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9)
目的分析我国初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水平及其与细胞免疫水平和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数据,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在上海初治HIV感染者1 056例,病毒载量检测率64.6%。病毒载量的中位数为31 221拷贝/mL,21.0%的感染者(222人)病毒载量 10万拷贝/mL,年龄 50岁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200个/μL的HIV感染者中,病毒载量 10万拷贝/m L的占比分别较≤50岁和CD4细胞 200个/μL的高。HIV感染者对非核苷类药耐药率9.28%,病毒载量 10万拷贝/m L的原发非核苷类耐药占比与病毒载量较低人群无差异。结论初治HIV感染者中高病毒载量的HIV感染者比例高,中位病毒载量高,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是高病毒载量的预测因素。建议使用整合酶或蛋白酶抑制剂作为第三种药物,减少治疗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地方病通报》2017,(1)
目的了解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病毒载量状况,为今后阿克苏地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各县(市)送检的已治疗HIV/AIDS的血浆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分析比较该人群病毒载量的构成比。结果 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HIV/AIDS的病毒载量,2 014份(75.15%)每毫升血浆中核酸量103 copy,398份(14.85%)为103~104 copy,230份(8.58%)为104~105 copy,38份(1.42%)≥105 copy;不同性别(χ~2=12.299)、不同民族(χ~2=29.250)和不同地区(χ~2=71.304)的总体概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已治疗人群病毒载量的总体概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7,P0.05)。结论 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HIV/AIDS的病毒载量总体水平较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以应治尽治为基础,同时高度关注高病毒载量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261例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毒在体内复制水平。方法采用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试验(RT-PCR)测定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并对不同性别、不同感染途径及不同年龄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进行比较。结果 261例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范围为:1.73~7.00Log/mL,均值为4.67Log/mL,其中病毒载量3Log/mL 7例,占2.68%,3~5Log/mL 165例,占63.22%,5Log/mL89例,占34.1%。另外,不同性别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性传播途径与男男性行为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的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岁与≥18岁的各年龄组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偏高,应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利于降低HIV感染者发病和死亡风险,同时亦可降低HIV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病人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对后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安徽、河南等7个地区选取97例病毒载量大于检测限,同时<1 000拷贝/mL的血浆样本,采用实验室自制(in house)方法扩增pol区的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区,片段长度1.3kb,测得序列并经编辑后,提交至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http://hivdb.Stanford.edu),分析耐药位点与耐药程度。结果在耐药毒株出现的初期,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是主要耐药药物,特别是对其中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的耐药是导致病人耐药的主要因素。在病毒载量>150拷贝/mL<1 000拷贝/mL的病人中,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耐药位点增加,耐药谱扩大(耐受药物种类与>1 000拷贝/mL的治疗失败病人相似)。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关注病毒反弹早期还处于低病毒载量的病人,其耐药检测结果可以有效预测后期的治疗失败和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炎症、纤维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HBsAg阳性患者,筛选出20 IU/mL2检验。结果 36.59%(15/41)低病毒载量HBV感染者肝脏炎症和/或纤维化≥G2/S2。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为>200~2 000 IU/mL患者11例(73.33%),HBV DNA为20~200 IU/mL患者4例(26.67%);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2占比73.33%(11/15)、纤维化程度分期S2占比46.67%(7/15);ALT≤30 U/L占比46.67%(7/15);年龄≥30岁占比86.66%(13/15);LSM>17 kPa占比6.67%(1/15),LSM 12.4~17 kPa占比46.67%(7/15),LSM 9.4~12.4...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血液标本HIV病毒载量(VL)及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和流式细胞分析系统,对重庆地区部分HIV病毒感染者169份血液标本的VL和CD4平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9份标本中VL能被定量的有160份(94.7%),其结果6.0×103~2.80×107拷贝/ml之间,CD4细胞计数3~836个/μl.经相关性分析,CD4细胞值与VL对数值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平行检测VL和CD4细胞数可帮助了解疾病进展状况,选择开始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8.
