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HCV对HIV/HCV共感染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8月到北京佑安医院随访的HIV/HCV共感染者29例及HIV单独感染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HIV感染时间及感染方式、感染的HIV病毒亚型均具有可比性。外周血生化指标检测并采用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评估肝脏功能及纤维化程度,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细胞绝对计数。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IV/HCV共感染组ALT、AST及TBil水平分别为(76.16±81.25)U/L、(87.66±71.32)U/L、(14.21±9.56)μmol/L,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组[(27.74±20.63)U/L、(45.65±16.95)U/L、(10.26±3.2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5及0.046)。与HIV单独感染组相比,HIV/HCV共感染组Stiffness指数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9,P=0.080)。HIV/HCV共感染组HIV病毒载量(拷贝/ml)的对数值为3.66±0.97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组的3.02±0.90(t=2.251,P=0.030)。HIV/HCV共感染组、HIV单独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74.25±185.48)/μl及(0.33±0.17)、(496.45±230.98)/μl及(0.46±0.27),HIV/HCV共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细胞比例低于HIV单独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43。共感染组艾滋病发病率(27.59%)呈现出较HIV单独感染组(5%)高的趋势(P=0.063)。结论HCV促进HIV/HCV共感染者肝脏损伤,增强HIV复制,加剧机体免疫功能损伤,HCV可能加速HIV/HCV共感染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失语症的治疗及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失语症治疗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一些军队医院开展了对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工作 ,使许多心理学家和言语病理学家进入了失语症研究的领域。随着战伤患者的减少 ,人们逐步注重于脑血管意外语言障碍的研究和治疗。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 ,人们对失语症的治疗方法已经积累了大量资料 ,尤其是脑卒中后的失语症。主要的治疗方法为 :传统的Schuell刺激法、心理语言学方法、小组治疗、计算机辅助治疗和药物治疗。1 Schuell刺激法60年代Schuell提出不应把语言看作是简单的感觉、运动活动 ,认为语言是与感觉和…  相似文献   

3.
据医业网4月2日报道(原载Am J Med 2007;120:272—279),对共感染HIV的患进行丙型肝炎(HCV)治疗有较好的费用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HCV/HIV共感染     
由于共同的传播途径 ,HCV感染在HIV感染者中比较常见。这些人在开始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后可能经历与HCV相关的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HIV感染对丙型肝炎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引起感染后增强的病毒抵抗和高水平的病毒血症 ,加速HCV相关肝病的发展。同样 ,丙型肝炎也可以影响HIV感染的病程和处理。美国有 15万到 30万人同时感染了HIV和HCV ,占所有HIV感染者的 15 %~ 30 %和所有HCV感染者的 5 %~ 10 %。过去认为 ,HCV感染是HIV感染者中的一个相对次要的医学问题 ,HAART的应用使大多数机会性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丙型肝炎随之日益成为这些患者致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流行病学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 3% ,即 1.7亿人左右 ,我国HCV的感染率约为 2 .2 % ,美国的HCV感染率估计在 1.8%左右 ,即相当于 390万人。在这些人中 ,大约 2 70万为慢性HCV感染 ,其中有 30万人同时感染HIV ,这一数字占所有HIV感染者的近 30 %和所有HCV感染者的 10 %。HIV和HC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 ,即静脉传播、性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这...  相似文献   

5.
据医业网8月28日报道(原载J Med Virol 2007;79:1075-1081),新研究提示,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的患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隐匿共感染,似乎可降低抗HCV治疗的有效性,无论病毒基因型如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据Medseape.com5月17日报道(原载AIDS 2006:20:863-870),拉米夫定耐药性在HBV和HIV双重感染的病人中是普遍存在的。 悉尼ASW大学艾滋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中心的Matthews博士指出,主要的发现包括几乎所有HBV病毒血症和HBV基因组发生多个点突变意义未明的患对拉米夫定耐药,包括引起具有疫苗逃逸型特征的变异株在体外发生免疫逃逸突变的那些病人。他们在长期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HIV—HBV双重感染的大量人群中调查了HBV突变的流行和模式。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人存在HBV病毒血症。HBV病毒血症与较低的CD4细胞计数、较高的HIVRNA水平、较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及HBeAg阳性等相关。结果证实,四分之三的HBV病毒血症患因HBV多聚酶变异导致拉米夫定耐药。这种变异随着治疗时期的延长而增加,94%治疗超过4年的患出现变异。在HBV外膜基因中及在BCP/前C区的变异也常见。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及其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1 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病因病理的研究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最常见原因为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其次为营养失调,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 脂肪肝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肝细胞合成甘油三脂(TG)及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之间的不平衡是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肝细胞脂肪合成增加或氧化减少所致。 目前有学者认为肥胖患者载脂蛋白B的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增加,从而引起肝内TG的合成显著亢进。另外,NH_4Cl对三羧酸循环中脂肪酸氨化为乙酰辅酶A及进一步氧化代谢两个过程的抑制,是高脂肪酸血症的原因之一,从而也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也有密切关系,为了代偿末梢脂肪组织的胰岛抵抗性的增大而引起的高胰岛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和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感染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健康威胁,据估计全世界HBV和HCV感染人数分别为4亿和1.7亿[1]。由于具有  相似文献   

