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泪液乳铁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娜  朱秀萍 《国际眼科杂志》2008,8(5):1012-1014
乳铁蛋白是一种可以结合铁离子的糖基化蛋白,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体液和分泌液中,是泪液蛋白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生理作用,而且它在泪液中的含量还是临床上诊断干眼的重要标准。本文就人乳铁蛋白的生理功能、制备提纯以及泪液中乳铁蛋白的鉴定方法及其在干眼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体内的补体系统具有抗感染作用。正常情况下它包括19种蛋白。补体不仅与自身免疫性眼疾有关,而且可以减小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激活性补体是组织炎症时的主要介质。眼组织含有典型的和交替出现的活动性补体成份。对急性腺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给  相似文献   

3.
补体系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清除凋亡细胞和免疫复合物以及维持组织稳态,进行免疫调节.补体系统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发生也密切相关.在玻璃膜疣中,含有多种选择激活途径中的蛋白;补体成分基因变异也使AMD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补体系统多种分子与AMD CNV形成关系密切,针对补体系统异常激活的治疗可能为渗出型AMD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泪液乳铁蛋白与干眼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眼症是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之一,多表现为眼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等症状。本实验拟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正常人和干眼症患者泪液乳铁蛋白(LF)的质量浓度,研究泪液乳铁蛋白与干眼症的发病关系及其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非Sj gren综合征患者40例(  相似文献   

5.
补体系统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分布于血浆中或细胞表面的40多种物质,可通过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或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通过炎症免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上调、氧化应激等途径参与和影响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生发展过程;其相关分子的基因多态性与AMD的易感性息息相关;靶向补体系统的治疗对AMD也有一定的疗效.补体系统与AMD相互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MD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眼表面的防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表面持续暴露于各种应急状态,为了保护眼表面的完整性并维持角膜的透明状态,眼表面将动用多种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固有的解剖学屏障,分泌某些化学性杀菌物质和细菌裂解物质,如溶菌酶和乳铁蛋白,局部分泌IgA抗体(sIgA),局部免疫活性细胞反应和局部特异性分子的表达,如细胞因子和Fas配体。眼表在眼睁和闭眼2种状态下使用2种完全不同的防御策略。长时间闭眼将导致泪膜组成,起源和代谢的显著改变。这些改变包括sIgA,分泌小片,补体尬发和炎症介质水平的增高,以及多形核细胞向泪膜的募集。  相似文献   

7.

