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采用不同血管通路装置输注发疱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9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发疱剂输注治疗的老年肿瘤术后患者200例进行研究。视患者病情医生建议在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选择血管通路装置,根据患者血管通路装置选择情况将其分为4组,行静脉留置针者为留置针组共41例,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者为外周静脉导管组共45例,行经中心静脉置管者为中心静脉导管组共64例,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者为静脉输液港组共50例。比较各组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与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外周静脉导管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均<0.05)。4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组心理、生理、个人存在维度得分及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其中外周静脉导管组心理、生理、个人存在维度得分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各组社会支持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程结束后外周静脉导管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可明显提高老年肿瘤患者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且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PICC)门诊维护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09月门诊维护的患者144例次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06月门诊维护的患者162例次作为干预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异位、移位、粘膜损伤、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门诊维护,不仅可以优化PICC导管维护流程,降低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arotid vein catheters,CVC),在血液病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随机将69例经肘部外周进行静脉穿刺,并中心静脉置管设置为PICC组,此外,将91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设置为CVC组。结果 PICC置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CVC置管组为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组平均穿刺时间为(15.24±4.31)min,CVC置管组为(27.67±3.96)min,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置管组平均留管时间为82d,CVC置管组为40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CVC置管组为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组较CV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但并发症发生率高,非计划性拔管率高,与C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置管方法成本/效益的差异来看,需长期化疗的血液病患者中,PICC具有并发症发生少、留管时间长、穿刺简单、易护理的特点,可作为大多数白血病长期输液的置管方法并长期留置。但其不能完全代替CVC。  相似文献   

4.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因具有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但PICC置管后,由于留置时间长,可能会有局部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破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ICC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PICC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短导管输液规范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外周静脉短导管输液的肿瘤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治疗理论知识、服务态度、降低静脉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肿瘤输液患者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从而保证整体护理安全,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导管留置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比较广泛地推广使用,其具有并发症少,静脉留置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患者易接受的特点[1]。我科自2012年5月~2013年3月共为86例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用于肿瘤患者中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及输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外敷对肿瘤化疗留置PICC导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8例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所收治的经化疗并留置PICC导管实施长期静脉输液的肿瘤患者,依静脉穿刺位置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穿刺留置PICC导管,在行中药洗剂外敷的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64%vs2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肿瘤化疗患者,行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较正中静脉的效果更佳,采取中药洗剂外敷,联合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牛惠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77-177
现在全国较大的医院对于长期输液及肿瘤化疗病人等均已逐步从穿刺外周血管发展到PICC置管,这样可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ICC管是一种从(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利用PICC管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本文总结了PICC置管适应症、禁忌症及其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CC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CVC患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较短,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结论:PICC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CV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接受PICC置管的实体肿瘤化疗患者,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PICC护理,以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依从性为指标来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成功率、患者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用于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可行性。方法:6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34例PICC置管为A组,30例颈内静脉置管为B组,比较插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较,发现A组与B组相比,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为高,穿刺时间明显较短,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PICC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结论:PICC和颈内静脉插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插管方法,对于长期化疗或静脉输液的病人,应首选PICC插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食道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108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4例,2组均实行胃肠外静脉输入营养液治疗及临床护理,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输液,比较2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观察组为(22.41±5.36)天,对照组为(57.82±14.13)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堵管、液体外渗、局部红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率观察组为96.30%,对照组为74.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道癌患者实行PICC置管和及时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够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正>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其具有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的患者。然而PICC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术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6.63%~24.6%[1-2]。2009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组成专门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PICC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56%)明显更高,置管时间(15.1±2.5)min明显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3%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满意度发生率17.78%对比,观察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因其安全、方便 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为病人提供 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它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捷静脉通道,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肿瘤患者的化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点.采用 PICC可保护上肢血管网,避免反复穿刺外周静脉带来的痛苦,减轻化疗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但 PICC置管后也有常见并发症,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静脉炎.作者以康惠尔溃疡贴处理 PICC置管术后引起的静脉炎,使用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PICC导管护理风险因素开展护理风险防范管理的意义,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入住医院血液科的4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PICC操作,按照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科常规PICC导管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结合PICC导管护理风险因素给予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能降低PICC导管的潜在风险因素,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性,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比较有价值的护理管理干预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普外科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观察组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下根据静脉输液流程实施输液护理,比较2组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的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输液期间出现输液外渗、血栓形成、输液管脱出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输液过程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所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输液期间静脉穿刺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下,于普外科构建静脉输液流程,能有效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提高输液效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围置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及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同步施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患者家属)。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导管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PICC置管患者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是PICC导管安全留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新兴起的临床输液途径,已成为需反复静脉输液患者,特别是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患者的首选通路~([1])。但由于PICC导管仍为机体异物,易引起并发症,其中导管血栓形成是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之一~([2])。血栓一旦形成,严重影响导管功能,甚至必须拔管,严重威胁患者安全,并增加医疗费用。为降低PICC导管血栓发生率,笔者通过分析214例留置PICC导管患者临床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