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淋球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加强该人群淋球菌监测,为针对该人群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6月结合艾滋病病毒(HIV)监测哨点,选取9个城市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为调查对象,开展匿名问卷调查及检测。结果共纳入就诊者1 749例,平均年龄(39.53±14.36)岁,73.87%为已婚(1 292例),92.28%为广东省人(1 614例),汉族占99.49%(1 740例)。男性就诊者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淋球菌、尿常规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6.06%,0.46%,3.43%,0.40%,2.74%,7.89%。多因素分析显示,近3个月与小姐发生过性关系[比值比(OR)=2.55,95%可信区间(CI):1.42~4.5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OR=9.63,95%CI:5.08~18.24)、尿常规白细胞阳性(OR=5.58,95%CI:2.90~10.77)与淋球菌感染相关。结论广东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淋球菌感染率较高,该人群为性病艾滋病防控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人群特点,实施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深圳市主动终止妊娠人群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在宝安区公立医院妇产科门诊主动寻求终止妊娠的患者(14~51岁)的基本信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探针法对自我采集尿液样本中CT和淋球菌(NG)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在1 553名研究对象中,CT感染率为10.56%(95%CI:9.03%~12.09%),NG感染率为0.45%(95%CI:0.12%~0.78%),CT/NG共感染率为0.13%(95%CI:0.050%~0.31%)。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低年龄(20岁)(aOR=2.98,95%CI:1.21~7.33,P=0.017)、离异(aOR=2.00,95%CI:1.01~3.97,P=0.049)均为CT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终止妊娠人群CT感染率较高,在该人群采用主动筛查和有效治疗的策略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昆明市暗娼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对昆明市区的暗娼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和阴道拭子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结果共调查423名暗娼,平均年龄31.2岁,初、高中文化占70.4%(298名),性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6.8%,安全套使用率为80.4%,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时率为55.1%。共检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56例(13.2%),淋球菌(NG)11例(2.6%),梅毒13例(3.1%),未检出HIV。CT、NG混合感染5例,CT、梅毒混合感染2例,CT、NG、梅毒三重感染1例。15~20岁年龄组、彝族和未婚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显著偏高(P 0.05)。结论昆明市暗娼人群有较高的性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性病感染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为主,梅毒和淋球菌的感染率较低,感染者主要分布在低年龄组、未婚、彝族的暗娼人群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地区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女性患者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生殖支原体(Mg)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200例HIV阳性女性患者首段尿进行NG/CT/Mg核酸检测,并收集患者人口社会学、性行为状态等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0例HIV阳性女性患者,NG/CT/Mg总阳性率为9.0%(18例),其中NG、CT、Mg阳性率分别为1.0%(2例)、4.0%(8例)、4.5%(9例),有1例患者NG/CT均阳性。以"NG/CT/Mg感染状况(1/3或以上)"为因变量,其余为自变量,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态、职业状态与NG/CT/Mg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状态与NG/CT/Mg感染相关(P0.05),有工作者感染NG/CT/Mg的风险是无业或退休者的4.5倍。结论北京地区HIV阳性女性患者Mg阳性率相对较高,临床工作中应重视HIV阳性女性患者泌尿生殖道Mg等病原体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衡阳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氏菌(NG)三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探讨这些病原体与性别和年龄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我院2 182例患者进行UU、CT和NG核酸检测。结果 2 182例患者中,UU、NG及CT阳性率分别为61.94%(1 245/2 010)、24.22%(39/161)、7.82%(77/985),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混合感染以UU+CT二重感染阳性率最高(9.58%)。女性的UU感染率(63.51%)明显高于男性(36.97%),男性的CT及NG感染率(分别为14.75%和40.00%)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7.36%和1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0岁的CT及NG感染率(分别为25.00%和64.2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U阳性率(69.41%)高于其他年龄段,但无统计学差异,而21~40岁是三种病原体感染的主要人群。UU以妇产科门诊阳性率最高,而CT及NG的阳性率以泌尿外科门诊和皮肤科门诊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患者UU感染率最高并且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而男性的CT及NG感染率高于女性。三种病原体感染主要集中于青壮年,而0~20岁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三种病原体感染率在科室间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近几年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的流行趋势和特征,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6~2003年到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性病门诊就诊,并进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性病检测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在此期间共有66658人接受检查,其中NG阳性18348例(35.8%),CT阳性7048例(18.1%),NG和CT阳性人数和阳性率在1997年和1998年达高峰,之后下降,近年又开始上升。UU阳性6673例(37.4%),其阳性人数和阳性率则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混合阳性率最高的是CT和UU(14.2%),最低的是NG和UU(8。7%)。女性NG阳性者中的CT阳性率(35.7%)和CT阳性者中的NG阳性率(27.2%),分别高于所有受检者对应的阳性率(20.4%和19.6%),男性情况相反。结论上海地区性病流行谱正在发生改变,女性UU感染人数明显增多;近年来NG、CT和UU的混合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低龄女性;NG和CT的混合感染情况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性病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05年7月~2006年5月门诊就诊者2 17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2178份标本中有642份检出病原体,患病率为29.48%。单一感染450份(70.09%),其中检出淋球菌34份(29.82%),沙眼衣原体48份(44.44%),支原体363份(71.18%);混合感染192份(29.91%),其中淋球菌合并Ct或Uu者90份(24.75%),Ct Uu Mh102份(11.85%)。