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UL)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232例,其中40例CUL患者,记录全部患者基本信息、肌瘤数目、大小、位置,B超血流信号,并随访术后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年龄因素(年龄≥40岁)、肌瘤大小(肌瘤大小为5~8cm)、血流信号丰富(呈火球样、呈星、条或网状分布)是CUL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术后随访2年,CUL术后复发率高于普通平滑肌瘤(P0.05)。结论:年龄、肌瘤大小、血流信号丰富是CUL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3)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ellular uterine leioyoma,CUL)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因子宫肌瘤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86例,关注其年龄、体重指数、肌瘤数目、肌瘤大小、肌瘤位置、术前是否合并使用GnRH-a药物、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随访;收集46术后病理回报为CUL的患者相关临床等方面的资料,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普通型平滑肌瘤和CUL相关临床特征、术前是否合并使用GnRH-a药物、免疫组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普通型平滑肌瘤在体重指数、肌瘤数目、术前是否合并使用GnRH-a药物、术后免疫组化结果方面与C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UL患者的年龄、肌瘤位置、肌瘤大小与普通型平滑肌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发现CUL术后1年肌瘤累计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瘤位置(浆膜下肌瘤与黏膜下肌瘤)、肌瘤大小(肌瘤大小为5~8cm)、年龄因素(年龄≥40岁)是CUL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53岁,以月经紊乱10月,腹痛、下腹包块5天于2010年1月4日入院.10月前出现月经紊乱,持续3天到2周,间隔20天到3月.5天前出现下腹胀痛,拒按,伴恶心、呕吐、腹泻.盆腔B超检查:子宫右上方可探及7.3 cm ×5.8cm ×6.3 cm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尚完整,内回声欠均匀,可见部分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直肠子宫陷凹未见液性暗区.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肥大;宫体后位、常大、质中、活动差、压痛,与包块无分界. 相似文献
4.
78例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CU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CUL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全部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CUL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丰富,细胞大小形态尚一致,核分裂相0-4个/10HPF;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为主;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多见.行肌瘤剔除术患者复发率为22.8%.结论:CUL的临床表现与普通子宫平滑肌瘤相似,治疗应酌情选择全子宫切除或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5.
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中肥大细胞增加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中肥大细胞增加的机制。方法 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0例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观察组)、30例普通型平滑肌瘤(对照组)和1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肉瘤组)患者瘤组织肥大细胞中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同时检测肥大细胞和平滑肌瘤细胞中趋化因子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Eotax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B(TGF-B)的表达。结果 3组患者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肥大细胞基本未见Ki-67的表达。观察组RANTES、Eotaxin和TGF-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9%、91%,而在对照组和肉瘤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1%、86%和39%、44%、59%,观察组中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和肉瘤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ANTES和Eotaxin的阳性表达率均与肥大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655,0.543,P〈0.01)。而在3组瘤组织中,均未见MCP-1的表达。结论 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中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肥大细胞向肿瘤局部募集所致。肥大细胞的局部募集与平滑肌瘤细胞分泌的RANTES和Eotaxin有关,而与TGF-β和MCP-1无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电镜诊断子宫富细胞平滑肌瘤的价值。方法:选择由光镜诊断的普通平滑肌瘤组织标本10例和富细胞平滑肌瘤组织标本11例,分别在电镜下进行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两类平滑肌瘤细胞均表现为胞质丰富;在胞质中充满肌丝、密体、密斑。但富细胞平滑肌瘤的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胞浆内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多;细胞核增大、有异型性;可见核内假包涵体。结论:富细胞平滑肌瘤的超微结构与普通平滑肌瘤有一定差异,表现为代谢功能活跃,一定程度上缺乏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镜诊断子宫富细胞平滑肌瘤的价值。方法:选择由光镜诊断的普通平滑肌瘤组织标本10例和富细胞平滑肌瘤组织标本11例,分别在电镜下进行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两类平滑肌瘤细胞均表现为胞质丰富;在胞质中充满肌丝、密体、密斑。但富细胞平滑肌瘤的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胞浆内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多;细胞核增大、有异型性;可见核内假包涵体。结论:富细胞平滑肌瘤的超微结构与普通平滑肌瘤有一定差异,表现为代谢功能活跃,一定程度上缺乏分化。 相似文献
9.
10.
子宫平滑肌瘤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力威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3):221-221
子宫平滑肌瘤(UL)形态发生的观点很多,但至今仍不甚清楚。为研究UL在发生病理改变早期阶段(临床前)的结构特征,对30例年龄(59.4±8.1)岁由于司法-医学原因或与性器官或内分泌器官疾患无关的疾病而死亡妇女的子宫作为研究对象,立体显微镜检查连续组织区域切片可显示子宫肌层全部病理结构。根据显微照相形态测量确定病理区域主质和基质相互比例关系,利用3dMAX5程序通过三维重塑方法明确肌瘤结节空间组织结构。结果:30例妇女中15例子宫发现38个平滑肌瘤结节,5例单发,10例多发(2 ̄8个结节),29个结节直径<1.0cm,结节位于宫颈及峡部8个,宫体部2… 相似文献
11.
