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两亚基(A,B)和α和β两种受体在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这四种蛋白在8例增生性瘢痕和8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PDGF-A在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中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2.4&;#177;7.4)%和(25.5&;#177;6.5)%。从正常皮肤到增生性瘢痕,两亚基含量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PDGFR-α在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中的阳性率分别(36.7&;#177;4.3)%和(44.2&;#177;5.8)%,而PDGFR-β则分别为(15.3&;#177;4.8)%和(22.9&;#177;5.2)%,两种蛋白在瘢痕中的表达阳性率都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形成可能与PDGFR-α和PDGFR-β蛋白高表达有关,而PDGF在增生性瘢痕发生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在瘢痕增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克隆抗体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9例正常真皮、7例肉芽组织及 34例增生性瘢痕标本中的PDGF及其受体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PDGF及其受体在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增强 ,在 6个月以内的增生性瘢痕中达到高峰 ,此后逐渐减弱 ;而正常真皮组织中仅少数标本呈微弱表达 (P <0 .0 5 )。结论PDGF及其受体表达的增强可能与瘢痕的增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两个亚基(A、B)和两种受体(PDGFR-α和PDGFR-β)在正常皮肤、溃疡边缘和溃疡组织中的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方法24份被测标本来自8例不同类型的溃疡患者,取其溃疡皮肤组织8份、对应的溃疡边缘组织8份及正常皮肤组织8例.用常规病理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这4种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PDGF-A和PDGF-B的阳性颗粒主要见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中,两个亚基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5.2±5.6)%和(22.4±7.4)%;PDGFR-α存在于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该受体表达较多,阳性表达率为(36.7±4.3)%;PDGFR-β在正常皮肤中表达较弱(15.3±4.8)%,蛋白颗粒主要集中于表皮基底层细胞膜上.从正常皮肤组织经溃疡边缘到溃疡中心,PDGF-A和PDGF-B的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在溃疡组织中,PDGF-A和PDGF-B蛋白主要分布于角质形成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内,两者的阳性细胞率分别升至为正常皮肤的1.41倍和1.13倍.PDGFR-α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而含有PDGFR-β阳性颗粒的细胞主要为表皮生发层细胞.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α和β型受体表达都显著下降,阳性表达率分别降低至(14.2±5.2)%和(9.2±3.1)%(P<0.01和P<0.05).结论在PDGF因子高浓度环境中,溃疡创面难愈性修复可能与PDGFR-α和PDGFR-β表达下降引起因子与受体结合发生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剑虹  邢新  黄勇  韩妲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98-100,i0002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和β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并与正常皮肤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5-04/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切取12例瘢痕疙瘩和6例正常皮肤标本,先经原代培养为成纤维细胞,取3~6代细胞分别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蛋白和mRNA表达。 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染色都增强,但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染色增强尤其明显;图像分析定量统计显示瘢痕疙瘩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染色阳性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皮肤(2.76&;#177;0.52,0.74&;#177;0.17,P〈0.01),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染色阳性指数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不显著(0.95&;#177;0.202,0.76&;#177;0.17,P=0.07)。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每百万看家基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21.73&;#177;6.51,14.41&;#177;3.37,P=0.02),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每百万看家基因含量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6)。 结论: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蛋白和mRNA表达都显著升高,可能是其病因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和β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并与正常皮肤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4/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切取12例瘢痕疙瘩和6例正常皮肤标本,先经原代培养为成纤维细胞,取3~6代细胞分别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染色都增强,但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染色增强尤其明显;图像分析定量统计显示瘢痕疙瘩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染色阳性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皮肤(2.76±0.52,0.74±0.17,P<0.01),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染色阳性指数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不显著(0.95±0.202,0.76±0.17,P=0.07)。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每百万看家基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21.73±6.51,14.41±3.37,P=0.02),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的每百万看家基因含量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6)。结论: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的蛋白和mRNA表达都显著升高,可能是其病因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器照射后大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胶原形成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06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完成。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200&;#177;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9只,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3组作为照射组。