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机体大血管破裂,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所造成的,是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稍有延误即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分秒必争,迅速制定抢救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我院自1995~2000年成功的抢救和护理了34例此类病人,现将抢救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紧急扩容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迅速大量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维持有效生理功能,改善组织灌流,疏通微循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要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时应尽早行静脉切开,以保证液体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 相似文献
2.
3.
我院急诊部处在本市的中心区域,由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日趋增多,来诊时病情危重、凶险、发展快、死亡率高,现将笔者在急救与护理27例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7例病人中,男21例、女6例,年龄6~84岁,开放性损伤22例。1.2疾病种类:车祸撞伤15例、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10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病情采用特殊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经抢救和护理后大多患者的病情好转,观察组中28例患者病情好转,无1例死亡,好转率为93.33%,对照组中19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抢救无效后死亡,好转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两年来共收治了创伤性休克15例,现将临床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60岁,其中头部外伤8例;胸外伤2例;四肢外伤5例.2 抢救护理要点①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利于及时、迅速和足量补充血容量和静脉给药。对失血量过多休克明显的患者必要时可采取加压静脉注入.但加压注入时护理人员切勿离开病人,以免发生意外.②如血容量已补足,但又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时,可适当地提高升压药浓度,并减少每分钟输液滴数,以防发生肺水肿。③在抢救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5—10min测量一次血压。输液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心、肺功能情况是否有所改变。④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流量为2—4(?)/min,以达到提高血氧含量.⑤观察皮肤色泽与肢端温度,病人皮色苍白转为紫绀,说明星期进入严重休克,反之如皮肤色泽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2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均会使机体有效循环血 容量减少,而引起机体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及组织血流 灌注减少,继而组织缺血缺氧致全身脏器功能受损而诱发失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4年元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病人768例 ,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768例中男552例 ,女216例 ,年龄7~80岁 ,平均年龄36岁。颅脑外伤176例 ,胸部外伤154例 ,肝脾损伤218例 ,骨盆骨折92例 ,股骨骨折128例。住院18~126天。治愈678例 ,好转73例 ,死亡17例。2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护理2 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 :病情危急 ,发展迅速 ,病人入院后 ,立即安置在抢救室 ,取头侧平卧位 ,头部抬高15度 ,下肢抬高20度 ,以增加回心血量 ,有利于呼吸、循… 相似文献
9.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400ml以上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迅速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对产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资料我院从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抢救46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病人,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和积极抢救治疗都痊愈出院,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资料。对休克程度进行评估,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建立各种管道,正确掌握各种液体的输入顺序和速度,穿刺部位及测定各项生命体征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结果由于术前、术中笔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为手术赢得时间,提高抢救功率。 相似文献
11.
王国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174-175
目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80例重度失血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5.00%的抢救成功率,而对照组患者则达到了65.00%的抢救成功率,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可以促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初期的氧疗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8只随机分为四组,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行扩容治疗(a),同时Ⅰ~Ⅲ组分别给予80%、50%、30%氧疗,Ⅳ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存活时间,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然后,另取15只兔分为T组和C组,休克后行扩容治疗(b),T组同时给予80%氧疗,动态观察动物的组织氧合状况及存活情况。结果Ⅰ组的MAP在治疗后各时相点均高于Ⅱ、Ⅲ、Ⅳ组;治疗后8h,Ⅰ组动物的存活率为28.6%,Ⅱ、Ⅲ、Ⅳ组均为0。治疗后,T组的PaO2、SaO2、HCO3-、PaCO2显著高于C组,血浆Lac水平显著低于C组;治疗后8h,T组存活率为100%,C组为37.5%;T组的小肠黏膜损伤程度较C组轻。结论在扩容的基础上,早期给予高浓度氧疗可以有效提高高原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50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急诊科5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患者年龄、休克程度评分、伤后就诊时间、是否手术、输液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中抢救成功率为76%(38例),创伤病死率为24%(12例)。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非正确休克复苏是影响休克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早期合理的液体复苏,果断的急诊手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HS)模型。方法选择大鼠急性失血损伤方法,根据收缩压下降曲线对发生相关过程分段,研究曲线不同位置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收缩压下降曲线的不同位置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阶段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急性失血形成收缩压下降曲线方式,可建立实验流程易控制、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影响及复苏因素易掌握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87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患者急救治疗,研究手术过程中大量快速输血引发的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7例严重创伤性休克并给予大量快速输血的患者,进行急救治疗,同时对循环负荷、出血、体温、血钾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总结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结果87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处理,成功率为81.61%(71/87);手术中大量输血引发了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体温偏低、低血钾症等特殊并发症。结论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对手术过程中大量输血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正确的预防,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性休克兔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评价亚甲蓝(MB)对创伤性休克的疗效及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日本长耳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创伤性休克MB复苏组(MB组),每组6只,记录休克前(T4)、休克末(T2)、复苏末(T3),复苏后0.5h(T4)、2h(T5)、4h(T6)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测定血浆SOD、MDA,复苏后4h放血处死动物,取肺测定肺叶湿重/干重比,并观察肺形态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SOD、MDA在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另外2组在MDA水平变化明显升高,且生理盐水复苏组高于MB复苏组(P〈0.05),SOD明显降低,生理盐水复苏组明显低于MB复苏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亚甲蓝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肺具有保护作用。结论亚甲蓝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ROS)的过度生成,对创伤性休克及其引起的缺血再灌注肺损伤(L/R)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浓缩红细胞(CRB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第一个24h内被输注的FFP量和CRBC量的不同比例(100ml∶1U),65例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L)组,22例,FFP∶CRBC=1∶6.5;中比例(M)组,20例,FFP∶CRBC=1∶3;高比例(H)组,23例,FFP∶CRBC=1∶1.1。行相关凝血指标实验室结果分析。结果输血6h后,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异常。输血12h后,H组的PT、APTT、TT和FIB均达到正常或基本正常,且明显优于L组(P<0.01),M组的4项指标略好于L组。结论大量输血容易造成稀释性低凝状态,建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FFP和CRBC比例为1:1进行输血治疗有利于维持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理特点,探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技术。方法:通过对5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综合各种抢救措施,完善护理制度。结果:本组5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48例,8例死亡。结论:创伤性休克是急诊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只有建立健全各种抢救制度、强调医护之间的配合、熟练掌握抢救患者的护理技术才能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联合自血回输救治异位妊娠急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3年中50例异位妊娠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高渗盐水联合自血回输效果好,输血反应发生较少.结论 高渗盐水联合自血回输是救治异位妊娠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