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48例SAP继发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组),选择同期72例无真菌感染SAP患者(无感染组)作为对照。分析感染组真菌感染的部位和菌种分布情况、治疗情况,以及感染组和无感染组的预后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对可能影响SAP继发真菌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AP继发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预测SAP继发真菌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共计真菌感染部位74个,以呼吸道感染为主(25.7%);共分离出54株真菌菌株,均为念珠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8.1%)。感染组中36例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其中20例(55.6%)死亡;其余12例未接受抗真菌治疗,其中6例死亡;总计26例(54.2%)死亡。无感染组中9例(12.5%)患者死亡。感染组与无感染组病死率比较(54.2%比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0,P&l...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及其防治:31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岩  路筝  李兆申  董元航  张文俊  潘雪 《胃肠病学》2006,11(10):594-597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继发感染是导致SA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尚缺少SAP继发感染的大宗病例报道。目的:总结SAP继发感染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1月长海医院31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继发真菌/细菌感染的菌谱调查,详细记录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治疗结果。结果:共96例(31.0%)SAP患者出现继发感染,平均感染发生时间为发病后21.31天±9.72天。感染菌谱中真菌87株,其中念珠菌62株(71.3%),毛霉菌17株(19.5%),酵母菌7株(8.0%),念珠菌中常见的菌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继发细菌感染的部位多位于腹腔。结论:SAP继发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继发细菌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细菌感染预防性用药首选喹诺酮类加甲硝唑,如感染严重则加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亚胺培南。可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疑为真菌感染者应采取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48例SAP继发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组),选择同期72例无真菌感染SAP患者(无感染组)作为对照。分析感染组真菌感染的部位和菌种分布情况、治疗情况,以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置管(CVC)相关性感染的现状和危险因素,为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导管感染率提供依据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CVC感染率和病原菌类别,并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生CVC相关感染患者共计23例,细菌检出15株,革兰阳性菌9株,革兰阴性菌6株,真菌检出11株。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基础疾病、并发腹腔感染、长期静脉营养日、置管部位及导管留置时间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有基础疾病、并发腹腔感染、长期静脉营养日、置管部位及导管留置时间为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高风险因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血浆置换(PE)后肝功能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易感因素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PE后肝功能衰竭合并真菌感染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元逻辑回归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PE患者真菌感染率为31.0%,感染部位为口腔(61.3%)、肺(32.3%)、肠道(19.4%)、泌尿系统(9.7%)、腹腔(6.5%)、血液(6.5%)和留置导管(3.2%).真菌感染种类为白念珠菌(58.1%),热带念珠菌(12.9%),末分类酵母菌(6.5%),曲霉菌(12.9%),毛霉菌(9.7%).PE后真菌感染与应用激素和抗生素、中性粒细胞降低、细菌感染、终末期肝病模型(MEI.D)积分及PE次数有关(X2值分别为5.201、7.979、14.373、6.955、12.548和9.878,P<0.01),而与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无关(P>0.05).PE治疗后真菌感染组的病死率为80.6%.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数菌感染、MELD积分,多部位真菌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 PE治疗增加肝功能衰竭患者真菌感染概率,发生真菌感染后增加患者病死率,患者预后与复数菌感染,MELD积分和多部位真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P伴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留置的MSAP和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CRBSI患者和非CRBSI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糖尿病、输血、肠外营养、穿刺部位和导管留置天数以1∶1进行配对。将合并腹腔感染、APACHEⅡ评分≥20分、早期肠内营养和抗菌药物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AP、SAP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布情况。结果 共收集352例患者,其中39例发生CRBSI,发生率为11.08%,8.83例/1 000留置导管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腹腔感染(OR=1.69,95%CI 1.20~2.23)和APACHEⅡ评分≥20分(OR=2.87,95%CI 1.79~5.46)为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肠内营养(OR=0.81,95%CI 0.43~0.96)是其保护因素。共检出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8.1%(25/4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44.2%,19/43)。多重耐药菌比例高(67.4%,29/43)。结论 合并腹腔感染、APACHEⅡ评分≥20分是AP伴发CRB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肠内营养是其保护因素。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需重视细菌多重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痰培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研究组)和60例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研究组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检出324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较常见(占63.58%)。分离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较低(1.46%),而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等其它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1.46%~3.88%。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的比例,抗菌药物和激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及ICU住院时间长均是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白蛋白增高是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多见,两性霉素B治疗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耐药率低。COPD患者发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涉及高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多个方面。