在每只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切2个圆形创面,创面直径1.5cm,深达皮下组织全层,2个创面间隔1.5cm。处理完毕后以无菌纱布包扎伤口,动物置于单笼饲养。术后48h,照射组大鼠背部创口以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照射,分组300cGy组(300cGy/(次&;#183;d),连续照射5次)、400cGy组(400cGy/(次&;#183;d),连续照射5次)和500cGy组(500cGy/(次&;#183;d),隔日1次,连续照射3次),照射剂量率为240cGy/min。观察创面愈合及渗出情况。对照组分别于致伤后2,5,7,10,14,21d麻醉后取材,照射组均在伤后7,10,14,17,21,28d取材。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天狼猩红染色后偏光镜观察胶原纤维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方法和图象分析定性和定量检测各组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照射组创面愈合延迟,对照组创面平均11d全部愈合,照射组平均14d愈合。②照射组肉芽组织产生和胶原纤维的合成受抑制,300cGy照射组较其他各组胶原纤维细小,排列稀疏。28d图像分析胶原积分吸光度300cGy组、400cGy组、500cGy组分别为(0.323&;#177;0.015,0.349&;#177;0.012,0.457&;#177;0.01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照射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及受体表达伤后10-14d达到高峰,对照组7-10d达到高峰。各时间点300cGy组与400cGy组差异不明显(P〉0.05),500cGy组高峰出现最晚,后期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直线加速器照射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并与胶原形成的效果与照射剂量有关,应用低剂量分次照射防治瘢痕增生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当前,生长因子与瘢痕形成的关系已成为整形外科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瘢痕疙瘩,瘢痕病程为0.5~2年,并取6例正常人皮肤做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两组在PDGF受体-β(PDGFR-β)的表达。结果:15例瘢痕疙瘩皮损的PDGFR-β全部染色阳性,阳性率100%,并且在染色的强度中,(+++)8例,(++)5例,(+)2例,而6例正常人皮肤对照中仅2例有PDGFR-β的微弱表达,阳性率30%,故PDGFR-β在瘢痕疙瘩中表达的强度和阳性率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统计学检验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DGFR-β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增强,提示PDGFR-β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形成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速器照射后大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胶原形成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06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完成。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200±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9只,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3组作为照射组。在每只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切2个圆形创面,创面直径1.5cm,深达皮下组织全层,2个创面间隔1.5cm。处理完毕后以无菌纱布包扎伤口,动物置于单笼饲养。术后48h,照射组大鼠背部创口以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照射,分组300cGy组(300cGy/(次·d),连续照射5次)、400cGy组(400cGy/(次·d),连续照射5次)和500cGy组(500cGy/(次·d),隔日1次,连续照射3次),照射剂量率为240cGy/min。观察创面愈合及渗出情况。对照组分别于致伤后2,5,7,10,14,21d麻醉后取材,照射组均在伤后7,10,14,17,21,28d取材。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天狼猩红染色后偏光镜观察胶原纤维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方法和图象分析定性和定量检测各组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照射组创面愈合延迟,对照组创面平均11d全部愈合,照射组平均14d愈合。②照射组肉芽组织产生和胶原纤维的合成受抑制,300cGy照射组较其他各组胶原纤维细小,排列稀疏。28d图像分析胶原积分吸光度300cGy组、400cGy组、500cGy组分别为(0.323±0.015,0.349±0.012,0.457±0.01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照射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及受体表达伤后10~14d达到高峰,对照组7~10d达到高峰。各时间点300cGy组与400cGy组差异不明显(P>0.05),500cGy组高峰出现最晚,后期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直线加速器照射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并与胶原形成的效果与照射剂量有关,应用低剂量分次照射防治瘢痕增生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与肿瘤的发生、新生血管的生成、控制肿瘤组织间隙压以及细胞凋亡机制等密切相关。新近研究发现,通过靶向抑制PDGF及其受体能够抑制胃癌的新血管生成和增强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疗效。现综述PDGF及其受体在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及其β受体与各种IgA肾病患儿的临床关系及意义.方法 47例IgA肾病息儿分为轻度增生组(13例)、局灶增生组(19例)、增生硬化组(15例),留取其血尿和肾活检标本;以13例健康查体儿童的血、尿标本以及13例非IgA肾病患儿的肾活检标本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DGF-D、PDGF-B以及PDGF-β在血液、尿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肉眼血尿程度以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 IgA肾病患儿血、尿PDGF-D和PDGF-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理分级增高逐渐增加(P均<0.01);血、尿PDGF-D和PDGF-B水平分别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PDGF-D:r血=0.546,r尿=0.760;PDGF-B:r血=0.634,r尿=0.577,P均<0.01),与血浆Al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DGF-D:r血=-0.649,r尿=-0.528;PDGF-B:r血=-0.613,r尿=-0.531,P均<0.01),与肉眼血尿程度及血BUN、Cr无相关关系.PDGF-D和PDGF-β在IgA肾病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表达量随疾病的进展而增加(P均<0.01);PDGF-B只在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患儿肾组织中呈显著表达.结论 PDGF-D可明显促进IgA肾病患儿系膜细胞增殖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DGF-D对反映IgA肾病的严重程度及评价预后可能比PDGF-B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增生性瘢痕内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 16份被测标本中包括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8例和其对应的周围正常皮肤组织 8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变化规律。结果 :p5 3和 c myc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瘢痕组织内都有表达。