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记分(NIHSS)量表测定。结果:治疗后14d氯吡格雷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4d治疗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112例确诊为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3),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首次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口服,随后1周150 mg/d,第二周开始75 mg/d,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每天口服75 mg,比较两组的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需血运重建及室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死亡、再梗死、脑卒中、休克、室颤、阵发性房颤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血并发症、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短期负荷量及较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NSTEMI较小剂量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以替格瑞洛替换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50例,将氯吡格雷(75 mg/d)替换为替格瑞洛(90 mg,2次/d),观察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替格瑞洛服用后7、30、90 d与服用前相比,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替格瑞洛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率(PRI)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159例,在给予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d)治疗(治疗组,65例),另一组未使用(对照组,94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维持治疗,5d后检测两组患者PRI和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浓度(clopi-H4).结果 治疗5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患者PRI> 50%分别为12例(18.5%)和7例(7.4%)(Х^2=4.431,P<0.05),clopi-H4分别为332.8 mmol/L(标准差SD 371.8)和600.3 mmol/L(标准差SD 885.2)(t=-2.298,P<0.05).结论 ACS患者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及氯吡格雷,可降低clopi-H4,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急性NSTEMI患者11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用药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血PT、APTT和PLT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为81.3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标志物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卵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3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服用氯吡格雷75mg*d-1,qd和阿司匹林100mg*d-1,qd,总疗程为6周,包括2周安慰剂清洗期和4周药物治疗期.入选前后测定其血常规、血生化和血小板聚集率,2周安慰期后测定血常规.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实验室检测的各项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对血小板数量没有明显影响;两组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且治疗组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试验过程中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但症状较轻,患者没有因此退出试验.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7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被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氢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并以阿司匹林治疗病情相近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存活19例,死亡1例,对照组存活16例,死亡4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高、安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溶栓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复合终点复发率、再发心肌梗死率、血管性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复合终点复发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及血管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溶栓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心绞痛及复合终点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3例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40例)和进品氯吡格雷组(43例)。2组患者均于术前3d开始服用氯吡格雷(泰嘉)75mg每天1次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每天1次。随访6个月,比较2组间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结果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无显著差异;PCI术后6个月内,2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急性和亚急性的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表明两者药效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hs-CRP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心绞痛入院后及经正规治疗心绞痛缓解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其与心绞痛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81例于本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及经过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时的hs-CRP水平。并与同时期在门诊体检者中选取的健康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hs-CRP水平:正常对照组(2.74±0.76)ms/L;稳定型心绞痛组(4.06±0.92)ms/L;治疗前组(7.64±2.03)ms/L;治疗后组(5.41±1.39)ms/L。治疗前组与正常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hs-CRP和UAP的发生有关系,所有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在心绞痛发作时更是显著升高,hs-CRP可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探讨TEG 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 TEG 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花生四烯酸(AA)和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组(n =50)、氯吡格雷组(n =50)。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率、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卒中复发率。结果TEG 显示阿司匹林组的血小板抑制率为(85.23±21.98)%,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的(47.31±22.37)%(t =7.340,P =0.005);TEG 显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为良好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佳(P <0.05),其中阿司匹林抑制率显示良好的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更低(χ2=4.460,P =0.035;χ2=7.232,P =0.007)。结论TEG 对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可用于监测药物疗效以及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38例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的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和UAP组,UAP组高于SAP组。AMI组CK、CK—MB水平显著高于UAP、SA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王朝争  王克志 《中国医药》2011,6(11):1321-1322,1325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不同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后所测hs-CRP水平分为2组,即A组(hs-CRP< 2.87 mg/L,86例),B组(hs-CRP≥2.87 mg/L,90例).再将A组完全随机分为A1组(对照组,42例)和A2组(氯吡格雷治疗组,44例);B组亦完全随机分为B1组(对照组,44例)和B2组(氯吡格雷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d.随访1年,比较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的情况.结果 A1组与A2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与B2组心血管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同(A1、A2、B1、B2组分别为6、9、7、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可减少基线hs-CRP水平增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年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而不能减少基线hs-CRP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年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C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SCF的患者31例为SCF组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无狭窄且血流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s-CRP水平,并以统计学处理分析hs-CRP与SCF的关系。结果 SCF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平均TIMI血流帧数呈正相关(r=0.476,P〈0.01)。结论 hs-CRP与SCF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子痫前期孕妇62例(其中病情为轻度34例,重度28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35例,以及体检健康非孕妇女32例(对照组),分别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hs-CRP和DD水平的测定。结果:子痫前期重度组、轻度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子痫前期重度组、轻度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增高,二者可以作为诊断及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80例CI患者入院24h内(急性期组)和治疗2周后(恢复期组)的血清hs-CRP水平,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对照。观察不同大小梗死灶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急性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1);大面积梗死CI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CI患者(均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hs-CRP水平越高(P均<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反映了CI患者的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用于CI患者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