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组织灌注的价值.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P (cv-a)CO2值6mmHg为临界值,分成低P(cv-a)CO2组和高P(cv-a)CO2组,低P(cv-a)CO2组为58例,高P(cv-a)CO2组为50例,入选时定为0点,同时测定复苏6h两组患者MAP、心率、A-PACHEⅡ评分、CVP、乳酸、ScvO2及CI.结果 两组患者MAP、心率、APACHEⅡ评分、CVP、ScvO2、乳酸及C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P(cv-a)CO2组CVP、ScvO2及CI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监测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组织灌注复苏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判断患者组织灌注及疾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7例机械通气患者,经右锁骨下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PEEP设0、3、6,9、12和15cmH2O6个水平,记录不同PEEP水平时的CVP、MAP、HR。结果PEEP与CVP呈显著正相关;PEEP增加前后的HR和MAP变化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CVP指导液体治疗的关键是观察CVP值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I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ICU APACHEII得分在15分以上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行气管插管、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时将股动脉型稀释导管置入股动脉,对患者行PICCO监测.记录PICCO建立完成时为T0,每小时测量一次热稀释量,连续监测4小时(T1—T4).将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指数(CI)作为指导对患者液体按照PICCO治疗方案进行管理.结果 将GEDVI作为衡量患者心脏前负荷的金标准,中心静脉压(CVP)对患者高血容量判断的特异度54.35%、灵敏度17.63%、阳性预测值22.17%、阴性预测值49.62%;CVP对患者低血容量判断的特异度100%、灵敏度4.17%、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3.82%.CI与GEDVI、EVLWI正相关、GEDVI与EVLWI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P与CI、GEDVI、EVLWI无相关性(P>0.05).在各个时间点,CI的变化趋势与GEDVI基本一致,却与CVP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 CVP用来判断患者低血容量的特异度高,但灵敏度低;GEDVI能更好地反映患者心脏的前负荷,对患者低血容量判断更为灵敏,更适合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PICCO监测技术可避免患者由于CVP不敏感所导致液体复苏不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difference,P(cv-a)CO2]联合液体负荷状态评价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9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依据治疗72 h后有无液体过负荷及P(cv-a)CO2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1 mmHg=0.133 kPa);B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C组为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D组为非液体过负荷+P(cv-a)CO2<6 mmHg,比较各组28 d和90 d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4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28 d和90 d的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和液体过负荷状态可以联合评价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采用加压袋装液体快速扩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运用及效果。方法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Ⅰ组n=20)和对照组(Ⅱ组n=20),Ⅰ组在CVP监测下,采用血压计袖带加压软性袋装液体快速静脉输注法;Ⅱ组用传统输液方式处理。结果Ⅰ组病例在30m in内平均输入量为(1271±170)m l,在围术期平均总输入量为(5311±410)m l;Ⅱ组分别为(721±140)m l与(3273±330)m lP<0.01,SBP、DBP、CVP、SpO2指标恢复,排尿恢复时间,治愈率明显优于Ⅱ组;死亡率下降。结论在CVP监测下,实施加压快速扩容法是救治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措施,可迅速恢复病人有效循环血量,维持重要器官组织细胞的灌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ICU病区收治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清CPR指数(5.19±0.63),心率(125.29±12.06)次/min、平均血压(68.33±10.52)mmHg,静脉血氧饱和度饱和度(70.93±7.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死亡率为8.00%,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充分带动临床护理积极性,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Venous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difference,V-ApCO_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依据Cochrane协作网文献检索方法,联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获得有关V-ApCO_2联合ScvO_2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指导作用的研究报道,时间截止2018年10月31日。以标准化均数差(SMD)或相对危险度(RR)评价V-ApCO_2联合ScvO_2在研究组和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和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感染性休克患者818例,其中研究组450例,对照组3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苏6 h研究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CO_2和ScvO_2联合作为液体复苏指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刘有莲 《现代医院》2007,7(12):76-7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监测和护理。方法分析总结在ICU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13例患者的监测和护理。结果9例救治成功,1例放弃,3例死亡。其它生命体征及生化参数明显好转;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及早进行连续血液净化,并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可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脏器功能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桂云 《中国保健》2009,(19):907-908
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外科感染属于常见的外科护理问题,部分病例还会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导致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加大,而且病死率也大为增加。我科2007~2008年收治外科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措施,分析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94例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47例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纳入常规组,另47例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以及干预前后SDS、S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87%,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同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救治疗效,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情绪,降低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检测方法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应用的治疗效果,研究对应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01例患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时应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呼吸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101例患者中79例临床症状缓解;所有治疗患者,无意外拔管、导管堵塞及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明显提高其生存率、延长患者的寿命;该方法安全、有效,在当前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调查1 5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并总结分析.