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中医古代脾病名的丰富内涵,发掘祖国医学辨证治疗脾胃病的独到优势。加深中医脾胃学的研究,分别从饮食所伤、水湿所致、风邪为患,因于虚劳等4个方面,对15个古脾病名,从概念、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方法选用上作一归类论述,为中医古脾病名的研究以及脾胃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现发病率居众胃病之首。中医认为该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文章以脾胃功能关系为基础,从中医的角度综述了慢性胃炎的病名、病名病机及辨证分型。深入探究以中医思维预防和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吞酸"、"胃脘痛"及"嘈杂"等范畴,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湿、痰、热、气、瘀为主要病邪,与胃、脾、肝三脏密不可分。本文提出应深入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切合临床实际的病名诊断、辨证分型方法和标准,以便丰富和发展中医脾胃病学的内容,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荣  万广宋  孙冰  张丽  孙闵  于斌  郑灿磊 《新中医》2021,53(1):8-10
总结宋·窦材《扁鹊心书》脾胃病的证治特色,共有以下几点:脾胃病名称具有特定性,所涉及的46种脾胃病病名以主症为主、病机为辅,有利于临床针对性用药;善用艾灸以扶脾阳;喜用附子补益脾肾;重视成药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显著、经验丰富。为促进和提高对放射性肠炎的认识,本文将从"症""证""病"角度,追古溯源,探讨放射性肠炎的中医病名;吸取各医家经验之长,根据本病临床发病情况,将放射性肠炎辨证分型为脾虚湿困、湿热下注、脾肾阳虚和肝脾不和四个证型;并探讨本病的治疗原则;同时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文献检索方法,结合众医家的学术观点,对中药煎剂治疗放射性肠炎用药规律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咽角化症的中医病名、病因、治则和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43例辨证分型为脾失健运、痰浊积聚型和胃火炽盛、上薰咽喉型,分别予以健脾化浊消导和泻火燥湿消导法治疗,并对咽角化症的病名、病因进行中医文献考证分析。结果:1个疗程治愈65%,2个疗程治愈35%,全部病例皆治愈。并提出本病中医病名应为"竖喉",病因为脾胃功能失调。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核心技术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中的原创性理论思维正是治疗脾胃病优势所在。中医治疗脾胃病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对人体消化功能的胃纳脾运、脾升胃降、输转谷精、化生气血理论及病性的寒热虚实调治、证候的虚实标本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伤寒论》涉及脾骨证候的有关条文,分别从阐述病因病机、诊断主证病名、鉴别病证病位、揭示误治变证、确立治疗原则、推测传变预后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后世医学家以脾胃为本作为治疗指导思想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9.
戴永生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410-2411
作者采用跨年度大样本方法对9127例脾胃病与证进行回顾性调研分析,得出诊病的病名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0个病名比较,符合率9个占90%。断证的证名与《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27个证名比较,符合率17个占62.9%;提出"脾虚胃实证"。规范五行辨证六型的病位、病性、临床表现在脾胃病辨证分型中应用,共同构建自我诊疗特色,以带好弟子和提高诊病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情志因素作为病因或诱因参与并影响脾胃病发病及预后,研究情志与脾胃的关系、探析脾胃心身问题对诊治脾胃心身疾病十分必要。从中医心身关系、脾胃对情志刺激的易感性、情志与脾胃病的关系以及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辨治四个层面对脾胃心身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脾胃心身关系研究及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医治疗脾胃病药物配伍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以及有关的研究方式加以剖析,并结合本院脾胃科在治疗脾胃病过程中药物配伍,对使用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中医治疗脾胃病过程中,药物配伍使用特点包括升降相依、清热利湿、寒热并用以及阴阳兼补等。结论对于脾胃病的中医治疗,应该在辨证基础上,依据相关的原则,根据药物配伍使用特点,保证方药的选择的合理性,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任先教授系中医内科脾胃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年,学验俱丰,对胃肠道疾病、重症肌无力、高脂血症、肥胖症、甲状腺肿、慢性咽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有独特的治疗经验,特别是从脾胃论治多种慢性疾病尤为擅长。现将李教授从脾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膜性肾病作为西医病理学名词,明晰其中医概念至关重要。专家们对本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展开了讨论,认为本病是因病邪或由肺系入侵,或自脾胃入里,损伤肾脏而发病,并产生瘀血等诸多病理产物。因此在中医治疗上,主张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而具体用方用药各有不同。同时,对于本病的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及自发缓解现象,各位专家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振华 《河南中医》1998,18(1):9-10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李振华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脾胃病/中医病机脾胃病/中药疗法李振华,1925年11月生,河南省洛宁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现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兼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5.
中医脾胃病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自先秦到明清,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医家均有独特的脾胃病学术观点。故从文献角度对脾胃病理论的发展源流进行整理,简述先秦两汉、魏晋唐宋、金元、明清4个历史时期医家对脾胃病的认识和贡献,以期更加清晰地探究中医脾胃病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是体内脂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种病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等病密切相关。中医无高脂血症病名,从其主要症状来看可归于中医学的“湿阻”、“眩晕”、“中风”、“胸痹”等范畴。高脂血症的病因有很多,但脾失健运是其发病的首要因素。因膏脂的生成与转化无不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关,故脾失健运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病机。所以笔者认为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志峰教授是甘肃省名中医,第四、五、六届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年,擅长治疗脾胃病、肝胆病、内分泌疾病、肺系疾病及临床各科疑难杂病,学验俱丰。基于对廖教授的著作、论文及经验文献的深入研究,结合对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的理解,从明理、诊病、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6个方面探析廖教授论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廖教授认为,脾胃主要的生理功能为化生营血,运化水液,协调气机升降;脾胃病的诊断应以生理功能的失常为依据,以虚实、燥湿、升降为辨证纲领,知常察变,准确辨证。脾胃病的治疗要以治病求本为根本原则:①要彻底追究病因,从源头论治;②要固护后天之本,恢复脾胃功能;③要注重扶助正气,使脏腑功能协调有序。廖教授治疗脾胃病以通、和两法为主要治法,因阳明胃气以通降为顺,太阴脾土以居中调和为用;遣方以临床症状、病机分析、患者体质3个层次为依据,以谨守病机、方证对应为原则,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经方与药对相配合,标本兼治;用药力求平和,注重扶正,重视升降平衡,推行东垣王道之法。紧扣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廖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思路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对中医梅核气的实质从胃食管反流病角度进行探讨。故先从中医梅核气病名来源介绍、分析了"炙脔"的涵义,然后列举了梅核气的中医病机、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断及发病因素,进一步筛理出两者在症状、病因、治疗方面的一致性,最后提出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就是中医梅核气的本质。本文为临床医师对梅核气从西医角度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及从中医角度采用平肝抑酸治疗梅核气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中医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19.
<正>程志文主任中医师是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温州市名中医、瓯越名医,其1984年从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潜心钻研医术,博采众家之长,学验俱丰,在治疗胃脘痛、痞满、泄泻等脾胃病方面常有自身独到见解,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1常以健脾理气为治疗大法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胃为水谷之海,司受纳、腐熟。脾胃是重要脏腑,被称为后天之本。《素问·经脉别论》云:  相似文献   

20.
孔光一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对脾胃学说研究深入而独到,认为三焦和脾胃在人体消化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理关系,临床治脾胃病尤重调三焦.孔教授认为辛开苦降既能恢复脾升胃降,又能畅达三焦,属调治脾胃病的第一方法,常通过望咽喉、触结节、问小便、察脚汗等方法来了解三焦的通调情况,活用辛开苦降以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