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明确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文拉法辛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末进行HAMD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能力状态(ADL)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比较HAMD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生活能力状态(ADL)评分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文拉法辛能明显改善首次脑卒中患者PSD抑郁症状,显著提高ADL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PS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社区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诊断为脑卒中的163例老年患者进行观察,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患者,调查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SD的危险因素。结果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41.1%(67/163);与非PSD组比较,PSD组中女性、左侧卒中、经济收入差、重型神经功能缺损、家庭关怀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差者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4.76)、脑卒中部位(OR=0.27)、经济收入差(OR=4.68)、家庭关怀障碍(OR=16.23)、日常生活能力差(OR=17.68)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常发生PSD。女性、左侧脑卒中、经济收入差、家庭关怀差、日常生活能力差者,是发生PS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所有患者根据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给予规定药物,治疗组加用丁苯酞.在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和6周时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P=0.045)和治疗6周时(P=0.034) NIHS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均显著性增高,治疗组血清BDNF水平在治疗2周时(P=0.015)和6周时(P=0.0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与NIHSS(r=-0.705,P<0.001)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更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BDNF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豫北地区老年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HRM)的方法检测我院诊治的300例老年卒中患者血浆中BDNF rs2030324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PSD组及非PSD组(NPSD)BDNF rs2030324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差异,并对患者发生PS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D发生率为41.7%(125/300)。与NPSD组相比,PSD组BDNF rs2030324 TT及CT基因型比例较高(〖XC小五号.EPS;P〗=6.946、5.034,P=0.008、0.025),而CC基因型比例较低(〖XC小五号.EPS;P〗=29.114,P<0.001),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XC小五号.EPS;P〗=13.336,P<0.001)。与NPSD组相比,PSD组在年龄、经济状况、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抑郁症家族史、NIHSS评分、mR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7.849、9.138、10.835、14.378、18.182、8.336、13.173,P=0.005、0.003、0.001、<0.001、<0.001、0.015、<0.001)。年龄≥70岁(OR=1.637,95%CI:1.028~2.879)、经济状况较差(≤2000元/月)(OR=2.344,95%CI:1.203~4.866)、梗死部位为脑干延髓基底核(OR=1.659,95%CI:1.113~3.106)、大梗死(OR=2.317,95%CI:1.047~4.590)、伴抑郁症家族史(OR=2.554,95%CI:1.277~4.956)、NIHSS评分≥14分(OR=2.418,95%CI:1.007~4.679)、mRS评分≥3分(OR=1.878,95%CI:1.217~2.539)及BDNF rs2030324 CT(OR=1.429,95%CI:1.067~2.036)及TT(OR=1.314,95%CI:0.911~1.822)基因型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经济状况、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抑郁症家族史、NIHSS评分、mRS评分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BDN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SD有关,有望成为早期诊断、预防PSD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社区老人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8月,使用一般资料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对宜宾市某区的340位社区老人进行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社区老人家庭功能得分为7.00(5.00,10.00)分,190例(55.88%)老人家庭功能良好,150例(44.12%)有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障碍,回归分析显示:抑郁(β=-0.107、t=-2.168、P=0.031)、社会支持(β=0.204、t=3.843、P<0.001)、生活满意度(β=0.496、t=9.222、P<0.001)及收入水平(β=0.143、t=2.110、P=0.036)是社区老人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人的家庭功能为中等偏上水平,抑郁、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及收入水平是社区老人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日常生活中应促进老人家庭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武汉地区住院的628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HAMD评分分为正常组(n=381)和卒中后抑郁组(n=247),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脑卒中类型、居住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独立行走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早期干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家庭负担、NIHSS评分、ADL评分、独立行走情况与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ADL评分、独立行走情况与脑卒中后急性期患者发生抑郁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较高,其中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NIHSS评分、ADL评分、独立行走情况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高危因素,应尽快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应重视对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诊断、《中医内科学》教材郁症诊断标准,符合肝肾亏损、脾肾两虚病机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黛力新治疗PSD患者,治疗组服用归脾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PSD患者。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脾汤联合黛力新能明显改善PSD患者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卒中后抑郁(PS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PSD将所有患者分为PSD组(36例)和非PSD组(64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性格、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发病时间、病变部位、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是否吸烟酗酒、有无负性生活事件、是否失语等,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与非PSD组相比,PSD组有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失语的患者比例较高,同时PSD组NIHSS评分较高、ADL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ROC分析,NIHSS评分和ADL评分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PS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0.977;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证实有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失语、NIHSS评分≥3.629分、ADL评分≤54.085分是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PSD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影响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PSD的因素较多,如患者性格内向、有负性生活事件、失语等,此外,NIHSS评分≥3.629分、ADL评分≤54.085分是预测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继发PSD的最佳截断值,对于临床预测PSD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阔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28-3729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首次发病的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脑血管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正规神经康复治疗,对照组不做康复指导培训,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的发生程度,采用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价患者神经恢复情况,采用生活状态评分(ADL)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提示部分患者发生轻度抑郁,但是2组在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SDS评分分别为(13.6±1.5)、(45.8±1.6)分,对照组分别为(19.3±1.2)、(51.2±1.1)分,t=20.56,t=19.27;试验组治疗后CSS评分、ADL评分分别为(12.2±1.3)、(48.3±1.2)分,对照组分别为(14.1±1.2)、(43.1±1.6)分,t=13.19,t=19.05。结论经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有助于缓解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王静  杨玲 《职业与健康》2012,28(23):3005-3006
目的探讨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PSD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康复等常规治疗以及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及第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接受干预后4周SDS评分为(39.2±12.8)分,与对照组[(47.3±12.7)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DS评分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时间延续差异有进一步明显的趋势。NIHSS及ADL评分在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8周后,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高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进行认知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各自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影响因素,并探讨康复护理对策的制定.[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52例,根据微型营养评估(MNA)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风险组和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营养风险影响因素,并针对影...  相似文献   

12.
