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sCD44v6和CA125的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卵巢癌患者、50例良性卵巢瘤患者和130例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采用ELISA和放免法定量检测sCD44v6和CA125浓度.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sCD44v6浓度为209.4±50.2 ng/ml,显著高于良性患者的153.3±47.6 ng/ml (P<0.01)和正常人群的132.6±33.9 ng/ml (P<0.01);卵巢癌术前血清CA125平均浓度为38.2±9.7 U/ml,高于良性组16.7±5.8 U/ml(P<0.01)和正常组11.5±5.1 U/ml(P<0.01).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患者血清sCD44v6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sCD44v6和 CA125随着病程进展、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增高、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的深入而升高.生存分析sCD44v6的异常升高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sCC(sCD44v6和CA125联合)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关(RR=3.158,P=0.003 2).结论血清sCD44v6和CA125的检测在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手术疗效、转移程度的判断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随访观察。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8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依据术前评估能否进行理想细胞减灭术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无法进行理想细胞减灭术,故先给予NACT,之后行肿瘤细胞减灭及常规化疗;对照组可进行理想细胞减灭术,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常规化疗。6~8个化疗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多肽抗原125(CA_(125))变化,随访3年统计生存率及复查HE4、CA_(125)。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1.64%,对照组总有效率41.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04,P0.05)。治疗后,两组HE4、CA_(125)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生存率89.55%(60/67),对照组生存率80.33%(49/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94,P0.05),但两组HE4、CA_(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生存率73.13%(49/67),对照组生存率50.75%(3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9,P0.05),两组HE4、CA_(125)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T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可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及腹膜癌对铂类+紫杉醇类化疗敏感性与CA125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手术及化疗的71例上皮性卵巢癌、6例输卵管癌和1例腹膜癌患者,以3次化疗后血清CA125能否降至正常(<35kU/L),术后前3次化疗后每次CA125同上次比较能否降低50%作为判断铂类敏感的指标,比较分析化疗敏感型患者CA125数值变化规律。结果:(1)术前CA125数值对于判断患者第2次及第3次化疗后血清CA125能否下降50%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首次CA125数值对于判断患者第2次(P=0.028),第3次(P<0.01)化疗后血清CA125能否下降50%,以及3次化疗后血清CA125能否降至正常(P=0.046)具有统计学意义;(3)较早FIGO分期(FIGOⅠ~Ⅱ期),无腹水,满意的肿瘤灭减术也是决定患者化疗敏感性的临床指标。结论:术前和术后血清CA125水平、较早的FIGO分期、无腹水、满意的肿瘤减灭术是影响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有意义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新辅助化疗的卵巢癌患者CA125水平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减灭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并手术的6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初始治疗前CA125水平、新辅助化疗期间CA125的下降率、术前CA125水平与手术理想减灭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血CA125下降率及术前CA125水平影响患者手术的切净率。术前CA125≤100U/ml组与>100U/ml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血CA125的下降率及术前CA125水平可预测患者手术的切净率,术前血清CA125是否≤100U/ml可用于初步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术前血小板(PLT)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171例卵巢癌、218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59例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LT计数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细胞分级、CA125水平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比较卵巢癌伴或不伴PLT增多以及化疗后PLT变化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PLT计数平均值为248.0×109/L,显著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188.3×109/L和206.9×109/L,P0.0001)。171例卵巢癌患者中20例(11.7%)合并血小板增多(PLT≥350×109/L),卵巢癌合并PLT增多的患者中晚期比例高(P=0.030),更易发生大网膜(P=0.006)、腹膜(P=0.016)、膈下腹膜(P=0.018)转移,达到满意肿瘤减灭术比例较低(P=0.010)。卵巢癌患者的术前PLT与CA125值呈正相关(P=0.049)。患者术前PLT计数分别为≥232.2×109/L、208.5×109/L和327.5×109/L时,可依次最大程度预测卵巢癌减灭手术不满意、疾病处于晚期及总体预后不良。卵巢癌合并PLT增多及术前PLT与3周期化疗后PLT比值大于2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001,P=0.006)。结论:卵巢癌患者术前PLT计数显著高于良性及交界性卵巢肿瘤。合并PLT增多的患者晚期肿瘤及多脏器转移比例显著增高,满意肿瘤减灭术比例低。PLT增多及化疗后PLT较术前显著下降是卵巢癌的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晚期卵巢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期间多种CA125的动力学变化,分析其对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减瘤满意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及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瘤灭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信息,获得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期间血清CA125水平,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治疗情况等信息,统计CA125的各项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对预测满意减瘤可能性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49例(74.24%)患者手术后无肉眼病灶残留(R0),17例(25.76%)存在病灶残留(R1/RX)。单因素分析中,NACT前、第一次NACT后、第三次NACT后CA125水平以及第一次NACT后CA125下降百分比在两组中存在差异(P分别为0.001、0.035、0.032、0.018)。多因素分析中,第三次NACT后CA125水平以及第一次NACT后CA125下降百分比为满意减瘤的显著预测因子(P=0.026,P=0.027)。根据ROC曲线,第三次NACT后CA125水平<33.34U/mL预测...  相似文献   

7.