临床上应重视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干预,提高真菌性肺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其与插管时间、部位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收入的临时插管血液透析患者75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观察各种并发症与插管时间、部位的关系.结果 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功能不全、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与中心静脉插管部位、留置时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右颈内静脉置管可明显降低患者出现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机会,同时证明导管功能不全与置管位置无关而与置管时间有关.结论 导管留置部位、留置时间、年龄是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功能不全、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肾脏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ICU自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的1 52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RBSI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按1∶2比例随机选取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57例CRBSI患者纳入研究,感染发生率为3.7%,导管感染率为3.9/千日,中位导管留置日为14 d(7~30 d),发生CRBSI患者血培养检出的微生物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0.9%),其次为革兰阴性菌(36.8%),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阴沟肠杆菌(10例)和表皮葡萄球菌(9例)。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33例)及股静脉(24例),分别占所有颈内静脉置管(1 140例)及股静脉置管(383例)的2.9%和6.3%。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感染患者分别为16例(28.1%)、20例(35.1%)、7例(12.3%)、14例(24.6%)。感染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寒战(68.4%)、发热(100%)及脓毒症休克(49.1%)。感染时中位CD4~+淋巴细胞186(99~388)个/μl,APACHEⅡ评分20.4±5.11分。57例患者中最终有2例患者因脓毒症休克而死亡,余55例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体温在2d(1~3d)降至正常。感染组与对照组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CD4~+淋巴细胞低、高APACHEⅡ评分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院肾脏科ICU患者CRBSI发生率3.7%,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阴性杆菌有增加的趋势。导管感染夏季发生率最高,CRBSI与患者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及高APACHEⅡ评分相关。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有助于CRBSI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其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该院呼吸内科符合COPD急性发作期诊断的60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的资料。结果 602例患者中继发真菌感染83例(12.13%),无性别差异。共发现真菌菌种5种,其中白色念珠菌54例(65.06%),光滑念珠菌4例(4.82%),克柔念珠菌11例(13.25%),曲霉菌4例(4.82%),热带念珠菌2例(2.4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激素疗程、抗生素种类和疗程、侵袭性诊疗操作均为继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把相关危险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激素和抗生素疗程长、低蛋白血症、存在侵袭性诊疗操作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对于老年、住院时间长、存在侵袭性诊疗操作、低蛋白血症、长期广谱高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的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该警惕继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孙秀霞  汤小玲  陈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1975-1977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继发肺部感染的常见易患因素和对策.方法调查90例煤工尘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结果 感染发生率14.16%,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49.61%);年龄>60岁、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滥用、激素、化疗、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等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煤工尘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3年2月至2009年4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ICU收治的5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分为真菌感染组(12例)和非真菌感染组(44例),对两组患者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念珠菌定植和腹部外科手术与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密切相关(P0.05),其OR值分别是19.783和15.063。结论念珠菌定植和腹部外科手术是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普外科病房深部念珠菌感染标本7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普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普外科病房2004-01/2005-12,送检念珠菌阳性的73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73例患者各种标本共培养出122株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最高,为45%(55/122),其次为光滑念珠茵40%(49/122)和热带念珠菌7%(8/122).73例患者念珠茵感染排在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胃肠道恶性肿瘤、重症急性胰腺炎、非外伤性消化道穿孔、肝胆胰恶性肿瘤、腹部外伤合并肠穿孔;合并念珠菌感染病死率排在前4位的是非外伤性消化道穿孔、胃肠道恶性肿瘤、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25%,除外乳腺癌,其他各疾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纯不合并真菌感染的病种.结论:消化道手术、消化道漏、胃肠道真菌寄殖、广谱抗生素使用、高龄是普外科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及时合理的消化道手术、避免消化道漏、无菌操作、保护肠屏障功能是预防普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发生率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的关系及CRI感染的途径.方法 选取242例心脏直视术后留置深静脉导管的病例,依据拔管时间将患者分为1~5 d组、6~8 d组及9~11 d组,对拔除导管的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统计三组病原菌菌株数及相关构成比.结果 共38例患出现CRI,培养出病原菌48株,留置时间1~5 d、6~8 d、9~11 d时患者CRI发生率分别为8.26%、18.18%和36.36%,三组间CRI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4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4.16%,革兰阴性菌占37.5%,真菌占8.33%.结论 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CRI呈显著增加趋势,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CRI以局部细菌侵入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院期间继发二次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37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既往病史、感染部位、初始病原菌、继发二次感染病原菌及部位、入院后干预措施等。结果:137例脓毒症患者中继发二次感染18例(13. 1%),未继发二次感染119例(86. 9%)。