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76-977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术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阴道分娩,观察组实施气囊仿生助产术阴道分娩,比较两组产程、妊娠指标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中的效果较好,能缩短产程及分娩后住院时长,降低出血量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阴道试产成功的52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将选择剖宫产的5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母婴结局与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新生儿湿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破裂与新生儿产伤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结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实际情况,对满足阴道分娩条件产妇给予阴道试产,利于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母婴相关并发症,进而加速其产后身心健康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阴道试产的适应证。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7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试验A组7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对照A组68例(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试验B组71例(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产妇)和对照B组64例(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产妇)。观察4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阴道试产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A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B组,且试验B组新生儿的体质量明显小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较高,且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应鼓励适合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25-1626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再次分娩的20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再次剖宫130例,行经阴道成功分娩70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产妇208例,其中首次行剖宫产96例,阴道分娩112例,对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术中情况、母婴并发症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多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且切口非甲级愈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情况;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发热情况等方面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会增加产后出血、影响切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掌握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禁忌证和适应证,行阴道分娩不失为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服务,比较2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价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为33.33%和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产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行阴道分娩方式围产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分娩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减轻对子宫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以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赞皇县医院妇产科诊治的瘢痕子宫分娩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按自愿意识及临床指标等分成两亚组,予阴道试产成功者36例作研究A组,再次剖宫产58作研究B组;选同期非瘢痕子宫分娩患者98例作对照组,按自愿意识及临床指标等分两亚组,予阴道试产42例作对照A组,再次剖宫产56例作对照B组,分析各组间母婴结局。结果研究A、B组产时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A组与对照A组产时的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B组与对照B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分娩再次剖宫产会增加并发症,临床需结合产妇情况,符合相关条件者应予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方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近5年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400例,其中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取阴道分娩方式的产妇共200例为观察组,采取二次剖宫产2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娩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平均分娩时间、住院所用的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平均出血量、产后的平均出血量、平均分娩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所用的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分娩出血、产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方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分娩出血量,降低分娩时间和所需要的费用,对产妇和新生儿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83-585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从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抽取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6例经阴道分娩,对照组54例行剖宫产,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比对照组的18.5%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阴道分娩,能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二胎全面放开"政策背景下,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市成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开展前瞻性研究,结合产妇意愿和临床指征情况选择分娩方式,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观察两组分娩完成情况,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和产后2 h出血量,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统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1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38例接受阴道试产,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6.84%(33/38),5例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5 min窒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褥期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积极选择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高,对改善母婴结局和节约住院费用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再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经阴道分娩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在妊娠晚期行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根据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分为两组,其中150例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 mm为A组,50例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 mm为B组,比较两组孕妇经阴道分娩情况及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结果 A组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为71.33%,B组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为18.00%,A组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162.3±73.1)ml,B组术中出血量为(235.2±115.7)ml,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率为5.33%,B组产后出血率为18.00%,A组产后出血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值越大,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也就越高。产前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剖宫产再妊娠阴道试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00-901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38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组各69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分娩,对照A组行剖宫产,另选取69例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B组。观察对比3组孕妇分娩时平均出血量、平均分娩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褥病明显低于对照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生产出血量、产褥病、住院时间及新生儿评分与B对照组产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通过实施严格控制阴道试产观察、加强分娩时的监护措施,提高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从而推动临床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实行阴道分娩产妇4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用专门的妊娠期管理,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妊娠期管理。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会阴侧切率以及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会阴侧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06-1107
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25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60例,剖宫产组190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各项指标情况。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产后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然分娩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取450例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将其中100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350例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转至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窒息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剖宫产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在合理的条件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安全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收集8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阴道分娩试产,对照组给予剖宫产。研究组产妇成功阴道分娩37例,成功率为86.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密监护和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的情况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且安全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取阴道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双向对照的设计方法,将7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分成阴道试产组40例和剖宫产组38例,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住院时间等分娩生产情况、妊娠结局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40例阴道试产分娩孕产妇32例(80.0%)试产成功,8例因宫缩乏力、宫内窘迫、羊水污染等试产失败。阴道试产组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剖宫产组(P0.05),不过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剖宫产成功率相对较低,安全风险较大;(2)建议在充分掌握阴道试产的条件下,选择阴道分娩方式以提高分娩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61-3462
分析和探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78例临床结果。选择本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与7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患者为研究主体,分别设定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与并发症情况。A组的产时出血量高于B组,产褥病率高于B组,住院天数多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B组相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和前置胎盘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非绝对采取剖宫产手术方式,若患者的试产条件允许,可采取阴道分娩方式,因其安全性与科学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女性接受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差异。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抽取40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20例。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下的产妇情况和新生儿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产后感染率、产后发热、恶露过长的几率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分钟、5分钟的阿氏评分均为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如果条件允许可尝试阴道分娩,整体效果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采用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孕妇48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4例。瘢痕子宫孕妇采用阴道分娩者作为观察组,瘢痕子宫孕妇采用再次剖宫产分娩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分娩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孕妇自身的客观情况,根据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优势和术后将会出现的并发症,对符合阴道分娩的孕妇,鼓励其进行阴道分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孕妇产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