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质控资料100份作为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管理;并选取2015年1月—12月消毒供应中心质控资料100份作为PDCA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2组管理结果.结果PDCA组各个科室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PDCA组灭菌物品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除锈合格率、呼吸管路清洗消毒合格率、消毒液浓度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PDCA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 PDCA 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中应用PDCA持续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循环法(PDCA)实施前后CSSD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环境管理、包装质量等相关内容的质量评分变化状态以及本院医疗手术器械消毒合格与病患手术感染情况,探析CSSD实施PDCA管理前后效果。结果 (1)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的环境状态、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等与实施前相比评分更高(P0.05);(2)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清洗、消毒灭菌、气管内套管、无菌干罐、氧气湿化瓶等指标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PDCA前(P0.05)。结论根据CSSD管理的具体情况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龚琴  江婷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1):163-166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戴明循环(PDCA)法在降低消毒供应室院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前馈控制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病例各180例手术患者、3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2月实施常规医院感染控制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10月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PDCA循环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管理情况,包括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职业暴露率、环境微生物检测合格率、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检测合格率以及消毒物品丢失率;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包括伤口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流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等发生情况;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调查表,从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环境控制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检测环境微生物合格率、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67%、100.00%、100.00%均高于实施前80.00%、86.67%、86.67%,职业暴露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均为0,低于实施前13.3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感染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管理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环境控制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各类感染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采用外来器械管理程序表联合PDCA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1 500批次外来手术器械包,2017年9月开始采用外来器械管理程序表联合PDCA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效果、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模式实施后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效果优于实施前(均P<0.05),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科室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外来器械管理程序表联合PDCA模式可有效规范消毒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改善管理效果,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运用于我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的管理,比较PDCA循环前(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与PDCA循环后(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PDCA循环改进,2018年1月份检查阶段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影响满意度的关键问题一:器械种类、数量与器械单相符情况满意度由原来的68%提高到85%;影响满意度的关键问题二:器械清洗质量满意度由原来的75%提高到90%;影响满意度的关键问题三:器械锈蚀情况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无菌手术器械供应质量平均总体满意度由原来88%提高到9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室各环节工作质量,对提高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已实施PDCA循环模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术器械包、通用器械包、专科器械包及敷料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未实施PDCA循环模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术器械包、通用器械包、专科器械包及敷料包作为对照组。结果 2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中,研究组器械、设备管理质量,清洗、分类质量,包装、发放质量,消毒、灭菌质量,环境管理质量与其他5项中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消毒供应器械与物品的抽检合格率100%高于对照组97.67%(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效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消毒供应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的100份资料为对照组,以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的资料124份为实验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97.6%)高于对照组(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应用PDCA循环,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的管理情况作为对照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的管理情况作为实验资料。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灭菌合格率均较实施前高,供应差错率较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12%(2/1697),较实施前的1.32%(21/15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较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关于消毒供应中心落实PDCA循环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方法设置本文对照组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此阶段为我院进行PDCA管理之前,设置本文观察组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此阶段为我院落实PDCA管理之后。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PDCA管理前后的灭菌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并分析医院的感染控制状况。结果对落实细节护理前后,分别从护理质量、包装质量、服务态度、供应及时性、灭菌消毒质量等5个维度进行评分,本文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0.31%,对照组为2.4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消毒整体质量,对于降低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手术器械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为实施前,选择此期间接收的2411件手术器械,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为实施后,选择2400件手术器械,对比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为100.00%,较实施前91.37%的合格率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在对手术器械进行管理时,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常规管理视作对照组;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视作观察组。结果:经过消毒之后,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抽样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清洗、包装以及抽样合格率,提高工作效率,为预防医院感染带来巨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随机从本消毒供应中心中选取11名护理人员,按照2018年1~6月以及2018年7~12月作为划分标准,分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上半年采取常规模式,而下半年采取PDCA循环模式,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两组评分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感染中妇科1例,腹部外科1例,共2例,其感染率为18.18%(2/11);对照组:手术器械感染者中泌尿外科1例、妇科1例以及皮肤科1例,共3例,其感染率为27.27%(3/11),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可使手术器械感染率显著下降,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谢小琴  余瑛 《黑龙江医学》2019,43(2):173-174
目的研究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间赣州市肿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同一批次的260件外来手术器械均实施8S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2月间消毒供应中心260件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情况,对比实施S8管理模式前后医疗器械目测情况、镜检合格情况以及蛋白检测合格情况等的差异。结果行S8管理后的目测合格情况、镜检合格情况以及蛋白检测合格情况等都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全流程管理中实施8S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目测合格率、镜检合格率以及蛋白检测合格率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消毒供应室于2017年1月至6月实施常规管理,2017年7月至12月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管理后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0%,低于管理前的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机械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0.46%(4/872),低于管理前的1.74%(15/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减少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的效果。方法:消毒供应中心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集中式管理,对院内各科室使用后的器械及物品集中回收、消毒、灭菌和发放,比较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消毒、包装质量,院内感染率及各科室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器械消毒合格率(96.4%)、包装合格率(97.2%)均明显高于管理前(68.0%、65.1%),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管理前的6.90%,各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物品器械清洗消毒总满意率为93.75%,明显高于管理前的7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满意率和包装合格率,并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中式管理在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10月开始实施集中式管理,比较实施前(2017年6月至9月)和实施后(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质量检查合格率、工作耗时以及医院感染率。结果:实施后质量清洗合格率(95.50%)、包装质量合格率(96.50%)高于实施前质量清洗合格率(89.00%)、包装质量合格率(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实施前(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率为0.42%,低于实施前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式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节约工作时间,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控制手术器械感染情况发生的价值。方法本院自2017年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选取其前后各1年时间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均有医护工作人员30名,对应常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相关临床数据并归纳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发生手术器械感染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评价护理管理效果以及科室满意度,观察组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PDCA循环管理不但对手术器械感染事件有积极调整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各个科室对于消毒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6个月作为研究范围,2016年3-9月为实施前,2017年3-9月为实施后,比较两段时间内样本检测工作、CSSD工作人员意识、相关人员满意度,分析该管理方法优势。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样品灭菌、手部卫生、医疗器械消毒及包装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服务、安全防范及差错防范意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DCA实施后,CSSD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实施前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93,P=0.002 5);其他相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4.17%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43,P=0.001 7)。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该科室工作质量及相关人员工作意识,对降低院内感染及其他风险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持续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供应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2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6月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PDCA,2015年7—12月实施PDCA,对比实施PDCA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和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防护知识考核分数、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模式,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供应质量,使质量管理标准落实到每一环节,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管理,将实施前、后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湿包发生率、临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DC A循环实施后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有效改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度,并降低湿包发生率,能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