三种病原体在男女就诊者中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青年就诊者的泌尿生殖道病原体阳性率较高,应重视病原学检查,进一步加强性病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非淋球菌性尿道或宫颈炎 (NGU)发病率的增高 ,泌尿生殖道感染中两种或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已成为性病治疗的一大难题。为了探讨性传播疾病 (STD)混合感染情况 ,我们对 1997~ 1999年性病门诊收治的 2 9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 ,同时检测淋球菌 (NG)、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U U)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0例 ,女 180例 ;平均年龄 2 9岁。82 %患者有性乱史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方法 :将棉拭子插进男性尿道内 2~ 3cm、女性宫颈内 1~ 1.5 cm捻转 ,取出标本送检。淋球菌及解脲支原体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吉林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梅毒的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5年,采用连续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梅毒检测,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5年,吉林省共调查24 000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37.2%,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38.5%,与同性发生过肛交行为的比例为3.8%。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5.2%,各年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1%、5.9%、4.0%、6.6%、8.0%,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检验χ~2=109.2,P〈0.001)。外省户籍[调整比值比(aOR)=0.5,95%可信区间(CI):0.4~0.7]、较大年龄[30~39岁(aOR=0.5,95%CI:0.3~0.8)、40~49岁(aOR=0.5,95%CI:0.3~0.7)、50~59岁(aOR=0.5,95%CI:0.3~0.8)、≥60岁(aOR=0.7,95%CI:0.5~0.9)]和曾接受过同伴教育(aOR=0.8,95%CI:0.7~0.9),是梅毒感染的保护性因素。而年份[2011年(aOR=1.5,95%CI:1.2~1.9)、2012年(aOR=1.8,95%CI:1.3~2.3)、2013年(aOR=1.4,95%CI:1.1~1.9)、2014年(aOR=2.1,95%CI:1.7~2.7)、2015年(aOR=2.3,95%CI:1.8~2.8)]、其他民族(aOR=1.8,95%CI:1.5~2.1)、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aOR=1.7,95%CI:1.5~1.9)、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aOR=1.4,95%CI:1.2~1.5)、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aOR=2.1,95%CI:1.7~2.7)、最近一年诊断患过性病(aOR=5.8,95%CI:5.1~6.6)和曾经检测过艾滋病病毒(aOR=1.2,95%CI:1.1~1.4),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吉林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率较高,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性病门诊患者感染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和支原体的情况,以及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性病门诊的1 010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CT、NG核酸检测以及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结果 1 010例患者中,CT阳性295例(29.2%),NG阳性103例(10.2%),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或/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阳性428例(42.4%)。其中CT和NG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则是女性高于男性。NG感染者中合并CT感染的比例(38.8%)高于CT感染者中合并NG的比例(13.6%);CT感染者中合并UU/MH感染的比例(47.1%)高于NG感染者中合并UU/MH感染的比例(30.1%)。对428例支原体药敏结果进行分析,UU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68.0%),MH及UU+MH混合感染耐药率最高的均是红霉素,分别为72.7%和90.4%。而UU、MH及UU+MH敏感率最高的均是交沙霉素,敏感率分别达98.3%、95.5%、91.3%,其次为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结论深圳地区CT、NG和支原体的感染率均处在较高的水平,不同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有所不同,感染存在性别差异。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泌尿生殖道生殖支原体(MG)的感染情况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门诊进行泌尿生殖道性病感染患者用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技术)进行MG检测,同时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等检测,并对阿奇霉素治疗组、多西环素治疗组、莫西沙星治疗组疗效进行有效性评估。结果 3 842例中,男性2 850例,女性992例。所有检测患者MG阳性率为6.48%(249例),其中男性MG阳性率为7.23%(206例),女性为4.33%(4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4,P=0.001);21~30岁组MG阳性率为8.04%(83/1 032), 60岁组为7.05%(11/156),41~50岁组为4.82%(45/933);男性与女性在MG单独或合并感染分布特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阿奇霉素治疗组、多西环素治疗组、莫西沙星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12/35、29/47、82.8%(101/122),MG感染三组不同方案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46,P 0.001)。结论 MG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是一种重要的病原菌,男性发病率高,没有年龄分布差异,常以单独感染形式存在,以UU、CT合并感染最多,莫西沙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延安市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现状及其特点,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FQ-PCR)对784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的NG、CT和UU核酸进行检测。结果 784例患者中,NG、CT和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43%、34.69%和30.87%,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CT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NG感染率男性虽高于女性,但无性别差异(P0.05)。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9.64%,其中CT+UU双重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20%。不同年龄感染情况显示,感染率以21~40岁年龄段最高。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NG、CT和UU阳性检出率不尽相同,阳性患者大多年龄在青壮年时期,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混合感染较为常见,临床应进行3种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016年7月—2017年3月来上海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0 67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N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0 67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或同时进行NG、CT和UU测定。