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陕西省关中地区中学生干眼症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抽取的陕西省关中地区294例中学生(12~18岁)行问卷调查,对有主诉症状者行干眼症检查,统计干眼症患病率。根据是否患干眼症将调查对象分为干眼症组与非干眼症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分析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94例中学生中,患干眼症者41例(13. 94%)。干眼症组近视、有眼部疾病史、佩戴隐形眼镜或美瞳、经常使用滴眼液、视频终端使用≥4 h/d、无眼部保健措施的中学生比例显著高于非干眼症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有眼部疾病史、佩戴隐形眼镜或美瞳、经常使用滴眼液、视频终端使用≥4 h/d是中学生患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陕西省关中地区中学生干眼症患病率较高,近视、有眼部疾病史、佩戴隐形眼镜或美瞳、经常使用滴眼液、视频终端使用≥4 h/d与干眼症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汪洁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0):89-90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眼表泪液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患者中,许多干眼症患者被误诊为慢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疾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状非但不能改善,药物的毒性还会加重病情。现报告干眼症误诊10例,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同行对该病的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2~75岁,平均51.3岁。1.2临床表现本组主诉为眼部痒,干涩,异物感,畏光,眼发热,眼疼痛,易疲劳,瞬目频繁,下…  相似文献   

3.
答读者问     
云南读者夏勤先 :近视眼患者配戴隐形眼镜会造成哪些疾病 ?哪些人不能配戴 ?  作者 :角膜接触镜又称为隐形眼镜 ,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矫正屈光不正、治疗某些眼病、美容等方面。角膜接触镜最多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 ,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或无晶体眼、屈光参差及不规则角膜散光。有些屈光不正患者由于职业需要 ,不适合戴普通眼镜 ,如演员、运动员及从事汽雾中工作等 ,可用角膜接触镜。而使用角膜接触镜最多的 ,是普通人群中不愿使用眼镜的屈光不正患者。角膜接触镜也可用于某些眼病的治疗或给药途径 ,有时也用于美容 (美容性角膜接触镜 )。当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针对病因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 选取门诊以眼部干涩不适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105例(210眼),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常规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问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老年患者中,确诊干眼症者76例,患病率72.4%,其中男22例,女54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76例干眼症患者中,结膜异常者51例,电脑前长时间工作者21例,长时间驾车者10例,长期滴用眼药水者19例.患有糖尿病者14例,高血压者11例,类风湿关节炎者6例.非干眼症患者29例,其中屈光不正及老视者共22例.结论 干眼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为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工作性质及环境、眼部的慢性炎性反应、长期眼部及全身用药、全身性疾病等为易发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减轻干眼症状,减少中老年人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针对病因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 选取门诊以眼部干涩不适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105例(210眼),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常规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问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老年患者中,确诊干眼症者76例,患病率72.4%,其中男22例,女54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76例干眼症患者中,结膜异常者51例,电脑前长时间工作者21例,长时间驾车者10例,长期滴用眼药水者19例.患有糖尿病者14例,高血压者11例,类风湿关节炎者6例.非干眼症患者29例,其中屈光不正及老视者共22例.结论 干眼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为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工作性质及环境、眼部的慢性炎性反应、长期眼部及全身用药、全身性疾病等为易发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减轻干眼症状,减少中老年人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干眼症是以泪液分泌量不足、泪膜不稳定以及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干眼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其主要与超时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配戴隐形眼镜等因素有关[1~3]。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干眼症2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甜对病因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选取门诊以跟部干涩不适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105例(210眼),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常规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5例中老年患者中,确诊干眼症者76例,患病率72.4%,其中男22例,女54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76例干眼症患者中,结膜异常者51例,电脑前长时间工作者21例,长时间驾车者10例,长期滴用眼药水者19例。患有糖尿病者14例,高血压者11例,类风湿关节炎者6例。非干眼症患者29例,其中屈光不正及老视者共22例。结论干眼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为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工作性质及环境、眼部的慢性炎性反应、长期眼部及全身用药、全身性疾病等为易发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减轻干眼症状,减少中老年人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当众多“眼镜族”趋之若鹜配戴隐形眼镜时,眼科与家指出,尽管隐形眼镜比传统的框架眼镜有不少优点,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干眼症、糖尿病、癲痫和过敏体质者都不适合戴隐形眼镜,使用下当更会造成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统计在某院疗养的潜艇艇员眼科体检情况,获得常见眼科疾病谱,为潜艇艇员官兵的眼病防治及日常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某院眼科体检的现役潜艇艇员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眼部检查结果及诊疗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疗养员478人,均为男性,年龄19~45岁,平均35.2岁。常见眼部疾病为屈光不正、慢性结膜炎、干眼症等。结论潜艇艇员眼部疾病有其特殊性,应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和保健工作,以降低眼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问题如何有效护理隐形眼镜?临床描述佩戴隐形眼镜不但美观且可有效矫正屈光不正。但是,佩戴隐形眼镜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角膜感染、眼部过敏反应等。因此,学会如何护理隐形眼镜十分重要。证据描述·一个回顾性研究揭示了使用隐性眼镜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主要如下;较差的手部卫生(11%),镜片清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眼部症状和体征,为糖尿病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因视物模糊、干涩、眼红、畏光、流泪、复视等眼部不适就诊拟诊2型糖尿病患者88例(136眼),均行眼科检查,并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果:88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眼科诊断白内障21例(31眼),视网膜病变36例(53眼),葡萄膜炎5例(8眼),眼外肌麻痹4例(6眼),视神经病变2例(3眼),屈光不正12例(21眼),干眼症8例(14眼)。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可因眼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眼科,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排查,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眼部症状和体征,为糖尿病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因视物模糊、干涩、眼红、畏光、流泪、复视等眼部不适就诊拟诊2型糖尿病患者88例(136眼),均行眼科检查,并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果:88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眼科诊断白内障21例(31眼),视网膜痛变36例(53眼),葡萄膜炎5例(8眼),眼外肌麻痹4例(6眼),视神经病变2例(3眼).屈光不正12例(21眼),干眼症8例(14眼).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可因眼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眼科,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排查,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3.
