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12例USN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对照组采用头针,1次/d,6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补阳还五汤,1剂/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USN严重程度评分采用直线评分试验、线段删除试验和画钟试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均采用第三者评价,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直线评分试验、线段删除试验和画钟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量表上、下肢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Barthel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WHO-QOL-100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生活质量总分等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内服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USN,可有效的减轻病情程度,改善认知功能和血液流变性,减轻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针药结合方案有利于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进行干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作用,为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新方法。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脑病科及康复科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康复训练、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椎、至阳、命门、长强四个穴位的经皮穴位电刺激。于试验开始时、一周后、两周后,根据线段二等分实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分别进行康复效果的评定。结果分别收集干预一周后、两周后的数据,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空间忽略的改善程度,经过分析后得出,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传统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神益髓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伴有单侧空间忽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头部百会、四神聪、本神、神庭及双侧心、心包、肾经原穴+络穴的"醒神益髓开窍"取穴与常规循经取穴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循经针刺结合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采用直线二等分试验等单侧空间忽略的指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单侧空间忽略的程度、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单侧空间忽略指标(直线二等分试验、线段划销试验、画钟试验、平面图形临摹试验)及MMSE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醒神益髓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更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彩色硅胶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偏侧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偏侧忽略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彩色硅胶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单侧空间忽略各项参数、凯瑟琳-伯哥量表(CB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平面图形临摹试验、画钟试验、线段划销试验、直线二等分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面图形临摹试验、画钟试验、线段划销试验、直线二等分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面图形临摹试验、画钟试验、线段划销试验、直线二等分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BS评分、MMSE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B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MMSE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C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内在满意度、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外在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硅胶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偏侧忽略的临床效果较单独运动疗法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中药+电针穴位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疗效及对脑电位、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中药+电针穴位刺激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ADL量表评分、P300潜伏期、P300波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记忆力减退、表情呆滞、眩晕耳鸣、疲倦乏力、舌红苔黄腻及脉滑数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DSVD评分、ADL量表评分及P300潜伏期均显著降低(P均0.05),MoCA评分、MMSE评分及P300波幅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活血中药+电针穴位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记忆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调节脑电位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6.
林定艺  赵娜  唐丹阳 《新中医》2022,54(16):162-16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联合全身振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单侧忽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全身振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单侧忽略程度、平衡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二等分试验、凯瑟林-波哥量表(CBS)、线段划消测试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二等分试验、CBS、线段划消测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erg平衡量表(BB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MBI)、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BS、MMSE、MBI、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联合全身振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单侧忽略,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平衡、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气郁质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戒断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渴求的影响.方法:将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予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刺激的穴位均相同.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  相似文献   

8.
宗涛 《辽宁中医杂志》2012,(7):1391-1393
目的:观察电刺激督脉穴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40例)和普通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组加用督脉穴位(大椎、筋缩、腰阳关和命门)调制中频电刺激,普通治疗组不加任何电刺激,两组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评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和生活能力的评定。结果: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电刺激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改善幅度比较显著,与普通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穴位电刺激可降低肢体的肢体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能力评分、S100β及Hcy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及气短乏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100β及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肌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下调S100β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经皮穴位电针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改良的Ashworth腕关节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和腕主动背伸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MBI、MAS评分和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客观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上,观察手三阳经穴针刺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上肢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手三阳经穴针刺(对照组)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以上肢表面肌电信号(sEMG)特征值、Fugl-Meyer功能评定表及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MG的峰值(MAX)、积分肌电值(IEMG)、Fugl-Meyer及Barthel ADL评分值均有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手三阳经穴针刺可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经皮穴位电刺激亦为一种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可促进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重建。且临床中具有无创、无痛、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林生君  仇珺  赵明 《陕西中医》2021,(2):247-251
目的:观察用通窍醒神方、头针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例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醒神方、头针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评价患者的忽略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脑循环功能仪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4例纳入本研究对象。将所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治疗组只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则采用中药补气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中风后遗症治疗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对比差异、血浆黏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差异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降低患者血浆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灸联合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神经等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醒脑开窍针法合矩阵头部针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自理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经皮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20例,只进行康复宣教。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康复宣教,每周3次,共2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HAMD)、P300来观察组内、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组内及组间HAMD评分明显降低,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低频穴位电刺激、康复宣教两种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都有改善,低频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宣教疗效更好,P300评定相对更客观。但样本量小,疗效和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结合认知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仅给接受知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血液流变学、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4. 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8. 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而言,给予桃红四物汤结合认知功能锻炼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药物+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采用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宣教对脑卒中后抑郁( PSD )临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宣教(结合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经皮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均不使用抗抑郁药物。3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进行评分,并分别计算3组患者PSD的发生率。结果:结合组、经皮组和对照组的PSD发生率分别为8.0%,16.7%,36.7%;与经皮组、对照组相比较,结合组PS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经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早期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宣教、单一经皮穴位电刺激对PSD抑郁的预防简便、安全、易行,但以前者对降低PSD的临床发生率更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丽娜  赵蓉蓉  洪珍梅 《新中医》2023,55(2):164-16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医组和穴位贴敷组各74例。西医组给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穴位贴敷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肌力、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81.08%,高于西医组63.51%(P<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肌力分级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穴位贴敷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穴位贴敷组Barthel指数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脑梗死后偏瘫,可改善患者的肌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