458例变性及富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变性的子宫平滑肌瘤及富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3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458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变性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初步评价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术中大体标本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①肌瘤良性变性常见的症状分别是肌瘤生长迅速31.47%(73,232),腹痛25.86%(60/232),月经量多或经期长24.57%(57,232);肌瘤肉瘤变时表现为肌瘤生长迅速66.67%(4,6);富细胞型平滑肌瘤常表现为月经量多或经期长31.36%(69/220),腹痛25.91(57/220),肌瘤生长迅速25%(55/220)。肌瘤生长迅速在肌瘤肉瘤变时尤为明显,与肌瘤良性变性和富细胞型平滑肌瘤比较有显著性区别(P<0.05);②肌瘤良性变性者中超声有提示者占25.43%(59/232),其中RI<0.4者占17.24%(10/232);富细胞子宫肌瘤中10.91%(24/220)和子宫肌瘤肉瘤变组33.33%(2/6)术前彩超提示RI<0.4。③富细胞型子宫肌瘤仅10.91%(24/220)手术时送冰冻切片检查,肌瘤肉瘤变的仅1,6例术中送冰冻检查。结论子宫肌瘤出现变性及富细胞型平滑肌瘤常表现为肌瘤生长迅速,在肌瘤肉瘤变时尤为明显,重视术前的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术中仔细的大体标本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往治疗方法主要为子宫切除.近年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肌瘤或作为术前预处理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研究发现其对肌瘤中多种生长因子、肌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肌瘤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等均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肌瘤缩小及血供减少. 相似文献
14.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肌瘤,子宫IVL起源于广泛侵入静脉内的子宫平滑肌瘤,或静脉壁的平滑肌瘤细胞,病理形态表现与良性子宫肌瘤或静脉壁平滑肌瘤相同,但其生物学行为类似恶性肿瘤,易复发、转移,可沿静脉在子宫肌层内蔓延,并可伸展至子宫外,如阔韧带静脉、卵巢静脉、阴道静脉、盆腹腔静脉、腹膜后静脉和大网膜静脉等处;部分超出子宫的肌瘤,还可通过下腔静脉,达右心房、右心室及右肺静脉, 相似文献
15.
GnRHa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华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1):33-36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往治疗方法主要为子宫切除。近年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肌瘤或作为术前预处理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研究发现其对肌瘤中多种生长因子、肌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肌瘤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等均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肌瘤缩小及血供减少。 相似文献
16.
林翠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90-290
患者 5 7岁 ,住院号 15 0 397,因腹部隐痛并盆腔包块 1年。于 1999年 1月 2 4日入院。绝经 1年 ,无阴道流血 ,无发热及咳嗽 ,无任何诱因下腹隐痛并自觉触及包块如手拳大 ,疼痛为持续性隐痛 ,无放射痛 ,无呕吐 ,粪尿正常 ,体重无改变。B超提示 :子宫肌瘤。体检 :下腹可触及包块 ,无压痛 ,质硬。妇科检查 :外阴正常 ,阴道通畅 ,宫颈光滑 ,子宫增大如孕 3个月大小 ,活动 ,质硬 ,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包块并无触痛。B超检查 :子宫后壁肌层内见一 12cm× 10cm× 8cm的低回声区。临床诊断 :子宫肌瘤。于 1999年 1月 2 6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患者46岁,因发现子宫肌瘤1年入院。20年前孕50余天,人工流产1次,19年前意外流产1次。查体: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如孕2月大小,表面凹凸不平,子宫前壁及左前壁可触及直径分别为6·0 cm及6·0 cm×5·0 cm×4·0 cm的结节,质硬。右附件区压痛,触诊不满意;左附件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右卵巢囊肿。行子宫全切术,术中见子宫如孕40天大小,宫底及子宫壁突出3个结节,直径为2·0~8·0 cm。右卵巢可见囊性肿物,直径5·0 cm。病理检查:全子宫及右卵巢囊肿切除标本。全子宫大小12·0 cm×5·0 cm×6·0 cm。①子宫底部浆… 相似文献
18.
19.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手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和江西省妇幼保健院199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随访。结果 临床表现:7例患者均以盆腔包块为主诉,其中3例盆腔包块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最大者妊娠16周大小;2例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1例表现为绝经后出血。超声检查:4例提示子宫肌瘤,1例提示子宫肉瘤,2例提示卵巢肿瘤,术前确诊率为0。术中冰冻检查:2例中1例确诊。手术治疗:4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1例仅行肌瘤剔除术;1例行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患者术后2年复发,瘤栓沿下腔静脉转移至右心房及右心室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具有特殊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提高术中确诊率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后密切随诊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探讨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对132例子宫平滑肌瘤标本的组织切片进行分析,观察每100个高倍视野中核分裂数目与增生期和分泌期以及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发现孕激素水平最高时的分泌晚期核发裂数明显高于增生期,分泌期核分裂数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结论表明孕激素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促生长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