检测(IgM或IgG)的阳性率,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COVID-19组平均发病时间为(16.9±5.4)d。其中22例IgM阳性,阳性率为43.1%;47例IgG阳性,阳性率为92.2%;49例联合检测(IgM或IgG)阳性,阳性率为96.1%。非COVID-19组中,1例IgM阳性,阳性率为2.4%;0例IgG阳性,阳性率为0;1例联合检测(IgM或IgG)阳性,阳性率为2.4%。在COVID-19组中,化学发光法与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联合检测(IgM或IgG)的阳性率分别为96.1%和68.6%,化学发光法优于胶体金法(P<0.05)。结论 SARS-CoV-2抗体的检测对COVID-19诊断有重要的意义,且化学发光法检出率优于胶体金法。  相似文献   

11.
未经治疗梅毒患者脑脊液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滋病病毒 (HIV)阴性、未经治疗、且无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的梅毒患者的脑脊液常规及梅毒抗体的检测情况 ,并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36例未经治疗且无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的梅毒 (其中二期16例 ,隐性 2 0例 )患者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常规、梅毒暗视野检查、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脑脊液梅毒抗体试验、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试验 [(RPR)、IgM、梅毒参比试验 (VDRL)、荧光密螺旋体抗体 (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FTA Abs) ]检测。结果 在所检测的 36例梅毒患者脑脊液中 ,常规检测发现 2 4例 (6 6 6 7% )蛋白升高 ,11例 (30 6 % )葡萄糖升高 ,未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 ;有 19例 (5 2 78% )梅毒患者脑脊液存在≥ 1种梅毒抗体。其中 6例 (16 7% )VDRL阳性 ,13例 (36 39% )FTA Abs阳性 ,14例 (38 33% )TPHA阳性 ,RPR、IgM、TP PCR及梅毒暗视野检查均阴性 ;二期和隐性梅毒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脑脊液VDRL、FTA Abs、TPPA三种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其脑脊液存在异常 ,这些异常的结果表明部分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3种梅毒螺旋体(TP)-lgM抗体检测试剂的性能比较,为推广此项目和临床选择试剂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检测试剂(作为参考试剂)和两种蛋白印迹法(WB)试剂分别检测103例梅毒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TP-lgM,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3例梅毒患者中的一期梅毒、二期梅毒、胎传梅毒、神经梅毒、隐性梅毒患者,经FTA-ABS法检测,TP-lgM阳性率分别为85.7%(6/7)、100%(20/20)、90.9%(10/11)、33.3%(6/18)、46.8%(22/47)。经Kappa检验分析,WB1试剂与FTA-ABS试剂一致性好(Kappa=0.736),WB2与FTA-ABS试剂、WB1试剂一致性均较差(Kappa=0.565,Kappa=0.566)。结论建议临床使用与"金标准"(FTA-ABS试剂)结果一致性好的WB试剂检测TP-lgM。  相似文献   

13.
四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君霞  巫翠云  何林 《山东医药》2008,48(1):122-12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局部分泌物或渗出物中梅毒DNA.结果 :TRUST、TP-ELISA、TPHA、FQ-PCR法灵敏度分别为84.3%、96.1%、94.1%、97.1%,特异性分别为93.5%、98%、100%、100%.TRUST在一、三期梅毒的阳性率最低(66.7%和50%);FQ-PCR在一期梅毒阳性率最高.提示TP-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TPHA可作为梅毒确诊方法;TRUST可应用于梅毒治疗疗效监测;早期梅毒的诊断首选FQ-PCR.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妊娠梅毒患者与配偶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降低梅毒发病率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19例妊娠梅毒患者的配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均阴性者,3个月后复查TRUST和TPPA。对妊娠梅毒患者与配偶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9例妊娠梅毒患者,TRUST滴度范围为1∶1~1∶256,TRUST滴度≥1∶16者45例,TRUST滴度1∶16者174例。1例合并HIV(+)。3例为二期梅毒,其中2例夫妻同患二期梅毒,另1例配偶TRUST滴度为1∶16,无临床症状。53例配偶TRUST和TPPA均阳性。配偶TRUST滴度≥1∶16者18例,TRUST滴度1∶16者42例。7例配偶TRUST阴性,TPPA阳性,其中1例6周后复查TRUST转为阳性。妊娠梅毒患者TRUST滴度1∶16组的174名配偶,24.1%(42/174)为梅毒感染者;妊娠梅毒患者TRUST≥1∶16组的45名配偶,40.0%(18/45)为梅毒感染者,两组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P0.05)。结论此次调查对象大多数为潜伏梅毒,开展妊娠梅毒的普查,对妊娠梅毒的配偶进行追踪检测,是降低梅毒发病率的有效方法。TPPA比TRUST更适合梅毒高危人群的筛查试验;TRUST滴度≥1∶16的妊娠梅毒的配偶,梅毒感染率高于滴度1∶16的妊娠梅毒配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按照正向策略、反向策略和欧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ECDC)反向策略三种流程,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实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试验(CLIA)检测所有血清标本,比较3种检测策略对梅毒的检出价值。结果选择865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再选择同期排除梅毒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3种方法对不同分组的梅毒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RUST、CLIA和TPPA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7.28%,99.88%,99.54%,特异性分别为98.00%,97.00%,100.00%,准确度分别为88.39%,99.59%,99.59%;正向策略、反向策略和ECDC反向策略的敏感性分别为85.20%、99.42%、99.54%,特异性分别为98.00%、97.00%、100.00%,准确度分别为86.53%、99.17%、99.59%。