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CT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及CT、MRI诊断的1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单侧发病7例,双侧发病6例,共19个病灶,MR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高信号而T2 WI呈等或低信号、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三种类型,CT表现为高密度、等低混杂密度两种类型.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定位及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与MRI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45例137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45例中15例单发、30例多发;62个囊肿T1WI、T2WI增色为高信号;37个T1WI高、等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21个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1例大囊肿周围伴有小囊肿;28例囊壁增厚,边界欠清。结论 MRI表现异位囊肿内的信号变化、大囊肿伴小囊肿、囊肿周围粘连征象与手术结果和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本病极其有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15例共25个卵巢病变共34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作为研究对象,15例患者均作MRI检查,其中4例同时作MRI和CT检查。观察并总结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和CT表现。结果:34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T1WI显示低信号者6个,中等信号者5个,高信号者14个,混杂信号者9个;T2WI显示低信号者3个,高信号者17个,混杂信号者14个。4例做CT平扫+增强的患者中,3例显示高密度,1例显示低密度。其中1例病灶内见分隔及钙化影,与子宫前壁及部分小肠黏连。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主要以混杂信号和高信号为主,CT平扫+增强主要以高信号为主,认识这些影像学表现,对提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MRI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49例15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49例中17例单发,32例多发;65个囊肿T1WI、T2WI均为高信号;38个T1WI高、等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24个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2例大囊肿周围伴有小囊肿;30例囊壁增厚,边界欠清.结论 MRI表现异位囊肿内的信号变化、大囊肿伴小囊肿、囊肿周围粘连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有明显的相关性,是本病极其有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提高MR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67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征象。结果:4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位于单侧25例,双侧21例;共计67个囊肿,其中单房囊肿13个,双房囊肿17个,多房囊肿37个。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表现为长T1长T2为主的混合性囊实性包块,囊壁不清35个,壁清楚32个;囊肿合并亚急性慢性出血49个,合并急性出血8个。增强后嚢壁轻度强化37个,中度强化24个,明显强化6个,囊液及出血成份未见强化。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复杂多样,混合性囊实性包块合并不同时期的出血信号是其MR影像学特征,MRI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对容易漏诊误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8例术前B超及MRI检查漏诊误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小病灶,观察其在高场强MRI上的表现,分析漏诊误诊的原因。所有患者均行盆腔横轴位T1WI、T2WI、T1WI压脂、T2-tirm和横轴位脂肪抑制T1WI动态增强序列检查,部分患者行横轴位DWI检查(7例)。结果:7例漏诊的主要原因是病灶小,诊断医师疏忽大意或对发现小病灶的方法认识不足,1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小病灶诊断的认识不足。结论:高场强磁共振能很好地显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小病灶,对发现容易漏诊误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小病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临床对卵巢囊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1月北京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6例卵巢囊性病变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分析MRI诊断结果,并分析对不同病变类型的诊断结果,记录不同病变类型下MRI影像学特征。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MRI诊断结果显示有73例(96.05%)均符合,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对于不同囊性病变类型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卵巢单纯囊肿在MRI下的影像特点是包膜是完整的,形状为类圆形,内部有均匀的信号。卵巢冠囊肿形状呈现出椭圆形,有些是圆形,内部是呈液体信号影。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MRI下呈现椭圆形,信号比较混乱,其中主要是高信号,底部存在出血沉渣影。卵巢腹膜包裹性囊肿的囊性包块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且行走方向与肠管一致。卵巢畸胎瘤在MRI下脂肪信号影,内部信号可见清晰的多胚层特征。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在MRI下壁薄,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在MRI下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相位图(phase图)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盆腔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68例(80个病灶),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LAVA和ESWAN序列。A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42个);B组:卵巢输卵管积脓、积水(14个);C组:其他卵巢囊性病变(24个)。观察病灶phase图中囊壁有无外高内低信号环及有无出血性瘤内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选择卡方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三组间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联合诊断效能,使用ROC曲线及Wilcoxon检验比较诊断效能。结果 A组囊壁见外高内低信号环、出血性ITSS者多于B组和C组(P0.001),B组和C组间无差异(P=0.319、P=0.240)。囊壁见外高内低信号环、出血性ITSS联合使用时,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60)。结论 ESWAN序列phase图中病灶壁见外高内低信号环及出血性ITSS联合使用时,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卵巢其它囊性肿物的超声鉴别诊断.方法:对比分析279个术前超声或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卵巢囊性肿物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3%.