方法 术前建立静脉通道,检测生理指标,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维持麻醉,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并同步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2例好转,2例因高龄术后死亡,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麻醉处理方法主要药物及麻醉方法的选择,关键是术中管理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和脏器功能,从而避免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休克状态.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8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6h及12 h的中心静脉压、尿量、收缩压及血清IL-6、TNF-α、CRP水平进行统计检测及比较.结果 治疗后6h及12 h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为(6.04±1.43)、(6.61±1.42)cm H2O、尿量为(71.35±11.43)、(76.53±10.41)ml、收缩压为(100.78±7.26)、(110.32±7.48)mmHg均高于治疗前,血清IL-6为(98.72士11.98)、(64.47±13.26)pg/ml、TNF-α为(110.20±18.43)、(85.41±18.43)pg/ml、CRP为(12.48±2.18)、(6.81±2.09) mg/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6h上述检测项目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治疗后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休克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失血性休克兔休克复苏过程中作为输血指标与传统输血指标的比较.方法 选择新西兰纯系家兔32只,单纯随机分为4组,A、B两组为观察组,C、D两组为对照组,每组8只.A、B、C、D四组分别以ScvO2≤70%、ScvO2≤75%、Hb≤8g/dl、失血量≥30%全血量为输血指征.从右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MAP降到约(40±5)mmHg,并维持这血压60min,建立失血性休克兔的动物模型.然后开始复苏,胶体液和晶体液基本按1∶2的比例输注,输注速度约为10~15ml/(kg·h),根据血压、心率适当调节,并按照每组的不同要求进行输血.监测基础值、休克时、休克治疗30、60、120、180min各个时间点的各项指标,以及失血量、输血量、输晶体液、胶体液量等.结果 A组在休克治疗观察后期血压、pH、BE、HCO3 -、O2 ER等明显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D两组同时间点各组监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量C组最多,与其它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输血量比A、B两组要多(P<0.05),A、B两组输胶体液、晶体液量明显多于C、D两组(P<0.05),各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O2用于失血性休克兔复苏监测可以指导失血性休克兔的输血,依据ScvO2≤75%输血和传统的输血指标监测,可以达到同样的复苏效果,而且能更精确和个体化指导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节约血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蒂阻断联合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右叶癌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施行肝右叶癌切除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CVP)组(LCVP组,23例)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25例).LCVP组切肝时经药物处理使CVP<5 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90 mm Hg,对照组则按常规手术处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LCVP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6.67±109.13)ml和(538.33±177.07)ml,LCV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CVP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52±1.78)d,对照组为(9.40±1.6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右叶癌切除术中,肝蒂阻断联合低CVP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损害.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双腔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发生率、细菌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3月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的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菌血症治疗对策.结果 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平均感染率1.05‰,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平均感染率为0.85‰;染菌次数与置管时间成正相关;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89.29%)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62%、表皮葡萄球菌占37.5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结论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用于初始透析或急诊透析的临时导管主要以拔管重新换位置治疗为主,辅以抗菌药物治疗;用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长期透析导管以抗菌药物封管联合全身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临床治愈率,了解糖皮质激素在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 51例接受抢救的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单盲随机将其中的32例分为试验组,余者分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患者休克治愈率为68.8%,升压药停用率为73.7%,休克治愈率和升压药停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升压药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及机械通气停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的患者,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提高休克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应用DA和NA进行干预治疗,比较药物应用后不同时点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变化和6h乳酸清除率、28d生存率。结果治疗6h后平均早期乳酸清除率DA组患者为22.3%,明显低于NA组患者的59.0%,SVO2≥65%的患者分别占30.9%和64.0%,DA组高乳酸清除和SVO2≥65%的患者均明显少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效应差异,NA组148h时HR均较DA组低,2448h时HR均较DA组低,2448h时MAP较D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I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A组SVRI值在148h时MAP较D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I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A组SVRI值在148h时均较D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较DA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脏器灌注,并能有效清除血乳酸,NA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