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等指标及预后情况,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组脑脊液浑浊及脓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组、病原菌不明组(66.67%vs.20.83%、16.39%,26.67%vs.4.17%、4.92%;大肠埃希菌组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脑脊液糖水平显著低于及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组、病原菌不明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白细胞计数>500×106/L.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脑脊液以浑浊、脓性为主,白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预后差;脑脊液糖浓度低、白细胞计数高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95例,对比分析不同病原菌新生儿一般情况、相关检查、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脑脊液混浊和脓性脑脊液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脑脊液糖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95例患儿中预后不良32.63%,大肠埃希菌组为64.0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为脑脊液糖浓度、白细胞计数500×106/L。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脑脊液多为混浊或脓性,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所有住院患者腹水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统计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转归。结果: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4. 7%,主要分布于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消化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78. 6%,3年来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71. 4%、77. 2%、85. 0%;且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检出1例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结论:腹水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严重,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腹水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分为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又称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coli)与非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二大类. 后者。又称普通大肠埃希菌,是人类肠道中兼性厌氧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种,通常对人类无害,但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侵入肠道外组织或器官时,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是人类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还可引起菌血症、胆囊炎、肺炎和新生儿脑膜炎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31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及产ESBLs耐药菌株的初步筛选,再通过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法确认产酶菌株。结果:231株大肠埃希菌标本来源,痰分离出86株(37.23%)、其次为尿液57株(24.68%)、胆汁39株(16.88%)等;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检出率为36.36%(8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萘定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零。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要重视产ESBLs菌株的检测,治疗其所致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2013年我科收治的72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本研究发热或体温不升占83.3%,激惹、着惊、烦躁27.8%,反应低下19.4%,差纳差拒乳、呕吐33.3%,黄疸27.8%,惊厥25.0%;前囟饱满胀紧41.7%,肌张力改变30.6%,眼神呆滞凝视、眼球震颤26.4%,颈强直15.3%。血WBC、CRP、PCT等非特异炎症指标升高,脑脊液中WBC及蛋白升高、糖降低为主,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脑膜炎脓毒黄杆菌等。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有赖于医师对高危因素的高度警惕性、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时的脑脊液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瑛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61-1462
大肠埃希菌是栖居在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需氧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人和动物肠道中,多数是人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成员,在机体的其他部位相对较少。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使大肠埃希菌成为了临床常见致病菌之一,也成为目前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化脓性感染等的重要病原菌[1]。我院培养的大肠埃希菌阳性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对我院2009年—2011年住院门诊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的540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菌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成年患者62例(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成年患者44例(肺炎克雷伯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耐药率、抗菌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等信息。结果肺炎克雷伯菌组男性患者比例、血流感染发生时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腹腔感染比例、迁移灶比例、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大肠埃希菌组,泌尿道感染比例低于大肠埃希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克雷伯菌组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高于大肠埃希菌组,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则低于大肠埃希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克雷伯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比例低于大肠埃希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组初始联合治疗比例高于大肠埃希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克雷伯菌组治疗无效率高于大肠埃希菌组,治愈率低于大肠埃希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在临床特征、耐药性及临床转归上存在差异;肺炎克雷伯菌迁移性更强,治疗具有复杂性。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重视感染综合防控措施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病原菌特点、临床特征.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分析患儿的药敏试验、病历、病史等临床资料.观察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及其病原菌特点、临床特征.结果 50例败血症患儿中,10例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20.00%;于50例患儿标本中分离出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占54.55%,革兰阴性菌10株,占45.45%.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排名前三为:肺炎链球菌6株,检出率27.27%;B族链球菌3株,检出率13.64%;金黄色葡萄糖菌2株,检出率9.09%;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排名前三为:大肠埃希菌4株,检出率18.18%;大肠杆菌3株,检出率13.64%;肺炎克雷伯杆菌2株,检出率9.09%.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发热、呼吸困难、黄疸为主.经对症治疗后,9例救治成功,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有一定几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为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可通过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等病原菌感染特点进行合理诊断治疗,以促进患儿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0.
