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与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急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头部亚低温与醒脑静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以及脑血肿、脑水肿体积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与醒脑静治疗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改善脑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治疗中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脑水肿与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2016年收治的中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保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脑水肿体积指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血清AQP4水平。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改善、脑水肿体积减小、血清AQP4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治疗中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缓解脑水肿症状同时降低血清AQP4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86例,依照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联合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呋塞米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的62.79%(P<0.05);治疗后联合组水肿量、血肿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与对照组的16.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采用甘油果糖联合呋塞米治疗效果显著,能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S100B、神经肽Y和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静脉血S100B、神经肽Y(NPY)和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及醒脑静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出血患者第1天、第7天、第14天及20例健康人静脉血S100B和NPY的含量,同时计算脑出血患者第1天、第7天、第14天继发性脑水肿的体积;另外将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和醒脑静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100B、NPY和脑水肿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S100B和NPY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100B在入院第1天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在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Y在第7天时最高,第14天时较入院时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NPY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体积变化一致,而S100B的变化与脑水肿体积的变化不一致.脑出血患者治疗后醒脑静组患者第7天和第14天时NPY和脑水肿体积均低于普通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醒脑静组患者S100B亦低于普通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静脉血S100B和NPY均明显增高,NPY含量的变化与脑出血后脑水肿变化密切相关,醒脑静可以降低脑出血患者血NPY和脑水肿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13-2214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甘油果糖、甘露醇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在脑出血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甘露醇的基础上,加以七叶皂苷钠、甘油果糖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降颅压起效以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血肿、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肿、水肿范围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颅压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甘油果糖、甘露醇联合用药,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脑水肿,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病程在24h内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果糖二磷酸钠+醒脑静)和对照组(醒脑静)各49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活血化瘀、营养神经和对症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治疗。治疗7d、14d后进行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7d和14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疗效,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醒脑静疗效更明显,显效率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予以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与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趋势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CRP水平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出血脑水肿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予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水肿量、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出血脑水肿患者而言,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降低水肿量和血肿量、减少不良反应上均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由基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80例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第7、14、28天时的血清SOD、MD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逐渐升高,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于第7、14、28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两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于第7、14、28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14天,P<0.05;第28天,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高于对照组,于第14、28夭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醒脑静能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的自由基反应,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16-2417
分析纳洛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研究组(56例),研究组给予纳洛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为(15.67±1.18)分,优于对照组的(18.24±1.97)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症状改善显著,对机体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加强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脑出血后的脑水肿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36-1137
探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炎性介质(血清AQP4)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选取88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和观察组各44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血清AQP4、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在脑水肿、血清AQP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后对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醒脑静用于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院的70例急性脑出血疾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醒脑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Glasgow Coma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脑水肿体积.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GCS评分、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d、3d、7d,研究组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采用醒脑静,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预后效果,使醒脑静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川芎嗪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在基础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冻干粉,观察组则给予川芎嗪联合醒脑静,14 d为1个疗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黏稠度,增加脑血流量,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依拉达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IL-1、TNF-α、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32)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34)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氯化钠溶液),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神经功能量表评分(NIH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和治疗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第7天和第14天,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 0. 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κB(NF-κ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血清水平低于常规组(P 0. 05)。结论 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以减少细胞相关促炎因子和炎性因子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甘露醇与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小剂量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颅压的控制情况(降颅压的起效时间、降颅压的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的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降颅压的起效时间、降颅压的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18-172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伴脑水肿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试验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试验组91.67%(44/48)高于对照组参照组64.58%(31/48)(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参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脑水肿患者效果显著,能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34-2436
探究呋塞米与托拉塞米在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观察组接受托拉塞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给予托拉塞米治疗,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呋塞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2组患者连续治疗14d后,采用Scandinavian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2组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63.3%)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S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mRS评分均有降低;而治疗14d后,治疗组SSS评分升高水平、mRS降低水平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