结论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性能不一致,反向策略或ECDC反向策略具有更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适用于临床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亚群(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CD19+CD24hi CD27+B细胞)的百分比,及其在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梅毒诊疗指南(2014)》标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的43例梅毒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在治疗前及苄星青霉素治疗后2个月进行随访,对每次随访患者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CD19+CD24hi CD27+B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43例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13例,二期梅毒16例,隐性梅毒14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未经治疗的一期、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CD19+CD24hi CD27+B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梅毒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9+CD24hi CD27+B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梅毒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百分比与TRUST滴度呈正相关(P0.01);CD19+CD24hi CD27+B细胞百分比与TRUST滴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有可能是一期、二期梅毒患者的重要免疫学变化指标之一。苄星青霉素治疗能快速有效降低一期、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 B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都安、平果地区健康幼托儿童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状况,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幼托机构健康儿童135例静脉血标本,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IgM和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5例健康幼托儿童血样中EV71 IgM抗体阳性3例(2.22%),CVA16 IgM抗体阳性12例(8.89%),EV71 IgG抗体阳性110例(81.48%),CVA16 IgG抗体阳性112例(82.96%)。女童EV71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00%,86.76%,男童的EV71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4.48%,76.12%;女童CVA16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00%,86.76%,男童的CVA16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4.48%,76.12%,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病毒EV71和CVA16的隐性感染在健康幼托儿童中较为普遍,学龄前儿童是感染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在核酸阳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规律。方法:纳入176例核酸阳性的确诊COVID-19患者,以发病病程<2、3、4周、>5周为时间点抽取患者外周血样本,应用胶体金法检测其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临床分型、就医间隔、发病病程、核酸复测结果等之间的关系,并监测19例患者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病程和年龄的患者SARS-CoV-2特异性IgG的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性别、临床分型、就医间隔、核酸复测结果的患者IgM、IgG的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病程在2周内、3周、4周、5周及以上的患者,IgM的阳性率分别为55.6%、47.4%、60.5%、52.7%(均P>0.05);IgM抗体的阳性率在第4周左右达到最高值;IgG的阳性率分别为77.8%、84.2%、97.4%、100%,不同时间点的抗体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受动态抗体监测的19例患者中,8例患者在病情稳定或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其IgM表达转阴或减弱。结论: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在COVID-19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年龄、发病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血清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通过计算机分析选择梅毒螺旋体优势抗原表位,构建了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HB101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高纯度融合抗原。在此基础上,以纯化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利用该方法与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同时检测了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并成功建立了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及试剂。对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ELISA、TRUST、TPHA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5.40%(95/126)、72.22%(91/126)、70.63%(89/126),其中TRUST有29例,TPHA有6例为可疑阳性。TPHA检测的6例可疑阳性中,有5例ELISA、TRUST均为阳性;而TRUST测出的29例可疑样品中,仅7例ELISA、TPHA阳性。结论 多表位嵌合抗原ELISA试剂在特异性、敏感性与TPHA法相近,但明显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方法学差异.方法 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722例标本,同时与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对722份样本的检测中,ELISA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98.26%,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0.46%和1.91%,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RUST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84.39%,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21.08%和5.10%;ELISA和TURS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LISA测定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在日常大量标本检验时优于TR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