补体系统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具有介导炎症、调节免疫应答、溶解细胞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功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是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之一,且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包括缺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异常等。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的失调和炎症是DR发病的重要因素,且多种补体蛋白在炎症调节、血管新生等关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综述的中心主旨在于研究补体系统及相关调节蛋白在DR中的作用,目的是阐明多种补体蛋白与DR发生发展的紧密联系,为我们防治DR提供重要参考和新的思路。同时本文也对补体系统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壳聚糖的纳米给药系统已成为药物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壳聚糖纳米给药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纳米给药系统的特点,如靶向输送、可生物降解和缓释外,还具有其他载体不具备的如抑菌、止血、抗组织纤维化、辅助免疫、抗肿瘤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特性。目前的研究结果已展示出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泪液中免疫球蛋白与补体在外眼的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含量高低与各种眼病有一定关系,已为国内外所公认。此种局部体液免疫、具有较强的抗体活性,较机体血清免疫,有着更为直接和更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与年龄、环境、基因相关的多因素退行性眼底病.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是补体系统中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其基因突变可导致CFH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在AMD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CFH不仅与AMD易感性有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湿性AMD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的视力提升.本文就CFH基因在湿性AM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抗VEGF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指导湿性AMD治疗预测AMD疗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泪液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泪液中最主要的抗菌蛋白质,对眼表组织起积极防护作用,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泪腺的外分泌功能。干眼是与泪膜密切相关的眼表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存在较大困难。多项研究表明,泪液LF含量检测可能是诊断干眼最敏感特异的指标。本研究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和动物免疫制备了抗人LF单链抗体和兔抗人LF多克隆抗体,建立LF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以检测泪液LF含量,评价该指标对于干眼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桑色素滴眼液在围绝经期雌性兔干眼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饲养60d,制作围绝经期雌兔干眼症模型(36眼,均为右眼),其中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各12只):对照组应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实验组应用桑色素滴眼液,另12只不使用任何滴眼液。治疗前,治疗后2、4、6wk对实验兔采取角膜荧光素染色(FL)、Schirmer Ⅰ试验(SⅠt)检查,同时测验溶菌酶含量、乳铁蛋白、淀粉酶活性和泪液总蛋白含量,并使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Ⅰt、FL、溶菌酶含量、乳铁蛋白、淀粉酶活性和泪液总蛋白量均无差异(P>0.05);治疗2、4、6wk后,对照组和实验组SⅠt和FL评分发生了不同的变化(P<0.05)。实验组溶菌酶含量、乳铁蛋白、淀粉酶活性和泪液总蛋白量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变化(均P>0.05),对照组溶菌酶含量、乳铁蛋白、淀粉酶活性和泪液总蛋白量都发生了程度不一的变化(均P<0.05)。治疗后2、4、6wk时两组SⅠt、FL评分、溶菌酶含量、乳铁蛋白、淀粉酶活性和泪液总蛋白量均有差异(P<0.05)。治疗6wk,对照组炎症细胞密度为321±91个/mm^2,上皮基底细胞密度为4436±289个/mm^2,实验组炎症细胞密度为36±11个/mm^2,上皮基底细胞密度为3219±223个/mm^2,两组均有差异(P<0.05)。治疗6wk后,对照组角膜上皮下多支神经纤维发生弯曲,密度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神经弯曲度明显减小,密度较治疗前增加。结论:桑色素滴眼液对围绝经期雌性兔干眼症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正常人眼,即存在着补体和补体调节蛋白。许多研究证实,补体调节蛋白对补体系统的有效调控在许多眼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角膜炎、葡萄膜炎、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所以,对于补体调节蛋白在这些疾病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通过补体调节蛋白治疗这些疾病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血红素加氧酶(HO)是血红素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在体内分布广泛。该代谢不仅清除机体内细胞毒性的血红素,其伴随产物一氧化碳、胆绿素、铁/铁蛋白均在机体发挥重要的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症等效应,因此HO系统作为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被人们认识。视网膜组织中HO含量丰富,可以减轻视网膜组织对光刺激、缺血缺氧、氧化应激等危险因素的损伤,本文主要探讨HO-1可能的视网膜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补体系统通过两条途径激活,一为传统的通路即C_1至C_9的连续反应所激活和另一通路即C_3至C_9的系列反应所激活。Marak等人报告在眼部炎症疾病中,特别是角膜溃疡及色素膜炎,此两条通道均受累。Mondino等人曾发现在正常人与角膜炎患者中有数种补体成份,并提出此两条通路与角膜溃疡的发生有关,Marak等人也指出补体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色素膜炎有关。作者通过测定泪液中补体含量证实了在正常人或无炎症的眼病患者泪液中无C_3补体或含量甚微,而眼前节炎症患者的泪液中补体含量甚高。作者改良了测定C_3的方法,并测定了18例正常人和42例眼病者泪液中C_3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由于内因性葡萄膜炎具有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三大特点而普遍认为是与免疫有关的疾病。60年代已有许多学者通过免疫扩散和补体固定技术已证明葡萄膜炎患者体内有抗色素膜抗体。70年代以来陆续有关于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补体系统的活化参与葡萄膜炎和开角型青光眼的病理过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SS)的发病具有葡萄膜炎和开角型青光眼的病理特点,其具体病因及其与血清补体水平和活化情况的关系鲜见报道. 目的 检测PSS患者发病时血液中补体活化情况,为探讨PS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的PSS患者79例为PSS组,同期纳入深圳市血液中心健康献血者83名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个组受检者血清补体途径中共同的活化成分C3、经典途径及凝集素途径中共同的活化成分C4、IgG、IgM及IgA的质量浓度;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各组受检者血清经典途径标志物补体C1q、凝集素途径标志物纤维胶凝蛋白2(FCN2)、替代途径标志物补体Bb因子、3条补体活化途径中的共同活化产物C3a及终末期溶解型膜攻击复合物sC5b-9的质量浓度;同时分析PSS组患者血清C3a与sC5 b-9质量浓度变化的关系. 结果 PSS组患者血清C3、C4、C1q、FCN2、C3a、sC5b-9、IgG、IgM和IgA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43、-2.913、-1.985、-2.620、-2.062、-2.500、-7.010、-6.327、-3.652,均P<0.05);PSS组患者血清补体Bb因子质量浓度为13.87 (9.24,32.00) μ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0.51(12.90,33.5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5,P=0.012).PSS组患者血清sC5b-9质量浓度为0.41(0.16,1.32) μg/ml,血清C3a质量浓度为190.3(81.0,541.3) μg/ml,二者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s=0.832,P<0.001). 结论 PSS患者活动期补体系统活化,可能是通过补体替代途径和/或经典途径及凝集素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泪液乳铁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rensen(1939)首先在牛乳中发现一种橙红色的含铁蛋白质,Schafer(1951)在人乳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含铁蛋白质,Masson(1966)发现这种人乳中的含铁蛋白质也存在于人的唾液、鼻腔分泌物、泪液、支气管粘液、胆汁、胰液、精液、宫颈粘液和尿中。尔后,在中性粒细胞和血浆中也见到这种蛋白质。最初发现于牛乳中,故曾称作牛乳蛋白、乳铁素(lactosiderophilin)或乳酸转铁蛋白(lactotransferrin)。目前,一般称作乳铁蛋白(lactoferrin,简称LF)。Groves(1960)用酸提取法提纯了LF,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从此,LF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和分布代谢等才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羊膜提取液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兔干眼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6只(26眼,均为右眼),使用0.2%的苯扎氯铵制作兔干眼症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 组,13眼)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滴眼,实验组(B 组,13眼)使用1%羊膜提取液(amniotic extraction)滴眼,4次/ d。另选取2只兔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4、8wk 行 Schirmer I 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泪液总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检测,并进行结膜印迹细胞检查。结果: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点间 SⅠt、FL、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 SⅠt、FL、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wk 后,B组 SⅠt、FL、溶菌酶活性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wk 后,A 组 SⅠt、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 FL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 两组各时间点 SⅠt、FL、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泪液中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A、B 两组泪液中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淀粉酶的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wk 后两组泪液中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淀粉酶的活性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羊膜提取液能有效治疗兔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致旨性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认为,补体和补体调节系统在AMD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补体及其调节凶子与AMD发牛的关系已经明确,但由于AMD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完全阐明补体激活与抑制的平衡机制与AMD发生的相互关系,尚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