杜维纳  巨容  高淑强  王译  田欣 《西部医学》2018,30(3):418-421+42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成都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76例确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病历资料,按胎龄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足月儿组以发热(=6.94,P=0.045)、抽搐(=8.51,P=0.026)、肌张力异常(=9.63,P=0.021)为突出表现,而早产儿组则呼吸暂停表现突出(=10.57,P=0.014);两组患儿的脑脊液培养均以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为主;足月儿组治愈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5±4)d,早产儿组为(31±9)d;头颅核磁检查发现289%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两组患儿对比,早产患儿发生脑出血(=8.72,P=0.013)、脑白质异常信号改变(=10.24,P=0.01)和听觉诱发电位异常(=9.42,P=0.02)的机率更大。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不明原因或临床无法解释的发热和呼吸暂停患儿要高度警惕化脓性脑膜炎的可能,除大肠埃希菌外,无乳链球菌感染需高度警惕;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愈所需时间长,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早产患儿发生脑功能障碍及听力损伤的机率较足月患儿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中113例新生儿泌尿系感染尿培养阳性的病例及其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为:大肠埃希菌32例(28.31%),屎肠球菌30例(26.55%),肺炎克雷伯杆菌15例(13.27%);院内新生儿泌尿系感染25(22.12%)例,病原菌分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各8例(3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及大部分头孢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加酶的头孢类药物较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结论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检出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其比例相当,它们主要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耐药,具体参照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天津市10所医院呼吸科200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大肠埃希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68例大肠埃希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科大肠埃希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中主要为有基础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其次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医院感染.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病人易患大肠埃希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咳嗽62例(91.2%)、咯痰58例(85.3%)、发热45例(66.2%),胸部X线异常47例(69.1%)表现为多见于下叶的肺斑片、片絮状阴影或肺纹理粗乱.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卞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达79.3%、72.7%、68.0%、58.8%、56.5%;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有很好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达98.0%.结论:大肠埃希菌致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主要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为治疗大肠埃希菌下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构成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2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脑脊液培养结果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其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情况.结果 142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病原菌构成:双菌株2例,单菌株140例,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00株(68.97%),革兰阳性细菌38株(26.21%),真菌7株(4.83%).革兰阳性细菌中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以及屎肠球菌等菌种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红霉素以及头孢西丁等抗生素耐药,但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种.革兰阴性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等菌种对所研究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甚至达到80%以上,而整个研究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菌种.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检出率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致病菌的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变迁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茵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纸片法和VITEK22系统对分离的21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和药敏分析.结果 216株大肠埃希菌标本来源,痰分离出80株(37.04%)、其次为尿液53株(24.54%)、胆汁36株(16.67%)等;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检出率为30.56%(6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曲南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为零.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茵具有多重耐药性,要重视产ESBLs菌株的检测,治疗其所致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的情况及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年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检出173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102株,药敏监测结果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于50%.结论在大肠埃希菌感染或高度怀疑感染由大肠埃希菌引起时,选择对ESBLs稳定高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出现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往往呈现多重耐药性。为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对我院临床送检的尿液标本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就诊于我院儿科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共182株革兰阴性杆菌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93株(50.54%),肺炎克雷伯杆菌48株(26.09%),铜绿假单胞菌21株(11.41%).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0%和11.84%,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为0%.结论: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新生儿肺炎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最常见,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素普遍耐药,应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新生儿败血症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7 d)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7 d)。回顾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足月新生儿败血症共34例,其中早发型败血症25例(73.53%),晚发型败血症9例(26.47%)。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肺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败血症呼吸系统症状比较明显(P0.05),晚发型败血症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P0.05)。早发型败血症白细胞升高、白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晚发型败血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34例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例(29.41%)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9例(26.47%),无乳链球菌7例(20.59%)。早发型败血症大肠埃希菌9例(36.00%),晚发型败血症肺炎克雷伯菌3例(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预后不良情况。结论早发型败血症及晚发型败血症临床表现有所不同;CRP灵敏性不高;早发型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为主,晚发型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无乳链球菌有上升趋势;应重视围产期高危因素和早期临床表现,尽早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敦松  龙泉 《海南医学》2010,21(22):137-138
目的调查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86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部位主要见于泌尿道、呼吸道、伤口、引流液、血液等;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低的抗菌素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14.3%,对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经痰、血、脑脊液培养确诊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引起新生儿感染23例,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对舒普深耐药率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36.36%,大肠埃希菌为25.0%,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氨曲南耐药率高达75%~100%,且部分体外敏感菌株在体内却表现出临床意义的耐药,对磺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亚胺培南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为新生儿病房产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