王丹  代晶  潘长清  王平  张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4):314-316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_(125))及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化学发光法检测53例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2014年卵巢癌分期Ⅰ、Ⅱ期卵巢癌患者及5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HE4及CA_(125)水平,根据受试者绝经情况,通过计算ROMA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卵巢癌检测HE4、CA_(125)水平及ROMA指数分别为416.19±134.04 pmol/L、895.97±252.16 U/ml及(59.10±4.49)%;卵巢良性肿瘤组分别为33.61±3.07 pmol/L、33.98±4.99 U/ml及(20.08±5.07)%,卵巢癌组血清HE4、CA_(125)水平及ROMA指数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CA_(125)水平和ROMA指数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2.45%、69.81%、96.23%,特异度分别为79.63%、70.37%、81.48%,ROC-AUC分别为0.943、0.803、0.975。结论:联合检测HE4和CA_(125)计算ROMA指数对卵巢癌早期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EO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住院行手术的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共43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sTWEAK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相比,EOC组的sTWEAK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中sTWEAK的表达与CA125呈正相关(r=0.42,P0.05),其中CA125500U/ml者的sTWEAK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A125500U/ml者(P0.05)。(2)EOC患者血清中,sTWEAK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类型以及腹水有无肿瘤细胞均无相关性(P0.05)。(3)EOC组中,CA125500U/ml者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比例显著高于CA125500U/ml者(P0.05)。结论:sTWEAK虽不能反映EOC患者的肿瘤进展,但其与EOC的发生密切相关,sTWEAK可能成为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新型血清学标记,在EOC诊断及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miR-200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miR-200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6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5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miR-200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125水平。分析miR-200a在不同临床病理情况下的表达差异。结果:miR-200a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表达量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女性(P<0.001),良性组与正常女性两组间miR-200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633)。血清miR-200a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及血清CA125值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miR-200a高水平组卵巢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低水平组(P=0.021)。结论:miR-200a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血浆溶血磷脂酸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1卵巢上皮性癌、2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物和24例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浆溶血磷脂酸及CA125水平,分别计算并比较其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卵巢癌组血浆溶血磷脂酸值(6±2.4)μmol/L及CA125值(275.8±191.7)U/mL明显高于非癌组(分别为2.4±1.6μmol/L与51.0±44.2U/mL)(P<0.01)。血浆溶血磷脂酸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5%与71.7%,且特异性明显高于CA125(39.1%,P=0.002)。结论血浆溶血磷脂酸用于诊断卵巢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初始治疗后CA125最低值及其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术前CA125高于35 k U/L的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患者120例。我们将卵巢癌复发的CA125参考值设为15 k U/L,其中33例CA125≥15 k U/L,87例CA12515 k U/L。比较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 CA12515 k U/L组的无进展生存期[(17.58±1.23)个月]、总生存期[(22.38±2.41)个月]均显著高于CA125≥15 k U/L组[(10.88±3.01)个月及(11.42±4.21)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初始治疗后CA125最低值≥15 k U/L预示卵巢癌早期复发。同时CA125在正常范围内连续3次升高出现的时间[(15.22±10.8)个月]早于影像学诊断肿瘤复发[(22.59±17.22)个月]7个月。结论初始治疗后CA125降至15 k U/L以下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动态监测CA125水平,如果在35 k U/L内连续3次升高,应及时进行影像学评价,可能对部分患者早期诊断复发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穿刺术对卵巢癌(OC)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对13例Ⅲ~Ⅳ期腹水型OC患者在穿刺前及穿刺后腹水和血清CA125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固相酶免疫法(IMx分析器由美国“Abbott Lab”公司提供)检测穿刺前血清、穿刺后5~13天腹水及血清CA125水平。以CA125水平35 U/ml作为标准值的上限。 结果:穿刺前13例患者中12例腹水CA125浓度(平均4 031 U/ml)比血清(平均2 145 U/ml)高2倍。穿刺后13例患者中9例血清CA125浓度(平均1 861 U/ml)比原始值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率(MPV/PLT)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未行新辅助化疗的206例EO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MPV/PLT值与患者临床变量的关系,并分析MPV/PLT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FIGO分期、CA_(125)、PLT、MPV、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P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MPV/PLT均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5岁、FIGO分期晚、CA_(125)200 U/ml和MPV/PLT≤0.0374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PV/PLT0.0374组的中位OS为76个月,明显高于MPV/PLT≤0.0374组的5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C患者的FIGO分期、分化级别、CA_(125)、PLR、NLR与MPV/PLT有关(P0.05),MPV/PLT≤0.0374组具有FIGO分期晚、分化级别高、CA_(125)高、PLR高及NLR高的临床特点。