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测定HIV病毒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目前进口试剂较昂贵的情况下,探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从全国4个省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采集110份样本,每份样本均同时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NASBA与深圳匹基生物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测定血浆中HIV RN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数据间的关系。结果HIV样本病毒载量处于3.5×103-1.0×105拷贝/ml范围时,一致性较好,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在小于103拷贝/ml范围内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当病毒载量处于1.0×103-3.5×103拷贝/ml范围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病毒载量处于大于105拷贝/ml的范围时,虽然两种检测方法数值之间无相关性,但均显示处于105以上的较高数值范围。结论NASB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检测方法在3.5×103-1.0×105拷贝/ml范围内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结果与国际上较常用的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已经缩小,在低载量的检测敏感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总体来说,使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可以初略定量血浆中HIV RNA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HIV感染者急性期血浆CCL2水平与病毒载量相关性以及动态变化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红丝带门诊HIV感染者54例,对样本的CCL2水平、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CCL2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2920,P=0.0464);急性期CCL2水平与病毒载量存在一致的动态变化关系,在ART中断后,CCL2表达水平随着病毒载量增高而增高。急性期CCL2水平与HIV感染1年时间点的病毒载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急性期血浆CCL2水平对HIV感染1年后病毒载量高低分组(高组≥4.5 Lg copies/mL,低组≤3.5 Lg copies/mL)的预测价值为80.30%(AUC=0.8030,P=0.044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急性期CCL2 high组(≥12.30pg/mL)的HIV感染者,其发生高水平病毒载量(≥4.5 Lg copies/mL)结局事件所需时间更短(P=0.0339)。结论HIV感染者急性期血浆CCL2水平与病毒载量水平呈正相关,急性期血浆CCL2高表达预示HIV感染者体内更快的疾病进展。CCL2有希望作为一个阻断靶点,限制HIV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省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定期随访我省 1992~ 1999年发现的部分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的病人 15例。应用核酸序列扩增技术 (NASBA)和花环形成试验分别测定不同临床阶段的HIV感染者血浆HIV - 1RNA拷贝数及外周血CD 4 和CD 8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8例HIV感染者的 10份血浆标本全部检出HIV - 1RNA ,而且有临床症状者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无症状者 ,他们分别为 5 0 1± 0 2 9和 3 6 2± 0 2 (lg/ml)。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相应的CD 4 淋巴细胞百分率较低 ,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者其CD 4 百分率多在 14%左右。结论 本实验提示我省发现的HIV - 1感染者体内普遍存在活跃的病毒复制 ,其病毒载量、CD 4 %、CD 4 /CD 8与临床表现、预后有关 ,鉴于本研究观察的例数有限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早期,观察HIV-1特异性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利用HIV-1特异性多肽刺激和多色流式技术,对前期采集的、感染时间在1年以内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标本进行ADCC检测。结果共采集HIV-1感染者标本58份,CD4+T淋病细胞计数与外周血病毒载量呈明显负相关(r=-0.281 6,P=0.032 3)。ADCC检测结果显示,病毒载量与HIV-1Pol特异性CD2+IFN-γ+细胞占CD3-细胞的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r=0.260 7,P=0.046 2);而病毒载量与HIV-1Gp120特异性CD2+CD107a+细胞占CD3-[A1]细胞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342 9,P=0.009 0)。结论在HIV-1感染早期,感染者体内即可产生针对Pol和Env蛋白的ADCC反应,其中针对Gp120蛋白的ADCC反应具有控制病程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病毒载量对细胞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20例,依据患者血清HBV DNA的拷贝数可分为阴性组、低拷贝组、中拷贝组以及高拷贝组,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流式细胞术和酶偶联法检测4组患者细胞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肝功能情况。结果:高拷贝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低拷贝组和中拷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CD4~+、CD8~+T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拷贝组患者ALT、AST、GGT水平均高于阴性组、低拷贝组和中拷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Pearson检验,HBV感染患者ALT、GGT、AST水平与IL-2、IL-6、TNF-α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BV感染会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随病毒载量提高,细胞因子与肝功能指标均上升,但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学特点,评价不同临床标准对非活动HBsAg携带(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BV DNA4.3lg IU/mL、ALT2×正常值上限(ULN)、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肝组织特点,炎症活动指数(HAI)≤3或病变轻微定义为病理学的IC。临床诊断标准:A组为2015年中国指南标准(ALT正常,HBV DNA2.3 lg IU/mL),B组为2015年亚太与美国指南标准(ALT正常,HBV DNA3.3 lg IU/mL),C组为ALT2×ULN、HBV DNA2.3 lg IU/mL,D组为ALT2×ULN,HBV DNA3.3 lg IU/mL)。以肝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四组IC临床诊断标准的价值。