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建立传染病暴发/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根据文献查阅、专家访谈以及头脑风暴的方法获得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最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 运用专家评分法和专家权威系数确立了每一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可能性和严重性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52和0.48;完成两轮函询的共有24名专家,其中24名专家开展过传染病风险评估研究;第一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均为77.14%,第二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两轮专家对熟悉程度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3、0.62(P<0.05),重要性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59、0.63(P<0.05)。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通过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构建一套科学、具体、能够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传染病防控与应急优先排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区域传染病暴发风险提供量化判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筛选指标,确定评估传染病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第1轮、第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15%, 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99。第2轮咨询传染病常规防控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9、 0.44和0.55,高于第1轮的0.33、0.16和0.26;应急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1、 0.45和0.58,高于第1轮的0.23、 0.22和0.35,经Kendall’s W检验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2轮Delphi法专家咨询构建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51项,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35项,同时确定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论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常规和应急2个层面传染病防控提供了评价工具,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9年度浙江省公共卫生工作任务书(县域医共体版)》及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制订指标体系框架;邀请高等医学院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域医共体的专家20人,采用2轮专家咨询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年龄为(46.10±6.41)岁,工作年限为(23.85±7.37)年,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8位专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轮专家咨询表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1;肯德尔和谐系数(W)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二轮咨询的W值均大于第一轮咨询。最终构建了包含10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和120个三级指标的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重点疾病监测管理"权重最大,为0.165 7;二级指标权重前三位依次是"食源性疾病监测""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分别为0.071 5、0.064 7和0.063 8;三级指标权重前三位依次是"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及时率""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处置率",分别为0.039 4、0.022 1和0.021 7。结论本次德尔菲法构建的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评价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新冠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疫情处置效果的综合评估提供技术工具。[方法]基于危机管理理论与危机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指标的初步构建,再结合专家咨询法形成最终的评价指标集。[结果]构建了我国新冠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示病例发现途径、核酸检测状况、风险与社会面管控情况、疫情防控效果、医疗救治效果、疫情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结论]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得性和实用性,为客观评价新冠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效果提供了技术工具,也可为其他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防控处置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建立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以浙江省为例,开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比例分配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有卫生行政、科研机构和疾控机构等17名专家参加了3轮德尔菲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12%、87.50%和88.24%,权威系数为0.81±0.05;建立了由应急体系、应急队伍、应急保障、应急处置、监测预警、科研与合作交流以及信息沟通与部门协作等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和必须性的协调系数均大于0.5,分别为0.701、0.531、0.547和0.697、0.629、0.548(P0.01);各指标得分变异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24,均0.25。结论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高;该指标体系构建符合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5):327-330
目的构建广西基层卫生计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梳理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对40名本领域的专家,就县级卫生计生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与指挥、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物资储备、恢复与评估六个维度进行两轮德尔菲法来构建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很高,分别为95%和93%;权威系数分别为0.76和0.75;协调系数分别为0.186 8和0.256 5。确定了县级卫生计生局的共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结论所构建的广西基层卫生计生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下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对突发重大疫情的应急能力。方法 结合文献和德尔菲法构建三级公立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17家三级医院进行现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其中重症救治能力指标权重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传染病专科医院应急能力最高,承担政府保障任务的医院应急能力紧随其后,其他类型专科医院应急能力较弱,三级甲等医院较三级乙等医院应急能力高。结论 应用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可对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应从重症救治、传染病专业人员数量、感染相关床位数以及发热门诊数量等方面综合提升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量化评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学校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能力的量化评估体系。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的方法拟定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选取30名疾病控制、应急管理、学校卫生、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家,每轮选取15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法咨询,对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德尔菲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结果共对30名专家进行了2轮咨询,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值分别为0.81、0.76,协调系数分别为0.167和0.117;最终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事前准备能力、事件发现能力、事件处置能力和事后恢复能力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各指标得分变异系数在0~0.236之间(均﹤0.25),综合权重系数在0.020~0.050之间。结论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和确定评估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初步建立的学校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能力的量化评估体系较为全面,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符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方法 2017年1~7月期间,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和构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但还需在今后的运用中进一步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卫生监督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方法:通过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征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一级指标权威系数the first index均值为0.82,第二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954、0.820、0.565,P0.05。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的可靠性较高,指标筛选过程比较规范,指标比较全面,可用于实践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筛选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指标体系。结果 32位专家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7.5%(28/32)和100.0%(28/28),专家平均权威系数(Cr)为0.792,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245(χ2=459.416,P<0.001),经指标筛选,形成由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6项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质量(0.2281)、学校管理(0.2123)、疾控管理(0.1927)、预警信息管理(0.1450)、系统维护(0.2)和预警效果评价(0.1108)。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趋于一致,可为国内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构建某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高校应对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能力。