寇昕 《大医生》2023,(10):137-140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连年升高趋势,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干眼症的诱发因素众多,该疾病可引起视力障碍、眼部不适等,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日常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治疗干眼症主要以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泪膜功能恢复、改善泪液质量等为主。虽然近年来在干眼症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临床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基于此,本对干眼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做出以下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干眼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某院健康体检中老年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6~8月在某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468例,年龄大于或等于45岁,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及比较详细的眼科检查来实施。对翼状胬肉患病状况进行准确诊断,并计算患者患病率及有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女性翼状胬肉患病率有明显差异,翼状胬肉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饮酒史、户外工作时间、户外工作年限及泪膜破裂时间均有明显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均与翼状胬肉患病率有明显关系,泪膜破裂时间、文化程度及户外工作年限是影响翼状胬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79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8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相关资料,总结患者发生过敏性鼻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过敏史(药物、花粉等)、频繁呼吸道感染、大量使用抗生素、吸烟、家中近半年装修、家中饲养宠物、工作环境污染、家族鼻炎史是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相关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频繁呼吸道感染、吸烟、过敏史(药物、花粉等)、家族鼻炎史是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频繁呼吸道感染、吸烟、过敏史(药物、花粉等)、家族鼻炎史,护理人员应提高患者对过敏性鼻炎的认知度,挖掘预防和控制疾病发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屈光不正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4例(110只眼)白内障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屈光不正分为正常组(18只眼)和屈光不正组(92只眼,轻度屈光不正58只眼,重度屈光不正34只眼)。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视力变化。对2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以及患者对手术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后平均视力及VF-14评分较手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正常组手术后平均视力及VF-14评分均明显高于屈光不正组(P<0.05)。轻度屈光不正组的平均视力与VF-14评分均明显高于重度屈光不正组(P<0.01)。正常组对手术满意率为77.78%,屈光不正组对手术满意率为51.09%,正常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屈光不正组(P<0.01)。结论屈光不正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屈光不正程度越大,患者生存质量也随之越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部保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部保护的方法.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实验组99例,对照组采用金霉素眼膏涂敷并用3M Micropore胶布轻拉眼睑进行闭合粘贴,实验组仅使用3M Micropore胶布轻拉眼睑进行闭合粘贴,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种眼部保护方式对预防暴露性角膜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不适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仅采用3M Micropore胶布配合适当的粘贴方式且不涂抗生素眼膏的方法进行眼部保护,患者眼部不适率降低,并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部保护的方法。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实验组99例,对照组采用金霉素眼膏涂敷并用3M Micropore胶布轻拉眼睑进行闭合粘贴,实验组仅使用3MMicropore胶布轻拉眼睑进行闭合粘贴,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种眼部保护方式对预防暴露性角膜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不适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仅采用3MMicropore胶布配合适当的粘贴方式且不涂抗生素眼膏的方法进行眼部保护,患者眼部不适率降低,并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眼部热敷是眼科患者常用的护理方法之一,中医学指出热敷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西医学指出热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炎症吸收,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眼部热敷主要用于干眼症、眼部肌肉痉挛、角膜炎、麦粒肿、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泪囊炎等。(注:急性结膜炎禁止做眼部热敷)传统的热敷方法有干热敷法和湿热敷法。两种方法均取材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辨证刮痧联合背部拔罐对肝经郁热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6月30日就诊于山东某三甲中医院眼科的77例肝经郁热型干眼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76眼)和对照组39例(78眼)。对照组使用施图伦滴眼液治疗,4次/d,每次1滴,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眼部辨证刮痧联合背部拔罐治疗,每周3次,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中医症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等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施图伦滴眼的同时进行眼部辨证刮痧联合背部拔罐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