9.
癫痫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发作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为4.4‰~4.8‰,依此计算全国大约有600万人罹患癫痫。其中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对人类的危害较大。20世纪60年代以前,抗癫痫药物极其贫乏,主要限于抗痫谱较窄,副性反应大的溴剂、巴比妥盐、苯二氮卓类及苯妥英等,60年代先后研制出丙戊酸和卡马西平,使癫痫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近年来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终于迎来了新型抗癫痫药物上市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为特征的系统性炎性疾病.随着对AS致病因素研究的深入,虽然对其致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在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治疗措施的研究,近年来其治疗的新策略也取得了可喜的新经验,尤其是在生物制剂方面的研究更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感染性休克[1]是指侵入血液循环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进一步作用于机体各个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甚至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导致以休克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综合结果,发病机制复杂,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微循环障碍学说,为休克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多  相似文献   

12.
腹膜恶性间皮瘤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膜恶性间皮瘤是起源于腹膜问皮细胞的肿瘤。病因尚未阐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通过病理检查和组织免疫以明确诊断;迄今无有效的规范治疗方案,目前多主张以手术为主,术前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但预后很差。本文对该病及其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腹膜恶性间皮瘤是起源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病因尚未阐明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主要通过病理检查和组织免疫以明确诊断 ;迄今无有效的规范治疗方案 ,目前多主张以手术为主 ,术前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 ,但预后很差。本文对该病及其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内皮细胞不仅仅是血管腔内的一层防护细胞,而且还能分泌一系列血管活怀物质,调节血管张力及血管生长,具有防止血栓形成等我种生理功能。因此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内皮功能障碍进行逆转性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目前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改善血管内环境;促进NOR 形成;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产(ACE)抑制剂,钙拮抗剂、雌激素等。  相似文献   

15.
淋病临床分类及其治疗进展山东省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赵天恩,卞维琴淋病临床分类的目的在于明确感染的范围、解剖特点及病情之严重程度,从而为拟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一、Holmes等的临床分类:1.无合并症淋菌感染;包括男女尿道感染和...  相似文献   

16.
肺炎球菌的耐药性及其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球菌耐药是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新的难题。本文就肺炎球菌耐药菌株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检测方法以及该类菌株所致感染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右心系统由于结构的复杂性,缺乏精确的测量方法,与CRT疗效的关系一直难以明确,近年来心脏磁共振等新型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出现使得右心功能的测定日益精确,CRT与右心功能是相互影响的,右心功能可显著影响CRT疗效,右心功能不全将导致CRT疗效的下降和不良预后。但CRT对右心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勃起功能障碍 (ED)指持续性地出现阴茎不能达到和 (或 )保持充分勃起以致不能获得满意的性活动。其为一种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据保守估计 ,全世界ED患者超过 1 0亿 ,若包括部分性ED ,则患病人数可能达到 1 5亿。但 2 0世纪 80年代前 ,对于ED的治疗并无确切办法 ,主要靠心理疗法、雄激素等。近 2 0年来随着对ED致病因素认识的不断加深 ,该病的诊治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 ,ED的治疗包括心理或行为治疗及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等 ,治疗的目的为 :①恢复良好的勃起 ,②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③改善患者与配偶的关系。1 心理、行为治…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CHF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心力衰竭治疗措施在不断地更新.本文主要综述CHF药物治疗的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在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发生率为15%左右,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和乳腺癌患者放射性治疗中,有症状的肺损伤发生率分别在5%~50%、5%~10%和1%~5%.迄今,临床上治疗RILI药物是氨磷汀,一种辐射防护剂,可以清除氧化自由基并加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