  方法  将脆弱性评价、突变层级法引入高校应急救援评价领域,结合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提出基于脆弱性的高校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武汉市某高校进行评价,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  建立了以脆弱性三要素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为一级指标,灾害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安全防护因素和应急救援因素为二级指标(包括15个三级指标)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某高校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该校脆弱性指数为0.495,脆弱性等级为Ⅲ(一般等级)。
  结论  该评价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对高校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找出高校在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方面的不足,为高校的应急管理提供新的视角。但由于学校规模的不同,该方法并不能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满足国家应急管理建设需求。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并参考相关文献,在专家小组评议的基础上,确立南宁市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回收81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评价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yaahp软件,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经信度和效度分析,删除4个2级指标,最终建构了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为:“事故预防”(权重0.4335)下设7个二级指标;“应急准备”(权重0.3112)下设7个二级指标;“应急处置”(权重0.2034)下设9个二级指标;“恢复与重建”(权重0.0519)下设7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中权重超过0.05的指标依次为法律法规(权重0.0916)、突发公共事件技术监管(权重0.0856)、设立应急机构(权重0.0685)、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权重0.0668)、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落实(权重0.0579)、辖区危险场所管控(权重0.0578)、辖区风险评价与控制(权重0.0531)、编制应急预案(权重0.0516)、重大灾害投保(权重0.0502)。结论基于信度、结构效度验证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符合我国应急管理的方针策略。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应急机构的设置与权责划分非常重要,还要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一套基于结案报告的评价体系,规范疾病预防机构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能力评价工作。方法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方案、指南等,综合文献复习、专家咨询、工作调研和专家评审方式,筛选、确定评价指标。按照指标重要性赋值,并制定评价规则。结果 评价体系共设一级评价指标5个、二级评价指标11个、三级评价指标23个,采用百分制法进行评价。结论 评价指标符合当前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实际,并具有一定前瞻性,实用性强。同时,配套完整评价规则,评价过程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中小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做好学校传染病预警工作,将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口前移。  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业内相关专家咨询以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等方法,形成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1轮13名,第2轮20名),统计分析每轮咨询时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平均分、满分比)和协调程度(变异系数、协调系数W),其中协调系数W采用多个样本的非参数Kendall's W检验得到。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最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结果  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88,表格回收率均为100%;各三级指标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07~0.31和0.06~0.19,协调系数W分别为0.25和0.47,说明专家意见的一致性和可信度均较好。最终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8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小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级别内权重,学校卫生管理与保障制度、学校卫生人员设施、健康监测与认知水平、严重性和应对措施5个一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06,0.08,0.12和0.06,权重系数分别为20.42%,21.19%,19.87%,17.45%和21.08%。  结论  研究构建了适用于中小学校的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协调性和权威程度均较好,对于落实中小学校传染病预警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护理队伍建设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指南和可量化的参考工具。方法采用改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两轮函询,建立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并用优序图法与专家评定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0,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和0.526。通过两轮咨询,最终构建了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应急护理能力、紧急救援能力、应急演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各指标赋予权重。结论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可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其培训和考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Delphi法筛选胜任力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的权重值,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选取卫生应急领域23名专家进行咨询,2轮专家咨询表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65和0.976;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该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其中逻辑判断、语言表达、高标准、主动积极、预防为主、风险意识等在胜任力模型中的权重较高;通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结论 逻辑判断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积极主动和高标准的个性特征,预防为主和风险意识的应急理念是其胜任力的重要特征;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了该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平台,为应急状态下实施科学、准确、及时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Windows平台,运用SQL server、Visual Foxpro决策模型等技术,构建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系统平台.结果 该系统由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基础数据库(包括专家知识库)和疫情数据采集模块、信息检索查询模块、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模块、疫情预警模块和传染病疫情辅助判别和反馈模块、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结论 构建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系统平台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而言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传染病、食物中毒、医院感染这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现场处置中具有重要作用且需要完善与发展的关键技术,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现场处置能力。方法 在文献研究与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构建传染病、食物中毒、医院感染监测与现场处置关键技术遴选框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以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综合评价法,遴选三类事件监测与现场处置的关键技术。结果 构建了基于事件类别、事件处理周期、技术层次的关键技术遴选框架,选择来自公共卫生领域的26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程度为0.796;遴选出对传染病、食物中毒、医院感染监测与现场处置具有重要意义的各10项关键技术,其中,预警制度是对三类事件均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技术,未知病原微生物检测、个人防护、基因测序与溯源、微生物分子分型和核酸检测技术是传染病与医院感染监测与现场处置均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现场快速检测、预警预测以及数据安全与保密技术是传染病与食物中毒监测与现场处置均需要完善的关键技术。此外,传染病监测与现场处置的关键技术还包括数据交换,食物中毒监测与现场处置的关键技术还包括毒素检测等,医院感染监测与现场处置的关键技术还包括数据采集标准化等。结论 本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遴选出符合传染病、食物中毒、医院感染监测与现场处置需求的关键技术,在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较高,可保证遴选结果的可靠性,为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优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卫生检疫人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模型,为检验检疫部门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挑选人才、评价人才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卫生检疫人员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指标,通过专家评分及综合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建立了卫检疫人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构成;最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人员应急能力评价的初步线性模型.结论 所构建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人员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能够涵盖卫生检疫人员应急能力的各方面,所建立的初步线性评价模型,适用性、操作性较强,评价指标可量化、评价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