结果 171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125例,女46例,年龄22~69岁,平均(45.5±4.2)岁。HAI 1~11分,平均(4.3±2.1)分,其中≤3分者94例,占55.0%;纤维化积分(S)0~4分,平均(2.0±1.6)分,其中0~1分101例,占59.1%。不同临床IC诊断标准筛选的病例与病理IC的符合率没有显著差异。四种筛查方法的约登指数为0.08~0.11,AUC为0.544~0.558,判断IC的价值有限。所有入选病例中符合中国、亚太与欧美指南IC临床诊断的患者,仅有50%~60%符合病理IC,而临床非IC的患者中,有33.3%~51.4%符合病理学的IC诊断。结论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有50%~60%的患者符合病理的IC诊断,而临床非IC的患者中,有33.3%~51.4%符合病理学的IC诊断。若以病理结果为IC诊断的"金标准",现有指南推荐的临床标准诊断IC的效率不高,判断价值有限,亚太与美国指南(2015)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综述了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经常难以及时、明确诊断HIV/艾滋病(AIDS)的现状和原因,以及病毒载量检测在诊断HIV/AIDS抗体疑难样本中的应用和意义,并分析了病毒载量检测在诊断HIV/AIDS抗体疑难样本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HIV感染者病毒载量CD4^+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表现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省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定期随访我省1992~1999年发现的部分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艾滋病的病人15例。应用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和花环形成试验分别测定不同临床阶段的HIV感染者血浆HIV-1RNA拷贝数及外周血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重迭感染者两病毒载量间及其与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5例HIV和FICV重迭感染者进行了CD3^ 、CD4^ 、CD8^ 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核酸载量测定,并选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相关回归分析显示:HIV病毒载量与CD3^ 和CD4^ 细胞计数分别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6013,P=0.0177;r=-0.8828,P=0.0000),HCV病毒载量与CD3^ 和CD4^ 细胞计数分别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5931,P=0.0198;r=0.8627,P=0.0000),HIV和HCV病毒载量间存在统计学负相关关系(r=-0.8954,P=0.0000)。多因素线性相关回归分析表明:CD3^ 和CD4^ 细胞计数及HCV病毒载量与HIV病毒载量间均呈现良好的统计学负相关关系(r=-0.6051,P=0.0169;r=-0.8828,P=0.0000;r=-0.8954,P=0.0000)。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D4^ 细胞计数和CD4^ /CD8^ 比值及HCV病毒载量与HIV病毒载量间分别存在统计学负相关关系。结论HIV/HCV重迭感染时.两病毒间表现出竞争性抑制或干扰现象.导致CD4^ 细胞计数多样化改变并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药干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反思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方法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分别独立检索并筛选1996-2016年现有数据库以及纸质论文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提取资料,进行交叉复核。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分别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用GRADEprofiler3.6软件进行证据质量强度级别评价。结果初检得到2 676篇文献,经过两次筛选,最终纳入16篇文献,总计1 716例HIV感染者。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感染者的CD4细胞计数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56.43,95%可信区间(CI):29.73,83.14,P0.000 1];中药对HIV病毒载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均数差(SMD)=-0.27,95%CI:-0.60,0.07,P=0.12]。两项结局指标的GRADE系统证据证明,质量强度级别分别为低级和中级。除轻度不良反应外,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等安全性事件。结论中医药有提高或稳定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的潜在效果,对HIV病毒载量的干预效果不显著;相关证据证明质量强度级别不高。 相似文献
19.
江涛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10)
结核病是 HIV 感染的重要并发症,它由呼吸道传播,且可以用药物预防和治疗。肺是感染HIV 者最常见的结核发生部位,通过痰的抗酸菌检查可快速作出诊断。遗憾的是同非 HIV 感染者一样,HIV 感染者合并肺结核时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常常阴性.在 HIV 感染合并肺部疾病而未明确病原学诊断时,支气管镜检查常可用来明确诊断。为系统评价支气管镜检查对 HIV感染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作者对比了67例 HIV 感染者合并肺结核与45例无 HIV 感染者合并肺结核时的痰、支气管镜检标本的涂片和培养及经支气管活检标本的病检结果。认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BV与EB病毒(EBV)重叠感染在HBV相关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肝细胞癌(HCC)]中的意义。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8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确诊的487例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EBV感染者194例(39. 8%)。分别按照EBV DNA拷贝数(≥400 IU/m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及肝病进程分组(CHB组、肝硬化组、HCC组),比较组间的临床指标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V DNA拷贝数在CHB组患者中高于肝硬化和H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 417,P=0. 017; t=3. 258,P=0. 001),而EBV DNA拷贝数在HCC患者中有高于CHB和肝硬化患者的趋势,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 161,P=0. 315); Child-Pugh分级排除肝功能影响后,A级患者HCC组EBV DNA拷贝数高于CHB和肝硬化组(t=2. 062,P=0. 041; t=2. 615,P=0. 010),C级患者肝硬化组EBV DNA拷贝数高于CHB组(t=2. 647,P=0. 072)。双重感染特异性临床变化指标有ALT/AST、Glb、淋巴细胞百分数。结论 HCC患者EBV载量升高,可能与HBV共同参与了肝脏疾病的进展,动态定量检测HBV感染者EBV DNA对早期干预肝病进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