结论:MPV/PLT值较低的EOC患者预后不良,其检测可能有助于识别EOC复发的高危人群,其预后评估对指导临床决策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疗前后CA125变化对上皮性卵巢癌疗效、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9-12-01-2001-12-01初治的2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血清CA125的检测,计算化疗2疗程后血清CA125值较化疗前下降的百分比,观察CA125不同组复发中位时间及生存期限的差异.结果 203例患者中有102例复发,CA125下降≥75%组、50%~<75%组、<50%组各组复发的中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F=8.422,P<0.001),且CA125下降<50%组的复发时间短;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得出化疗2疗程后CA125值下降水平≥75%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8个月,50%~<75%组为34.6个月,<50%组为24.0个月,CA125上升组为9.3个月,以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曲线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33.097,P<0.001);COX风险模型分析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多因素结果表明CA125下降水平、FIGO分期、术后残存病灶大小与卵巢上皮癌预后明显相关.结论 化疗2疗程后CA125值与化疗前下降的百分比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评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测该指标可协助判断复发,尽早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治疗前后血清CA125变化模式对判断预后和诊断复发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152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进行连续监测,并采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卵巢上皮癌治疗前后血清CA125变化模式对判断预后和诊断复发的价值。结果 (1)治疗前血清CA125≤35 U/ml者的PFS和OS高于治疗前血清CA12535 U/ml者(P0.05);治疗后血清CA125呈对数下降者或1个月之内下降至正常者的PFS和OS高于治疗后血清CA125呈非对数下降者或大于1个月下降至正常者(P0.05);(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前CA125含量(相对危险度量3.274,P=0.025)和治疗后血清CA125含量下降速度(相对危险度量6.213,P=0.002)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3)血清CA125诊断卵巢上皮癌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39%和86.79%。结论卵巢上皮癌治疗前后血清CA125变化模式对对判断卵巢上皮性癌预后和诊断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测定肿瘤标记物有助于估计预后。本文着重阐述CA125在卵巢癌术后管理中的意义和问题要点。 通常CA125的临界值订为35U/ml。临床上假阳性病例(指癌无复发,CA125值在临界值以上)很少,假阴性病例(指癌有复发,CA125值在临界值以下)却有相当数量。因此,监控时有必要考虑术后CA125值。例如35U/ml时假阳性为0%,降至20U/ml时假阳性达29%。有报道,复发病例CA125临界值订在16U/ml,比订在35U/ml发现复发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复发56例(复发组),未复发7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残留病灶、腹水情况、术前HE4值、有无新辅助化疗、术后2月CA125值、术后化疗方式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各因素与复发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残留病灶1cm、腹水、术前HE4值、术后2月CA12535U/L及组织分级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复发的因素;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腹水和术前HE4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因素;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化疗方案与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无关。结论:有腹水、低分化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且术前HE4400pmol/L,术后2月CA12535U/L是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完善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并严密随访,以便更早发现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8.
血清CA125升高对上皮性卵巢癌指导治疗,监测复发,判断预后均有一定意义。除卵巢癌之外,某些生理情况及良恶性状态下CA125均可升高。作者用病例对照方法长期随访无症状CA125升高绝经后妇女及CA125水平正常妇女。 对22000例45岁以上的绝经后无症状妇女进行卵巢癌筛查,从中选取771例血清CA125≥30U/ml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771例血清CA125<30U/ml者作为对照组。既往患卵巢癌者及双侧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低功率超声放大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提高卵巢癌早期检出率的可行性。方法:用自制的超声信号发生装置,设定超声信号频率为1 MHz,超声功率为0.1~0.3 W/cm~2,时间为1、2、3、4、5分钟,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行超声辐射,检测培养基中的肿瘤标志物;以功率0.1~0.3 W/cm~2和超声辐射时间5、10、15分钟对裸鼠卵巢癌瘤体进行声辐射后检测血肿瘤标志物,对标志物的放大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细胞水平,超声辐射时间一定的条件下,CA125浓度随功率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 W/cm~2和0.3 W/cm~2超声条件下,CA125浓度随照射时间延长而增加,不同时间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的超声辐射时间条件下,CA199浓度随功率的提高而增加(P0.05)。经超声辐射后,各组裸鼠血清CA_(125)、CA_(199)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上升(P0.05),不同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功率超声可在细胞和瘤体使卵巢癌肿瘤标志物CA_(125)和CA_(199)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肠道手术的可行性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行卵巢癌初次、中间型、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并在术中行肠管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包括46例原发性卵巢癌,其中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17例复发性卵巢癌。62例(98.41%)患者达到满意减瘤,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初次化疗开始时间平均为术后(20.65±10.90)天(7~58天)。42例(66.67%)患者行肠管吻合术,其中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且均评价为B级,经充分的腹腔冲洗及引流后治愈。体重指数、术前白蛋白、术前CA125水平、腹水量以及术中出血量不影响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而手术复杂性评分高的病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升高(P=0.001)。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在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进行肠管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手术复杂性评分高的患者,术后管理更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