二次感染组病死率为38. 9%(7/18),无二次感染组病死率为1. 7%(2/1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二次感染组继发肺部感染17例(94. 4%),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1例(5. 6%)。多个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行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 0. 01)、mRS评分高(P 0. 01)、使用机械通气(P 0. 05)及住院时间(P 0. 01)是脓毒症患者继发二次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RS评分高、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是脓毒症患者继发二次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二次感染多发生在肺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置入半永久导管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留置半永久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共纳入7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记录半永久导管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菌血症等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将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其他患者纳入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透析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等临床特征,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半永久导管后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患者均保持随访1年以上,平均(21.5±8.2)个月,79例置管患者共发生半永久导管相关感染事件者21例(26.6%),其中置管出口部感染11例,隧道感染8例,导管相关菌血症2例。细菌分布:革兰阳性球菌12株(57.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33.3%)]、表皮葡萄球菌[4株(19.0%)]常见;革兰阴性杆菌8株(38.1%),以大肠埃希菌[3株(14.3%)]、铜绿假单跑菌[3株(14.3%)]常见;真菌1株(4.8%)。感染组平均年龄、平均透析时间、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两组性别、有无合并高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OR=4.211,P=0.001)、半永久导管留置时间(OR=2.910,P=0.003)、低蛋白血症(OR=1.340,P=0.019)是半永久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平均年龄、平均透析时间对半永久导管相关感染影响较小(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使用半永久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以置管出口部、隧道感染多见,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合并糖尿病、半永久导管留置时间、低白蛋白血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肺部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部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对近5年我院176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120株(60.3%),非白色念珠菌79株(39.7%)。除神经系统疾病分布倾向于非白色念珠菌组外,其他各系统疾病两组间分布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65岁患者趋向于感染白色念珠菌,年龄〈65岁,入住ICU,接受各种医源性操作(气管插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则趋向于感染非白色念珠菌。年龄≥65岁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留置导尿管。结论肺部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的不同,有助于预防性抗真菌治疗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医院心血管外科连续5年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方便抽样某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出院患者中的19 025例,其中确诊医院感染55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553例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数据,具体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期间情况、手术情况、入住ICU的时间等。结果 5年间共有553例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43例(62%),女性210例(38%),年龄1~52岁,其中60岁以上77例(13.9%)。住院期间发生抢救119例(21.5%)、手术467例(84.4%)、输血447例(80.8%)、透析57例(10.3%)。入住ICU的时间为4.0(2.0~9.0)d,其中≥5 d的患者276例(49.9%)。住院期间平均最高体温(38.85±0.68)℃,其中最高体温≥39.0℃患者248例(44.8%)。术前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309例(55.9%),术后应用抗生素种类为2.0(1.0~3.0)种。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7.0(5.0~8.5)d,其中≥7 d患者284例(51.4%);白蛋白40 g/L患者314例(56.8%);红细胞比容0.40患者272例(49.2%)。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依次是肺部感染(43.6%)、上呼吸道感染(30.0%)和血流感染(25.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术前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为血流感染的保护因素,年龄≥60岁、入住ICU时间≥5 d、住院期间最高体温≥39.0℃、白蛋白40 g/L、红细胞比容0.40、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 d为危险因素。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期间输血为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入住ICU时间≥5 d、住院期间透析、住院期间手术、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 d、术后使用抗生素数目≥3种为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众多,医务工作者可以采取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生理功能的改善、减少入住ICU时间、减少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更好地降低真菌感染率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86例。根据患者是否继发肺真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为46例和40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探讨2组患者间差异,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继发肺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感染组糖尿病人数占23.91%,机械通气人数占45.65%,呼吸衰竭人数占63.04%,激素使用人数占84.78%,营养不良人数占50.00%,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8.32±3.78)d,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白蛋白含量(31.34±4.54)g/L,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与低白蛋白血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相关。结论分析老年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类型及易感因素。方法收集我院ICU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患者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各类标本共156株送检。结果156株标本中深部真菌感染52例,占33.3%;分离出的真菌标本中,真菌感染阳性标本前3位分别是痰液、尿液、大便,其中痰液标本阳性有30例(占57.69%);前3位的真菌菌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球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为30例(占57.69%)。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