结果 NG、CT和UU 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分别为1.47%、7.57%、71.27%,其中合并感染756例。检出率以21~30岁年龄段患者最高。在男性患者的样本中,CT的检出率为10.60%,UU的检出率为33.05%,NG的检出率为32.70%。在女性患者中,UU的检出率居首位,为72.16%,CT检出率为7.51%,NG检出率最低为0.89%。结论 UU和NG的检出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3种病原体检出的阳性样本数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就诊者心理健康的因素,为下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利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病人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性病感染状态等。结果共纳入103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6.11±13.47)岁;48.54%为初中文化;67.96%已婚。103例中,患心理疾病的占47.57%(49例);12.62%(13例)感染尖锐湿疣,感染生殖器疱疹比例为9.71%(10例),梅毒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为4.85%(各5例)。文化程度低、感染尖锐湿疣和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就诊者易出现心理问题。结论在性病门诊提供的规范化服务过程中,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改变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455例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皮损的性病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SV抗原,并同时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结果1446例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HSV抗原检测阳性455例,检出率为31.47%。HSV检测阳性标本中,HSV与其它性病病原体混合感染351例,HSV单纯感染104例。HSV检测阳性的患者中,有临床症状的337例,其中HSV与其它性病病原体混合感染277例,HSV单纯感染60例;无症状的118例,其中混合感染74例,单纯感染44例。结论无皮损的性病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HSV有较高的检出率,HSV可单独或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泌尿生殖道,既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的表现,也可无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实时荧光RNA恒温扩增技术(SAT)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6例疑似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或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拭子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CT-RT-PCR)和SAT检测CT(CT-SAT);采用分离培养与鉴定(NG培养法)以及SAT检测淋球菌(NG-SAT)。对于差异样本,采用常规PCR进行鉴定。配对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SAT技术对CT、N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10.2%,略高于CT-RT-PCR(7.0%)和NG培养法(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卡方检验显示SAT法与传统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以CT-RT-PCR为金标准,CT-SA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8.3%和92.3%;CT-RTPCR加常规PCR检测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CT-SA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100.0%和93.8%。以NG培养法为金标准,NG-SA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8.8%和100.0%;NG培养法加常规PCR检测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NG-SA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为100.0%。结论 SAT技术与传统金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且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适于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的临床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17.
张海萍  连石  朱威  赵威  赵琛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4):243-243,232
为了比较白细胞酯酶实验 (LET)与病征法诊断淋球菌 (NG)和沙眼衣原体 (CT)的感染 ,对 16 7例就诊者分别进行尿道 /宫颈拭子NG培养 ,采集长时间不排尿后的首段尿 (FVU)进行LET和CT的连接酶反应 (LCR)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为 2 0 0 1年 3~ 12月来性病门诊的就诊者 ,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检查医师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性活动史、既往患尿道炎 /宫颈炎的情况和检查外生殖器 ,以确定有无异常或增多的尿道 /阴道分泌物、生殖器溃疡、腹股沟肿胀。1 2 检测方法1 2 1 尿液采集 采集患者晨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性病门诊具有泌尿生殖道刺激症状及异常分泌物患者的淋病(GU)及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的感染特点,同时检测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给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男性尿道、女性宫颈拭子,通过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可疑患者进行NG、CT、UU的检测.结果 153例患者年龄集中在21~40岁,其中大多数有非婚性接触史,NGU和GU的检出率分别是48.34%和23.53%,女性患者中CT、UU的感染率分别为5.26%和34.21%.混合感染为19例.结论 NGU和GU的感染以性成熟期患者为主,感染与性活跃有关.应避免不洁性接触,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FQ-PCR技术检测NG、CT、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相似文献   

19.
临床工作中发现,以尖锐湿疣(CA)就诊者常合并有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或阴道炎,这使性病的治疗更加复杂.为了探讨尖锐湿疣与其它性病伴发情况,我们对临床上CA可疑者,均同时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临床与病原体检测均符合尖锐湿疣诊断者共103例,现将其合并感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流行趋势,为评价西安市艾滋病防控效果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男性就诊者进行行为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2010-2013年,西安市男性就诊者哨点的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75%(7/400)、2.75%(11/400)、5.00%(20/400),HIV感染率显著上升(趋势χ2=22.182,P0.01)。梅毒阳性率分别0.74%(3/403)、0.75%(3/400)、1.25%(5/400)、3.00%(12/400),梅毒感染率显著上升(趋势χ2=7.470,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有同性肛交性行为史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没有同性肛交性行为史者的5.297倍;梅毒阳性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梅毒阴性者的12.041倍。结论西安市男性就诊者HIV感染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针对有同性性行为的男性就诊者的干预工作,规范性病门诊的梅毒诊疗,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从而促进该人群主动、及时就医,降低感染艾滋病性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