正常皮肤组织中 p5 3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 ;而 c myc蛋白的阳性信号则存在于表皮基底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毛囊和汗腺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表达均增强 ,p5 3主要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 ;而 c m yc阳性表达颗粒则分布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内。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 ,增生性瘢痕的 p5 3蛋白含量虽有增高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而c m yc蛋白的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结论 :在增生性瘢痕发生过程中 ,p5 3和 c myc蛋白不同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显示 ,这两种蛋白可能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 ,以 c myc蛋白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Ras、磷酸化ERK1/2和C-fos在14例增生性瘢痕和14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中,Ras、磷酸化ERK1/2和C-fos蛋白表达较低,随着增生性瘢痕不断成熟,这3种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成熟期瘢痕中,这3种蛋白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传导通路,促进C-fos转录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肥厚性瘢痕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肥厚性瘢痕是影响烧伤和创伤后患者康复的一大难题,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肥厚性瘢痕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可能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肥厚性瘢痕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降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表达增高,可能是胶原降解减少,瘢痕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生长因子在瘢痕的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1和白介素15在瘢痕中的高表达,与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烧伤创面肉芽组织和烧伤后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中的动态变化 ,探讨VEGF在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选择临床手术切除的新鲜烧伤创面肉芽及各个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制成匀浆液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匀浆液中VEGF的变化。结果VEGF可在烧伤创面肉芽组织中有一定的表达 ,随着增生性瘢痕的发展 ,其表达量进一步增加 ,在 4— 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 ,表达量达到峰值。瘢痕成熟后 ,VEGF的组织表达逐渐下降。结论VEGF的表达量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血管丰富程度以及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等异常疤痕中血管作者简介:李军辉 (1970-),男,江西人,整形外科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异常疤痕防治。 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作对照,观察了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 VEGF和 PCNA的表达。结果 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基底层角朊细胞均大量表达 VEGF,较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显著增加。 PCNA的表达与 VEGF相似,但真皮内少量的成纤维细胞有较弱的 PCNA表达。结论 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表皮基底层的角朊细胞大量表达 VEGF和 PCNA可能与异常疤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TNF α和TNF αR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作用 ,为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方法 以正常瘢痕为对照 ,利用RT PCR技术分别检测 1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TNF α及TNF αR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TNF αmRNA、TNF αR1mRNA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 ( 1.2 8± 0 .5 5 )和 ( 1.0 2± 0 .13 ) ,均明显低于正常瘢痕组织 (P <0 .0 5 )。结论 提示TNF α在正常伤口的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组织中TNF α和TNF αR1表达低下有关。基因治疗可提高早期增生性瘢痕中TNF α的含量或靶细胞膜上TNF αR1的数量与活性 ,可能成为预防增生性瘢痕发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EK1/2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8例增生性瘢痕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这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MEK1、MEK2、ERK1和ERK2基因表达较弱;而在增生性瘢痕中,这4种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其mRNA量的灰度比分别为正常皮肤的1.1倍、1.2倍、2.2倍和2.5倍。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MEK1/2和ERK1/2基因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A型肉毒毒素临床上可以治疗增生性瘢痕,体外细胞培养研究发现可以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消化法分离培养出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型肉毒毒素对细胞的生长增殖过程进行干预,通过MTT染色,于酶联免疫检测仪570nm测定吸光度来研究细胞生长增殖情况,计算抑制率。通过Hoechst33342及PI染色检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隋况,并计算凋亡率。结果与结论: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过程中呈梭形,细胞生长旺盛,细胞融合成单层,细胞排列成高度一致性。经A型肉毒毒素处理后,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排列方向散乱。MTT染色后吸光度减弱,随A型肉毒毒素浓度增加,吸光度明显减弱,与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半数抑制率出现在0.4IU/L。在荧光显微镜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Hoechst33342和PI染色后细胞核呈现蓝色,细胞核为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外观。A型肉毒毒素干预后细胞核致密浓缩,染色不均匀,折光性增强,核膜皱缩,部分细胞核碎裂,出现碎块,有凋亡小体出现。随着A型肉毒毒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与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半数凋亡率在0.4IU/L。说明A型肉毒毒素可以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主要通过引起细胞凋亡的途径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