袁玫      杜金    王婉晨      范成鑫      刘馨璐      宋佳      王相印 《现代预防医学》2022,(24):4500-4504
目的 探讨抑郁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状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CHARLS调查中5 397例≥60岁的老年人样本,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CES - 10)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测量;使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Bootstrap中介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老年人认知障碍率为30.64%。ADL和认知功能间呈正相关(r = 0.255,P<0.01),ADL与认知功能均对抑郁呈负相关关系(r = - 0.295、 - 0.252,P<0.01)。回归结果显示ADL得分和抑郁得分均对认知功能状况有影响(t = 12.107、 - 8.079,P<0.001)。ADL对认知功能的总效应值为0.126,直接效应值为0.106,抑郁对认知功能的中介效应值为0.020。结论 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不容乐观,ADL、抑郁均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抑郁在老年人ADL与认知功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27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IS分为对照组(T2DM,n=129)和实验组(T2DM合并AIS,n=298),对T2DM合并AIS患者根据N...  相似文献   

14.
李中春  李德强 《健康研究》2013,(3):172-175,F0003
目的评价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观察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 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四组:对照组、抑郁组、卒中组与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在大脑中动脉栓塞后接受连续3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程序,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学习记忆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计数BDNF阳性细胞数。结果抑郁组、卒中组及卒中后抑郁组大鼠认知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卒中后抑郁组最为严重。海马BDNF阳性细胞数由高到低排列,对照组〉卒中组〉抑郁组〉卒中后抑郁组。结论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与脑缺血损伤及慢性应激均有关,认知功能缺陷与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减低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相关因素,初步探讨PSD发病机制,提供其可能的预测因素,并依照相关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将104例脑卒中住院病人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PSD发生可能相关的1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然后将抑郁组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护理干预对照组,观察护理干预对PSD影响。结果:PSD总发病率46.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部位、对陪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社会支挣隋况、性格特征等因素与PSD发生密切相关;护理干预4周后干预组较非干预组HAMD评分改善具有统训学意义(P〈0.05)。结论:PSD的发生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当护理能改善PSD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中国汉族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0例FDD组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BDNF水平检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对FDD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FDD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DD患者WCST的完成分类数(Cc)、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错误数(Rpe)及非持续性错误(nRpe)均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在FDD患者中,血清BDNF水平与WCST完成分类数评分呈正相关,并且与错误应答数(Re)和持续性错误数(Rpe)评分呈负相关。结论:低BDNF可能与抑郁症易感性及其认知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日常活动能力状况及城乡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日常活动能力(ADL)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城乡老年人群的差异进行比较。方法 2010-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地区和密云县巨各庄镇对社区≥60岁的老年人群进行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结果 共纳入4 499名(其中男性1 815名,女性2 684名)社区老年人,年龄60~95(70.3±6.7)岁。相对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及以下85.2%)、吸烟(22.8%)、饮酒(43.1%)比例较高。共有87.9%的老年人生活完全自理,ADL受损(含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情况农村(12.4%)高于城市(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不同年龄组比较,ADL受损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城乡差异(P=0.031),年龄(P=0.013)、文化程度(P=0.015)、体育锻炼(P=0.001)、患有脑卒中(P<0.001)等均是影响ADL受损的重要因素。结论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ADL受损率相对较低,农村高于城市,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患有脑卒中等均与ADL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