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头痛、眩晕、耳鸣、视力障碍、猝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横突孔内径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狭窄、钩椎关节增生、颈椎失稳等对椎动脉产生机械性压迫,同时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受到激惹,使椎动脉及其分支持续性或间歇性痉挛,而对侧椎动脉又无法代偿,造成椎基底系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应用盐酸倍他司汀冻干粉针剂治疗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2006年门诊患者68例,均以发作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经颈椎X线正侧位拍片、或颈椎CT检查,均显示颈椎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改变,椎体前后缘唇样增生,横突孔狭窄,颈椎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颈椎间盘脱出等颈椎病表现;经颅多谱勒显示椎基底动脉有不同程度痉挛、硬化、狭窄等供血障碍的改变.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8~70岁.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导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所谓机械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某些固定致压物(钩椎骨质增生、髓核脱出等)所致;所谓动力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变位而波及侧方上下横突孔,以致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  相似文献   

4.
谢欣  孙强  李志贤 《安徽医药》2017,38(2):185-188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与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择110例于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住院的老年(65岁以上)BPPV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6例无眩晕病史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血管检测结果分为椎动脉异常组、椎基底动脉正常组以及基底动脉异常组。采用MRA检查等方法对所有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弯曲以及椎动脉优势等血管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判断患者的眩晕级别。采用Spearman分析椎动脉异常情况与眩晕级别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迂曲、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弯曲≥2级以及其他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椎基底动脉正常者占3.30%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动脉异常组、基底动脉异常组、椎基底动脉正常组患者的眩晕级别、治疗缓解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异常情况(椎动脉优势,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迂曲,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均与眩晕级别呈正相关关系(r=0.537,r=0.608,r=0.618,P均<0.001)。结论 老年BPPV患者发生椎基底动脉异常的概率较高,椎动脉优势、迂曲,且可能合并后循环血液供应障碍使患者眩晕级别发生变化,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郭永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99+101-99,101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性眩晕的CT及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有完整X线和CT资料的确诊老年眩晕病例资料,并对80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X线显示寰椎两侧骨块与枢椎齿突间隙不等宽10例,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形成56例,椎间隙狭窄10例,生理曲度异常32例,颈椎失稳16例,侧弯或移位10例;CT横断平片显示横突孔狭窄。变形14例,椎间盘膨出22例,黄、纵韧带肥厚和(或)钙化14例。CT平扫检查中45例存在脑梗死表现,35例无明显异常。经病理证实,35例CT无异常表现患者中14例存在脑梗死前期脑缺血表现。结论X线、CT对老年颈性眩晕患者都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椎间盘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盘向四周突出,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不稳,黄韧带肥厚、变性,钩突关节和小关节增生等。这些改变统称为颈椎退行性变。正是这些改变,以不同方式使颈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受压,产生颈椎病。  相似文献   

7.
颈源性疾病,病根在颈椎 1 颈椎病是如何引起的?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由于颈部长期向某一方向转动或者外伤,使颈椎间盘、椎间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可导致颈椎椎管或椎间孔、椎间隙变狭窄,颈椎失稳,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等,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孙喆 《天津药学》2010,22(6):29-3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由于颈椎退变包括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以及椎体半脱位或上关节突向方滑脱,都可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和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颈椎病患者中约70%有椎动脉受累。  相似文献   

9.
沈巨福  黄炜 《江西医药》2008,43(9):963-964
目的 评估低场磁共振MRA2D对椎动脉检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7月期间,75例经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105例临床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MRA2D检查.结果 在360根椎动脉中,查出椎动脉有狭窄110根(30%),平均直径约1.5mm,左侧45根,右侧65根,其中合并钩椎关节增生压迫75根:椎动脉迂曲延长60根(16%);单侧椎动脉全程变细15根(5%);单侧椎动脉完全闭塞3根(1%);椎动脉走行变异2根(1%).结论 低场磁共振MRA2D在椎动脉检查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是颈椎肥大,椎间孔狭窄、骨刺增生等压迫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而出现的因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以眩晕为主的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项转动可引起眩晕,猝倒发作和意识障碍,出现耳鸣、耳聋。头痛多为单侧,常局限于枕部或顶枕部,以胀痛、跳痛为主。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项胸部烧灼感,胸闷、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临床治疗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并颈性眩晕的疗效,探讨颈椎失稳与颈性眩晕的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并颈性眩晕6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静滴生脉针和红花针,口服倍他司汀口服液;B组在A组基础上行床边颈椎牵引,两组疗效欠满意者采用手术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变化及对疗效进行评价,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椎动脉血流( Vs、Vd、RI)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为56.25%,B组有效率为81.25%,B组疗效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维持颈椎的稳定性是治疗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并颈性眩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颈椎间盘突出在眩晕病中的发病机制,评价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我们将2009~2010年我科就诊的173例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行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后用抗生素、甘露醇、地塞米松、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行颈椎牵引、推拿、手法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颈椎椎管内肿瘤32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后方经双侧椎板切除入路组和经半椎板切除入路组,分别定义为甲组和乙组。结果经术后随访发现,甲组患者颈椎不稳定发生率较乙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后路椎板切除与半椎板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均会对颈椎生物力学改变产生影响,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3.0TMR与MRA探讨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患者椎-基底动脉的改变。方法:OPCA患者27例、健康志愿者50例,分别接受常规M R及MRA检查,MRA图像观察以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后图像为主,观察椎-基底动脉病变类型。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有椎动脉M RA异常,其中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细6例,迂曲4例,狭窄15例,闭塞3例。OPCA患者椎动脉改变与正常人比有显著差异。结论:OPCA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血供减少,这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或者是重要的中间环节,此可为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微粒骨嵌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58例,采用后路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行椎间嵌压植骨,对照组30例采用椎旁横突间植骨。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对照组优良率70.0%。58例术后随访4~19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微粒骨嵌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较椎旁后外侧横突间植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视为观察组(n=26),其余24例患者采用颈后路手术治疗,视为对照组(n=24),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JOA评分和硬脊膜囊矢状径相对于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该手术方式将会成为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兔颈椎不稳动物模型中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 6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实验组结扎并切断颈椎C4/5节段颈后肌群,然后切断C4/5节段的棘上及棘间韧带,同时行前路手术损伤C4/5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结构;对照组仅切开显露并缝合颈部前后侧皮肤,切口长度与实验组相同,不做其他手术。于术后第1、2、3个月拍摄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并测量C4相对活动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量。结果实验组兔C4相对活动度在术后第1、2个月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椎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量在术后第1、2个月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个月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破坏颈椎C4/5节段韧带和肌肉连接的方法可以成功制作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椎动脉血流伴随不稳出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张绍宽 《北方药学》2016,13(8):18-1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手法治疗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中药+手法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皆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研究结果来看,中药+手法治疗有助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8例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术后1年优良率为92.1%。其中优16例(42.1%),良19例(50.0%),可2例(5.3%),差1例(2.6%)。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和血肿。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改善其脊髓神经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