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磺脲类(SU)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0例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T2DM患者(SFS组)、30例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WCP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3组受检者的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生化指标、胰岛素水平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WCP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0.2±3.6)ng/ml]与NC组[(6.6±2.3)ng/ml]比较,SF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4.8±3.9)ng/ml]与WC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CP组及SFS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6.5±7.2)μU/L和(17.5±7.5)μU/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4.1±2.9)和(4.3±2.9)]与NC组[分别为(13.9±6.8)μU/L和(2.7±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HOMA-IR、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可能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 (SF)者的胰岛功能及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临床设计分为 3组 :SF组 5 0例 ,非继发失效组 (NSF) 4 9例及健康对照组 (C) 35例。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 <7 0 %达 6个月 ,在治疗前后做 75g葡萄糖刺激的C肽释放实验 ,并与C组及NSF组进行比较。结果 SF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C肽释放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 ,峰值 :4 4± 1 4比 3 0± 1 7;曲线下面积 :13± 3比 8± 4 (P <0 0 5 )。治疗前SF组的C肽释放峰值与NSF组及C组相比明显降低 ,3 0± 1 7比 4 4± 1 4和 5 9± 1 7(P <0 0 1)。治疗后SF组的C肽峰值与NSF组相近 ,为 4 4± 1 4比 4 5± 1 4 (P >0 0 5 ) ,但与C组比较峰值仍低且明显后移。结论 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者胰岛功能损害明显重于非失效患者 ,胰岛素强化治疗明显有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效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6 6例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 3组 ,A组 (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拜糖苹 ) ,B组 (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 ) ,C组 (中效胰岛素加拜糖苹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 3个月测定 FBG、PBG、Fc、Pc、CH、TG、L DL- ch、HDL- ch。结果 :A、B、C3组治疗 3个月后 ,FBG、PBG、CH、TG、L DL- c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HDL- ch均升高 (P <0 .0 5 ) ,Fc、P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BG下降的幅度 A组 >C组 ,B组 >C组 ,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BG下降幅度 A组 >C组 >B组。结论 :小剂量中效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而有效 ,且以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拜糖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与非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受试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35例用吱向素治疗;B组38例用非磺酰脲类药物治疗;C组45例采用胰岛素与非磺酰脲类药物联合治疗。疗程均为六个月,三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到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c肽,并记录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各组的FBG均下降,FBG下降幅度:C组〉B组〉A组,C组降低幅度较为显著;PBG下降幅度C组〉B组〉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中采用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降糖效果良好,并有效地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磺脲类及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无效后应用吡格列酮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及胰岛素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择磺脲类(SU)原发性或继发性失效、以及胰岛素抵抗的T2DM患者46例,在保持原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片30mg(2片),1次/d,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46例T2DM患者,加用吡格列酮后,降糖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79%;口服糖耐量各时相均有显著下降;胰岛素各时相均明显降低;C肽释放显示120min显著降低。结论: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磺脲类及胰岛素失效的T2DM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8.
渴乐宁胶囊含地黄、黄芪、黄精、天花粉、太子参等中药,主治2型糖尿病,具有改善细胞膜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IR),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征等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磺脲类达最大治疗剂量时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加用渴乐宁胶囊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用木糖醇治疗12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结果表明其有较好的降血、尿糖及糖化血清蛋白的效果;降血糖显效率达54.3%(66/121),有效率达84.3%(102/121);显效率高于D860对照组,有效率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并发现木糖醇具有较好的护肝、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日剂量37.2g,连服21天,未发现对患者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仅见10%左右的患者于服药第一周内出现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渗透性腹泻、上腹不适、便次增多、恶心等,但继续服用都能适应自愈。结果提示,木糖醇可作为NIDDM的一种辅助降糖药,其特别适合于轻、中型及合并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和便秘或伴有肥胖的NIDDM患者,对于重型NIDDM患者可与其它降糖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后水平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型糖尿病 ,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目前研究认为有两方面内分泌功能障碍 ,即胰岛素 (INS)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INSR)。自1942年Himsworth和Kerr首先研究胰岛素敏感性以来 ,1970年Shen证实了NIDDM患者存在着严重的INSR ,1988年Reav en提出著名的“X综合征”的概念 ,这些对NIDDM机制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研究发现NIDDM患者普遍存在INSR ,是NIDDM的一个特征性改变。产生INSR的机制十分复杂 ,按受体的不同水平分为受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格华止(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经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格华止联合胰岛素组30例(甲组),每日2次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 R)皮下注射,格华止850 mg po qd;单用胰岛素组30例(乙组),每日2次预混人胰岛素皮下注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甲组治疗时起始胰岛素剂量及达到基本血糖控制时胰岛素剂量均显著低于乙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乙组有3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甲组有10例出现轻度的消化道症状。结论2型糖尿病磺脲类治疗失效患者格华止联合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47例磺脲类药物(SU)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进行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或拜糖平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31例经磺脲类(SU)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失效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患者,在足量SU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芬氟拉明治疗。疗程为6周。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前 后空腹血糖(FBG)分别为:12.05±2.38mmol/L与8.35±9.43 mmol/L,P<0.001;餐后血 糖(PBG)分别为:19.06±5.45mmolL与13.18±5.37mmol/L,P<0.001;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分别为:9.51±2.42%与6.68±1.31%。P<0.001。体块指数(BMI)、空腹血浆胰 岛素(FPI)及餐后血浆胰岛素(PPI)均无明显改变。胰岛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于治疗后各点 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46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甘精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B组使用中效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te)。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A组明显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磺脲类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了解磺脲类药物受体(SUR)基因与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位于SUR基因第22外显子及第24内含子的多态性位点同中国人NIDDM的相关性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SUR基因第24内含子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人NIDDM人群中显著增高(68%比55%,P=0007),且“cc”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亦在NIDDM人群中显著增高(419%比277%,P=0013,OR=439,CI:15~127)。结论SUR基因的多态性与不同人种的NIDDM具有相关性,提示该基因在NIDDM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本文就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住院病人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42~73岁,病史4个月至20年,平均空腹血糖10~15mmol/L。2选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寻找磺脲类药物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的治疗对策。方法:将47例2型糖尿病服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患者应用降糖精治疗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TG、TC、HDL-L),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降糖精能明显降低FBG和PBG-2h(P<0.01),提高IAI(P<0.01),并降低TG、TC、HDL-L(P<0.05和P<0.O1),升高HDL-L(P<0.O5)。结论:降糖精对磺脲类药物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受体(IR)活性的影响,21例初诊的NIDDM患者中8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MF)治疗,13例给予MF+磺脲类药物(SU)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高亲和力及低亲和力IR活性,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初诊NIDDM患者高、低亲和力IR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前者P<0.05,后者P<0.01),经药物治疗后高、低亲和力IR活性均有提高,但以低亲和力IR活性提高为著(P<0.01),单用MF治疗者高亲和力IR活性亦有显著升高(P<0.01)。说明NIDDM发病过程中存在IR缺陷,口服降糖药尤其是MF可以显著提高IR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