结论: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率高,但仍需与其它囊性肿物相鉴别,部分病例有与卵巢黄体囊肿出血、卵巢脓肿、囊性畸胎瘤、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相似的声像图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CSP)妊娠囊及子宫的MRI表现,并评估:MRI在切口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0~2013年临床或B超怀疑切口妊娠,并取得手术及病理结果的16例病例,总结其MR影像特征、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6例病人中,2例排除CSP诊断,14例确诊为CSP,妊娠物均位于子宫下段峡部疤痕周围;14例CSP病人中8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均匀,呈T_1WI低、T_2WI高信号,包膜呈T_2WI略高、T_1WI等信号,增强扫描仅有包膜轻度强化,另外6例病人妊娠物内部信号不均匀,T_2WI呈高低混杂信号,T_1WI可见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4例向官腔内生长为主,10例向肌层内生长为主;14例CSP,患者,6例为超声监测下高危负吸术,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高危负吸术,另外2例排除CSP的患者,分别行高危负吸术和药流术。结论 MRI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44例弥漫性子宫腺肌症中20例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呈类球形;局限性子宫腺肌症12例,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和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16例共2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 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和B超征象。结果 30例囊肿中,MRI检出率100%(30/30),定性诊断准确率93.3%(28/30)。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主要征象:囊肿在T1WI和AT2WI均呈高信号,囊内有分隔,囊周纤维包膜形成,囊肿与周围结构界限不清。结论 MRI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及卵巢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正确诊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5T磁共振仪,对有正常排卵月经周期的30例妇女进行标准和快速自旋转回波序列T1、T2加权成像(T1WI、T2WI),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并观察子宫及卵巢信号的变化。结果T1WI上,子宫各层及卵巢均无显著差别的中等信号;T2WI上,子宫由内至外分为高信号内膜层、低信号黏膜下层、中等信号肌层、低信号浆膜层;卵巢由高信号的髓质和低信号的皮质构成;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子宫肌层无明显改变。结论MRI表现为正确诊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提供了影像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特征.方法对62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共78枚)的超声表现分为六型:单纯细密光点型(50%),光带分隔型(14%),豆型光斑型(12%),分层型(10%),粗光点型(8%),厚壁型(6%).结论豆型光斑的形成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资料。结果:Rathke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T1WI、T2WI均为高信号7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例,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1例,增强扫描9例无强化,3例边缘见强化,2例囊肿内见到漂浮的囊内结节。结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及MRI在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58例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病例的MRI、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分别计算MRI与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初步总结其MRI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8例异位妊娠病例,MRI诊断53例,准确率为91.38%,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45例,77.59%)(P0.05)。56例异位妊娠病例在MRI图像上显示完整孕囊,影像表现为囊性、囊实性或不均质性团块影,孕囊包块MRI图像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多较清晰,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内夹杂片状、线状略高或高信号,其中高信号与孕囊内出血有关;2例孕囊破裂,影像表现为不规则包块影,T1WI及T2WI信号都不均匀,T1WI呈低、等信号为主,T2WI呈均匀程度不同的高、等混杂信号改变,其内可见散在或斑片状出血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孕囊出血及盆腔积血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全面观察胚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明确定位,清晰显示孕囊位置及植入情况,对于超声难以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总结其MRI特点。结果:65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切口瘢痕处,其中1例绒毛与子宫肌层有粘连。47例为内生型,15例为外生型。孕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光滑。3例呈肿块样改变,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T1WI、T2WI呈混杂信号,其中1例穿透子宫肌层,肿块周围见血管流空信号。DWI囊壁及胚芽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呈环形强化。结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MRI能准确显示孕囊部位、生长方式和信号特征,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在12例中,病灶位于颈髓7例,胸髓3例,颈胸段、胸腰段水平各1例。其中3例为多发灶,1例合并脑内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受侵脊髓局限性增粗,与正常脊髓信号相比,T1WI呈等低信号结节性肿块,其中1例伴斑片状高信号(因出血);T2WI为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结节显著强化,边界清晰。在T2WI或增强扫描上,见特征性瘤内或瘤周迂曲的畸形血管流空信号9例,肿瘤上下继发性脊髓空洞或囊肿10例。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胶质肉瘤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胶质肉瘤MRI影像表现。结果:9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8例单发,2例发现2个病灶,信号均混杂,呈T_1WI低T_2WI稍高信号为主,内见范围不等的囊变、坏死区,2例见出血,周边均见水肿,9例T_2WI见条片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其中7例呈花环状强化,2例见"脑膜尾"征。结论:颅内胶质肉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最后确诊须依赖于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患病率:1994~1998年为3.0%(6/198),1999~2003年为6.8%(14/20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误诊率:1994~1998年为50%(3/6),1999~2003年为14.29%(2/14),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患病率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的上升而上升,其治疗多需手术,手术方式及范围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及病变部位、分期及对生育的要求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